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蝨目魚凍斃 業者補養較便宜魚苗

2020-12-19 中國臺灣網

臺灣蝨目魚凍斃 業者補養較便宜魚苗

2012-07-26 08:01     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     編輯:王思羽

  據臺灣時報報導,雲林臺西沿海地區養殖業者鑑於放養的蝨目魚在今年初遭持續寒害凍斃後,炎夏快速生長的青苔藻類撈不勝撈,昨天前往高雄、臺南等地購買五吋長行情每尾由4元滑跌為3.5元的蝨目魚苗補養,以免養殖漁產又遭藻類覆蓋缺氧致死,導致雙重損失。

  臺西、麥寮等沿海一帶數千公頃養殖魚塭區,受到今年初幾波強勢寒流掠襲,造成負責吃食魚塭中青苔藻類的蝨目魚遭凍斃,業者損失慘重。業者黃金釣等人指出,雲海魚塭普遍採混養方式,業者必須放養蝨目魚吃食青苔藻類以替代人工撈除,更因青苔藻類危害蛤貝漁產相當大,因此,被視為蛤貝生存的一大殺手。

  業者林秀春等人表示,目前進入盛夏季節,又是新的一季放養期,青苔藻類快速滋長時節,若未及時撈除,對成長中的蛤貝會造成極大威脅,稍一不慎更會被覆蓋缺氧窒息而開嘴死亡,業者無奈祗好持續撈除,以確保蛤貝生存空間。

  在業者撈不勝撈,加上人力缺乏窘境下,只好遠赴高雄、臺南等地購買蝨目魚苗再度放養,儘管今年初寒害掠襲蝨目魚凍斃,但魚苗較充裕,致每尾長約5吋以上的蝨目魚苗,由去年的4元,下滑為目前的3.5元。

  但若不再放養蝨目魚苗吃食藻類又不行,因此,趁著氣溫持續居高不下之際,在海線一帶魚塭區到處可見中盤商載運一車車的蝨目魚苗,為養殖魚塭進行補養蝨目魚苗工作。 

  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臺灣漁民成功培育出黃金色蝨目魚 訂購者踴躍
    中新社香港七月二日電 臺北消息:被譽為「臺灣蝨目魚之父
  • 寒流影響產量大減 臺灣蝨目魚漲價六成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最近臺灣島內不只物價油價漲,連原本應該是物美價廉的蝨目魚,也因為過年前後幾波寒流造成養殖蝨目魚陸續凍死,產量大減,最近一周魚價漲漲逾6成,消費者大喊吃不消。業者表示,最快也得到端午節,價格才能回穩。
  • 臺灣蝨目魚因寒而貴 業者預言好行情撐不到9月
    臺灣鯛價格低迷,反觀歷經1月霸王寒流寒害的蝨目魚,價格至今維持高檔,池邊價最高曾衝到每臺斤65元(新臺幣,下同),現維持在58、59元之間,不過已有養殖業者預言,蝨目魚的好行情撐不到9月,屆時蝨目魚大出,恐出現一波狂跌潮。
  • 臺灣蝨目魚慘成「池魚」 業者:沒見蔡當局賣半尾到大陸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中國臺灣網1月3日訊 兩岸關係在蔡英文上臺執政後急凍,不只陸客不來、觀光業慘,連農漁產品也慘遭「池魚之殃」!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南蝨目魚與大陸的契作前年被喊卡,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理事長王文宗曾表示,以1年契作360萬斤換算,銷售金額大約1億多元(新臺幣,下同),如今就這樣憑空蒸發了,讓漁民欲哭無淚。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遊進紹興 9月市民可以嘗鮮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遊進紹興 9月市民可以嘗鮮 2012年03月07日 08:10:01   有著「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是臺灣民眾喜愛的美味,臺灣養殖蝨目魚歷史超過300年。蝨目魚魚鮮肉細,營養價值高,因蝨目魚良質蛋白質含量高,又適合消化吸收,就像是牛奶般被視為優質營養品,所以又有牛奶魚之稱。去年4月,天元水產拿到了國家質監總局的進口許可證書。紹興檢驗檢疫局稱,這也是省內首張蝨目魚進口許可證。
  • 臺灣蝨目魚之「殤」
    而沒有了與大陸的契作,有些漁民轉養臺灣鯛,但沒想到臺灣鯛價格也崩盤,再回頭養蝨目魚,可惜價格又已經不好了。王文宗哀嘆,單純的商機已慘被政治操作破壞殆盡。    相關連結:    臺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 業者嘆農漁產品銷陸大衰退     臺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害慘農漁民 被批自討苦吃 民進黨上臺前 兩岸蝨目魚合作曾經很興旺
  • 兩岸蝨目魚契作喊停 臺南漁民:魚塭修好了不敢投苗
    原標題:兩岸蝨目魚契作喊停 臺南漁民:魚塭修好了不敢投苗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今天(13日)針對蝨目魚銷往大陸契作喊停一事召開座談會,漁民盼當政者把政治放一邊,與大陸方面展開協商,並解除對議長李全教的境管(李全教因涉臺南市議長賄選案,被臺南地院裁定限制出境),讓李全教能為漁民出力
  • 臺南蝨目魚價格上漲 大陸契作起穩定作用
    4月2日電臺灣西南沿海養殖特產蝨目魚,近來價格持續看漲。臺灣漁政官員表示,月前的寒害、日本核災都是主要因素。至於大陸在臺南的蝨目魚契作採購,對市場影響還待觀察,若能發揮穩定市場價格作用,樂觀其成。 臺南蝨目魚產地價格,每臺斤(600公克)過去從新臺幣20幾元到40幾元不等,今年農曆春節過後已有連續幾波調漲,近日價格還衝到61元,甚至70元。
  • 在臺灣的美食料理中「蝨目魚」與「烏魚子」是不可缺少菜品.
    ※ 小訣竅:水煮可品嘗烏魚子彈牙的口感,唯一的缺點是腥味較重,但能品嘗到烏魚子的真正原味蝨目魚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食用魚種之一,素有「臺灣家魚」,「臺灣第一魚」之稱,已有300多年的養殖歷史,在臺灣南部,是很多漁民多年來的主要生計來源之一。
  • 海關「零關稅」 臺灣蝨目魚「登陸」受歡迎
    海關「零關稅」 臺灣蝨目魚「登陸」受歡迎2014-05-06 10:06     來源:你好臺灣網     編輯:孟雅詩  你好臺灣網廈門5月6日消息 (記者 郭婕妤 通訊員 張冬鋒)「你們看,生產線上的這些蝨目魚非常新鮮,多虧了海關提供的關稅優惠和通關便利,讓蝨目魚可以第一時間進行加工,極大保證了我們產品的品質
  • 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原標題: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近日,在東山檢驗檢疫局和東山海關工作人員的現場監管下,6個貨櫃、132噸的臺灣蝨目魚順利運抵東海岸公共保稅庫。這是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首次大批量「登陸」海峽西岸。   蝨目魚俗稱「臺灣第一魚」,屬於ECFA清單內品種。
  • 全身有260根刺,吃起來又麻煩的蝨目魚為何成為臺灣第一魚?
    在我國的寶島臺灣有一種最具代表性的魚種叫蝨目魚,當地人把它譽為「臺灣家魚」或「臺灣第一魚」,大陸俗稱「狀元魚」。距今已有300多年的養殖歷史,它並非是臺灣土著,而是由臺灣從印尼引進,後來在廣東汕頭地區也試養成功。在臺灣南部,是很多漁民多年來的主要生計來源之一。
  • 零關稅臺灣蝨目魚 在東山深加工後來廈門
    廈門晚報訊(文/圖 翁華鴻 張冬鋒 劉歡歡)「你們看,生產線上的這些蝨目魚非常新鮮。如今,蝨目魚可以第一時間進行加工。」「雖然大陸也有一些蝨目魚收購點,卻沒有專業化的深加工流水線。加上這種魚肉橫刺較多,市場一直很難打開。」陳振魁董事長介紹說,2013年他們就開始探索上馬蝨目魚深加工項目,力爭填補這一空缺。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登陸」大陸後改名為「狀元魚」
    會議透露,今年開始列入ECFA早收清單的蝨目魚,關稅稅率降為零,這意味著臺灣蝨目魚將在大陸獲得更多商機。而就在不久前,關於蝨目魚是否改名也曾引發了一陣不小的「風波」。為了消除大陸消費者對這一名稱的不良聯想,在這次會議上也正式公布,此次蝨目魚進軍大陸市場,將定名「狀元魚」。蝨目魚的名字從何而來,改名又會對業者產生怎樣的影響?
  • 臺灣蝨目魚的「池魚之殃」 蔡當局從中作梗島內「漁」不聊生
    臺灣蝨目魚的「池魚之殃」 蔡當局從中作梗島內「漁」不聊生 2018年01月04日 09:1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為幫助臺灣漁業發展,促進兩岸經濟交流,早在2011年,大陸方面與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籤訂契作合約,除第一年300萬臺斤(1臺斤=600克)外,其餘每年臺灣向大陸輸出約360萬臺斤蝨目魚。
  • 大陸老百姓十月份有口福吃到大陸產的蝨目魚
    蝨目魚苗到達蕭山機場提貨處   蝨目魚屬於廣鹽性熱帶、亞熱帶魚類,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七十年代臺灣人從印尼引進蝨目魚,1998年廣東省汕頭等地區試養成功,不過目前在大陸市場大量銷售的主要還是臺灣產的蝨目魚。
  • 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首批132噸抵東山
    原標題: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首批132噸抵東山 首批132噸臺灣蝨目魚運抵東山。圖為海關在通關現場及時驗放。黃輝全 攝   中新網東山9月12日電 (朱少文 司超 戴春松)12日,在福建東山檢驗檢疫局和東山海關工作人員的現場監管下,6個貨櫃132噸的臺灣蝨目魚順利運抵東海岸公共保稅庫。這是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首次大批量「登陸」海峽西岸。   蝨目魚俗稱「臺灣第一魚」,屬於ECFA清單內品種。
  • 臺灣蝨目魚首次「登陸」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
    東南網12月16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昨日,記者從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來自臺灣嘉義縣的蝨目魚肚已順利運抵海滄。這也是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及其產品首次「登陸」海滄口岸。俗稱「臺灣第一魚」的蝨目魚,魚鮮肉細,營養價值高,富含EPA和DHA,有益於人體增強抵抗力、降低膽固醇、預防血酸等功效,屬海產品中高端魚類,在臺灣養殖面積大、產量高、價格便宜。蝨目魚肚、蝨目魚丸、蝨目魚罐頭、料理蝨目魚頭湯等產品,在北京、福州、廈門、廣州等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
  • 大公報:「臺灣一寶」蝨目魚不妨改名可雙贏
    香港《大公報》2日刊文說,物美價廉的蝨目魚在臺灣島內被視為一寶,但倘若因名字之故而得不到消費者的青睞,未免可惜。  去年來自臺灣的蝨目魚首次大批量登陸銷售。不少消費者一看到「蝨目」這個名字就皺眉頭,不禁聯想到吸血蝨子,因而對蝨目魚也就失去了胃口。  有句俗話叫「不怕生壞命,就怕起錯名」,消費者認識一種商品或品牌,多從它的名字開始,如果名字不吉利、不順口、不好記,不但不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還惹人生厭。第一印象不佳,遑論繼續了解商品的特性和功能,更不可能產生購買的欲望了。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成功「登陸」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成功「登陸」 2012年03月09日 0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