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愛國詩人——屈原

2020-12-13 百家號

你還記得去屈原嗎?他的《離騷》千古流傳,至今還在我們的高考必背上面,但你了解屈原這個人嗎?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走近屈原,希望你們喜歡。

這是一個古老的故事,它講的是一位愛國詩人的遭遇,展示了一個偉大人物的高尚品質和情操。這位詩人就是屈原。屈原出身在戰國時代楚國一個大貴族家庭,他的生卒年代都很難確定了,大約是生於公元前340年。居氏家族和楚王室同宗,地位十分顯赫。屈原少年時即立下報效祖國的大志,不僅博覽群書,而且還走向民間,了解民情,學習植根於民間的豐富文化,他特別喜愛流傳在楚地的民歌——楚歌。在楚歌影響下,屈原開創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那就是楚辭。

在二十六歲那年,屈原被任命為左徒,這是僅次於事相令尹的大官。在他的建議和治理下,楚國出現了質欣向榮的氣象,楚懷王也成了六國抗秦的首領一」縱約長」。但是好景不長,反對屈原改革的貴族陰謀詆毀他,而楚懷王竟然聽信讒言,疏遠了屈原。屈原悲快難忍,寫了許多優國優民的詩歌。楚懷王死後,他的兒子項襄王繼位,這是一個更加香庸無道的君主,竟下令將屈原長期放逐在元水、湘江一帶,不允許他回都城。

空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口的居原心情都問。有一日,他在洞庭湖邊漫步。只見風大浪高,蘆獲蕭蕭,這荒涼的景色使屈原更感到悽楚悲涼,他不由得放聲高歌:「我怕內心的感情不能申訴,這就是我一再申明的緣故。擁有這些美德卻沒有人了解,還是走吧!我哪能同流合汙。」這時,風平浪靜,鳥雲低垂,大自然似乎也在為屈原的不幸西難過。

「喂,屈原先生,您怎麼來到了這裡,在這荒涼的洞庭湖高歌嘆息?」湖中傳來了人語聲。屈原見是一位打漁的老人,正駕著一葉小舟向湖邊靠來,便問道:「你怎麼認識我呀?」老漁夫笑道:「全國的百姓誰不知道您愛戴高高的砌雲冠,愛穿寬大的衣服,又有誰不知道您是楚國的大詩人,每每吟唱的時候,湘水會倒流,沉水會停止哀唱,洞庭湖也不再興起波浪。」

屈原長嘆了一聲,說道:「京城裡一片黑暗,大家都同流合汙,我卻決意保持清白:大家都喝醉了,只有我是個清醒的人,所以我被趕出了京城。在洞庭湖邊流浪。」老漁夫沉思了片刻說:「我們打漁的人是看風使舵,隨波深流,哪兒有魚就往哪幾去。先生何不也這樣,和大家一起喝酒行樂,這樣你就不會遭到楚王的流放。」

屈原聽了,搖頭說道:我聽說,剛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彈帽子,不要讓灰塵再弄髒頭髮;剛用洗過澡,一定要抖抖衣服,不能讓骯髒玷汙身體。我情願葬身魚腹,也不能讓高潔的品質,沾染上世俗的汙垢。」這時湖上有人唱道:「桃花江水清義清,好用江水洗衣巾;桃花江水濁又濁,好用江水洗雙足。」屈原嘆息著說道:「我不能呀!我不能呀!」老漁夫又關切地問道:「先生,您住在何處啊?」屈原苦笑著說道:「四處流浪,居無定處。」

老漁夫說:」我家住在風凰山桃花林,那兒山清水秀,古木森森,桃花似錦,是個遠避塵世的絕好佳處,不知先生可感和我住在起?」屈原聽了十分高興,動情地說道:「感謝老丈關照。」屈原一來到鳳凰山桃花林,就愛上了這風景如畫的幽靜的山村,特別感興趣的是山頂上的一座古廟。那古廟建築十分古樸典雅,但廟門已壞,窗戶脫落,地上狼藉,牆上布滿灰塵。屈原問道:「老丈,這廟是何人、何時建造的?」老漁夫答道:「我也不知道這廟是什麼人,在哪一年建的。在我小的時候這座廟就已無人照管了。」

屈原用樹枝把古廟牆上的灰塵掃拂乾淨,牆上突然顯現出色彩鮮豔的古畫,畫著遠古的歷史和神靈鬼怪的故事,屈原感到有一股神秘的風從遙遠的古代吹來,使他頓生關於自然、歷史和現實的一長串疑團,他走出廟門,望著藍天問道:「上古之初歲月長,是誰把它來記下?天地渾濁不可分,有誰將它來考察?」他一口氣提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從而寫下了《天問》這一名篇。

屈原常隨老漁夫外出遊歷,他走遍了漵浦、龍陽、臨湘、汨羅等地,結識了許多漁夫和種田人。公元前278年的一天,他聽到秦軍攻破了楚國京城的消息後,悲情極了。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成天被散著長發,踉踉蹌蹌在江邊走著。後來他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的百姓都很悲傷。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帶著粽子,劃著龍舟到泗羅江來祭祀。在屈原投江的那天,人們還唱起《招魂》的歌:「靈魂啊歸來吧,快些返回可愛的家園。」

屈原是一個浪漫主義愛國詩人,他的不被理解,不受重用就像砂石一樣,磋磨著他的內心,最終凝結出這不朽的詩篇。

相關焦點

  • 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詩人,政治家。屈原在文學上的成功是無可比擬的,但是他在政治上的抱負卻沒能實現。他因為比較正直不畏權勢,受到了貴族的排斥。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被秦軍攻破,屈原最終因為不忍心國家破碎滅亡,而跳下汨羅江自盡身亡。
  • 屈原,愛國詩人,了解其愛國情懷!
    屈原是我國的最早的愛國詩人,是戰國末期地地道道的楚國人,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有錢的家庭裡,聰明伶俐,年輕時期飽讀詩書為他後來成為大詩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戰國時代,年輕的屈原就寫出來了《離騷》,《天向》等不朽的愛國詩篇,文章生動的闡述了當時時代的變化,也謳歌了以屈原為代表的一代愛國詩人高尚情懷。
  •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國貴族。開始時,輔佐(zuǒ)懷王,做過左徒、三閭(lǘ)大夫。
  • 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離騷》,很多生僻字卻常被後世引用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文章引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等詩句,這些詩句都出自戰國屈原的《離騷》。《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前半篇反覆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通過神遊天界、追求實現理想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 愛國詩人屈原
    又是端午節了,又是吃粽的時候,又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了。如今粽子一年四季都有得吃,今天是要吃出儀式感。在此祝朋友們端午安康!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浪漫主義詩人,更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代表作《離騷》。屈原似乎並沒有像他寫的這樣堅持下去。屈原一生都在為國家尋求光明道路,奈何不得懷王信任。國都被破,屈原徹底絕望,追求真理的決心也被擊潰了,投江離開了人世。我從沒過多的去琢磨屈原的生平經歷,就是因為太悲情了,看著難受。電視劇我也從來不看那些苦情劇,黑暗劇,磨磨唧唧的戀愛劇。
  • 讓屈原的愛國精神永遠流傳下去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外,對於屈原,我們該如何祭奠?對於他的精神,我們該學習什麼?曾寫過些紀念屈原的文章,多是從詩歌的角度寫的。要理解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就要先了解屈原其人。  屈原名平,戰國時楚國人,他學識淵博,是著名的詩人、政治家,曾任楚國要職左徒、三閭大夫。他熱愛楚國,主張改革朝弊,明法治國。
  •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7.16螞蟻莊園今天答案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7.16螞蟻莊園今天答案 2020年7月16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有不少小夥伴是關於歷史的
  • 屈原: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法定節日,這個節日是為了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圖一)。因為屈原在那一天淚投汨羅江。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都會插上艾蒿,喝雄黃酒,是為了驅邪避兇希望自己不被邪氣入侵。同時那天人們都會吃粽子(圖二)、划龍舟(圖三)。
  • 原創 屈原愛國思想的基點
    我們習慣上稱: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就愛國情感而言,楚人是有歷史傳承的,這與楚民族緣起和發展進程密切相關。原初,楚為三廟,不斷遭受黃、炎部落攻伐,後來又遭到禹的大規模徵討,被迫退居於江南山林草莽間。
  • 秋瑾與屈原一樣具有愛國熱情,堪稱千古同調!
    秋瑾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愛國女詩人,其詩詞以一種英風俠氣震人心魄,感人至深。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離騷》《九章》等作品感天地、泣鬼神,至今仍有不朽的藝術魅力。秋瑾與屈原皆以偉大的愛國情感和獻身精神而留名青史。
  • 端午節詠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 詠愛國詩人屈原作者/王玉良君不見,千年烽火赤縣生,七國爭雄,鐵蹄馳騁刀槍鳴!三寅楚地,天雞叫,紅日蓬勃,秭歸香爐降屈平。商鞅樂毅吳起……群賢雲聚,滿腹經綸的屈原,太空中璀璨的明星。三閭大夫,左徒的屈平,楚國的骨肱梁棟,天馬行空。明於政亂,嫻於辭令。治國策,行法典,美政天下,肩負興國富民的使命。
  • 唐山屈原紀念館:清明紀念屈原 弘揚愛國精神「視頻」
    清明節到來之際,唐山屈原紀念館舉行了一場特殊的紀念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精神。來看記者劉暢、李西南的報導。散居在遵化、開平、興隆、古冶等地的屈原後裔和社會各界群眾肅立於屈原銅像前,敬獻花籃,向愛國詩人屈原表示敬意。 自2016年5月9日唐山屈原紀念館對社會免費開放以來,每年都會吸引5萬多人參觀。
  • 中國偉大詩人屈原是怎麼死的?這些端午節的傳說,你又知道嘛?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因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跳河自殺了。那麼屈原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這選擇投江自盡呢?說法其一:當時屈原跳的這條江叫做泊羅江,當時屈原心懷愛國之志,犯顏進諫被朝中佞臣誣陷,導致自己一個貴族公子遭到流放,當時走到了泊羅江,正好看到了自己的國家正在被秦國攻打,知道楚國已經逃不掉滅亡的災難,憤怒之下跳江自盡。
  • 春秋戰國那些事30:愛國詩人屈原,究竟是怎樣一個神奇的存在?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楚辭》這部作品的創始人也是重要的代表人物屈原,從中探索那個時代文人墨客創作時最真實的想法。屈原是戰國時期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位文學家,也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愛國詩人。他的《離騷》等著作,文風瀟灑恣意,想像豐富而精妙,因此他被公認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但是屈原本身並非僅僅是文學家這麼簡單。
  • 屈原:愛國精神 批判精神
    2.深沉執著的愛國感情屈原以一顆赤子之心,深深眷戀著自己的祖國。在朝之時,他竭忠盡智,輔佐懷王,力圖振興楚國;「既疏」之後,他仍繫心君國,不棄「存君興國」之志。詩人把個人的進退、生死置之度外,而把君國的命運、前途繫於心中。楚國容不下他,他卻離不開楚國。那時候,七國並爭,諸侯割據,人刁.盡可自由流動。
  • 屈原:吾將上下而求索 愛國主義詩人(續)
    屈原屈原作為一位政治家,沒有能夠挽回楚國滅亡的命運,可他作為一位愛國詩人,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二十五篇)。這些詩篇永遠留在了人民的心巾,人民永遠敬愛這位偉大的詩人。每年農曆五月五日屈原殉難這一天,人們都用划龍船、吃粽子等方式來紀念他。划龍船是表當年楚國人民搶救打撈屈原的情景,包粽於最初是投到劉裡系祀屈原的。這個風俗後來傳到了朝鮮、日本、越南和馬來西亞。
  • 屈原:偉大愛國詞賦家身世未解之謎及他一生中的著作
    屈原:偉大愛國詞賦家身世未解之謎及他一生中的著作眾所周知,屈原在中國歷史上擁有非常高的地位並且也是中國第一位愛國詩人,是中國一種文學方式的奠定者,他生活在戰國時期的楚國。但是屈原在學術界存在著一些爭議,因為這些爭議關乎著屈原的一些生平所以紅果果對這些也非常感興趣,都說人的生日應有一個確切的日期,但是我們偉大詩人屈原的生日確定的日期,由於史料稀少,使得屈原的生、卒充滿神秘的色彩。關於屈原的生日都有十多種的說法,推法各異。清代劉夢鵬的《屈子紀略》推定日期為公元前336年;清代曾耀湘《屈子編年》推定為公元前335年;清代鄒漢勳的《屈子生卒年月日考》推定為公元前343年。
  • 投江紀念屈原是對愛國精神的曲解
    在大聲念完這句詞後,穿著黑色漢服的賈治勇平展雙臂,面部朝下,撲通一聲跳入河水中……6月23日下午,四川省西昌市海河邊,41歲的賈治勇以俯身「投河」的方式,完成了他的端午節「儀式」,這是他連續第四年,用跳河的方式「紀念屈原」。
  • 端午:屈原——達官顯貴的著名詩人
    屈原畫像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這是戰國時期的著名詩人屈原在他的詩歌《離騷》中以這樣的開場白,介紹自己出身的高貴!後來,屈原推行廉政勤政重用高學歷人才,使楚國一度成為華夏文明的強國,後因為與齊國結盟,抗擊強大的秦國,遭到了達官顯貴和富商的誹謗,而被貶流放與湖北省和湖南省!被秦國侵略佔領,楚國滅亡,屈原在動聽,湖上遊水系,汨羅江,跳江自盡!享年六十二歲。結束了這位帝族後代,亡國後不願苟且偷生的愛國詩人,輝煌而又悲壯的一生。
  • 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屈原生活的時代處於當時戰國時期的末年,秦始皇統一全國的前期。當時的屈原是楚國的大夫,有著比較好的出身,並且在當時的朝堂之上有著一定的話語權,並且當時的屈原比較受楚懷王的信任,所以當時的屈原在朝堂上採取了很多的措施,並且當時受到很多百姓的愛戴。當時致力於想要統一天下的屈原實施了非常多的有效政策,但是隨著屈原越來越受楚懷王的重視,使得當時的小人嫉妒,所以在這些人的誣陷下,屈原被罷免了當時的官職,而且讓屈原管理一些祭祀和教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