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2020-12-13 騰訊網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國貴族。開始時,輔佐(zuǒ)懷王,做過左徒、三閭(lǘ)大夫。學識淵博,主張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後來遭到貴族子蘭、靳(jìn)尚等人的讒害而辭去職位。

愛國大詩進入

屈原,出生在楚國的一個貴族家庭,他從小就十分懂事而且胸懷大志。

屈原學習非常刻苦,常常為了讀一本書整夜不睡。慢慢地積累了豐厚的知識,在天文、曆法、地理、農學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文學方面,他更稱得上是一位大學者。

屈原年輕的時候,楚國國力下降,內憂外患(huàn)接連不斷。看到自己美麗的國家和勤勞的人民正在遭受苦難,他決心為國為民貢獻自己的一切,同時盼望楚王走改革圖強的道路,成就統一天下的大業。

25歲那年,屈原來到了楚國的都城。楚懷王見他學識淵博[1],又懂得治國的道理,非常器重[2]他,讓他做了左徒(官名)。屈原擔任左徒之後,決心把楚國治理好。他提出的改革政治,任用賢能,立法圖強,聯齊抗秦等一系列主張,曾一度得到楚懷王的支持。但好景不長,代表舊貴族利益的公子子蘭和姦臣靳(jìn)尚都起來反對他,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挑撥(bō)屈原與懷王的關係,楚懷王偏聽偏信,把屈原降為大夫,開始疏遠他。後來,屈原又作了很多努力,希望能夠繼續改革,壯大國力,但都被公子子蘭和靳尚等人破壞了。

秦國為了破壞六國合縱抗秦的聯盟,挑撥齊楚之間的關係,讓楚懷王吃了不少苦頭,楚懷王才又想起屈原,重新委以重任。

楚國為了抵抗秦國,派屈原出使齊國,想與齊國聯合抗擊秦國。秦國為了打破楚齊聯盟,假意與楚國訂立盟約修好,約楚懷王在武關(今陝西丹鳳縣東南)當面籤約,楚懷王沒有聽從屈原的勸告,登上車馬,直奔武關。剛到武關,就被秦軍綁架,扣(kòu)押了3年,連氣帶病死在了秦國。

繼任的楚襄王更加昏庸(yōnɡ)無道,重用奸臣,把屈原革職放逐,沒有命令不許回來。屈原懷著滿腔的悲憤踏上了流放之路。在這漫長而艱苦的歲月裡,他與最底層的勞動人民接觸,從楚國的民間歌謠和各種民間藝術中,吸收了大量精神營養。在楚國方言的基礎上,借鑑(jiàn)民族歌曲的表現方式創造出了一種新的文學樣式「楚辭」,並創作了如《離騷(sāo)》、《九章》等偉大的詩篇。

楚襄王二十一年的時候,秦軍攻下了楚國的都城,楚國滅亡。流放在外的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後悲痛欲絕,大哭了一場,他不願再隨波逐流[3]活在這個世上。就在這一年的五月初五,屈原懷著滿腔愛國情,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汩(mì)羅江裡自盡了。後來,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通過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來懷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用生命、情操和滿腔抱負,譜寫了大量優秀的詩篇,給中國和世界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把屈原作為世界四大名人之一進行紀念。

參考文獻:於泓著《英雄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詩人,政治家。屈原在文學上的成功是無可比擬的,但是他在政治上的抱負卻沒能實現。他因為比較正直不畏權勢,受到了貴族的排斥。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被秦軍攻破,屈原最終因為不忍心國家破碎滅亡,而跳下汨羅江自盡身亡。
  • 屈原,愛國詩人,了解其愛國情懷!
    屈原是我國的最早的愛國詩人,是戰國末期地地道道的楚國人,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有錢的家庭裡,聰明伶俐,年輕時期飽讀詩書為他後來成為大詩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戰國時代,年輕的屈原就寫出來了《離騷》,《天向》等不朽的愛國詩篇,文章生動的闡述了當時時代的變化,也謳歌了以屈原為代表的一代愛國詩人高尚情懷。
  • 屈原: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法定節日,這個節日是為了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圖一)。因為屈原在那一天淚投汨羅江。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都會插上艾蒿,喝雄黃酒,是為了驅邪避兇希望自己不被邪氣入侵。同時那天人們都會吃粽子(圖二)、划龍舟(圖三)。
  • 古代史:愛國詩人——屈原
    你還記得去屈原嗎?他的《離騷》千古流傳,至今還在我們的高考必背上面,但你了解屈原這個人嗎?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走近屈原,希望你們喜歡。這是一個古老的故事,它講的是一位愛國詩人的遭遇,展示了一個偉大人物的高尚品質和情操。這位詩人就是屈原。
  • 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離騷》,很多生僻字卻常被後世引用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文章引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等詩句,這些詩句都出自戰國屈原的《離騷》。《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前半篇反覆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通過神遊天界、追求實現理想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 永恆的、偉大的屈原
    永恆的屈原屈原,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詩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愛國主義詩人,同時也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代表作家,被譽為「中華詩祖」。「丹陽之戰」楚懷王兩次伐秦兵敗,漢中郡淪陷,楚懷王重新啟用屈原,可是沒過多久,屈原被奸人讒言所害再次流放漢北,楚懷王死後,屈原被放逐到江南,流放期間屈原寫下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離騷通過大量的比喻象徵手法生動形象的敘述了屈原的一生。離騷塑造了一個生動形象、個性鮮明的主人公,同時也彰顯了屈原偉大的思想的崇高的個人品格。
  • 屈原:偉大愛國詞賦家身世未解之謎及他一生中的著作
    屈原:偉大愛國詞賦家身世未解之謎及他一生中的著作眾所周知,屈原在中國歷史上擁有非常高的地位並且也是中國第一位愛國詩人,是中國一種文學方式的奠定者,他生活在戰國時期的楚國。但是屈原在學術界存在著一些爭議,因為這些爭議關乎著屈原的一些生平所以紅果果對這些也非常感興趣,都說人的生日應有一個確切的日期,但是我們偉大詩人屈原的生日確定的日期,由於史料稀少,使得屈原的生、卒充滿神秘的色彩。關於屈原的生日都有十多種的說法,推法各異。清代劉夢鵬的《屈子紀略》推定日期為公元前336年;清代曾耀湘《屈子編年》推定為公元前335年;清代鄒漢勳的《屈子生卒年月日考》推定為公元前343年。
  • 讓屈原的愛國精神永遠流傳下去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外,對於屈原,我們該如何祭奠?對於他的精神,我們該學習什麼?曾寫過些紀念屈原的文章,多是從詩歌的角度寫的。要理解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就要先了解屈原其人。  屈原名平,戰國時楚國人,他學識淵博,是著名的詩人、政治家,曾任楚國要職左徒、三閭大夫。他熱愛楚國,主張改革朝弊,明法治國。
  • 秋瑾與屈原一樣具有愛國熱情,堪稱千古同調!
    秋瑾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愛國女詩人,其詩詞以一種英風俠氣震人心魄,感人至深。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離騷》《九章》等作品感天地、泣鬼神,至今仍有不朽的藝術魅力。秋瑾與屈原皆以偉大的愛國情感和獻身精神而留名青史。
  • 中國偉大詩人屈原是怎麼死的?這些端午節的傳說,你又知道嘛?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因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跳河自殺了。那麼屈原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這選擇投江自盡呢?說法其一:當時屈原跳的這條江叫做泊羅江,當時屈原心懷愛國之志,犯顏進諫被朝中佞臣誣陷,導致自己一個貴族公子遭到流放,當時走到了泊羅江,正好看到了自己的國家正在被秦國攻打,知道楚國已經逃不掉滅亡的災難,憤怒之下跳江自盡。
  • 原創 屈原愛國思想的基點
    我們習慣上稱: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就愛國情感而言,楚人是有歷史傳承的,這與楚民族緣起和發展進程密切相關。原初,楚為三廟,不斷遭受黃、炎部落攻伐,後來又遭到禹的大規模徵討,被迫退居於江南山林草莽間。
  • 端午:屈原——達官顯貴的著名詩人
    屈原畫像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這是戰國時期的著名詩人屈原在他的詩歌《離騷》中以這樣的開場白,介紹自己出身的高貴!彰顯了他的偉大思想和崇高的品格!這首詩是我們在中學時的必修課,帝族出身的他被貶後,仍保持自己偉大的政治格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在困局中的探索,也是當今的仁人志士信奉和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 春秋戰國那些事30:愛國詩人屈原,究竟是怎樣一個神奇的存在?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楚辭》這部作品的創始人也是重要的代表人物屈原,從中探索那個時代文人墨客創作時最真實的想法。屈原是戰國時期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位文學家,也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愛國詩人。他的《離騷》等著作,文風瀟灑恣意,想像豐富而精妙,因此他被公認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但是屈原本身並非僅僅是文學家這麼簡單。
  • 愛國詩人屈原
    又是端午節了,又是吃粽的時候,又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了。如今粽子一年四季都有得吃,今天是要吃出儀式感。在此祝朋友們端午安康!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浪漫主義詩人,更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代表作《離騷》。屈原似乎並沒有像他寫的這樣堅持下去。屈原一生都在為國家尋求光明道路,奈何不得懷王信任。國都被破,屈原徹底絕望,追求真理的決心也被擊潰了,投江離開了人世。我從沒過多的去琢磨屈原的生平經歷,就是因為太悲情了,看著難受。電視劇我也從來不看那些苦情劇,黑暗劇,磨磨唧唧的戀愛劇。
  •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7.16螞蟻莊園今天答案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7.16螞蟻莊園今天答案 2020年7月16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有不少小夥伴是關於歷史的
  • 屈原:吾將上下而求索 愛國主義詩人(續)
    屈原屈原作為一位政治家,沒有能夠挽回楚國滅亡的命運,可他作為一位愛國詩人,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二十五篇)。這些詩篇永遠留在了人民的心巾,人民永遠敬愛這位偉大的詩人。每年農曆五月五日屈原殉難這一天,人們都用划龍船、吃粽子等方式來紀念他。划龍船是表當年楚國人民搶救打撈屈原的情景,包粽於最初是投到劉裡系祀屈原的。這個風俗後來傳到了朝鮮、日本、越南和馬來西亞。
  • 匈牙利偉大愛國詩人裴多菲《自由與愛情》
    提起這首百多年來在全世界廣為傳誦,耳熟能詳的著名詩歌《自由與愛情》的詩篇,人們便會想起它的作者——匈牙利偉大的愛國詩人裴多菲。 面對阻力,裴多菲對尤麗婭的愛更加熾熱,這同時激發了詩人創作的靈感,在半年的時間裡他就創作出了《致尤麗婭》、《我是一個懷有愛情的人》等情詩。這些情詩深深打動了尤麗婭,她最終衝破了父親與家庭的桎梏,一年後嫁給了裴多菲。 此刻,歐洲大地已湧起革命洪流,匈牙利人民起義也如湧動的巖漿。蜜月中的裴多菲歡樂與憂鬱交織。
  • 端午節詠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 詠愛國詩人屈原作者/王玉良君不見,千年烽火赤縣生,七國爭雄,鐵蹄馳騁刀槍鳴!三寅楚地,天雞叫,紅日蓬勃,秭歸香爐降屈平。商鞅樂毅吳起……群賢雲聚,滿腹經綸的屈原,太空中璀璨的明星。三閭大夫,左徒的屈平,楚國的骨肱梁棟,天馬行空。明於政亂,嫻於辭令。治國策,行法典,美政天下,肩負興國富民的使命。
  • 唐山屈原紀念館:清明紀念屈原 弘揚愛國精神「視頻」
    清明節到來之際,唐山屈原紀念館舉行了一場特殊的紀念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精神。來看記者劉暢、李西南的報導。散居在遵化、開平、興隆、古冶等地的屈原後裔和社會各界群眾肅立於屈原銅像前,敬獻花籃,向愛國詩人屈原表示敬意。 自2016年5月9日唐山屈原紀念館對社會免費開放以來,每年都會吸引5萬多人參觀。
  • 偉大詩人屈原為什麼跳河自殺?
    偉大詩人屈原為什麼跳河江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