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課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1-02-19 廣東教師考訊

100%通過率喜訊集錦!(點擊下方圖文查看!)

尚佰感謝您來上課,我們才能刷出7個100%通過!

速看!喜大普奔!一年無限學現在報名多學半年!持續到19年底!

代課教師指在公立學校中沒有事業編制的臨時教師,他們沒有任何「名分」,沒有完全的享受教師的待遇,但是他們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西部地區和邊遠農村為維繫義務教育承擔者重要的歷史責任。

就全國範圍而言,廣東省代課人員最多,例如深圳,每年都要進行一大批的職員考試,很多老師希望能考上編制。

而對於應屆畢業師範生,如果不能順利考上,很多也會先選擇當代課老師。那當一名代課老師是怎樣的體驗?今天讓一些老師親身說說自己的感受。

@陳老師

代課老師的工作量和在編老師的工作量一樣,這個視學科而定。

代課的缺點顯而易見:你必須要完成學校裡面的瑣碎任務,包括備課、聽課、師德筆記、理論筆記、人情往來等。這些會比較分散精力,一開始我真的全身心都撲在工作上沒有時間學習。

這些會比較分散精力,一開始我真的全身心都撲在工作上沒有時間學習。因為一開始就給我三個畢業班,我當時連周末都在備課。。。這個要有心理準備哈。

@王老師

我也是最近代課,對比稍微有點感受,代課老師需要負責的事情多,一有懈怠領導就上門。

工資低,沒保險福利津貼,甚至夥食這些也得自行準備。在大城市這樣完全沒法過下去,建議你專心備考。

正式編制與代課差距不僅僅是這麼幾千塊錢,咱們平時多留心點就知道距離。

代課感覺也就是實踐上可以過得去,等到物質上就完全沒法滿足人的需求,光是每月花銷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我是理科生,不妨發揮自己專長,多考幾個證,兼職一些活都要比吃著代課工資強。一般來說招教崗位都是傾向於對準專業的,也就是問主到了最後一關選擇哪個學校的時候,那裡也會傾向於選擇專業對口的。

所以不妨建議問主拿到自己本專業的教師資格證,像是這個永遠都不嫌少。代課其實很不穩定,一兩年就算挺長時間的啦。

像是我跟學校都是約定代課至少兩個月,實際上我都不想要幹下去了,太累了,到處受氣受到制肘,還不如專心考編的強。

@李老師

畢業兩年,在小學混跡了600餘天后選擇辭職。

作為一個可能還算的上是年輕的年輕教師(代課老師),順便藉機絮叨一番這段工作經歷的感受,辭職的原因也許會穿插其中,希望我說的能讓更多人了解這個職業。心路歷程太多無奈文筆不佳,只能想到哪寫到哪吧...

一:我是熱愛自己的職業的

聽起來很像是照本宣科的話,主旋律是有點重,但其實就是這麼回事。我工作的小學是掛著省重點牌子的城中村生源學校,周邊不乏名校環繞。因此本校「問題孩子」的比例也是蠻可怕。

即使這兩年看到許多正編老教師和部分年輕教師(尤其是有些工作成績的)負能量纏身,但面對孩子們的時候總歸感覺有片淨土,一身輕鬆不少。大多老師們煩學生,煩工資,煩待遇,煩領導。

常掛在嘴邊的內容無非是:哎呀,累死了啊,現在當保安比我當老師好多了!這真的只是無病呻吟嗎?還真是一言難盡。

二:體制下的教師待遇問題

正編和非正編教師的待遇差距社會上不乏報導,但諸君終是看客,柴米油鹽醬醋茶,日子好壞得自己過。

正編教師月收入普遍1W有餘,各種福利暫且不提。非正編教師則完全看學校領導班子臉色,工資待遇大概為正編的一半多一些,除了績效外,沒有額外福利,一切由學校說了算。同工不同酬。

這就引發了我接下來想說的問題。

自08年深圳臨聘教師罷工抗議事件後,相關部門感受到了壓力,將那時大部分臨聘教師轉為了正編,當然這橄欖枝不是拋向每位臨聘教師,至今我還知道有很多臉皮薄。

「情商低」且不會討人歡喜的臨聘教師依然轉正無望,但他們仍舊守著三尺講臺兢兢業業。而現在代替臨聘教師的是一種新型產物——購買服務教師

他們,也就是曾經的我,是這個職業圈食物鏈的最底層。

三:尷尬癌晚期的購買服務教師

購買服務教師——也就是籤署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的員工,指派到學校「服務」,這些老師和校方說白了沒有什麼關係。大多90後畢業生都只能當這樣的「教師」。

抱歉我用了引號,因為我有時會想這個名號的我們到底算不算教師。

正編、臨聘、購買服務教師如三足鼎立般尷尬的在學校共事教書,而購買服務教師的收入比臨聘教師更低微。

然而事實上,由於購買服務教師幾近為零的安全感,他們就像蜂巢裡的工蜂,用繩命在拼搏,為了自己的業務能力,為了自己的工作成績,為了討領導的歡心,為了自己那一點點可能轉正的渺茫希望。

兩年間在工作上我一個「不」字都沒有說過,面對領導總覺得自己像條聽話的狗狗。以至於後來辭職時頗有些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意思。

原因就是這個。因此當你走進學校的辦公室,你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部分正編教師們吃著零食看韓劇,非正編教師滿臉愁容的做著自己該做和不該做的永遠做不完的工作。

四:教師到底是不是服務類行業

中國目前最苦逼三大職業我認為是:醫生、教師和警察。

這三個職業在輿論引導下總有些身敗名裂的意味。

教師節校領導安排在學校食堂聚餐,每桌老師五菜一湯,領導還特別關照,千萬別發朋友圈和微博,影響不好。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笑吃頓飯也要躲躲藏藏。一切在進步,對教師的要求也日益增多,日常教學中,不僅要完成教學目標,對學生還要關心和愛護,並且要尊重。

體罰虐待學生的教師著實可惡,可更多的是被調皮學生氣的流淚又打不得3罵不得的。因為在乎,才會哭泣啊...…雙重評價的標準尺度在哪裡?

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

總結: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有什麼感想?

唯有考上編制才是你們唯一的出路吧!

接下來看看

我們尚佰的國慶活動吧!!

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官方網站,聽說點讚的都是俊男美女!

相關焦點

  • 當代課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領最少的工資,幹最累的工作
    代課老師這個名稱,說得好聽一些叫做「臨聘」教師,說得難聽一些就是教師隊伍中的「臨時工」。如果是幼兒園的代課教師還好一些,但如果是小學階段的代課教師,不僅家長對其「另眼相看」,就算是學生還有其他同事,也可能戴「有色眼鏡」看待他們:在家長看來,代課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不靠譜」的;在學生看來,代課老師沒有什麼威信可言;在同事看來,代課老師仿佛比公辦的老師要「矮一個頭」,面對代課教師,公辦教師明顯會更自信一些。
  • 男子放棄廣東企業中層幹部職位 回鄉當代課老師
    作為教學點唯一的老師,佘榮昌除了教書,還要肩負起照顧學生們吃中午飯等職責,為此,孩子們都叫他「佘爸爸」。 記者毛登峰 梁劍 攝  山腳下,一所不大的學校,一名老師,14名孩子……這一單調的場景定格在興安縣漠川鄉顯裡村委顯裡教學點。  教學點僅有的老師叫佘榮昌,他是一名沒有教師資格證的代課老師。
  • 當韓語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親愛的寶貝學員們給老師們送來了溫暖的祝福,滿滿的禮物,一時讓我看了真的羨慕得不得了。 可是這只是教師節呈現出來的狀態,其餘時間老師們都是怎麼度過的呢?當韓語老師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今天羊駝君就給大家揭曉一下,羊駝韓語老師們背後的故事!
  • 在俄羅斯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他們所憧憬的和來到之後有著怎樣的變化呢?來俄羅斯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到幾位留學學生,讓他們來談一談在俄留學的各種新奇體驗!來自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的張同學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俄羅斯美麗的秋天,俄羅斯漂亮的姑娘,都是他攝影機下最完美的素材,他來到俄羅斯已經是第5年了。
  • 在玉溪,成為幼兒園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0年教師節特稿成為幼兒園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老師們統統給你安排。「老師,我頭暈!」這樣的情況也不少,老師們總會先初步觀察,然後向校醫廖老師作匯報交接,一切都會記錄在紙上,更在他們的心裡。「老師老師,快看我!」「老師,我擰不開筆帽啦!」
  • 胸很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怎樣反駁「胸小不要說話」怎麼,怕我揭你短2矮是什麼感覺?站住,你擦我肩了,我也要擦你5長得醜但身材很好是一種什麼體驗?背面傾國傾城,正面憂國憂民6熱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8大圓臉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有一種被歲月磨平了稜角的感覺9你小時候父母為了能夠讓你努力學習都用過什麼喪盡天良的方法?
  • 在清華,有一個「治癒系」導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清華,有一個「治癒系」導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來源:根據清華大學小研在線公眾號綜合編輯作為一個在你碩博的日常學習生涯中霸屏率高達50%的老師,他(或她)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存在。那麼有一個治癒系的導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雖然對自己做的藥有信心,但陳老師提出要第一個試藥還是讓我震驚。」
  • 有一位喜歡書法的老師教語文,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教師藝苑
    假如有一位喜歡書法的老師教語文,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我想那一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不妨想像一下,每天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的每一個字都彰顯著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表現個性的美……各種美交匯在一起,潤物無聲般陶冶著每一位觀看者,這種感覺是不是美美的呢?
  • HUSTer上THU的課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HUSTer上THU的課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拿英語課來說,上課第一天就令我大開眼界,英語老師隨手展示了很多英語學習網站,既有關於單詞的,也有關於寫作的,我感到十分佩服,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應該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面對英語學習。」汪子恆同學說:「第一次上課時我有點緊張,擔心課程可能很難、老師講得很快、自己跟不上進度等等。但老師親切地跟我們交流,了解我們的進度,教我們做好預習工作。
  • 胸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胸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在臺灣讀書是怎樣一種體驗?
    dvdf回憶起這個與眾不同的春學期同學們有話要說去臺灣讀書是怎樣一種體驗呢?一起來分享張如潔
  • 在活力四射的張江讀大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活力四射的張江讀大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本期視頻採訪了張江在校或者已經畢業的學生以及學校老師、教授和一些街頭路人,和你一起探秘張江大學的背後真相!在張江,高科技企業雲集,不僅有微軟、英特爾、羅氏、強生、諾華、霍尼韋爾等全球知名跨國企業,同時還有百度、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芯國際、阿里巴巴平頭哥等國內知名企業。
  • 在長沙四大名校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往屆學生的真實感受
    在長沙,能進四大名校讀書無疑是每一位學子和家長共同的渴望,畢竟長沙四大在全國中學排名中都名列前茅,那麼在長沙四大名校讀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給大家分享往屆學生的體驗。1、在長郡中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復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高考沒考上或者考試的成績不理想,心灰意冷,感覺人生灰暗,迷茫、彷徨、無措,這些感覺都有過,我是在高考失敗後體驗到的,別人可能體驗這種感覺是在其餘事物上。但是我從來都沒有後悔過我做出復讀這個決定,我也很慶幸,自己的人生中有這麼一段精彩的經歷。我認為復讀漫長人生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老師有嚴重口音是怎樣一種體驗?
    那麼老師有嚴重的口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比如至今不知道「sin」 「cos」 「tan」的正確讀法,嗯,感覺老師說話跟加了密似的...@帥琦__:福建老師和東北老師成語接龍:心心相印,印賊作父,父相傷害,害能咋滴……
  • 高考日語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下面是知乎問題「高考日語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中的一些答案,看看這些同學的實際案例吧!
  • 大學期末考59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期末考59分的體驗,反正我是沒有。大學期末考59分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呢?離60分及格還差1分的感覺,就像差一分就能考上心儀的大學,多講一點點見解就能拿到夢寐以求的offer,再努力一點等候一時就能追到心愛的姑娘。總有不及格的人不服氣,慣性地將結果推卸在人品不好,甚至是老師身上。
  • 在中專/職高/技校教英語,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中專/職高/技校教英語,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在技校裡教過語文和物理(語文是我的個人愛好,物理屬於我的專業範疇),當然也接觸到我們學校的英語老師,對這一方面體會還是很深刻的。如果語文能夠考到一百分,數學和英語稍稍得些分就能過了,稍微讀書用點功的學生都能過,相對來說給學生上語文課的老師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大家都指望語文拿分。可能是因為計劃生育造成的近年生源的普遍下降,成考的錄取分數一直就在低位徘徊,否則,很多開辦成考辦的對接學校怕是就招不到學生了。這就是這一類學校普遍的現狀。
  • 瑜伽中的臣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沒有去過印度,但聽說很多瑜伽練習者去印度學成歸來之前,都會跟印度瑜伽老師合影,姿勢有可能是跪在瑜伽老師面前,並且用手摸瑜伽老師的腳,貌似這是一種對老師表示尊重的方式。有點不可思議,對嗎?行跪拜禮,還摸腳?這是怎樣的一種文化?雖然我們同屬東方,但一下子很難理解。不過,看了Tim Miller在《傳承》書中的描述,我好像有點懂了。
  • 英語不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就拿學英語來說,那些一張嘴就能說出標準且流利英語的人,始終不能體會英語不好的人的心境和體驗。那麼,英語不好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英語課是一種「劫難」首先,英語老師說的是什麼根本聽不懂,一臉懵;其次,害怕老師叫自己回答問題,根本不知道那些單詞怎麼讀,偶爾能說幾個詞,發音也不準,經常把banana讀成「布那鵝」apple讀成「艾坡」;最後,課上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sorry, I do not k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