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1月4日訊(陳雪梅 張娟玲 通訊員 岑鳳希)11月3日上午,「中外詩人汨羅行」文學採風活動和2019中國屈原學會第十八屆年會在汨羅拉開序幕,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中國屈原學會會長方銘等來自海內外的400餘名詩人、專家、學者相聚汨羅江畔,共話屈原。
2019中國屈原學會第十八屆年會上的聲音
中國屈原學會於1985年6月成立,學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國際學術討論會及年會,研究屈原及楚辭,對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本次年會上,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說,屈原文化歷久彌新,是樹立我國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希望以年會為契機,為未來面向世界的屈原學研究開闢更廣闊的道路。
上午10時,中國屈原學會會長方銘宣布年會正式開幕。他說,隨著中外文化交流密切,越來越多的人關心屈原、熱愛屈原,中國屈原學會將不遺餘力,以傳承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為使命。
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周秉高在主持開幕式時說,來汨羅追思屈原、感悟屈學,是屈學研究者最大的嚮往。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南通大學楚辭研究中心主任周建忠則分享了自己三次跳入汨羅江、追隨屈原精神的經歷。來自日本、韓國等國家和臺灣、香港等地區的學者也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中外詩人汨羅行」高峰論壇上的邀約
當天下午,「中外詩人汨羅行」高峰論壇舉行,來自印度、俄羅斯、美國、葡萄牙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詩人、學者齊聚一堂,以「全球虛擬時代,河流之於詩人的意義」為主題,用不同語言,從不同角度,探討人類與河流、詩歌創作、現代生活環境之間的聯繫。
停舟細問靈均跡,更有清流是汨羅。2300多年前,屈原在汨羅江畔行吟求索,縱身投江,而他的無限詩意和家國情懷卻隨著汨羅江的萬古清波流遍中國、走向世界,成為全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
中共汨羅市委書記喻文在論壇上向海內外的詩人、學者發出邀約:2020年端午期間,汨羅將舉辦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希望世界各地的屈學專家、詩人作家再次相聚汨羅,共走屈子行吟地,共溯詩歌活源頭。同時,汨羅特別設立了「汨羅江文學獎」,面向全世界徵集古體詩詞曲賦、現代詩歌和散文。
汨羅江畔的詩歌晚會
香草美人地,詩韻汨羅江。3日晚,400餘名中外詩人、作家、學者在屈子書院,共赴一場古韻味十足的詩歌晚會。
詩歌無國界,晚會分為香草美人地、龍舟下汨羅、詩韻汨羅江3個篇章:選自屈原的《東皇太一》《少司命》片段的迎神舞大氣磅礴;余光中先生的《漂給屈原》盡情抒發著對偉大詩人的崇敬和景仰;葡萄牙詩人努諾·朱迪斯用《最簡單的事》謳歌生活;澳大利亞詩人馬克·卓狄尼帶則帶著眾人《在桂花林裡》感悟生命的美好……在光影交織的屈子書院,中外詩人同臺觀舞,頌詩,懷屈,抒情,為眾人帶來一場視聽結合、淨化心靈的文化盛會。
據悉,「中外詩人汨羅行」是「更有清流是汨羅」文學採風系列活動的第二期,由中國作家協會指導,湖南省作家協會、《花城》雜誌社、中共汨羅市委、汨羅市人民政府主辦,魯迅文學院、《世界文學》雜誌社協辦。
年會由中國屈原學會、中共汨羅市委、汨羅市人民政府、南通大學楚辭研究中心、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共同舉辦,汨羅市委宣傳部承辦,汨羅市文聯、汨羅市文旅廣電局、汨羅市屈子文化園、汨羅市屈原學會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