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美國對中國的反感達到歷史高峰,留學黃金時代將要結束

2020-12-20 微風聊天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你就可以繼續收到最新文章的,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今年全球遭受到了一場巨大的疫情,通過全體中國人民的團結努力,中國率先在困難中走出來,復工復產,目前中國是全球控制疫情最好的國家,經濟恢復到往昔的增長速度,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

但是目前疫情對全球來說,特別是美國來說顯然還只是剛剛開始,並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個新型病毒要在美國停下來。相反,這兩天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突破了日均3000人大關,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數字。我國義烏生產的裹屍袋對美國出口出現大幅度增長,說明了美國對這一物品需求大增的背後,突出表現了美國疫情控制的嚴重惡化,危機進一步加深,對美國社會和民眾心理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相反的是,中國經濟下半年強勢崛起,特別是武漢已經恢復了去年同期經濟的8成左右,今年中國整體經濟達到了美國GDP的百分之七八十左右,這一漲一跌,此起彼伏,中國追趕美國經濟的步伐變得越來越快了,這讓美國的心裡感到特別的不舒服,極度不痛快,今日之中國已經成了很多國家側目的對象。

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有的,比如美國和印度這兩個疫情「大戶」,為了轉移自己國內的疫情壓力,加大了對中國的遏制程度,比如繼續打壓華為、加重貿易戰的砝碼、以及製造中印邊境摩擦。影響不僅僅是這些,正如一位北大教授所說,美國對中國的反感達到歷史最高峰,留學的黃金時代將要結束。

由於美國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川普是更加的變本加厲了,對從中國來的留學生加大了審核力度,但是其它國家去的留學生他們是非常的歡迎你,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疫情在美國的肆虐,美國把這個疫情的來源甩鍋給中國,但是中國人民肯定是不會答應的。最近就有外國專家研究表明,疫情早在2019年上半年就出現在了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美國是不是一樣早就存在呢?,他們肯定是不會承認的,所以一直把這個責任推卸給他國。

在國外留學的留學生今年也特別尷尬,不能戴口罩,一戴口罩就容易被外國人歧視,因為美國人認為有病的人才會戴口罩,反正他們自己是不戴口罩。如果亞洲人戴口罩就會被認為比較另類,就會被孤立,一向以科學技術自認全球第一的美國,現在居然出現了一批「反智」的國民和精英階層,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現在中國人到美國留學出現了一定的困難,受到當地人的排斥和抵制,那麼到底還能不能去留學呢?如果你是出去鍍金的,那就沒有必要了,因為目前海歸遍地,現在中國在外國有留學經歷的人員已經很多,現在國內更注重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對有留學經歷的人並不是很感冒了,這僅僅是錦上添花罷了!當然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留過學的人當然更好一點,他看問題更加擁有國際化的視角,留學看中的更多的是不同思維之間的交流,對人的思維方式上的提升還是比較有好處的。真正留學的價值體現在雙重思維和雙重語言以及雙重文化的融會貫通,美國在師職力量以及科研環境方面還是有值得我們學習以及借鑑的地方的。

留學的黃金時代即將結束,但是也不會真正地結束,在後疫情時代,美國為了恢復經濟,再加上如今拜登新當選總統,肯定會用盡一切辦法恢復美國的經濟。美國的教育資源非常發達,吸引留學生特別是中國留學生對他們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收入,對拉動美國經濟增長和消費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中國是美國第一大留學人口來源國。

美國今年疫情的發展,從他們自身利益的角度來說不會完全禁止中國留學生,但此後中國留學生在美國肯定會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視,今年的疫情只不過是激化了這一矛盾而已,所以按耐不住的美國人今年加大了對中國的諸多動作。今年中國疫情管控得非常好,給世界其他國家做了一個極好的表率,比如德國和越南就很好地學習了中國的抗疫經驗,這兩個國家在全球來說感染率和病亡率都是極低的,僅次於中國的水平。美國因為自己一向的偏見,導致了自己疫情控制不力,結果才有了如今的局面,中國有一個詞語形容他們非常貼切,那就是「盛極而衰」,這個勢頭未來會更加明顯。

中國今年表現得非常優秀,不僅如此,還幫助了很多國家,就像剛才說的越南及德國,還有塞爾維亞等等太多了。 這都是中國國力提升的結果,中國無償向世界提供中國治理疫情的方案、中國智慧,無私捐贈各種抗疫物資,在國際上樹立了大國風範。

而美國 一直標榜自己是世界的燈塔之國,結果在今年的表現非常差,甚至不如一些小國,真的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美國面對中國的優秀,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今年美國開展了輿論和行動的雙重遏制中國,持續的甩鍋,一波接一波的貿易戰,結果中國絲毫不為其所動,「太極推手」打的極好,你說你的,我發展我的。今天「嫦娥5號」成功歸來,量子計算機成功問世,「人造太陽」取得突破,中國絲毫不會因為這些和美國共起舞 ,中國的發展節奏不會被他們打亂。

從所有領域,包括經濟、文化和科技等等,正如北大教授何帆所說的,美國對中國的反感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及最頂點,留學的黃金時代就要結束了。想要去美國鍍金的,真的沒必要,中國也能培養高精尖的人才,中國現在不缺海龜,現在更注重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原本想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現在必須得考慮這個嚴峻的現實了。

閱讀本文後,歡迎點擊作者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你發財的金手指點讚,祝您天天開心每一天!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疫情過後,留學的黃金時代要結束了
    2020年確實是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疫情遍布全球,我國因此停工幾個月,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相比之下,美國更加艱難,他們還要面對愈加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在這個節骨眼上,留學成為了一個很敏感的話題。何帆教授是著名的經濟學家,也是北大經濟學教授,他曾經說過,「教育從來就是整個經濟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而經濟又同時會對教育產生影響。」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又一位獲得世界大獎,全成美國名校教授
    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已經進入「寡頭模式」,全國高校TOP10常年都是老面孔,即便是前20名,也都是一些熟悉的身影。不過,由於教學歷史、師資力量等因素影響,大學專業發展倒是呈現百花齊放的姿態,即便排名很靠後的大學,也會擁有全國第一的專業,譬如江南大學的食品工程。
  • 俞敏洪:初中高中畢業留學挺不錯,北大教授:留學黃金時代結束了
    俞敏洪說:「從人文歷史到科學技術,西方國家依然是最厲害的。畢竟英語是世界通用性語言,首先西方教育大國讀書,是孩子應該接受的教育。」就連人文歷史,西方國家都是最厲害的,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就一文不值?中國、日本等國的許多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沒去西方接受教育,他們不照樣為為世界作出巨大貢獻嗎?有網友炮轟俞敏洪:「又是在做廣告,然後去新東方學英語」,「人家做的是留學教育,不推薦你去留學,他怎麼吃飯?」「為了自己的商業又鋪路了」。
  • 他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2019年結束美國的工作,回國效力
    特別是2000年前後進入北大數學學院的學生,由於在數學領域取得不俗的成績,被稱為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比如1999屆的許晨陽、劉若川;2000屆的李馳、惲之瑋、張偉、朱歆文;2001屆的魯劍鋒、馬宗明、肖梁等。
  • 北大教授何帆:疫情過後,留學的黃金時代也要結束了
    一個明媚的春日午後,我們與何帆教授聊了足足2個小時,關於疫情後世界變局對留學、對中國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響及對策,何教授認為,留學正在發生變化,但越是在全球化退步的時期,越是需要逆行者;未來的社會各方面都是變局,而「迂迴的路,可能會更好」。
  • 北大教授何帆:疫情過後,留學的黃金時代也要結束了.
    文 | 知錯就改的楊捷From 爸爸真棒微信號:babazhenbang「爸爸真棒」是一個K12原創國際化教育平臺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出國留學後全都留在美國,現在怎樣了?
    我們國家不止有大多數人們最熟悉的陳景潤、華羅庚更有一代宗師潘承洞、蘇步青、陳建功等,他們帶領中國數學在世界的高峰不斷探索和攀巖。北大數學系黃金一代01這些老一輩的數學大師多半聚集在北京大學科研和教學,培養下一代的數學領域的人才。
  • 歷史大潮,與改變中國教育的北大三子
    在他們的後面,第四名港股的中國東方教育,市值293億人民幣,300億-1000億之間,是驚人的空白。教育行業「雙巨頭」時代悄然結束,「三國鼎立」正式到來。而這個TOP 3公司的創始人,同樣來自北大。3年後,容閎順利考入耶魯大學,成為就讀耶魯大學的中國第一人。1854年畢業後,容閎急切地想回到國內,在美國已經生活七年的他,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和美國的差距,他堅信只有讓更多的青少年出國留學,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理念,才能拯救中國。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則當使後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
  • 北大4位數學天才成美國終身教授,從未計劃回國,理由讓人沉默了
    北大是我國最高學府之一,而數學系素有「第一學府第一系」光是從這裡來看,就能夠理解北大數學系的實力,北大也是培養出了不少的數學天才,然而這4位數學天才如今全在美國發展。進入北大,張偉的數學天賦被徹底激發出來,老師每周還提供給他一節課讓他講課,特定培養他的教學能力,從北大畢業之後,張偉就留學美國哥倫比亞,他先後獲得了拉馬努金獎、晨星數學金獎。34歲那年任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終身教授,他也從未計劃回國發展。
  • 北大培養的4位數學天才,如今卻留在美國,留下的三句話發人深省
    一直以來,北大的數學系以學習難度大、畢業困難而著稱,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北大數學係為世界培養了很多的天才學者,其中又以"黃金一代"最為著名,許晨陽、惲之瑋、張偉、朱歆文等"黃金一代"都是數學天才,如今卻齊聚美國。
  • 北大歷史上年齡最小畢業生,赴美留學一去不歸,如今已嫁美國老漢
    北大歷史上年齡最小畢業生,赴美留學一去不歸,如今已嫁美國老漢北京大學,這是多少優秀學子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標。如果想要進入北大,並不是只有高考一個途徑,北大幾乎每年都會招收一些天才學生,為的就是為祖國輸送出優秀的人才。在北大眾多校招生中,田曉菲是年齡最小的學生了,像田曉菲一樣從13歲就從中學進入北大的,全國都不超過幾個。如此天才般的女生,最後卻因為某些事被無數網友唾罵,這是為何呢?
  • 中國神童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出國留學後,改國籍嫁53歲美國教授
    中國神童田曉菲十三歲就被北大破格錄取,畢業後她出國繼續深造,在三十未到時就改變國籍,嫁給了53歲的美國教授,這樣的選擇讓很多人不理解,但她有自己的想法。神童的讀書路1971年,田曉菲出生於哈爾濱,父母都是從事文字工作的學者,家庭的文學含量很是豐厚。
  • 35歲成MIT終身教授,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再獲大獎
    惲之瑋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的代表性人物。除了他,還有許晨陽、張偉、朱歆文、袁新意、劉若川、肖梁等數學家。他們都是在2000年前後進入北大數學科學學院,也大都在36歲左右成為MIT、北大、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頂尖高校的教授或研究員。近幾年,他們陸續斬獲多項國際大獎,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光環閃耀。
  • 美國制裁中國大學,沒有清華北大,難道清華北大對中國沒有貢獻?
    歷史上的清華和北大對現代中國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我國逐步允許清華北大的學生去美國深造,到了現在又有了自費留學。在2019年的本科畢業生中,清華、北大分別有24.6%和30.01%的人選擇出國留學,可見,出國留學所佔的比例還是挺高的。但是確實有很多留學生在外國敗壞了中國的聲譽,還有一部分跑到美國再也不回來了。比如「空氣香甜女」楊舒平發出了令人惡臭的「美國空氣香甜」演講,「恨國黨」的中藥大的許可馨,令人憤怒。
  • 留學困苦、科研艱辛,張益唐在美國成名後回中國,成北大客座教授
    他出生於上海,1978年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獲學士學位;4年後,師從著名數學家、北京大學潘承彪教授攻讀碩士學位;之後出國,1992年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獲博士學位。1985年,張益唐獲得了碩士學位,出國留學後,長達7年的時間才拿到了博士學位,而這期間倒不是張益唐不夠優秀,而是他畢業後既沒有發表論文,也沒得到導師的推薦信,因此想要在美國找一份基本的學術類工作難於上天。而這就註定,留在美國的張益唐,學術道路將十分坎坷。
  • 北大學子炫耀本校出國人數多,艾躍進教授怒斥:這是北大的恥辱!
    清華北大可以說是我國最頂尖的學府了,這兩所高校享受著最高的經費支持,通過高考篩選出全國最優秀的生源,可以說在教育質量上是我國頂尖水平,而且清華北幾乎成了我國在高等教育界的門面,是許多學子做夢都想去的地方。不過最近一段時間,這兩所學校飽受爭議。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
    朱歆文是繼惲之瑋、張偉、許晨陽之後,第四位獲此獎項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巧的是,朱歆文和惲之瑋、張偉是同屆同學,都是2000年進入北大數學學院攻讀,許晨陽是他們的師兄,1999年進入北大。今天是教師節,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四位已為人師的北大數學才子。
  • 35歲成MIT終身教授!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再獲大獎
    惲之瑋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的代表性人物。除了他,還有許晨陽、張偉、朱歆文、袁新意、劉若川、肖梁等數學家。 他們都是在2000年前後進入北大數學科學學院,也大都在36歲左右成為MIT、北大、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頂尖高校的教授或研究員。
  • 北大數學天才留學美國,卻被導師坑慘,送外賣度日,現狀想不到
    北京大學,這是一所無數家長和學子曾經夢想達到的地方。身為中國學術水準最高的大學,裡面雲集了世界級的老師和頂尖的科研儀器,同時也匯聚了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學子。只是能夠進入北大學習的人,個個必須是人中龍鳳,俗稱「學霸」或者「天才」!
  • 美媒稱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黃金期」已結束
    參考消息網4月8日報導美媒稱,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黃金期」已經結束。據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3月28日報導,過去十多年來,部分美國大學在國外設分校,全美各大學也招收大批外國留學生,堪稱是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黃金期,但已有專家說,這個輝煌的年代或許已結束。過去十多年是美國高教國際化的黃金年代,圖為耶魯大學檔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