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戴安瀾和孫立人對比實力如何?

2020-12-14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戴安瀾將軍和孫立人將軍在抗日戰爭中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都是民族英雄,下面我們就來從幾個方面了解下這兩位抗日名將:

戴安瀾於1904年出生,黃埔系骨幹之一。1926年黃埔三期畢業。歷任國民黨軍隊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同年參加北伐。1933年3月,率部參加長城抗戰1937年8月升任第25師73旅旅長。1938年3月,參加臺兒莊戰役中, 1938年5月,在徐州會戰中,因戰功卓著,升任第89師副師長兼第31集團軍總部幹訓班教育長。1938年8月,率部投入武漢會戰。 1939年1月5日升任第200師少將師長,年僅35歲。該師是新建的第五軍的主力師,對外號稱是中國軍隊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機械化師。5月,率部參加抗擊日軍進犯的隨(縣)棗(陽)之戰。6月17日,晉升陸軍少將。9月,參加長沙保衛戰。11月,參加桂南崑崙關戰役,1941年12月16日,率領第200師開赴緬甸對日作戰;後在緬甸作戰中英勇犧牲!

孫立人將軍,於1900年出生,1924年,孫立人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緊接著就考取公費留學。1925年取得學士學位畢業。在美國橋梁公司任工程師約4個月後,決意改學軍事,考入有 "南方西點"之稱的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學習,從此步入軍旅生涯。1927年,畢業,遊歷歐洲,參觀英、法、德等國軍事。1928年6月,孫立人在國民黨中央黨務學校任中尉軍訓隊長。1930年,入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侍衛總隊任上校副總隊長。1932年,調財政部稅警總團任第二支隊上校司令兼第四團團長。1932年,參加"一·二八"抗戰,1937年9月參加淞滬會戰,1938年2月參加武漢會戰,後在長沙組建新稅警總團,並擔任總團長,1941年12月擔任新組建新38師師長,隸屬於第六十六軍,這支部隊成為中華民國當時的主力部隊之一,同時晉升為少將軍銜;隨後跟隨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

兩位將軍從就讀軍校來說,一位是黃埔系統,一位是留洋系統,從軍中職務晉升來說,由於戴安瀾22歲就開始徵戰沙場,並參加多次重要戰役,所以在35歲就升任國軍主力師長,並晉升少將,而孫立人在1932年,也就是說在32歲才徵戰沙場,後面參加了淞滬會戰和武漢會戰,並於1938年擔任稅警總團團長(下轄6團編制,實際實力在師級部隊之上),於1941年擔任國軍主力師長,晉升少將,後於在對緬甸作戰中取得的勝利,於1944年擔任中將軍長;總體來說兩位不相上下,但戴安瀾還是晉升之路快於孫立人;參加戰爭履歷也多過孫立人;不多由於戴安瀾犧牲過早,不然應該在1945年前能獲得中將軍長以上職務;

在從作戰成績來說說,戴安瀾將軍在率部參加長城抗戰,榮獲五等雲麾勳章。在臺兒莊戰役中,火攻陶墩,智取朱莊,激戰郭裡集,迫使臺兒莊之敵後撤,得華胄勳章1枚。在徐州會戰中,曾率部在中艾山與日軍激戰4晝夜,戰功卓著。率部投入武漢會戰,被第31集團軍記大功1次。在崑崙關戰鬥中,戴部確保441高地,斃敵百餘人,毀敵坦克2輛、炮4門,繳獲槍械百餘支,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取得重大勝利。戴安瀾身負重傷。國民黨政府頒授四等寶鼎勳章1枚嘉獎之。在同古保衛戰中,在沒有空軍協同作戰的情況下,同4倍於己、配備有步兵特種兵和空軍的日軍苦戰12天,完全是以步兵對抗日軍的立體進攻,掩護了英軍的安全撤退,並殲敵5000餘人;

孫立人將軍,淞滬會戰前線,稅警總團駐守薀藻浜,成功阻擊日軍橡皮艇七次渡河。11月3日拂曉,日軍大舉偷渡蘇州河,孫立人部激戰8小時將日軍趕回,當晚,孫立人帶人趁夜色慾破壞浮橋,被日軍發覺並遭猛烈炮火襲擊,全身被炸傷13處,奄奄一息,昏迷三晝夜。1938年2月,孫立人傷愈後又率部參加了保衛武漢的戰鬥,兩次立下戰功,從此便在軍界嶄露頭角;1942年4月在緬甸作戰中,西線英軍步兵第1師及裝甲第7旅被日軍包圍於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於絕境,孫立人親自從曼德勒趕往前線指揮113團向日軍發起猛烈攻擊,至午即攻克日軍陣地,殲敵1個大隊,解了7千英緬軍之圍,並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傳教士和新聞記者500餘人。此戰是中國遠徵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孫立人以不滿1千的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7倍於己的友軍,轟動全球;1943年開始進行反攻緬甸戰役,取得了輝煌戰果!1942年,仁安羌之戰蔣介石給他頒發的四等雲麾勳章。1945年,緬北滇西戰役被中華民國授予青天白日勳章。

由此可見,戴安瀾將軍在入緬作戰之前取得的戰功或者成績肯定在孫立人之上,而孫立人的戰功和成績主要在緬甸對日作戰中;相信如果戴安瀾將軍沒有犧牲,也許在緬甸戰場上也能夠取更大的戰功和成績;無論如何,兩位將軍都是抗日英雄!但是戴安瀾將軍畢竟為抗日,保衛國家,付出了生命!我們應該向將軍致敬,同時向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無數英雄致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國共兩黨抗日十大名將
    後來,乾脆被蔣介石高吊了起來,和馮玉祥、李濟深等一樣,位高權輕。不過,只憑臺兒莊一戰,李宗仁也可以無愧於抗日名將的稱號。杜聿明:第三名將。第5軍軍長。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以桂南會戰中取得崑崙關大捷而一舉成名。
  • 《抗日名將孫立人畫傳》新書分享會在合肥舉行
    人民網訊 1月9日,《抗日名將孫立人畫傳》新書分享會在合肥市「紙的時代」書店舉行。該書作者李傳璽、陳勁松與業內專家、讀者朋友共聚一堂,深度解讀孫立人將軍戎馬一生的傳奇生涯。 孫立人,字撫民,號仲能,二戰名將。1900年出生於「周瑜故裡」安徽廬江縣金牛鎮。192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後改學軍事,考入有「南方西點」之稱的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學習,從此步入軍旅生涯。1942年2月,孫立人率領中國遠徵軍新三十八師(後擴編為新一軍)入緬作戰,仁安羌一役。
  • 全國公認的十位抗日名將,為何只有三位黃埔生,有資格入選
    全國公認的十大抗日名將,有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5軍軍長杜聿明,新38師師長孫立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第74軍軍長王耀武,西北軍將領趙登禹。
  • 兩岸共同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清華學子 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12月17日上午10時,由中華孫立人研究會主辦,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清華學子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在臺北巨星匯璀璨廳隆重舉行。
  • 一代名將戴安瀾是如何犧牲的?康卡村的那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師長戴安瀾是著名將領,在崑崙關戰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3月7日夜,遠徵軍第200師到達銅鼓。不過,昨晚抵達銅鼓的戴安瀾會見印緬第一師師長司各特時,司各特詢問了日軍的情況和進展。斯科特甚至不知道日軍的動向。戴安瀾不行,只好派偵察兵偵察日軍動向,制定作戰計劃。
  •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第一位曾是人人喊打的漢奸,第十位犧牲僅39歲
    蔣介石自1937年日軍開始全面侵華,無數愛國兒女奮起反抗,但由於蔣介石下令「不抵抗」政策,使得日軍在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東三省一大半地區,後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正式拉開了國共第二次統一戰線共同抗日的序幕。而國民黨由於裝備先進兵員雄厚一直是正面戰場的主要力量,今天筆者給大家盤點一下國軍的十大抗日名將。
  • 遠徵軍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生平簡介 戴安瀾將軍子女都是做什麼的
    戴安瀾出身於安徽省無為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和多數勤勞大眾一樣,戴安瀾的家人都過著男耕女織的簡單生活,雖清苦倒也安穩。隨著晚清政府的日漸腐敗,生活在最底層的勞動人民備受壓迫,戴安瀾的家人也是在被剝削被壓迫中貧苦度日,這正激發了他要多讀書以改變現在這種狀況的決心。戴安瀾簡介到底怎麼樣呢?
  • 日本人眼中的抗日名將, 中國十大元帥居然只有一人入選!
    從1931的「九一八事件」開始,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14年事件屬於中國的抗日戰爭時間,期間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和故事,很多為國家捐軀的將士都沒留下名字,但他們都為抗日作出了貢獻,其中貢獻最大的自然是十大元帥了。
  • 羅卓英——他才是抗日第一名將,戰功無人能敵,卻很少有人知道他
    文華(微信號
  • 這六位將領,是國共雙方公認的抗戰名將,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在八年抗戰中,走出許多抗戰英雄級名將,如我黨的「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抗日英雄,除此之外,還有國軍許多抗戰名將,那麼在國共雙方,公認的抗戰名將都有誰?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 在炮火紛飛中堅持學習 抗日英雄戴安瀾的日記讓人淚目
    「黃埔之英、民族之魂」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之子戴澄東老先生、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吳先斌先生為同學們講述了許多抗戰的故事,特別是戴澄東老先生分享父親的日記讓人淚目。父親的日記記錄在戰火中堅持學習併名之為「槍炮聲交響曲」戴澄東老先生說,父親酷愛學習,幼年時他上私塾,古漢語基礎很好,但是漢代文化缺乏。
  • 孫立人軍旅生涯圖片展在美軍校開展
    新華社美國維吉尼亞州列剋星敦9月3日電(記者徐劍梅 劉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之際,中國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軍旅生涯圖片展3日在他的美國母校維吉尼亞軍事學院(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開展。
  • 1959年,抗日名將宋希濂和鄭庭笈被特赦,他們的下場如何?
    新中國成立以後,對戰犯所裡面的戰犯進行了改造,用勞動和教育兩種方式幫助他們改惡從善。經過努力,1959年特赦了第一批確實已經改造完全的人,這其中有很多國民黨的重量級人物,還有幾位在抗日場上表現英勇的神將,今天亮郎要介紹的是抗日名將宋希濂和鄭庭笈。
  • 抗戰名將孫立人次子受邀赴京觀禮,計劃將其父之墓遷回大陸
    這麼一件看似並不太大的事情,卻給孫立人內心以重創,並促使他的人生志向開始萌芽:國弱就會被欺負,要想有尊嚴,個人就要有強健的體魄,國家則需要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晚年的孫立人在接受臺灣新竹清華大學訪談時,回憶至此,仍然憤懣地說:「他們完全以主人對奴僕的態度對我,這件事是我終生的一個恥辱。
  • 國共雙方公認的二十二名國軍抗日名將(中)
    7.東方隆美爾----孫立人,1900-1990,安徽,抗戰時為國軍陸軍中將(後在臺灣晉升為二級上將),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勳章,美國二戰銀質自由勳章,抗戰時曾任新一軍軍長。8.聲震崑崙關的抗日將軍----杜聿明,1904-1981,陝西,抗戰時為國軍陸軍中將,美國總統的抗戰銀質自由勳章,抗戰時曾任國民黨六大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942年底擔任第五集團軍總司令。1939年時任第五軍軍長的杜聿明指揮的崑崙關戰役是中國軍隊對日軍攻堅作戰的首次重大勝利,大陸官方媒體收錄為抗日名將時稱為「聲震崑崙關的抗日將軍」,曾榮獲美國總統的抗戰銀質自由勳章。
  • 他是民國抗日名將,一生有三任妻子,50歲愛上剛滿20歲的英文秘書
    文 人文視角 編輯 九歌 民國歷史上,曾湧現了許多名將,這些人在後來的抗戰中,做出了許多的貢獻。孫立人無疑是民國時的抗日名將,他在抗戰中,曾指揮過許多戰役。
  • 冰心與孫立人將軍的友情
    文/慕津鋒這是一封收藏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書信庫中的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寫給好友冰心先生的珍貴信札。婉瑩嫂夫人大鑑:許逖先生來舍,朗讀手書,其於立人。尤殷殷垂注、聞之至為感篆。遠在北京的冰心先生則是從一位年輕朋友寄來的一張香港《明報》剪報上得知好友孫立人去世的消息。剪報上載:「因兵變案軟禁三十三年,抗日名將孫立人病逝」。不久,臺灣的許逖教授來信給冰心先生講述了孫立人去世葬禮的情形:「孫立人將軍的喪禮確是倍極哀榮,自動前往弔唁者一萬餘人。
  • 兒子憶抗日將領孫立人:被軟禁後種植水果補貼家用
    1955年,孫立人因「郭廷亮7軍官涉嫌叛變」案被捕,遭軟禁33年,後被平反。  孫天平(58歲)  著名抗日將領孫立人次子,如今在上海一家臺資企業工作。  「臺灣在某種程度上是個傷心的地方。」著名抗日將領孫立人的次子孫天平如此說,是因為父親的一生中,有33年都被蔣介石軟禁。
  • 抗日名將曾因活埋1200名日軍,遭日軍索賠2億,2字霸氣回應
    引言「劍陣橫眉,刀叢冷對,烈烈英風正氣揚」,這句詞出自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的《沁園春》,表明了英雄志士不畏強暴,慷慨激昂的錚錚鐵骨和獵獵英氣。無可否認,近代歷史是一段飽含屈辱和血的歷史,然而,同時這也是一段滿懷激情和熱血的歷史,在列強的壓迫下,在日寇的侵略中,中國人民始終沒有屈服過,無數英雄兒女,橫眉冷對,利劍出鞘,用自己的所有力量來保衛腳下的故土和身後的親人,也湧現出了許多值得人們景仰敬佩的抗日將領,國民黨將領孫立人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 抗日名將曾將1200名日軍俘虜活埋,遭日本索賠2億?他霸氣回應2字
    然而,也有說抗日名將曾將1200名日軍俘虜活埋,遭日本索賠2億?他霸氣回應2字。這位抗日名將就是孫立人。孫立人出生於1900年,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候正當壯年。1932年,孫立人以88師獨立旅的身份參加了「一二八」抗戰,戰績斐然。他相比其他的國軍將領更加重視對軍隊的操練,因此所帶部下戰力超過一般的國軍。1937年他又參與了護送宋子文親人的事情,這讓他有了可靠的「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