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圍屋王?上杭現建築奇葩麻子壩圍龍屋

2020-12-18 閩南網

  日前,筆者在上杭縣蘆豐鄉豐濟村發現閩西「圍屋王」——麻子壩圍龍屋。從空中俯瞰航拍,這座巨型建築在金秋的田野上顯得更加壯麗,這是先祖留給大地的一個建築奇葩。

金色田野上的圍屋之王。

  麻子壩圍龍屋於清代乾隆年間由豐濟村藍氏先祖所建,迄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圍屋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坐北朝南,左右對稱,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由兩重弧形圍屋組成。正堂是一座閩西傳統建築風格四合院,三進兩個主廳外加兩邊廂房,一座九廳十八井式客家民居。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後的兩重圍龍屋,結合成一個太極形整體,後一重是兩層弧形圍屋,圍屋整體內有近百套生活單元,適合數百人大家族居住。

  圍屋正堂前面是一個大水塘。水塘的水可飲用,又可以洗濯,兼有消防用水的功能,塘裡遊魚成群,尤其塘鯴很多。水塘前面是一個重簷屋宇式大門,富麗堂皇。可惜門樓兩邊的原有圍屋建築被拆除,多出了幾座與圍龍屋不協調的民居,原有景觀受損嚴重。

  據村主任藍小寧介紹,改革開放之初這座大圍屋還有40多戶200多名藍氏後裔居住,近些年大部分居民外遷蓋小洋樓,目前僅有5戶群眾在裡面居住,堅守祖先天人合一、聚族而居的殿堂。

相關焦點

  • 《圍屋喜事》建築篇|圍龍屋:承載著客家人的偉大智慧
    客家圍屋,在中國傳統建築中獨具特色。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客家人採用中原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技藝,選擇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圍龍屋,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建好一座完整的圍龍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一間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城堡。屋內分別建有多間臥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施,形成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社會小群體。
  • 客家圍龍屋只有圓形?梅州興寧有十個最美半圓,四角圍龍屋!
    《大魚海棠》,《花木蘭》裡面出現的都是圓形的客家圍龍屋,難道客家只有圓的圍龍屋?其實客家人比較多數量的都是半圍龍屋,梅州興寧裡有十大典型代表,一起來看看其中六個吧!第一個!外圍看不出來他的豪華,進去一看就讓人吃驚了,才明白過去人家說的什麼「雕梁畫棟"。所以一定要來這個,其實四角圍屋是很難得的,因為古代建築的少,保存的也少!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靠山」而居的選擇,是客家先人艱難遷徙的無奈之舉,但也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選,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造型奇特、功能齊全的客家圍屋應運而生。圍屋之妙在於「圍」,包括圍龍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圍龍式圍屋。
  • 廣東旅遊好去處,那是一種具有古樸氣質的建築:梅州客家圍龍屋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非常古樸的建築,那就是廣東梅州的客家的圍龍屋。客家圍龍屋具有典型的嶺南特色是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幹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被稱為為我國最具代表的五大傳統建築樣式。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走進客家的圍龍屋吧。
  • 廣東梅縣700年歷史圍龍屋「鯉魚圍」亟需保護
    廣東梅縣700年歷史圍龍屋「鯉魚圍」亟需保護   中新網梅州3月7日電 題:廣東梅縣700年歷史圍龍屋「鯉魚圍」亟需保護  作者 周濤 蔡欣欣 翁尚華  廣東梅州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形式多樣的圍龍屋是客家人智慧的結晶。
  • 田間腐殖質下面一層最好泥土建地客家圍屋,究竟有什麼特色?
    圍龍屋(也稱為圍屋、轉龍屋、客家圍屋)是客家人在長期社會生活實踐中,為了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滿足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包含多種建築形式的客家民居,客家圍屋是一種極具嶺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
  • 古代建築奇蹟之一江西客家圍屋,安遠東升圍記錄陳氏家族財富興衰
    東生圍的歷史及其建築風格東生圍,江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江西省安遠縣鎮崗鄉老圍村境內,該圍屋建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當地「二品武功將」陳朗庭所建,至今已有158年歷史,圍屋坐東朝西,長94米,寬93米,佔地面積10391米。
  • 圍龍屋星園酒家:40年傳承客家味道 新模式打響客家文化
    漫步在一座130多年的百年圍龍屋內,從精緻美麗的鏤空窗花和雕刻彩畫中欣賞富有客家特色的建築藝術,從隨處可見的鬥笠、石磨、風車等老物件中想像舊時客家人的一天;踏入廂房,從娘酒雞、釀豆腐、梅菜扣肉等客家菜中品嘗40年前的客家味道……
  •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東方的古羅馬城堡」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東方的古羅馬城堡」 2017年12月24日 07:58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nbsp&nbsp&nbsp&nbsp&
  • 客家圍屋,守住惠陽的故土鄉愁
    在這裡,可以邂逅會龍樓、會水樓、葉挺故居、碧灩樓、葉亞來故居、崇林世居,走進曲水樓、黃氏宗祠、崇林世居、大福地……領略惠陽客家圍屋的人文之美。 這些客家圍龍屋設計科學、造型氣派,梁棟、廊牆等均有巧奪天工的賦形。
  • 圖文丨客家圍屋古宅:德馨堂
    拍於廣東省梅縣南口鎮文圖:路邊青草一座非常漂亮的客家圍屋古宅:德馨堂。依山勢而建,青山、綠木、翠竹、菜園、水塘圍裹,宅子靜靜地處在一片青綠之中。拍於廣東省梅縣南口鎮。據了解,該屋始建於1905年,1917年全面建成,是一位潘姓印尼華僑所建,距今已100多年。房子坐東南朝西北,是一座兩堂四橫兩圍龍建築,房間布局為通廊結構,為粵東傳統典型的客家圍龍屋。全屋佔地面積7500平方米,共有66間房子,8廳(道)。
  • 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眾所周知,提起圍屋,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也被稱為客家圍屋、龍屋,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常見於江西省贛州、福建龍巖、廣西澳、廣東惠州等地。最近,比較有特色的懷家除了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 走近客家建築,感受濃濃客家文化
    客家建築即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有三種樣式:客家排屋、客家圍屋、福建土樓,在建築美學視野中,客家民居有千姿百態的建築造型。客家民居與其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一樣有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
  • 江西被忽略的寶藏旅遊小城,被譽為「世界圍屋之都」,就在贛南
    在2007年10月份,龍南市獲得了一項特殊的榮譽,即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頒發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其理由是:龍南市擁有客家圍屋376座,是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市,客家圍屋是古代客家居民的主要建築形式,集家、祠、堡等為一體,易守難攻、非常堅固。
  • 客家圍屋,最具科學性和藝術感的中國古建築代表,客家文化之一
    中國建築文化博大精深,經過幾千年發展璀璨奪目,從尋常百姓家到王公府邸,建築藝術發展到了極致。其中的推動者就是隱藏在中國各地的民間工匠,正是他們的智慧和技藝傳承讓中國的古建築藝術發揚光大。客家民居,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建築。
  • 江西省龍南市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客家圍屋行政公益訴訟案
    以地方性法規為監督依據,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並以個案監督推動對轄區內該類傳統建築的整體和長效保護。然而,龍南圍屋多為土木結構建築,除得到旅遊開發保護的關西新圍外,其他圍屋均年久失修,保護現狀堪憂,不同程度存在自然破損和人為破壞情況,有較大安全隱患,主要表現為:一是圍屋部分牆體倒塌、梁架塌陷;二是圍屋周邊堆放柴火,電線亂搭亂接,且使用明火生產生活,消防安全設施不齊全、過期或報廢;三是文物保護標誌被損毀、移動或掩蓋;四是文物保護範圍內或建設控制地帶區域存在違規建房、破壞圍屋歷史風貌等現象。
  • 客家方言電影《圍屋喜事》12月19日全國上映
    電影《圍屋喜事》19日全國上映影片95%以上臺詞採用客家話  12月19日,電影《圍屋喜事》將登陸全國院線
  • 30位國內知名油畫家集體揮毫,「油畫現場創作」走進百年客家圍龍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坐南朝北經緯度「零誤差」的200年歷史客家圍屋前,在全市最大的客家特色半月池畔,在全國首個創新型體驗式木作博物館——大田木作博物館旁,包括張立平平面由三堂、兩橫、四角樓、倒座、後圍龍、兩伸手屋組成。前有半月形池塘,後有小山蔥翠欲滴的風水林環繞的獨特風水布局,是典型的客家城堡式圍龍屋建築。建築座南朝北,圍屋平面呈矩形與半橢圓形,通面闊83米,進深80米,總建築面積8087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6485平方米,總佔地面積10685平方米。大田木作博物館「鎮館之寶」——「五面雕花香樟木箱」。
  • 圍龍屋:體驗客家人生
    本報記者 魯娜一座已有126個年頭的老建築,在宅子後人的悉心照顧和經營下,已經成為一座客家文化的活「展館」——作為廣東梅州唯一一個家族經營的圍龍屋飯店,圍龍屋(星園)酒家已經成為食客來到梅州必去「報到」的地方。在老梅州人的口中,這座古城更常被稱作梅縣,因梅江穿城而過得名。
  • 土樓梅州卻有特色,客家古建築圍龍屋,感受民族歷史文化!
    這是一條以感受客家文化為主的線路,而線路的最大看點則鎖定在客家建築代表:土樓和圍龍屋上。沿著客家先民的遷徙之路,看這一路南下客家建築的特色和變化,來感受這一程歷史文化。眾所周知,客家其實是早年居住在中原的先民,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而被逼南遷。客家先民從中原往南方遷徙,進入嶺南時已經兵分三路,而這次推介的福建永定至廣東梅州是其中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