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媽媽的人,是不會跟別人講自己小孩有多可愛的

2020-09-03 木立心

很多人擔心一個問題,他說,我們教小孩要把他教成什麼樣子的小孩?我相信,大家心裡都很清楚,小孩、最好的就是可愛的子女,不是能幹的、也不是很有才藝的、也不是會什麼會什麼的,都不是。

可愛不可愛,是我們看小孩子的一個指標。一個小孩子,太早就像成人一樣,他就不可愛。因為他已經失掉了小孩那種可愛的純真,一個小孩看到人,他就過來跟你打招呼、就那樣,這個已經不可愛了。一個小女孩看到人來,趕快躲到爸爸背後、然後把頭伸出來看一看,這個是很可愛的。我想各人有各人的標準,我們提供各位作參考。有的小孩,一看就很可愛,誰都喜歡他就不會去打擊他、不會去傷害他。有的小孩,人家看得就不覺得可愛,你很行、行又怎麼樣!你背了很多書,背了很多書又怎麼樣!

那我先問你,什麼樣的小孩子可愛?就是父母不在人前一直吹噓這個小孩,這個小孩是最可愛的。很多父母吃這個虧。你去看好了,尤其是媽媽、因為爸爸比較忙很少談這些事情,幾個媽媽在一起就在講一個事情,我的小孩多好多好。我請問你,有沒有人在聽,沒有人在聽,我保證沒有人在聽。因為每一個人的心思,都擺在自己的小孩、拼命替他吹噓的時候,誰還聽呢!你去看好了,那些媽媽、嗨啊、我的小孩怎麼樣怎麼樣;那個人說,我的小孩怎麼樣;每個人都講自己小孩,你的小孩怎麼樣,他一句話都沒聽進去。

但是很多的母親不了解這些,可愛不可愛人家看,我舉這樣的例子,各位就很清楚。有一部電影,你想去看、你就問你的朋友「誒,這個好不好看?」,他說「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啊」,你去看都是失望的。因為你寄望太高嗎,所以當你真正去看的時候,你回來就開始罵了,那麼難看也說好看。有很多話你是不可以講,也不值得講;他要問是他的事,你不講就是不講,這才對嘛!沒有說你一問,人家就要講,你去看我們看那個小孩。我們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這個人這個很能幹、那個很好,樣樣都很好,他就覺得很可愛。當你說到,開始說他是神童啊,說他什麼時候,你一看沒有啊、哪裡有啊,這個小孩就不可愛。

會做媽媽的人,是不會跟別人講自己小孩有多可愛的,那小孩就會得到很多可愛的反應。這是太多的媽媽,她沒有了解到的事情,我有小孩、我不是沒有小孩,但是你看我講到這個的時候,我很少去提我的小孩。因為我沒有權利去講他們,我有什麼權利,很多人在電視上,就是講我女兒怎麼樣、我兒子怎麼樣。那你女兒有沒有同意,你這樣講嘛!你看我要給我的小孩紅包,我會在電視上給小孩紅包嗎,大概不會。那他有什麼感覺?他心裡想,你要讓全天下人都知道,我這麼大還在用你的錢,你什麼用意!我們沒有這個權利,你搞清楚,你要給他多少錢你私底下給他嗎!我們太多的錯誤,自己不知道啊!所以,小孩越來越不高興,就是你傷害了他的自尊,他的事情你有什麼權利講。就好像你的小孩一天到晚在講你怎麼樣怎麼樣,你聽到你也會不高興了。他在外面亂講,因為小孩也不知道什麼話能講、什麼話不能講,對不對!你看有一天,一個小女孩突然跑過來跟我講,我爸爸睡覺時不穿衣服的,那你聽了有什麼感覺,你聽了有什麼感覺?你爸爸睡覺穿不穿衣服是他的事,你有什麼權利去講,現在人都沒有這樣的一種想法,你看奇怪不奇怪,你看你在電視上,一個大力士、然後一個中國的婦女,她倒黴嗎,因為記者正好問到他嗎!被問到都倒黴了。你覺得怎麼樣?「又強壯又帥啊又什麼」,那人家看就說,那你想把他帶回家嗎。那你不是很倒黴嗎!

所以,為什麼中國人看到鏡頭會躲,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然後說,這個是沒有開發的啦,這個是不先進的。你不相信,你看,你一上那個鏡頭你都很倒黴,因為人家會看,看了以後人家會想,人家想的跟你想的經常是不一樣的,因為中國人他是陰陽文化。凡是你說好的,他多半講壞的;你說壞的,他會想、不會那麼壞啊、好啊。所以,為什麼中國人要謙虛,很多人說謙虛就是虛偽,他就是不懂中華文化。你看,我們請人家到家裡去吃,都說粗茶淡飯,「這麼好還說粗茶淡飯」,他一定說好啊;你一請客,我把最豐盛請你,他心想就這麼普通,還什麼豐盛!這個陰陽,各位要好好去想一想,凡是你越想要的,你越得不到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教養子女,沒有好壞。我們做父母沒有好壞,有什麼好壞,都是我的子女嗎!他的長處、我也要接受,他的短處、我也要接受!我們教養子女沒有恩惠,有什麼恩惠,你既然要做人家父母,你就該做這些事情,有什麼恩惠!我們也不要勉強,因為勉強沒有好處,勉強你就會有一種他虧欠你的感覺。我們做父母,經常跟子女講一句話,「我對你這麼好,你居然敢這樣」,那就是你要討回了,你現在要討回來了。那是父母應該講的話嗎,那你不要做好了。我賺的錢都花在你身上,你講這話幹嗎呢!你的小孩會感動,我是一百個不相信,因為這人性很多人不了解,親子之間沒有什麼權利義務,沒有。家庭不談法律的,家庭也不談道理,家庭就是親情,親情就是什麼、小孩做錯了,你不能罵他、也不能不罵他,這叫做親情。你要有套方法把他引導出來,這就叫做親情。對了就賞、錯了就罰,那你是法官嗎、哪裡是爸爸,你去當法官就好了、那以後開家庭法庭、那算什麼父子呢!


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子女,千萬千萬記住,我們老覺得我們可以改變子女。你的子女自己改變,那是可以做得到的;你要去改變他,那是笑話、那是笑話。很多父母跟我講,我把小孩教成這樣,我是不好講,我心想你有什麼本事教他、你有什麼本事。你的小孩要學好、他就去學好,他要學壞、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你有什麼辦法!老師也是一樣啊,老師教是教,他不會教好學生,也不會教壞學生,要好要壞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跟你老師什麼關係。我們常常把這個因果關係搞錯了。你的子女想學好、他就學好了,他想學壞就學壞了。有沒有證明?當然有證明,你看一個爸爸抽菸,他的小孩也許抽菸、也許不抽菸。我爸爸是抽菸的,因為在那個時代,很少人是不抽菸的,但是我就不抽菸;有的人、爸爸抽菸子女就抽菸。

所以我們常常講,你把人家帶壞啊,我也不承認這種事情,我也不承認。我爸爸抽菸,他會叫我點菸給他抽,「仕強啊,點根煙來」,我點給他,哪有點菸不抽的人,有這麼笨的人嗎?理所當然就抽了。但是,我想算了我不要抽了,我就不抽了。所以沒有說誰把誰帶壞、誰把誰教好,都沒有這些事情,我們盡心盡力,我們去做,他可能仿到壞的、我也沒有辦法,他可能仿到好的、那我也沒辦法。

我今天講一句話,諸位相不相信由你自己,教育有沒有效果、你的子女學好學壞,其實跟你怎麼教,沒有太大的關係。你不要把教育,看成很神聖很了不起。你的品行,你有沒有存好心、做好事、積善德,這個才是關鍵。你看有的父母,他忙得不得了,他子女也很成才、也很好。他父母沒什麼教,他也很成才,就是他有善心、他做好事、他積德,他的小孩自然就成才了。有的人很認真啊,花錢請家教啊,千方百計想把小孩教好,就是教不好,也許你會覺得這個什麼關係!那是你的事情,我只是講我的感覺。

我四五十年的觀察,凡是小孩循規蹈矩、按部就班、逐漸發展的,你去看他父母,德行都很好。凡是小孩搞亂七八糟的,有的是很重視教育的家庭,也會亂七八糟。臺灣有一個教授,他是專門講家庭教育的,講到最後他辭職了。為什麼?因為他的小孩,就是在社會上胡作亂為。只要你講家庭教育,講到你的小孩的小孩胡作亂為,你還敢講嘛,你有什麼面子去講?不但辭職,而且還跑到南洋去,不敢在臺灣。因為人家看到他,那種表情,他就很難受。

你再用心,你的子女不一定好。這個各位自己去選擇。所以,我們一方面好好教小孩,一方面還是自己做事情、問問良心、憑良心、多積德、能夠幫人家忙的儘量幫人家忙不要老在那兒計較。那你小孩一定會好。所以為什麼我一再講,中華文化跟福氣很有關係!福氣來了,你小孩就變好了,很壞很壞會變好了。你看有的小孩剛出生的時候,你看這個小孩養得活嗎,三天兩頭病、但是他活到七八十歲。怎麼沒有,就是他本來沒辦法活那麼久的,就是他得到祖先的這種德的蔭,我們常常講祖上的德蔭,就是這個道理。他的這個DNA裡面有癌症,他可以30年就發、可以70歲再發,那有什麼關係呢!一個人有癌症到80歲才發,那等於沒有癌症嗎!所以,你說你的基因裡頭有癌症又怎麼樣呢?有的5歲就發了,有的80歲才發,還是不同的、還是不一定。

所以,我們在品德修養方面,多做示範。身教重於言教,處處表現我很規矩,我很約束自己;然後有一些好習慣,子女自然會跟。實在跟不了,那你也心安理得了,那沒有辦法,那是祖上無德,那跟我有什麼關係。


除了以身作則之外,大家一定要知道,叫做以身做例。什麼叫以身做例?假定我喜歡打麻將,因為改不了啊。如果我為了教小孩,我什麼都要改的話,那我很糟糕,我也不願意;我為了教養子女,我要做聖人,那我做不到,那不是很苦惱嗎!沒有啦,我能夠做好的,我就以身作則;我實在做不好的,我還是打麻將,但是我還是會跟小孩講「你看爸爸就是小的時候,養成壞習慣,什麼都改掉就是這玩意改不掉,我還在改;你也幫助我改」。把你當做一個壞的例子,告訴他,這樣就好了。

我曾經講過,愛搞笑的人、將來是很麻煩的。那就有人問我,那搞笑有什麼不好,我們已經搞笑習慣了,不搞笑我很難過,那怎麼辦?很簡單,你就去告訴你的小孩,「我就是那個時候沒有注意,你看這件事情,你看這件事情、本來不應該這樣的、我還是這樣。這壞的習慣,你不要學」,就好了。聽到一件事情,就好像人要倒掉一樣,那你還能做什麼事嗎?你看有的人的手勢,故意這樣那樣,故意這樣那樣,那這是搞笑嗎,這哪裡是正常的人呢!正常的人有手勢,這個手勢是從你的心裡頭髮出來,是配合的、是自然的、不是做作的,現在很多人是做作的。現在很多人,他是做作的,他一句話就要這樣這樣,你為什麼要這樣,我不懂為什麼要這樣,他故意跟你做不一樣的動作,那就是搞笑,那你的小孩跟你一樣搞笑,那他一輩子玩了。因為,搞笑是在特定的範圍之內可以做,大部分地方是不能做的,而現在不是了。那現在不是了,現在大馬路上搞笑,然後把這個警察引來,他很高興,抓就讓你抓,也有人把他當英雄。那才妙!!

現在有一種快閃族,就是這樣的嗎,大家約好了,幾百個人、啪一下來,然後就走掉了,這也是搞笑的一種。如果那種變成正常的生活方式的話,你想想看後果會怎麼樣?所以,現在很多人說,沒有關係啊,那就是鄉愿嗎!那哪裡是多元化!


我們要鼓勵子女,千萬記住私底下,而且要有條件。這個小孩子數學有進步了,你要給他鼓勵,你不能不給他鼓勵的。「你稍微用功一點,你就進步了,可見你是會的。不是不會的,但是你不能這樣滿足,你還是要繼續。只要你養成好習慣,媽媽就很高興。不是說成績好不好」。這樣才對啊。沒有啊,今天考90分,獎勵你多少錢,那以後他就偷看就好了,偷看就90分。他的目的是要拿那個錢,不要求上進。你私底下告訴他,要有根據,而且給他鼓勵要再進步,要讓他再進步,不要讓他驕傲,有什麼值得驕傲!這樣各位才知道,為什麼外國人得到一個獎,他就哭啊,就不得了,好像驚天動地一樣;中國人拿這個獎,他還是平常心,因為他還要求進步,他後面還有更大的獎等待他。你看現在不是,頒他一個獎,他怎麼說「這個獎老早就應該給我了,到現在好像遲了一點」,這種話有幾個人聽得進去,那他就覺得他了不起。人家要給你、也沒有什麼,人家不給你、還是沒有什麼,因為那個獎本來就沒有什麼嘛,有什麼!這個才是對的。

沒有,當然運動員是除外的,一個人要在馬拉松上得冠軍,那真的是很難。一輩子大概就這麼一次。那當然哭啊,跑啊,搞得好像是天底下就這麼一次,那個我不反對,至於說一張小小的獎狀又怎麼樣呢?就算給你一個皇冠又怎麼樣?因為我們還要不斷的進步,怎麼為了這個小小的獎牌,就搞得自己好像到此為止!

所以,可愛的人是什麼?就是很自愛。你看這個小孩很自愛,看到大人會讓,這小孩就很自愛、很可愛。有的小孩,看到大人是不讓的,不讓就自己被撞嗎、還有什麼,你撞得過大人,你去撞。所以你看那個小孩,看到大人會閃、會讓,我就覺得小孩很可愛,將來他會很有成就,因為他會保護自己。其實,自愛就是保護自己,說難聽一點。現在不是,撞啊、跑啊,搞到最後那邊頭也傷了、帽子也不見了,然後哭啊,也沒有人同情你。

我們要教小孩,保護好你自己啊,沒有人保護得了你。現在不是,讓小孩表現出來,那你去表現、他所受到的打擊很大、他挫折感很嚴重、最後他的人生就是很苦就很苦,對不對!你看,我們看到車子,你會說去跟他撞,你會嗎?你不會啊,躲,躲你就不會受傷。那看到人你為什麼不躲呢?撞,撞你倒黴,因為總有人比你大、比你粗、比你壯。所以,為什麼我們中國人講讓,西方人講爭,各位好好去想一想?全世界都會爭,沒有人不會爭,只有中國人最高明,我們用讓來爭,我們讓就是在爭,外國人哪裡懂呢?所以,我們不要說,因為我們小孩還小,你看很多大人都聽不懂這些道理的,你還教小孩嗎!但是我們告訴他,你撞不過大人啊,他也不會讓你,那你躲一躲就沒有事了,不急嘛、急什麼,早5分鐘遲5分鐘有什麼關係,這才是對的。沒有啊,現在快快快,就是爭取那5分鐘,這個人一輩子很勞碌,一輩子很命苦嗎。

你看我們很多那個鄉下的老太太、老太婆,她做什麼事情都是不慌不忙的,那外國人呢、覺得很奇怪、這樣也能活這麼久啊,她說「我就是不慌不忙才活這麼久啊」,一句話就倒過來道理就出來了。外國人覺得很奇怪「像你這樣做事情慢吞吞的,你又很閉塞,你怎麼活著久呢!」,那個老太太說「我也不懂,大概就是這樣,我才能活這麼久」,就夠了。


我們不要把自己小孩跟別人比,沒有什麼好比的。我今天很坦白講,每一個人心目當中,就是自己小孩最可愛,但是這是沒有用的,你的小孩讓你覺得可愛,他有什麼用?你的小孩,要讓別人覺得可愛,他才有發展,對不對!你不說他可愛,大家都說他可愛;你一說他可愛,所有人看的、你言過其實吧、你太誇張了吧、有這麼好嗎,是你自己找的麻煩。我們要小孩自己跟自己比,他就沒有挫折感、他有什麼挫折感,要求他「你不要要求太高,進步太快,因為那樣太困難了,你每天給我進步一點,就好了嗎」。我常常講建築師好壞,你去走一下樓梯就知道了,他設計的樓梯,你走起來很吃力、這個建築師還有什麼可談的;建築師,你看有梁柱、大家都有梁柱啊,有屋頂、大家都有屋頂啊,你什麼跟人家不一樣,就是我設計的臺階不高不低、你走起來不累、很舒服就好了。一個臺階那麼高,你跨三步就筋疲力盡了。你看人家低低的,太低了也不行、太低了走起來很吃力,太高了也很吃力,所以一定要看這個小孩子的程度,然後給他設定一個臺階的高度、來幫助他很輕鬆愉快的求進步。

我常常跟很多年輕朋友講,我說如果你覺得太辛苦了、就表示你要求太高了。你要求那麼高幹嘛!你要求高,你的進步不可能大,因為你爬兩三階你就很累了,你就要休息老半天,人家要求很小但人家進步很快,最後他的成績還是比你高。我想這些道理,才是我們要潛移默化,讓你的小孩知道的。

所以,我們現在目標搞錯了,我們希望我們的小孩成績比人家好,我問你成績比人家好幹嗎?就是所有的同學都不喜歡他嗎!我問你,你的同學裡面……我常常問很多人,你現在同學將來畢業以後,你要找誰,對不對……你的老闆說,你在這兒表現不錯,你同學找一個來跟你一起工作,我們需要人,你第一個會想到成績最好的人嗎,我想不會,你一想他來我完蛋了,他給我搗蛋,你多半會想那個成績比較差的。這樣子,各位才知道,為什麼學習裡面成績好的出去為什麼都沒什麼發展,就是他始終被打壓。那很多人就說,中國人很小氣啊,中國人見不得別人好,你抱怨一千年也沒有用,誰叫你不自愛,對不對!你成績好也要照顧人緣,人家才敢用你,你成績好就看不起同班同學、就驕傲,你出去你找誰誰都不理你,沒有一個人會想到你。我的上級對我很欣賞,他說你有同學、找一個來,我要找來的人一定不會打擊我的人、一定會跟我合作的人,這是先決條件。他不跟我合作,他越能幹、我越死得慘嗎。所以,為什麼那個同窗的同學最後鬥得比誰都厲害,歷史上案例太多了。都是被同班同學活生生害死的,誰叫你不考慮他的人緣,專門考慮他的能力,誰叫你。所以你的小孩,成績要好、成績要好,就是害他一輩子。當然,大家不要說,我們要他成績不好,你不要這樣想,因為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好。到現在還在說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那不要聽了嗎,我爸爸從小跟我講,成績及格就好、考那麼多成績幹什麼,但是我還是會盡力去考啊,我會因為我爸爸講說考60分就好就考60分,老實講真的每一科都考60分,這個也很了不起、也很難;有時候不湊巧考了89分怎麼辦,那我考89就考89、考60就考60,我爸爸從來沒有罵過我,我反而很自由自在、我反而會要求好一點。有的不是啊,90……考89打1下、考80打10下,那你逼他把成績塗改嗎,要嗎就是收起來不讓你看,是你逼他的。


我們要塑造的,就是一個可愛的。但是最後提醒各位,可愛不是父母決定的、父母怎麼說都沒有用,要你的親戚、朋友、鄰居大家都覺得他可愛,他才真的可愛。你說每一個人看法不一樣,不錯,但是每一個讓你的感覺都一樣,就是說你說這個花好看、我就說他不好看,你說他不好看、我就覺得不會啊很好看。你去試好了,中國人是陰陽文化,他有他的一套。

相關焦點

  • 《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小孩》我不要你做別人家的小孩,我想你做自己
    她就是別人家的小孩,無數父母羨慕的對象,這麼懂事,可是只有少數人才不會羨慕,他們只會同情。她的過度完美,誰來幫她買單。父母為什麼要求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小孩呢?父母們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做自己1.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閃光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自己的不完美,如果一味地糾結於自己的不完美,那麼這個人可能會沒有成為完美的人的機會,因為他會被這種消極的看法所阻礙。
  • 孩子:「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你會怎樣應對?
    我自己也會經常經歷,同時也聽到和看到很普遍的這樣一種情況:小朋友都很想交朋友一起玩,但是往往呢,有時會碰到別的小朋友因為已經有玩伴了在玩了,或者是別的情況,不願意和他一起玩。這個時候小朋友往往會去求助他的爸爸媽媽,委屈地告訴他們:「別人都不跟我玩「,想要得到家長的幫助。
  • 為什麼每次給孩子講道理他都聽不進去——做一個會講故事的媽媽
    《你的團隊需要一個會講故事的人》聽過許許多多的故事,但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故事有哪些呢?至於故事裡的人物性格,故事背後的道理,都是我們聽完故事以後自己總結的。對小孩來說,他聽完故事,也會有自己的想法,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節,他會進行故事遷移。比如:我家小孩聽了《農夫和蛇》的故事以後,帶她去動物園玩,每次看到蛇,她都會說:「小心,蛇會咬你的」。這就是把故事的情節移到了生活中。
  • 科學睡眠:一個性情古怪的男子愛跟別人講自己做的夢而產生的故事
    有的時候,他會穿的很奇怪,因為別人穿的都是那種很正常的衣服,然後他自己就會搞得很獨特,顯得他整個人跟別人都不一樣,然後他的父母也特別的不理解他,但是因為這個男的,他之前做的這個工作,特別的賺不來錢。然後他的媽媽就比較的有本事,給你自己的兒子找了一份既輕鬆又能賺錢的工作,然後特別的輕鬆,就坐在的那個辦公室裡面啥也不用幹。
  • 媽媽跟不會講話的小孩嘮叨有沒有用?
    前語言期的意思就是大腦發音的器官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調整,有一個認識,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那些學會講話的孩子,在開始講話的時候往往不是一個詞一個字的發音,而是一句一句的講出來,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在他的頭腦中對於語句的排序,語句的意思有很多次的演練,雖然可能不夠高級,邏輯上不夠嚴謹,可能主謂語經常倒錯過來,但是大致的他能夠表達。
  • 不跟自以為是的人講道理
    因為智者知道宇宙浩瀚無邊,普通人僅能了解其中一部分,因此我們不必與之爭論,而愚蠢的人以為宇宙就是他所知道的那一點點,所以他認為自己無所不知,也不會虛心接受他人的言論。,非但不會不會學到東西,還會因此與別人產生隔閡,對自己的人際關係非常不利,在職場中也是寸步難行。
  • 夢見別人生小孩會怎麼樣呢 夢見別人生小孩
    夢見別人生小孩會怎麼樣呢夢見生小孩,會心想事成、有財運。夢見生小孩,表示幸福要降臨在你身上了。夢見自己生小孩,預示著你即將懷孕或發財、有豐厚資產的預兆。夢見生小孩,表示幸福的環境下,你將安然地生下一個漂亮的孩子。
  • 單親媽媽工作忙 三個小孩留在家哭鬧沒人管 為何拒絕別人的幫助
    現在的人民也不像以前那樣誰給飯吃就跟誰走,現在的人民也越來越自由,無論是談戀愛還是言論都是隨心所欲。現在的女性也非常的灑脫,放下了以前舊思想的包袱,戀愛了結婚了不幸福有選擇離婚的權利。現在的社會太過物質化,很多男女都經受不了誘惑,導致這些年的離婚率居高不下。這些年來單身媽媽越來越多,因為孩子還小就離婚了,一般就是先跟著媽媽生活。
  • 為什麼大多數媽媽總是覺得自己孩子比別人家的可愛?
    為什麼大多數媽媽覺得自己孩子最可愛?為什麼大多數媽媽覺得自己孩子最可愛?那麼什麼是「雞蛋理論」呢?據說上世紀50年代,美國一家食品公司發現,他們的蛋糕粉一直賣不好。研發人員對配方不停改進,用戶就是不買帳。
  • 那種對自己小孩欺負別人小孩卻熟視無睹的家長到底是怎麼想的?
    孩子最初就是一張白紙,家長的一言一行始終會以最大的深度來影響孩子。然而卻總有這麼一群人的做法讓人費解。因為生活壓力太大,我在孩子兩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上班,和老公一起苦生活,孩子出生後白天就由婆婆幫忙帶,下班後就由我們自己帶。
  • 6歲小男孩當眾發怒:媽媽,不要再到處跟別人講我的秘密了
    上周末在家庭聚會上,朋友津津樂道地向我們吐槽:我兒子子豪前幾天告訴我他尿床了,都六歲了還尿床,真不讓人省心!朋友的無情吐槽,引起了一片哄堂大笑。甚至還有人轉身調侃子豪:「你都多大了還尿床,我家女兒才4歲都不會尿床了哈哈哈哈」。
  • 去別人家做客,會遇到一些大點的孩子不讓自己的寶寶玩他們的玩具
    有些家裡是獨生子女的孩子,到了三四歲左右對自己的物品很有佔有欲,有時去有這種孩子的家庭做客,小孩就對我們很有敵意,可能覺得寶寶小不想帶他一起玩,還有種趕我們走的意思,反正看情緒讓我們覺得很不舒服,作為寶寶的媽媽,有時覺得心裡很替寶寶委屈,還不能說別人家的孩子什麼,有什麼好的方式來處理嗎?
  • 這種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在別人面前是乖小孩,自己在家卻卑微膽怯
    "你已經很優秀了,如果你再自信大膽一點,你會更棒,而且你還會發現生活也變得更有趣了。"小溫不止一次這麼跟孩子說過,可孩子卻總是紅著臉低著頭。一次家長會後,小溫跟這名女孩的媽媽說起這件事,希望她多鼓勵鼓勵孩子,畢竟家長在孩子心裡的作用是難以替代的。
  • 夢見自己打別人小孩是什麼意思
    夢見自己打別人打算出門的人夢見自己打別人,建議順其自然照原計劃進行平安。懷有身孕的人夢見自己打別人,預示生男,夏佔生女。南方少去,創業的人夢見自己打別人,代表最初營業順利得財,而後阻礙多而停止。
  • 「媽媽,別人都不和我玩」,媽媽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而媽媽知道事情的原委,就跟孩子說:「我覺得你的感受是對的,我也明白的你的感受。教你一樣東西,就是笑容多一些,對待別的小朋友主動一些,並且做最好的自己,他們肯定會被你吸引。★ 逃避:不和我玩,我也不和他們玩有的家長在遇到孩子問這類的問題時,會很生氣,我家的孩子這麼好,居然不跟他玩,有眼不識泰山。會很護短,因為誰也不會說自己的孩子很差勁,就會過多的關注孩子的情緒,跟孩子說,他們不跟我們玩,我們也不跟他玩,甚至會主動幫孩子找玩伴。(兒童教育學家建議,在孩子兩歲之後,決定權交給他自己,除非孩子有需要。)
  • 媽媽整天顧小孩能有多辛苦,實際走一次就知道
    帶小孩,最累的不是『身體上的疲憊』,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消耗』。在家看似什麼事都能做,其實卻什麼事,也做不成。但有些先生的行為實在讓人『匪夷所思』,他們不願給媽媽時間、不肯跟媽媽溝通,還打從心底瞧不起媽媽,認為:『不過就是在家帶小孩而已,能有多辛苦?』
  • 親愛的小孩,原諒媽媽的狂躁不安
    我有一個上幼兒園中班的可愛小孩,可總覺得的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一個情商高的媽媽,總是說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媽媽,可一想到這句話,我又忍不住的自我懷疑,到底要如何做個好媽媽,只是單純去照著書去教育嗎?可自己又難以做到。
  • 日本媽媽是怎麼把便當做得那麼精緻?她們為什麼有那麼多時間?
    本期導讀:日本媽媽是怎麼把便當做得那麼精緻?她們為什麼有那麼多時間?最近大家都陸續復工了,之前的文章中分享了10道中式便當菜的做法。很多朋友看了之後問我,怎麼能把便當做得再精緻些呢?說起精緻的便當,我們自然會聯想到優秀的日本媽媽們。
  • 媽媽,我感覺做小孩太累了,我要做大人
    有一天晚上兒子跟我說:媽媽,我怎麼每天都在上學,都沒有休息,爸爸上班都有休息,還是上班好,我感覺小孩太累了,我要做大人。兒子又說:你看(他的幼兒園同學),他媽媽每天都帶他在樓下玩,我都好久沒跟他在樓下玩了。
  • 不想當別人的公主,做自己的女超人
    在家沒有收入,你把家庭收拾的再好,孩子帶的再好,沒有人會誇讚你,誇讚的也是一些虛假的話。但凡一點小事,被遮擋的平靜也就破碎了。沒有人理解你在家帶孩子的辛苦。只是會一個勁的指責你不懂他人的辛苦,糾結到底其實就是你沒有收入。永遠只覺得在外面掙錢的人累,在家帶小孩的人呢就輕鬆的要命,他們永遠不會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