小宋跟我訴苦:「最近參加了幾個視頻面試,前面感覺都挺好的,到最後面試官問我還有什麼想問他的問題,我一說完他們就結束了面試,連回答都不回答我。」
「我明明是看了網上的話術,說是要問一些高端的問題才能提高面試通過的機率,就問了他們公司的戰略規劃、發展前景什麼的,沒想到還是失敗了。」
後來我才知道,小宋去應聘的只是一個新媒體運營的崗位,這些「假大空」的問題和他的職位一點關係都沒有,怪不得面試官對她沒有好印象。
相信大家面試的時候,到了最後面試官總是會問「你還有什麼想問我的嗎?」或者是,「你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嗎?」
有的人也許為了速戰速決,說一句「沒有了。」那你可就放棄了一個給自己加分的大好機會。
要想回答好面試的最後一道題,你需要知道這些。
一、理解面試官的潛在意思
面試官既然問出了這個問題,自然是想聽到回答的,但是,在回答之前,你需要知道,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
1.了解求職者對崗位的需求程度
面試官想了解你對崗位的需求程度,如果你非常想得到這份工作,自然是做了很多功課和了解的,但是一些細節性的東西,外人肯定沒辦法知道。
這個時候,你肯定會有一些實際性的問題,增加對工作的進一步了解。
但是如果你只是來走一個過場,積累面試經驗的,也不會在乎最後這個問題。
態度決定一切,你對面試不在乎,面試官對你肯定也不在乎。
2.給求職者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面試官留給你的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也是你」拯救「自己的一次機會。
總結一下你今天面試的表現,選擇某個特別沒答好的問題,重新闡述更好的想法,展現自己的競爭優勢,表達自己的哪些優點符合崗位的要求。
或者畢竟面試的過程當中,有些人沒能很好的發揮,表現不理想,這個就是你能把握的最後一次翻盤機會。
二、這些雷區不要踩
1.不能直接說沒有
「你還有什麼想問我的?」,最糟糕的回答就是:「沒有」。
畢竟對一個陌生的新環境都會有一些的疑問,你的「沒有」代表著你對這份工作漠不關心,這樣的態度,會直接讓面試官好感度降到最低。
西西第一次去面試的時候,面對面試官問的這個問題,因為害怕答錯,她只說了一句沒有,HR笑著對她說:「怎麼會沒有問題呀?看來你對這個崗位沒啥興趣啊。」
最後,西西還是沒有通過那次面試。一句「沒有」,可能真的會讓你連工作都沒有。
2.不要太快聊到薪水
首先,最後一問機會寶貴,職位薪水拿到這裡問未免浪費,薪水一詞本就敏感,冒然提問,反而讓面試官認為,你就是衝著薪水來的。
其次,面試官不一定是你的上司,你的薪水他們也無法決定。有時候,你報出來的薪水甚至比他們都高,這對你順利通過面試一點好處也沒有。
3.不要問與自己工作無關的事情
小丁在面試的時候,問了面試官這麼一個問題:「策劃崗位的工作內容是什麼呢?」
乍一看這個問題沒什麼,但是小丁面試的是技術崗位,與策劃沒有關係,這樣問之會讓面試官覺得你顧左右而言他,沒有專業精神,態度也不嚴謹。
這樣的話,自然不能給面試官留下一個好印象。
三、最後一題這麼答
1.工作內容
「請問我的工作內容具體有哪些?」
「請問您對我的工作成果有怎樣的期待?」
這類問題既可以幫助更加了解工作內容,也能了解部門領導對這個職位的期望和工作難度、強度、具體業務方向等細緻的信息。
工作內容是重中之重,不要等到稀裡糊塗入職了,才後悔自己的選擇。
同時這樣的問題也會顯得你比較重視崗位,有探索學習和試圖仔細了解的態度。
2.職業規劃
「請問這個崗位的規劃是什麼樣的?」
「假如我能進入公司,公司會進行相關培訓嗎?」
這些話背後的意思就是,我想在公司長期幹下去,並且期望有進步的空間。
有朋友跟我吐槽,說自己進公司後才知道職位多麼邊緣化,而這個問題,可以早早幫你規避這些風險。
在表達你的雄心壯志的同時,也要留意面試官開的是否是空頭支票,還是公司確有比較完善的計劃,規劃。
通過與面試官交談,可以更多地了解職位是否與你個人的職業規劃相契合,這個職位是否受到重視,是否有科學的員工晉升制度等。
3.團隊風格
「可以介紹一下團隊成員和團隊風格嗎?」
「可以說一下團隊的工作模式嗎?」
畢竟,工作不是單打獨鬥,需要與同事合作,而且,同事是最影響你工作愉悅度的重要人物。
提前做好準備,知曉團隊的風格和工作氛圍百利無一害。
畢竟,除了錢到不到位,工作的開不開心,相處是否合拍也是工作的重要因素。搜集團隊信息能幫助你了解未來的工作共事環境,也能讓你評估自己能否融入。
寫在最後
「你還有什麼問題想問我的?」,這個問題看似是面試官的結束語,但是並不是面試的結束。
你要知道面試官想知道的是你對這個崗位的需求程度,不能不回答,可以問一些與職位、公司、團隊有關的問題。
問題問得好,會讓你對應聘公司的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你對這份工作是否適合自己的判斷,也會提升你在面試官心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