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曲線】二次曲線系及其應用

2021-02-08 奇趣數學苑

首先,這篇文章靈感來源於老師的一道習題:

過平面上的4個點的圓錐曲線是否存在且唯一?證明你的結論

答案是:若已知四點的任意三點不共線存在,但不唯一。

如果其中存在至少三點共線,則不存在圓錐曲線經過這四點。

過不共線的四點有無窮多條二次曲線

對於第一種情形,獲得答案的方法也很簡單:舉反例。

對於四個點  有超過一條圓錐曲線

 和 


我們把題目中的「圓錐曲線」一詞換成「二次曲線」再來進一步討論一些內容。

二次曲線的一般表示

二次曲線一般的表示為 

並且要求  不全為 

我們先討論已知四點中不存在共線的狀況

現在我們想要證明,對於經過點  的二次曲線不唯一,即證關於  的方程組

有無窮多組不共線的解。

註:只有共線解表示任意兩組解滿足 

同樣,我們用類似的方法,可以說明:平面上不存在共線四點的五點唯一確定一條二次曲線

而這個結論是顯然的,因此我們已經證明了過四點的二次曲線不唯一。

至於過這四點的圓錐曲線是否唯一,我們就要討論一下二次曲線不退化的條件。


二次曲線非退化的條件

首先我們在這裡先不引入無窮遠元素(當然如果已經習慣我沒事兒幹天天引入無窮遠元素的可以把這裡所有的坐標當成齊次坐標看)

退化二次曲線指的是平面中的兩條直線  和  的並組成的圖形。

我們知道兩個圖形  和  的並就是 

所以我們知道二次曲線退化等價於  

化簡一下,也就是

現在我們只要證明,去除這一類解以外,方程組  仍然有無窮多組解。

換句話說,我們只需解出方程 的所有解,若其與  的解集不相等,即證。

我們知道

 等價於

已知不存在三點共線的情形,所以我們知道兩個子方程中,至多兩個點滿足同一個子方程。

由對稱性,我們討論  滿足第一條子方程,  滿足第二條子方程的情形。

我們知道這種情況下,  的解  只有一組共線解,

 的解  只有一組共線解。

此時,這個二次曲線的係數  已經確定。我們只需選取這個二次曲線之外的一點  ,則  不滿足方程  ,如果  不含有其他解,則將  和 聯立後應無解,矛盾!

我們知道,使  成立的所有解對應的所有二次曲線之並(記為  )等於經過這四個點兩兩組合的六條直線之並。它無法遍歷  )

所以在  之外選取兩點  ,

 和 聯立後的解

的所有解對應同一條非退化二次曲線  。

在  外再選一點 

 和 聯立後

又確定了一條不同於  的非退化二次曲線 

這就說明了過點  的非退化二次曲線存在且不唯一。

即過四點無法唯一確定一條圓錐曲線。

我們剛才已經證明了經過四個點的二次曲線並不唯一,那麼經過這四個點的所有二次曲線是否存在一些關係呢?

過四點的二次曲線系定理:已知經過不共線四點的兩條二次曲線  和  ,則 表示過這四點的所有二次曲線,並且我們稱這條方程表示的曲線係為「過該四點的二次曲線系」

如果讀者學過高等代數。我們知道方程組  的秩為  ,因此解空間應有兩個線性無關解作為基。而  的係數不是共線解,因此線性無關,從而可以作為解空間基,就證完了這個定理。

對於沒有學過高等代數的讀者,我們採取初等方法說明之。

首先,形如  的方程一定是二次曲線方程。否則,存在  使得

這就意味著 直線 經過  四點,與四點不共線矛盾!

因此 只能表示二次曲線。

而對任意一條過這四點的二次曲線 

首先一定存在  滿足  ,將四點坐標代入,則

是一個關於  的方程組,它只有唯一解。

我們發現  恰好是其一組解。那麼它僅有這一組解。

所以 

這也就證明了 表示過這四點的所有二次曲線。

二次曲線系的幾個應用例1:已知某圓錐曲線的表達式  與兩條直線  交於四點。求證:經過這四點的二次曲線可以表示為 

證明:由於  是過這四點的二次曲線,且是退化的,因此它與非退化的  的形狀顯然是不同的。證畢


例2:證明Candy定理的一般情形(即將圓可以替換成任意二次曲線)。

Candy定理筆者已經在蝴蝶定理一文中介紹過了。(定理在上文的例3)

現在我們給出一種解析幾何的證法。(順帶,如果各位讀者非要糾結是否應該討論係數為無窮的狀況,那我會建議你從一開始就設齊次坐標)

Candy定理一般情形

以  為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設三條直線分別為 

(其中  是直線  的方程)

我們再設  ,則過  的兩條直線可以表示為 

那麼我們知道過四點的二次曲線系可以表示為

它與  交點滿足 

即存在  ,使得  ,化簡,即

其兩根  滿足 

代入即得  ,證畢。


利用類似的方法,也可以證明Pascal定理


例3:求證:標準方程下的非圓的圓錐曲線上共圓四點的兩條兩點連線斜率相反。
註:標準方程是指形如  和  及其旋轉  的整數倍對應的方程。

設過這四點的二次曲線係為

化簡,則(只需關注二次項) 

這是個圓的方程,因此

化簡,則  ,從而 ,即證。


閱讀完這個題目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做一下2018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A卷第一試11題。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91171106?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995745436036141056

推薦閱讀:

基於數學文化背景下的解析幾何高考題系列——阿波羅尼斯圓

基於數學文化背景下的解析幾何高考題系列——將軍飲馬

基於數學文化背景下的解析幾何高考題系列——橢圓的外圓

基於數學文化背景下的解析幾何高考題----米勒問題

基於數學文化背景下的解析幾何高考題(5)---橢圓的內圓

基於數學文化背景下的解析幾何高考題(6)---橢圓的基圓

基於數學文化背景下的解析幾何高考題(7)---橢圓的蒙日圓

基於數學文化背景下的解析幾何高考題(8)---阿基米德三角形

基於數學文化背景下的解析幾何高考題(9)---極點與極線

基於數學文化背景下的解析幾何高考題(10)---調和分割

帕斯卡(Pascal)定理及以其為構型的題目選講

平面幾何中用於計算的定理

【射影幾何】——再看調和分割

【射影幾何】——再看點線的對稱性

解決圓錐曲線問題的平面幾何方法

【圓錐曲線】Pascal定理的對偶定理——布利安桑(Brianchon)定理

高考講座之:直線與橢圓位置關係常見問題(六)

相關焦點

  • 二次曲線
    在平面解析幾何中,圓、橢圓、拋物線、雙曲線統稱二次曲線(又稱圓錐曲線),除拋物線外,另三種曲線又統稱有心二次曲線.從題型上講,二次曲線在難度
  • 圓錐曲線簡史
    圓錐曲線定義和在高考中的地位圓錐曲線(conic section)是由一平面截二次錐面得到的曲線。包括橢圓(圓為橢圓的特例),拋物線,雙曲線。圓錐曲線(二次曲線)的(不完整)統一定義:到定點(焦點)的距離與到定直線(準線)的距離的比值是一個常數e(離心率)的所有點的集合(軌跡)。
  • 高中數學:圓錐曲線之一定二動斜率定值,吃透圓錐曲線不難學!
    我們是如何引入圓錐曲線的,比較形象的是用平面來切圓錐,切出來的開口線,通過這個能不能在你的大腦裡形成一個形象的圓錐曲線概念。研究曲線,最有效的手段是研究曲線方程,那麼什麼事曲線方程,進入曲線之前我們能不能把曲線方程理解透徹?
  • 「圓錐曲線」到底有多重要?看完你就知道了
    圓錐曲線又叫「二次曲線」,是高考最難的內容,沒有之一。它不但在高考中一直作為壓軸大題的形式出現,而且在物理學中也有著廣泛應用。因而如果「圓錐曲線」沒學好,那麼學習高中物理就會遇到困難。那麼,「圓錐曲線」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還得從遙遠的古希臘說起。
  • 圓錐曲線離心率專題複習
    【高考地位】圓錐曲線的離心率是近年高考的一個熱點,有關離心率的試題,究其原因,一是貫徹高考命題「以能力立意」的指導思想,離心率問題綜合性較強,靈活多變,能較好反映考生對知識的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的能力,能有效地反映考生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二是圓錐曲線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具有數學的實用性和美學價值,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 二次曲線上的四點共圓問題 | 解題研究第二境界(下篇)
    [4] 姜坤崇.標準二次曲線上四點共圓的充要條件[J].中等數學,1984(5):9-10.[5] 張乃貴.圓錐曲線上四點共圓充要條件的研究[J].數學教學,2012(7):7-8.[6] 姬士學.王恩權.拋物線上四點共圓的一個充要條件[J].中學數學月刊(蘇州),1997(1):24-25.
  • 淺談圓錐曲線中的數學思維
    圓錐曲線(Conic Section, 又稱圓錐截面、二次平面曲線)是平面解析幾何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高考中佔比較大的部分。它包括橢圓、雙曲線、拋物線,反映出數學的特徵和本質屬性。圓錐曲線蘊含著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化歸與轉化思想,其中數形結合思想是圓錐曲線的核心思想!
  • 高中數學圓錐曲線-二次曲線弦長萬能公式
    圓錐曲線往往作為高考中的一道大題出現,解圓錐曲線的大題雖然沒有導數大題那麼難,但是其計算量確實是最大的;很多同學並不是因為思路的錯誤丟分,而是因為繁雜的計算引來的錯誤。而二次曲線弦長萬能公式可以大大簡化同學們的計算過程,幫助大家節省時間。
  • 圓錐曲線中簡化計算量技巧——點乘雙根法
    點乘雙根滿足兩個限定條件,第一是乘積的形式,第二是對稱型的與兩根有關的形式,方法的理論來源其實就是二次函數的兩種不同的表示方法,用點乘雙根法有時候可以簡化一些相對複雜的計算量。二次函數可以表示成y=ax+bx+c的形式,若函數有兩個零點也可以表示成y=a(x-x1)(x-x2)的形式,由於在圓錐曲線計算中常把根寫在前面,所以兩點式也能寫成y=a(x1-x)(x2-x)的形式,聯立兩函數可得a(x1-x)(x2-x)=ax+bx+c,若對等式中的x進行賦值,我們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到關於(x1-k)(x2-k)的表示形式,而這種表示形式正是在圓錐曲線中經常遇到的對稱型與兩根有關的乘積形式
  • 圓錐曲線構造相關助教材料
    圓錐面與平面的交線是圓錐曲線,球與平面的切點是圓錐曲線的焦點。一個圓錐曲線在每個焦點各有一個旦德林球。特別地,橢圓的兩個旦德林球與同一半圓錐面相切,雙曲線的兩個但德林球與兩個半圓錐面相切,拋物線只有一個旦德林球。旦德林球被發現於1822年,因紀念比利時數學家旦德林得名。但德林球可用至少兩種理論(1)證明,這兩種理論都在旦德林前被發現,但旦德林是他們的證明更簡潔。
  • 點差法在圓錐曲線大題中的兩類應用
    點差法的應用一般伴隨著中點以及斜率的出現,這是兩個使用點差法比較明顯的信號,但是也有一些題目雖然條件比較隱晦,雖然沒有明顯涉及中點和斜率問題,實際上也是可以利用點差法求中點或者斜率問題,除此之外,點差法並非只能應用於此,例如在定比分點問題中如果弦長的兩端點橫縱坐標滿足相等的倍數關係,此時也可以利用點差法做一次整體的帶入,這種題目經常應用在於圓錐曲線與向量結合求參數範圍的題目中
  • 圓錐曲線的焦半徑與焦點弦
    圓錐曲線的四大弦(中點弦,焦點弦,直角弦,一般弦)是每年高考數學中,圓錐曲線部分命題的必考內容,而且還是壓軸考題與次壓軸考題的經常命題點,是高中數學考生最頭痛的部分之一,也是高考最容易拉分的主要地方。圓錐曲線焦點弦(含焦半徑)更是高考數學最喜歡考查的主幹內容,其計算公式(不需要證明),取值範圍(最值,不需要證明),巧妙應用(需要學生熟練靈活),都是高三數學複課的核心與主體。下面全面系統地介紹圓錐曲線的焦點弦(含焦半徑),以期望給高考考生們,拋磚引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 高中數學:二次曲線中的齊次式
    及其漸近線交於A、B、C、D四點(如圖1),求證|AC|=|BD|。由於(1)、(2)消去y,所得二次方程僅常數項不同,因此必有
  • 二次曲線上的四點共圓問題|解題研究第二境界(下篇)
    作為圓錐曲線的一部分,圓的問題一般都是緊密的和圓錐曲線聯繫在一起。更有很多老師不滿足於研究這種退化的二次曲線,把四點共圓問題放到非退化的二次曲線背景去研究。我們在前文中提到,很多老師都是基於圓冪定理來證明四個點共圓或者推導四點共圓問題的充要條件。
  • 是高效求解圓錐曲線有關選填題、壓軸大題的立足點
    2) 交點坐標有關問題在圓錐曲線與直線、圓、其它圓錐曲線或函數模型的綜合應用中,所求問題常常直接或間接地與它們的交點有關。3) 弦長有關問題弦長是圓錐曲線與直線綜合應用中時常涉及的一個重要圖形元素。高考中,求圓錐曲線方程的弦長的值或坐標有關表達式問題時有出現。
  • 高中圓錐曲線——雙曲線專題
    高中圓錐曲線——雙曲線專題雙曲線裡面需要掌握的知識點:①雙曲線的基本定義;②標準方程;③焦點在x軸上和y軸上圖形的畫法;④焦點;⑤頂點;⑥a、b、c之間的等式關係;⑦離心率計算公式、離心率與1的大小關係;⑧準線;⑨漸近線
  • 高考數學:圓錐曲線必考知識點
    圓錐曲線的考查要點直線與圓的內容主要考查兩部分:(1)以選擇題題型考查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質,此類題一般難度不大,但每年必考,考查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類:①與本章概念(傾斜角、斜率、夾角、距離、平行與垂直、線性規劃等)有關的問題;②對稱問題(包括關於點對稱,關於直線對稱)要熟記解法;③與圓的位置有關的問題,其常規方法是研究圓心到直線的距離。
  • 高考數學之圓錐曲線熱考點
    考點一 圓錐曲線中的定點問題【考情分析】以直線、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為背景,通過巧妙設計和整合命題,常與一元二次方程、向量、斜率、距離等知識交匯考查.【規律方法】圓錐曲線中定點問題的兩種解法(1)引進參數法:引進動點的坐標或動線中係數為參數表示變化量,再研究變化的量與參數何時沒有關係,找到定點.
  • 圓錐曲線有套路,一算到底
    因為圓錐曲線大部分東西都是固定的。 比如線橢聯立,再求值等等。 面積的:弦長乘點線距離除以二、軸截線段長度乘除以二,仿射變換。 角度的:用角度找斜率關係。 離心率的:背焦三角公式。 花裡胡哨的:轉化為上面五種。
  • 高考數學微專題:圓錐曲線——雙曲線中的高頻易錯點解析!
    解析幾何重點是圓錐曲線幾何性質及處理解析幾何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還要重視圓錐曲線知識的橫向聯繫,以及與其他知識板塊的交匯整合,同時要注意解題中易錯點的規避!下面將雙曲線中兩類高頻易錯點歸納如下。例題:是否存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雙曲線?若存在,求出雙曲線的方程;若不存在,說明理由。①焦點在x軸上;②漸近線方程為x±2y=0;③點A(5,0)到雙曲線上動點P的最小距離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