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分享:分清事實與觀點,做現實的樂觀主義者

2020-12-25 職海領航

(2020.02.16/mutualhunter/author:景紅Joyce)

這段時間,疫情成了每個人談論的中心,萬事幾乎停擺,大家都惶惶然。但是在疫情面前,每個人的表現非常不同,對於一件事的看法及應對往往是Ta綜合認知和能力的表現。

重大群體事件,每個人似乎都是參與者,又是旁觀者。這段時間,很多信息紛亂蕪雜,每天都有很多明是是而非的信息,朋友圈轉的,微信群轉的,有的斷章取義,有的乾脆就是缺乏常識......很容易讓人心浮氣躁。

這次疫情影響太大,再怎麼關注也不過份,但其實絕大多數人對如此重大的事件是無能為力的,我們投入的關注太多,也於事無補。

在疫情下,每個人的表現也是對自己的檢驗。想要保持清醒,我們要分清事實與觀點,保持獨立思考,做現實的樂觀主義者。

職海領航之獵頭分享

一,凡事應該系統看待。

現在信息流動渠道太多,反而容易沒有重點。

消息真假難辨,事實不清,觀點繁雜。

我們要能在系統中,抓住重點才能掌握事情的輕重緩急。

首先要判斷消息的質量,是事實,是哪部分事實?是觀點,是哪種個人觀點?

生活中,絕大部分事實其實都是處於一個系統中。疫情這樣的重大事件,人流、物流、現金流,信息流環環相扣,大部分人再怎麼努力,掌握的信息都有限,儘量要全面看待。

負面消息更容易有新聞價值,所以傳播廣的消息負面的往往比較多,對待負面消息和新聞,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然後再思考解決方法。

要謹慎判斷消息來源,先要問自己是不是事實,是不是全部事實?

先不必為那些看起來糟糕的事情焦慮沮喪,靜觀其變,再思考解決方法。

作為普通人,再大的事一天只要少量時間就能把基本事實型信息搞清楚,如果花了太多不必要的精力在討論我們根本不了解真相的事其實意義不大。

越是看起來急的事情 ,越是重大的事件,我們越需要多一點時間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再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很多傳播很廣的信息未必就是事實,而是他人的觀點。每個人限於自身的認知,高質量的獨立觀點其實並不多。公共傳播由於不同的目的,傳達的觀點會斷章取義甚至扭曲事實,我們在接受他人觀點時應該從傳播者的背景和自身常識加以釐清判斷。

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往往體現在篩選信息和選擇觀點上,謹慎選擇和傳播二手信息。

二,凡事應該積極的方向看待

事情都是在發展中的。尤其是不確定性的事,心態往往決定處理的方式。

所有事情都如硬幣的正反兩面。再壞的事情也會有積極的方面,再差的事也能讓我們得到教訓。

凡事從好的方面入手思考,再儘可能周全地考慮那些可能 出現的負面 情況,並找出應對措施。

比如此次疫情,確實是個非常壞的事,但在疫情下,我們也可以審視自己的應對危機之策,檢查自己的能力欠缺。讓自己反脆弱能力增強。

三,凡事應該相信自己能改變

天下的事只有三件: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無法搞清邊界就會有無力感。接受老天的事,尊重他人的事,改變自己的事。舊文:我們可改變的事只有「自己的事」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相信自己還能做些事,比現在的狀態更好。

疫情下,有些人每天花大量時間在討論自己根本無能力的事,也有人在苦練自己能改變的事。

前幾天有位讀者留言說在疫情下,「少關注疫情,多關注自身」。我非常贊成,對重大外部事件我們不是不關注,而是關注事實,少關注不必要的觀點。

關注自己能做些什麼,哪怕什麼也做不了,不添亂,改變心態也是自己完全能做的。

多從理性樂觀的方面去看問題,壞事真的壞得不可收拾,那也坦然面對。人類出現本出於偶然,小概率事件總會不斷發生,我們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改變自己能改變的,過度焦慮於事無補。

不同的性情習慣,思維方式會造就不同的人生。

昨天和各獵頭團隊討論客戶的狀況。發現在現在疫情下,有些行業,比如線下的零售消費品行業,因為商場都不開門了,業務下降到零,行業都面臨非常困難時期,但有些客戶只能靜待疫情過去,而有的客戶在奮力自救,比如有位客戶從CEO到基層所有員工,每個人都轉戰線上,通過各種渠道賣貨,業務生機勃勃。

我們經理都說佩服這種客戶,也相信這種客戶會渡過危機。我更相信這種企業會贏得未來。

畢竟,面對糟糕的事情不可怕 ,可怕的是沒有戰鬥的勇氣和應對的智慧。

四,凡事都應該成為後事之師

錯誤是難免的,但不斷重複過去的錯誤卻是愚蠢的。

客觀講,我們永遠有沒有準備好的事,做出蠢事的有可能並不只是你我這種普通人,他人社會甚至更大體系都可以指責,但與其花精力在我們根本無能為力的事情上,不如想想自己能做什麼,如何吸取教訓。

人類的成長其實都在應對困難和挑戰的過程中。翻開人類歷史,很多負面事件都成了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一切都建立在反省和思考的基礎上,指責和抱怨於是無補。

認清事實,給自己時間思考和成長。

對於新冠肺炎,離徹底翻篇還早,但再大的困難,也會用不同形式過去,人類的適應力是超強的。

每一次磨難,都是一次考驗。磨難總是讓人得到非常的機會。做一個現實的樂觀主義者吧,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相關焦點

  • 獵頭是什麼意思 現實生活中的獵頭與獵場中的獵頭一樣嗎
    導語:近日,有胡歌主演的電視劇《獵場》受到廣泛關注,也讓人更多地了解關於獵頭這一職業。獵頭是什麼意思?現實生活中的獵頭真的有電視劇中那麼厲害嗎?現實生活中的獵頭解讀真實"獵場"風雲。  「所謂獵頭就是要把頂尖人才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近日,一部電視劇《獵場》,使得「獵頭」這一行業撩開神秘的面紗,讓人想一窺究竟。
  • 職業素養——事實和觀點
    一句充分闡述了「事實」和 「觀點」的話,卻來自於一個「觀點」而不是「事實」。事實,意思就是事情的真實情形,是客觀的存在觀點,意思是從一定的立場或角度,對對事物或問題所持的看法,是主觀上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 如何培養孩子「不盲從、分清事實和觀點」的批判性思維
    每一天,孩子們接受到的信息很多,而分清楚事實(fact)和觀點(opinion)是開始批判性思維的前提。分清事實和觀點什麼是事實(facts)呢?事實就是客觀發生或客觀存在的事件和現象,有真假可辯。而觀點(opinion)它是一個人對待一個事件的價值判斷,帶有很強的主觀性。舉個例子,我們怎麼和3—6歲的小豆包們聊事實和觀點的區別?
  • Facebook美女COO麻省理工學院最新演講:做頭腦清醒的樂觀主義者
    這賦予了那些使用網際網路做好事的人非凡的能力,但是網際網路同樣也賦予那些尋求做壞事的人以能力。  當每個人都可以發聲時,有些人會以仇恨的方式表達;當每個人都可以分享的時候,有些人會分享謊言;當每個人都能被組織起來的時候,有些人會組織起來反對我們最看重的東西。  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挑戰並不是新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鬆節奏去處理它們。
  • 你能區分事實與觀點嗎?在美國,年輕人比長輩做得更好
    ,針對「事實」與「觀點」進行發問,調查受訪者是否可以分清新聞報導中的事實和觀點、是否可以識別事實和觀點的意識形態。結果顯示,美國年輕人在判斷事實與觀點的能力上優於年長者。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新分析顯示,儘管有人說智慧是隨著年齡增長而來的,但在區分新聞報導中的事實和觀點方面,美國年輕人比他們的長輩做得更好。
  • 美媒評述新媒體時代的公眾困惑:事實和觀點難分清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似乎很難將事實與觀點(有時甚至是徹頭徹尾的虛構)區分開來。這是一個令人遷怒於整個新聞媒體的結論。撰寫了十部媒體相關著作的作者史蒂芬·沃德說:「我們沒有一個能夠區分事實和觀點、嚴肅新聞記者和假記者的傳播與公眾體系。」
  • 做了八年的百萬獵頭顧問不能說的秘密
    最近和一個做了八年的獵頭顧問聊天,聊到了關於獵頭創業的話題,在此與大家分享,供大家參考。先說說獵頭B的觀點吧:「打死都不再獵頭創業」。對於平均業界在60萬+的獵頭顧問說出這樣的話我還是有疑問的。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 阿爾索斯獵頭會課程進入大學人力資源專業課程
    此時獵頭髮揮了重要作用。獵頭有另一種稱號「高級人才尋訪」。不同於機構或是學院為企業輸送具有較大潛力人才,也不同於企業人海撒網式應聘人才,獵頭以企業對某個領域人才的具體需求為準,尋找合適的人才。獵頭在此擔當了高級人才和企業的「紅娘」。既為高級人才尋找到可以發揮所長的企業與位置,也為企業解決了人才需求帶來的困境。阿爾索斯獵頭會作為獵頭行業最為知名的團體,同時也是獵頭行業最大的獵頭團體組織。
  • 講邏輯,先區分「事實陳述」與「觀點」
    福爾摩斯不能憑空想像,最終靠的是觀察到的事實,必須是現場仔細的觀察,尋找蛛絲馬跡。事實與推導缺一不可,缺少事實的推導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人們經常區分「什麼是事實」與「什麼是觀點」。所以,這句話中的」滿「是觀點,但整句話又是一個陳述。事實陳述與觀點有時是結合在一起的。為什麼要區分「觀點」與「事實陳述」?「事實陳述」可以判斷真偽,即這個事實是否為真;「觀點」則不同。
  • 推薦去做獵頭嗎?獵頭工作有多累?裡面有多少坑?
    獵頭公司分好多種,有好有壞,不得不說,業務能力強的真的業績高啊,賺的多啊!那麼單純業績高的人,真的就能成為一個好獵頭嗎?在我看來,獵頭做的是一個中間商,他一邊面對公司,一邊面對求職者,還要面對招聘的企業負責人,無非就像一個皮球,輪著轉!
  • 獵頭公司看中哪些素質?
    德國企業顧問協會BDU統計,獵頭公司去年為德國72000個工作崗位找到了合適的人選。這些人的平均目標收入為16萬歐元。同時8200個職位年稅前收入超過250000歐元。和獵頭,或是人事顧問一般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批判性思維的起點:學會區分「事實」與「觀點」
    左邊——冰淇淋很好吃 (這是一個觀點) 右邊--冰淇淋通常是用牛奶製品做的(這是一個事實) 因為很多時候,觀點和事實很容易被混淆。國外學校在教學生閱讀理解和論文寫作的時候,特別要求學生能清楚區分文章中哪些是觀點哪些是事實。 在我們的文化裡,也經常發生把觀點和事實攪在一起的問題。很多時候,大家爭論的其實是觀點,而不是事實。觀點是很難爭論出誰對誰錯的,而事實,很多時候是有可能去證明真假的。
  • 如何區分事實與觀點?
    那就是如何區分觀點與事實?自從有了網絡之後,圍繞著各種輿論熱點事件和不同觀念,人與人之間總在不斷爆發著辯論、爭吵、嘲諷、辱罵、群嘲、批判,最後甚至恨不得從肉體上消滅對方。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為什麼有人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暴跳如雷?
  • 乾貨 | 獵頭這樣做才能財務自由
    周六的獵頭圓桌分享會,他們都說了啥?但是我仍然享受這種新鮮的體驗,讓我在獵頭行業有了下一個堅持。 我是一個想安定又似乎安定不下來的人,總是想著尋找一些不一樣的經歷和體驗, 找到自己內心嚮往的個人價值所在。做獵頭久了的確偶爾會有倦怠感,曾經也想過要不要轉型做in-house HR,但是內心似乎並沒有足夠的火花,不想為了轉型而轉型,就一直堅持到了現在並努力尋找新的興奮點。
  • 獵頭分享:BD電話前後的那些事兒
    聽過一些外資獵頭的培訓,他們比較主張去找直線經理。 如果你不是一個資深的獵頭第一次就能拿到職位的很多情況下都要歸功於你的運氣,的確運氣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們除了運氣外更加堅持和不斷提升; 電話跟蹤的目的首先是確認對方是否收到了我們的郵件,是否對我們有興趣,但是不要直接問你對我們有興趣嗎?我記得我做分享的時候提出過一個問題,如果你問一個女孩有男朋友嗎?你如何問?
  • 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家長應做好指導,要學會分清事實與觀點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常常因為不了解事實,而將他人的觀點當成具體事實來看待,隨後他們所輸出的觀點也是基於他們所了解到的事實。就像是家長如果告訴孩子所有的貓咪都會傷人,那孩子就會相信父母並且不讓自己的朋友靠近貓咪。
  • 在西安,我們如何教會8-13歲的孩子區分事實和觀點
    比如在美國的小學中,學校經常會組織學生做一種練習,叫:Facts and Opinions(事實與觀點)。老師會給學生一句話,一段文字,甚至一篇文章,讓他們區分,這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觀點?聽起來有點抽象,但是通過下面這個例子,你就可以馬上明白 ...
  • 古文新解《獵頭行業的十大怪象》
    獵頭作為舶來品來到中國,儘管在二十年中也得到了一定發展,但還是存在不少怪象。 怪象一、不自量力——是不是個人都想當獵頭顧問 「是不是個人都想當獵頭顧問」這話說起來有點不好聽,但事實卻如此。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 甚至有的連大學生都不是,居然拿出來名片就是某某公司的獵頭顧問。
  • 分享某橡膠集團銷售經理獵頭案例
    長三角區域核心獵頭青青獵人分享某橡膠集團銷售經理獵頭案例這是我們合作2年以上的國內前幾名知名橡膠企業,該企業這幾年發展勢頭迅猛,一路蒸蒸日上。其實不難發現,這兩年願意用獵頭招聘銷售管理崗位的企業逐漸增多,是因為銷售是龍頭,優秀的銷售管理人才可謂一將難求,得銷售者,得市場者得天下,從而穩穩立於行業市場前位!該企業在長三角,珠三角等都有分公司,其從集團到旗下分公司都在委託我們招銷售管理管理人才。
  • 獵頭公司的專業獵頭是如何將專業性傳遞給客戶?
    客戶是獵頭公司的衣食父母,獵頭在與客戶溝通中要取得信任從而達成合作是成單的關鍵。專業獵頭與客戶溝通中是怎麼樣將自己的專業形象表達出來,吸引客戶的注意,讓客戶願意將業務交給自己?1、傳達信息專業獵頭在給客戶打電話時先說明自己和公司的信息並且明確的表達自己目的,同時會把客戶基本信息詳細講解,這樣會給客戶感覺到獵頭的專業,有做好提前準備。接下來,獵頭會詢問客戶招聘需要的人才要求、工作地方、薪資待遇等等,進一步打開溝通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