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型是一個很熱的話題,搜索指數很高,每個人都想掌握很多很多的思維模型,今天不談任何具體的一個思維模型,專注講一下啥是思維模型呢?
那到底什麼是思維模型呢?因為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看法會不一樣,也沒有標準的定義,今天談一下個人對思維模型的一些理解與認知吧。
什麼是思維模型?個人的闡述是這樣的:
模型,首先要明白為啥樣的對象去設計一個模型,瞄準你的對象,它是一個理論,還是一個概念或者是一個具體的東西等等,一句話模型瞄準的對象是啥呢?這個對象可以統稱為事物。設計一個結構去表述事物。下面統一用事物來泛指對象,此時針對事物設計一個結構來組織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就構成了一個事物的思維模型。思維模型的重點在於結構,通過結構組織事物的各個部分。用結構來表徵事物這就是構建模型的根本思路,結構是對事物的外部表徵,外部表徵要做到顯性化、可視化、形象化。這個外部的結構要映射到內在的心理結構,其實就是內在的心理表徵了,這需要一個過程。
對事物理解得越深入,深入主要是指聯繫而言,深入到事物的各個部分,並發現它們彼此之間的聯繫,事物的各個部分彼此之間的聯繫就構建了一個結構,用這個結構去指代事物。
所謂結構,結構=要素*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