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傳統養分潤澤新型師生關係

2020-12-11 中國教育新聞網

與其緬懷過去時代的師生關係,不如向新時代致敬,並建立起符合新時代特徵的師生關係。這種新型師生關係可能並不以哪方為中心,而是教師與學生平等和諧地共處於一個生態系統中。

師生關係是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個主體之間的關係,師生情更是類似於親情一般的存在。師生之間相互砥礪,互相幫助,攜手前行,在教育史上也有不少佳話流傳。但如今,「斷絕師生關係」「師生互怨」卻不時見諸報端,師生關係似乎正變得寡淡甚至異化。

師生關係變得寡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乃是時代變遷。隨著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和人們網絡化生存漸趨常態,社交網絡時代已經正式到來。因為交流方式的改變,面對面的人際關係開始變得疏離,師生關係也不例外。彼此之間也不免抱怨:教師抱怨很難進入學生的「朋友圈」,從而更難走入他們的內心;學生則抱怨教師多是上完課即匆匆走人,吝於更多時間的付出。

但是,很多人看到了社交網絡時代為師生關係帶來的困擾,卻沒有看到這個時代變遷可能帶來的教育觀的本質改變,從而為構建一種更為良好的新型師生關係帶來可能。不可否認,在我國長期以來的教育實踐中,所貫徹的都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它突出教師的作用,強調教師的權威,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生視作消極被動接受的客體。但是,進入社交網絡時代,老師和學生的界限在逐漸模糊,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甚至在很多問題上完全可能超越教師。因此,教師作為知識權威的傳統角色受到極大挑戰,並直接要求師生關係轉型。

與「以教師為中心」相對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強調學生在教育中的地位,並在一定意義上否定了教師的知識霸權,強調學生接受自然教育與社會教育,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這對於調動學生在教育中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引導學生自我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但是,由於我國教育實踐中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很難得到真正貫徹,甚至常常是有名無實。

因此,對於師生關係而言,社交網絡時代或者「網際網路+」時代所蘊含的價值可能遠勝於衝擊和挑戰。而且,教育內部環境的頑梗不化很難通過內部自發的力量改變,正需要這樣一種外部環境的衝擊帶來質變,從而向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進發。與其緬懷過去時代的師生關係,不如向新時代致敬,並建立起符合新時代特徵的師生關係。也許「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很難一步轉型到位,但在淡化教師知識權威和尊重學生創造性的探尋過程中,有望建立一種「我—你」的對話型師生關係。這種新型師生關係可能並不以哪方為中心,而是教師與學生平等和諧地共處於一個生態系統中,將進一步促進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關係中的平等化。

然而,教學不等於教育,教育遠大於教學。師生教學關係的平等化只是一個基礎,更為重要的是以此進一步構建符合教育本質的師生關係。無論是指向大學生還是中小學生的調查中,對理想師生關係的形容常常是「亦師亦友」。「師」代表著對愛心的期待,而「友」則代表著對陪伴與理解的渴望。因此,這種新型師生關係的第一個關鍵詞應是仁愛:教師對學生有仁愛之心,學生才會擁有仁愛之心。第二個關鍵詞應是陪伴:放下教師的權威,懂得在社交網絡時代創新陪伴方式的教師,才是理想師生關係的推動者。第三個關鍵詞應是理解:真正的理解來自於心靈的溝通,在社交網絡時代如何互信和理解,決定著新型師生關係的品質。

有教育家曾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用這句優美的話來詮釋這種新型的理想師生關係,再合適不過了。我們不懼技術的挑戰,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交流方式,但人類靈魂交流的需求卻是永恆的。我們不懼時代的變遷,要善用時代變遷的機遇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用美好的教育向時代致敬。

(作者陳先哲 系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17年03月28日第2版 

相關焦點

  • 「高效課堂」新型教學關係與師生關係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叫「學生主體、學情主導、教師助推」,這也是重構後的高效課堂構建的新型師生關係和教學關係。傳統的師生關係和教學關係在開始給大家介紹什麼是「學生主體、學情主導、教師助推」的師生關係和教學關係之前,我們先來聊一聊傳統課堂的教學關係、師生關係是什麼樣的。
  •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一、新型師生關係的特徵1.尊師愛生尊師與愛生是相互促進的兩個方面: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換取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與信賴,學生對教師的這種尊敬與信賴又可激發教師更加努力地工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和學習條件。
  • 如何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
    民主型的師生關係正是我們當前所倡導的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現代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化為強大的力量,激勵學生的自我完善,為教師運用各種教育教學的手段提供條件。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現代課堂教學的必然要求,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創新能力的發展,必須在自由而安全的氣氛中才能進行。
  • 上海:新型師生關係「現身」課堂
    上海:新型師生關係「現身」課堂 2004年12月23日17:59:30盛春老師說,孩子的天性其實都是一樣的,之所以過去的孩子不敢指出老師的錯誤,和老師礙於面子問題不允許他們在課堂上糾錯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除了要讓學生明白,老師說的話並不一定都是對的之外,最主要的是要讓他們體會到自己在提出問題之後,老師並不會專制地打壓。」她還告訴記者,她自己也曾經在課堂上讀錯過字,當時就有名同學指了出來,「我感覺得到鼓勵後,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了。」
  • 新型師生關係的倫理向度與價值追求
    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只有這樣,師生才能在教育共同體中實現傳播思想、傳播知識、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教育功能。
  • 構建新型師生關係 「魅力班主任」展風採
    許韶歆飽含深情地闡明了「魅力班主任」的內涵,在構建新型師生關係的過程中,希望大家朝著有樂趣、有高度、有情懷的師生關係而努力。胡老師用「三叩問」詮釋了「有了教育真情懷,才有師生真情懷」的新型師生關係理念。
  • 高翅:構建「師生融樂」新型師生關係,引導教師潛心育人
    會上,華中農大黨委書記高翅代表學校作題為「構建『師生融樂』新型師生關係,引導教師潛心育人」的發言,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各相關職能部門及各學院主要負責人參加了視頻會。高翅在全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經驗交流視頻會議上的發言全文構建「師生融樂」新型師生關係引導教師潛心育人 「師生融樂」是一流大學的魅力所在。
  • 尚德機構怎麼樣利用新技術打造新型師生關係?
    網絡給教育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在線教育的出現改變了傳統面授模式的局限性,利用網際網路的包容性和便捷性優化了上課方式和流程,但同時,在線教育模式也在改變著師生關係。作為成功從線下教育轉型為線上教育的尚德機構又是怎麼樣利用新技術來處理這種師生關係的轉變的呢?
  • 構建「師生融樂」新型師生關係 引導教師潛心育人
    「師生融樂」是一流大學的魅力所在。近年來,華中農業大學抓住「師生關係」這一師德師風建設關鍵點,著力構建「師生融樂」新型師生關係,堅持育人者先自育,引導師生平等交流、自由互動、深度對話,探索「師生融樂」的場域從課堂教學拓展到學術活動、文化活動、實踐活動、體育活動,做到人人事事時時處處皆育人,不斷深化教育共同體、學術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建設。
  • 雷仰信: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作者:稿源:甘肅日報  2010-05-17 11:06   清水縣紅堡鎮中學 雷仰信  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不但要汲取傳統教育理念的精華,而且要提倡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
  • 新型師生關係的倫理向度與價值追求-光明日報-光明網
    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只有這樣,師生才能在教育共同體中實現傳播思想、傳播知識、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教育功能。
  • 「學生選老師」選出新型師生關係
    原標題:「學生選老師」選出新型師生關係  ——本文系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今年,湖南大學推出新版本科專業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據該校教務處負責人介紹,大學英語和高等數學兩門課程實施小範圍試點「學生選擇老師」,學生可以先試聽兩個星期的課程,自行選擇老師。
  • 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師生關係這部分內容考查比較簡單,一般主要以考查識記類知識點為主,較少考查理解。多數以單選、多選、簡答、論述等考題形式出現。一般重點考察師生關係的基本類型、師生關係的內容、新型師生關係的特徵這三部分內容。下面針對於師生關係的給大家簡要介紹。
  • 2017安徽教師教師招聘考試: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一、新型師生關係的特徵1.尊師愛生尊師與愛生是相互促進的兩個方面: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換取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與信賴,學生對教師的這種尊敬與信賴又可激發教師更加努力地工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和學習條件
  • 新型師生關係是什麼樣的?應是如沐春風一般
    在傳統文化裡,教師在學生面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師道尊嚴很少受到挑戰。如今隨著「師生平等」「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等觀念深入人心,一向被視為教育、管理對象的學生,「地位」有了顯著提升。從整體上看,這更多的表明當下的師生關係正在發生積極的改變。
  • 學生越來越不好管了:如何構建新型師生關係
    我國尊師重教傳統源遠流長,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如何構築良好的師生關係?在接受新理念的同時如何保持優良傳統?教師如何在複雜的經濟社會環境中保持「初心」?帶著這些問題,半月談記者在北京、上海、河南、寧夏、吉林、甘肅等地進行了深入調研。
  • 尚德機構官網探索社區化運營 打造新型師生關係
    在線教育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和便捷性優化了上課方式和流程,改變了傳統面授模式的局限性。尚德機構深知,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積極的師生互動、良好的師生關係才能讓教育發揮出更大作用,因此2015年,開始以網際網路直播為載體,探索社區化運營,打造新型師生關係,在幾年不斷的探索實踐中,已取得很好效果。在線教育行業是典型的產業網際網路行業,需要經歷線上化、數位化、智能化三個階段,價值鏈條非常長。
  • 新課程體育教學的師生關係研究
    傳統的師生關係一直提倡師道尊嚴,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按照教師的意願完成任務,缺少了交流和溝通。特別在農村中學,體育一直處於「副課」的地位,師生關係更不被關注。在實施新課標的課改中,傳統的師生關係、師生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過去的教師為主體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
  • 初探小學階段的師生關係問題
    五、有關建立新型的師幼關係及其發展方向在傳統的教育領域裡,教師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是教育的主體,學生是客體,教育者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知識灌輸給學生,並操縱、控制著學生的一切行為和活動。
  • 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構建新型師生關係
    1 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有學者經過研究發現,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要想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就需要對過去的那種師生關係進行更變,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一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