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餘名中外詩人學者汨羅行,共話屈原再續約

2020-12-22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11月4日訊(陳雪梅 張娟玲 通訊員 岑鳳希)11月3日上午,「中外詩人汨羅行」文學採風活動和2019中國屈原學會第十八屆年會在汨羅拉開序幕,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中國屈原學會會長方銘等來自海內外的400餘名詩人、專家、學者相聚汨羅江畔,共話屈原。

2019中國屈原學會第十八屆年會上的聲音

中國屈原學會於1985年6月成立,學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國際學術討論會及年會,研究屈原及楚辭,對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本次年會上,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說,屈原文化歷久彌新,是樹立我國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希望以年會為契機,為未來面向世界的屈原學研究開闢更廣闊的道路。

上午10時,中國屈原學會會長方銘宣布年會正式開幕。他說,隨著中外文化交流密切,越來越多的人關心屈原、熱愛屈原,中國屈原學會將不遺餘力,以傳承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為使命。

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周秉高在主持開幕式時說,來汨羅追思屈原、感悟屈學,是屈學研究者最大的嚮往。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南通大學楚辭研究中心主任周建忠則分享了自己三次跳入汨羅江、追隨屈原精神的經歷。來自日本、韓國等國家和臺灣、香港等地區的學者也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中外詩人汨羅行」高峰論壇上的邀約

當天下午,「中外詩人汨羅行」高峰論壇舉行,來自印度、俄羅斯、美國、葡萄牙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詩人、學者齊聚一堂,以「全球虛擬時代,河流之於詩人的意義」為主題,用不同語言,從不同角度,探討人類與河流、詩歌創作、現代生活環境之間的聯繫。

停舟細問靈均跡,更有清流是汨羅。2300多年前,屈原在汨羅江畔行吟求索,縱身投江,而他的無限詩意和家國情懷卻隨著汨羅江的萬古清波流遍中國、走向世界,成為全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

中共汨羅市委書記喻文在論壇上向海內外的詩人、學者發出邀約:2020年端午期間,汨羅將舉辦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希望世界各地的屈學專家、詩人作家再次相聚汨羅,共走屈子行吟地,共溯詩歌活源頭。同時,汨羅特別設立了「汨羅江文學獎」,面向全世界徵集古體詩詞曲賦、現代詩歌和散文。

汨羅江畔的詩歌晚會

香草美人地,詩韻汨羅江。3日晚,400餘名中外詩人、作家、學者在屈子書院,共赴一場古韻味十足的詩歌晚會。

詩歌無國界,晚會分為香草美人地、龍舟下汨羅、詩韻汨羅江3個篇章:選自屈原的《東皇太一》《少司命》片段的迎神舞大氣磅礴;余光中先生的《漂給屈原》盡情抒發著對偉大詩人的崇敬和景仰;葡萄牙詩人努諾·朱迪斯用《最簡單的事》謳歌生活;澳大利亞詩人馬克·卓狄尼帶則帶著眾人《在桂花林裡》感悟生命的美好……在光影交織的屈子書院,中外詩人同臺觀舞,頌詩,懷屈,抒情,為眾人帶來一場視聽結合、淨化心靈的文化盛會。

據悉,「中外詩人汨羅行」是「更有清流是汨羅」文學採風系列活動的第二期,由中國作家協會指導,湖南省作家協會、《花城》雜誌社、中共汨羅市委、汨羅市人民政府主辦,魯迅文學院、《世界文學》雜誌社協辦。

年會由中國屈原學會、中共汨羅市委、汨羅市人民政府、南通大學楚辭研究中心、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共同舉辦,汨羅市委宣傳部承辦,汨羅市文聯、汨羅市文旅廣電局、汨羅市屈子文化園、汨羅市屈原學會協辦。

相關焦點

  • 中外詩人湖南汨羅以詩會友 促進詩歌國際交流
    俄羅斯詩人、翻譯家唐曦蘭接受記者採訪。 徐志雄 攝中新網汨羅12月14日電 (記者 徐志雄)「來到中國主修漢語言文學專業後,我發現了中國古體詩的魅力。」正在湖南汨羅參加2020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的俄羅斯詩人、翻譯家唐曦蘭,在分享自己是如何愛上寫詩時說,中國文化給了她很多創作靈感,她學會了用中文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將其化作一句句詩詞。汨羅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居住、寫作和沉江殉國之地。在這裡,屈原創作了《天問》《離騷》《九歌》等傳世經典,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 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離騷》,很多生僻字卻常被後世引用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文章引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等詩句,這些詩句都出自戰國屈原的《離騷》。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 屈原:吾將上下而求索 愛國主義詩人(續)
    他知道自己的失敗是由於小人的中傷:「眾女嫉餘之蟻眉兮,謠深謂餘以善淫」,而君王又不了解實情,聽信讒言而對他發怒:「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資怒」,他感到萬分委屈,但他決不隨波逐流以從時俗:「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聚焦「詩歌周」|共襄文藝盛事!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
    朱平波說,自2017年汨羅市委、市政府鄭重向世界發出"三年之約"以來,汨羅精心組織策劃了中國汨羅江國際龍舟節、"更有清流是汨羅"、"中外詩人汨羅行"、"溯源汨羅江"等一系列活動,致力傳承屈子情懷、彰顯文化自信、放大品牌影響。
  • 慶端午,奠屈原丨《楚辭》的文字有多美?——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屈原
    芒果臺《思美人》的熱播,讓大名鼎鼎卻又知之甚少的屈原活躍在公眾視野中。本文帶你一起領略《楚辭》的美麗詩境!你不知道的屈原的姓氏名字其實,屈原不姓屈,姓羋,屈是他的氏,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我們先看最正確的表述: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280餘名屈學專家齊聚江畔「論屈原」,暢談汨羅印象
    11月2日,280餘名屈學專家、學者陸續抵達汨羅,他們將在這裡參加為期4天的中國屈原學會第十八屆年會,共同就屈原文化追古溯今。讓我們一起跟隨記者鏡頭,看看專家、學者們都有何感受!在汨羅舉辦的屈學年會才最「正宗」
  • 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詩人,政治家。屈原在文學上的成功是無可比擬的,但是他在政治上的抱負卻沒能實現。他因為比較正直不畏權勢,受到了貴族的排斥。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被秦軍攻破,屈原最終因為不忍心國家破碎滅亡,而跳下汨羅江自盡身亡。
  • 古代史:愛國詩人——屈原
    你還記得去屈原嗎?他的《離騷》千古流傳,至今還在我們的高考必背上面,但你了解屈原這個人嗎?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走近屈原,希望你們喜歡。這是一個古老的故事,它講的是一位愛國詩人的遭遇,展示了一個偉大人物的高尚品質和情操。這位詩人就是屈原。
  •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國貴族。開始時,輔佐(zuǒ)懷王,做過左徒、三閭(lǘ)大夫。
  • 屈原: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法定節日,這個節日是為了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圖一)。因為屈原在那一天淚投汨羅江。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都會插上艾蒿,喝雄黃酒,是為了驅邪避兇希望自己不被邪氣入侵。同時那天人們都會吃粽子(圖二)、划龍舟(圖三)。
  • 4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彭水 共話大腸癌治療新進展
    來自重慶市內外大腸癌領域的4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大腸癌治療新進展。    據業內專家介紹,大腸癌被稱為「吃出來的腫瘤」,近年來,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國逐年升高,尤其在大中城市已成為消化道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專家呼籲,大腸癌是一種生活方式引發的癌症,要大力加強早診早治。
  • 屈原:數千年國民偶像,可能有所不同
    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明確跟人有關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和屈原這個名字密不可分。愛國的忠臣+幽憤的詩人+自戀的美男子,然而你可能並不真了解屈原,在有些人眼中,這個結果可能等於「零」:「屈原」這個人,可能並不存在。
  • 端午節並非是紀念屈原的
    不過作為北方人的我,只是吃粽子,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和傳說,大家比較認可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設立的節日。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著名愛國詩人,浪漫主義詩篇的奠基者。公元前278年,由於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頃襄王只好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屈原在極度絕望,悲傷,憤恨的情況下投江自殺,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5月5日,後人為了紀念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了端午節。但是關於端午節是不是因為紀念屈原而設立,後人也一直爭論不休。
  • 中外伊斯蘭教知名人士共話中道思想抵制極端主義
    20日至21日,來自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知名伊斯蘭教界人士、著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等近百名代表參加會議,共話中道思想,抵制極端主義。  謝赫・拉威爾蓋努特金作主旨演講時表示,數個世紀以來,科學界和工業界都發生了變化。
  • 從「文學弄臣」到「人民詩人」:聞一多眼中的屈原
    「民主詩人」在中國現代文化中最早是以一種「幽靈」人物的形式存在著,即它總是通過對外國詩人和已逝詩人的想像和重構來完成現代中國的「文化政治」承諾。而縱觀整個四十年代的文化史,可以發現一位影響頗大的「幽靈」人物,這就是屈原:他也經歷了一個由「文學弄臣」到「人民詩人」的形象重構過程;而這又和1940年代勃興一時的以屈原為紀念對象的「詩人節」聯繫在一起;而在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中甚至對現實的政治鬥爭發生了作用。屈原作為一個民主詩人的幽靈存在起到了其他人無法企及的作用,從而構成了一個複雜而多重的話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