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表徵

2021-02-19 韭菜長成記

        最近在讀《刻意練習》,看到心理表徵這一段頗有感觸。如果想把任何事做的精進,實際上了解其原理是非常有助於進步的。

        所謂心理表徵,簡單來說就是用一個符號,或一個單詞,或一個個人的標記,來完整描述一段情景、概念、邏輯推導等等。書中舉例說如果提到「貓」這個單詞(英文cat),大多數人都會立即產生一個與這種動物相關聯的所有信息,體型大小、外觀、性情等等,但是這受限於你見過貓,或見過很多種貓。如果一個沒有見過貓的人,你向他描述「貓」,它的體型像一個小的板凳大小,毛茸茸的,通常是黃色或白色,平時很懶散,聽的人也不會有太深刻的印象。這就好像我們學習任何新知識一樣,我們很難把它對應到我們已知的某個符號上。學過計算機的人,可以這麼理解,關於某個事物的知識是值(value),而心理表徵則是它的索引(index)。

        家裡孩子慢慢長大了,ta也會咿咿呀呀的說話,為什麼家長能聽懂自己孩子說的話,但是聽不懂其他孩子的話?這就是因為在某種特定的場景下,你自己小孩發出的語言符號經過長期的磨合,在你的腦海裡創建了心理表徵,當ta發出同樣的聲音時,你會想到所有關於這一聲音的場景,你便知道ta要做什麼了。

        實際上在學習投資知識的過程中,想要不斷進步,也需要對自己進行刻意練習,並創建心理表徵。我時常會覺得自己對市場不敏感,對信息把握不住,而實際上對於一個沒有對應心理表徵的現象或信號,你是接收不到的。用福爾摩斯的話來說:「你只是看到了,而我是在觀察。」,當你沒有創建一個關於倫敦近期天氣,周邊道路狀況等情報的心理表徵,你就不能判斷這個坐著馬車來的人是從哪個方向來的,有什麼樣的謎題來找你了。這之間的不同就是你接收到的視覺信號是否能在你的心裡映射出相關的所有知識和信息。就好像在4g發達前,計程車司機全是要靠自己對地形的熟悉來拉客人的,因為沒有手機導航,只能憑藉自己。當我說出一個地標建築物的時候,一個厲害的計程車司機會在腦海裡立即浮現出這個地點的大概方位,迅速找出多條能夠通往此地的路徑,並結合當時的時間推算出哪條路會比較堵,而哪條路會比較順暢且繞遠,然後帶你走這條路。在日常中比如聽到了央行要加息,是否能立即反應出債券市場可能下行?經歷了這次新冠,是否能在最初判斷醫療股會大漲?貿易戰美國對中國禁售的時候能不能想到利好晶片股?而且這些反應不應該是一個簡單的1對1的條件反射,而是包含了其中的推導過程,對其它影響因素的綜合考量,對狀況發生轉變時的不同應對,都應該打包成一個心理表徵,這樣才能在面對撲面而來的信息時,泰然自若。而刻意練習,就是創建這一系列的心理表徵的過程,而反過來,心理表徵又強化了你刻意練習的程度,因此在某一方面成為專家的人,大多數是在這個過程中循序漸進的。

        最後螞蟻集團今天申購,祝大家都能中籤哈~~

覺得有用就鼓勵一下我

相關焦點

  • 用構建心理表徵的方法,學習心理表徵
    ----《刻意練習》得益於易仁永澄老師的講座,我知道了這個可以秒殺一切學習方法的構建心理表徵為導向的學習方法。今天讀到刻意練習的第三章「心理表徵」,我們一起用心理表徵的方法,再學一下這個概念 心理表徵是什麼?
  • 心理表徵: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在於他們擁有更好的心理表徵
    今天這篇文章,講透學習的底層原理之一「心理表徵」。《刻意練習》的作者說「刻意練習的主要目的,是創建有效的心理表徵」。專業棋手與業餘棋手最大的不同,就是專業棋手擁有著更好、更多的心理表徵,並且一直在不斷練習這些心理表徵。
  • 刻意練習(三)心理表徵
    刻意練習在精神層面的功勞就是練就了人及其發達的心理表徵,在刻意練習的領域裡強大的心裡表徵能讓人看得更深,更大,更抽象,更長遠。 值得一提的是心理表徵對於某個行業都是特定的。你在格鬥比武中建立的洞察力並不能應用於舞蹈、編碼、拆炸彈這些事情當中,每種心理表徵都是對應一種特定的行業或者領域,理論上並不能遷移。
  • 心理表徵:你和牛人的區別!
    什麼是心理表徵,當你嘗試去想起某個事物或者是觀點的時候,你會發現,在你大腦當中會產生關於這個事物的形象,或者具體,或者抽象。而這種與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心理表徵。比如說,我今天晚上約你去吃火鍋,那麼在你腦海當中,或許就浮現出了一個正冒著熱氣騰騰堆滿了食物的鴛鴦火鍋,這個視覺形象就是你對火鍋產生的心理表徵。
  • 刻意練習中的心理表徵,是什麼?
    4,心理表徵據說,心理表徵是認知心理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信息或知識在心理活動中的表現和記載的特殊方式。安德斯·艾利克森認為,「將高手和普通人區分開來的主要因素是他們經過年復一年的練習改變了大腦中的神經迴路,並創建了高度專業化的心理表徵。」如果我們對某件事物創建了心理表徵,那麼,我們首先會對它建立整體性的認知或印象,它就以符號化的形式儲存在大腦裡。然後,心理表徵也包括我們對某個事物的種種規律和秩序的內在把握。
  • 使用心理表徵,是拉開差距的關鍵
    最近學到一個新詞叫做「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事物、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者具體或者抽象。這個概念很抽象,但正是因為心理表徵的存在,才拉開了人與人之間對學習技能掌握的差距。比如同樣是看書,有的人將書本上的內容還原到自己身上,並按照書中的描述在大腦中正在做的項目進行沙盤演練進行深入思考,不斷地反覆琢磨的過程就是心理表徵。
  • 心理表徵:那個讓你"萬事開頭難"的罪魁禍首
    《刻意練習》一書中,提到了一個"心理表徵"的概念,能夠很好地解釋個中緣由。一、什麼是心理表徵?《刻意練習》中是這樣定義"心理表徵"的: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是不是覺得太抽象了?其實,簡而言之,心理表徵就是你對一個事物的理解和反應。
  • 表徵及心理表徵!
    我們對很多東西的學習,是無意識中就學會了,大腦對所學的東西構建了心理表徵,但這個構建過程,是無意識的。對所學習的東西,構建了心理表徵,這其實是模型了。心理表徵是針對所學東西的模型了,我們可以每天利用心理表徵去思考,其實也是在應用無意識形成的模型去思考,但我們卻意識不到心理表徵是怎麼構建的,但我們卻意識不到大腦裡啥時形成的模型,我們甚至也不關心這個心理表徵是不是模型。不管你意不意識到,人人卻可用表徵來思考,人人卻可用模型來思考!
  • 心理表徵|從模糊到清晰,從陌生到熟悉
    首先什麼是心理表徵?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簡單解釋就是「我們認知的所有事物在大腦中呈現出來的樣子」。經過研究發現,這並不是因為他擁有超人的記憶力,可以同時記住幾十盤棋的每一個棋子的布局,而是在於他的大腦中積累了無數的「棋局」,他對於棋局已經建立了非常完備的心理表徵,這使他看到棋子,就能想到每局棋的走勢以及結果。心理表徵的作用是什麼呢?
  • 思維模型採取結構來表徵,從外部表徵到心理表徵
    用結構來表徵事物這就是構建模型的根本思路,結構是對事物的外部表徵,外部表徵要做到顯性化、可視化、形象化。這個外部的結構要映射到內在的心理結構,其實就是內在的心理表徵了,這需要一個過程。對事物理解得越深入,深入主要是指聯繫而言,深入到事物的各個部分,並發現它們彼此之間的聯繫,事物的各個部分彼此之間的聯繫就構建了一個結構,用這個結構去指代事物。
  • 要設計一個模型,有兩個概念是避不開的,那就是表徵及心理表徵!
    要徹底的掌握模型,有兩個概念是避不開的,那就是表徵及心理表徵。表徵可以指採取符號來代表物。即使物你看不見,但這個符號就足以代表了物。物用符號來指代,符號就是對物的表徵。有人叫你的名字時,你就會應一聲。你構建了對自己名字的心理表徵。啥是心理表徵呢?刻意練習這本書裡邊有一個定義: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這個結構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 個體心理表徵帶來不同行為反應
    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網解釋水平理論認為,人們對社會事件的反應取決於其對事件的心理表徵,而心理表徵具有層次性,不同的距離會使個體產生不同層次的心理表徵,進而帶來不同的行為反應。 解釋水平理論是近20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社會認知理論,其核心觀點之一是人們對社會事件的反應取決於其對事件的心理表徵,而心理表徵具有層次性,不同的距離會使個體產生不同層次的心理表徵,進而帶來不同的行為反應。
  • 建立心理表徵與寫作的關係——埃裡克森《刻意練習》讀書筆記
    1 心理表徵關於心理表徵,之前一直沒弄明白,等真正看了書才有了更深的理解。「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心理表徵就好比是一個外界事物投射到內心的影子,我們建立的心理表徵越多,越清晰,對事物的理解就越深,從而就能開發許多它的變體。就拿寫作來說,同樣一個主題,在不同人心中會存在著不同的心理表徵,為什麼有些人就是能想到新穎獨特的表達方式?可能就是因為他對主題的心理表徵和別人有所不同。
  • 精讀《好好學習》11:用心理表徵的方式閱讀第三章
    你可以問道於先行者,你可以通過解答別人的疑問去篤定自己讀書時的觀念,同樣,你可以從別人關注的領域中汲取能量,至少,可以增長見識。而共讀的最妙之處,並非在於切磋交流,而是在於領讀者易仁永澄老師提出的心理表徵學習方法。我對心理表徵的認知什麼是心理表徵?在《好好學習》一書中有涉及卻語焉不詳。永澄老師解釋為:當你在談論XX的時候,你心理浮現的那一幅畫面。
  • 因為沒有創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徵
    讀了《刻意練習》,讓我恍然大悟,我們和寫作大師在創建寫作心理表徵的時候就有了很大區別。什麼是心理表徵?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大多數的刻意練習包括創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徵,不論你在練習什麼,都可以使用這些心理表徵。
  • 把自己對逆向思維的「心理表徵」,用圖形和文字翻譯出來! - 認知框架
    逆向思維易懂,甚至可以秒懂,但這種懂個人認為是在「以為懂」的層次,但若真正追問一下細節層面,就「不懂了」,大家都能秒懂的「逆向思維」,若從表徵的視角來說,是否自己已經為「逆向思維」建立了相應的心理表徵。
  • 探索思考的技術:在感覺-知覺-記憶-表象-心理表徵-思維之中穿梭
    思考的技術,個人的切入點,就是表徵、心理表徵,而談表徵,個人喜歡列一系關鍵的詞語,個人列題綱的方式就是」詞語清單「了,思考的技術所涉及的詞語清單如下:題目-感官通道-感覺-知覺-記憶-表象-表徵-思維-思維複式框架題目-
  • 是心理表徵!通過學習背後的學習方法抵達終點
    在構思元學習-表徵專題的時候,在想這個元學習領域的知識應用於學習,也就是學習背後的一些學習的方法與工具,這些學習的方法、工具,要幫助自己抵達的終點在哪裡呢?突然自己的答案就湧現出來了!自己的答案:心理表徵。所有的學習目的地就是要去一個終點:構建有效的心理表徵!而學習背後的那些學習的方法與工具,會幫助自己更快地抵達終點!
  • 【結構化教學】多元表徵:內涵要素、心理機制、教育價值和實踐策略
    、認知心理機制、教育價值和實踐策略,無論是對於教育理論工作者,還是教育實踐工作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關鍵詞: 多元表徵 內涵要素 心理機制 教育價值 實踐策略社會建構主義的情境認知理論認為, 學習是個體與環境的持續互動中創生知識意義和進行問題解決的過程,而多元表徵正是學生進行知識意義建構和問題解決的重要思維載體和技術工具。 [1]因此,有必要對多元表徵的內涵要素、認知心理機制、教育價值和實踐策略作系統思考。
  • 從「心理表徵」看《阿基拉和拼字比賽》,探究個人成長的奧秘
    刻意練習,在有目的的練習基礎上,通過找到一個針對性布置練習任務的導師,幫助我們創建心理表徵,改進心理過程。這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學了白學,是沒有創建自己的心理表徵。 對心理表徵的解釋有很多種,《刻意練習》書中說: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事物、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者具體或者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