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壓力太大未必是好事,家長教會孩子正視壓力才是關鍵

2020-12-12 J媽學堂

壓力有著非常特殊的滋味,如同雲霄飛車,你可以轉身離開,去玩簡單的,也能硬著頭皮坐上去,再在尖叫之後輕鬆地離開。

——劉墉

景芳去接上小學二年的孩子下課,在等待放學的時候,聽到旁邊幾位爺爺奶奶模樣的老人正在討論孩子們的學習,一位爺爺說:現在的孩子讀書真的太辛苦了,每天我都不能看電視,吃完飯就要去找鄰居聊天,怕會吵到孩子。另外幾位老人也紛紛附和,都表示不敢再給孩子壓力了,生怕孩子負擔太重。

景芳聽到這裡不由得想起前幾天看到的新聞:一名19歲的大學生殺死了網約車司機,之後自稱是厭世導致心態不好。景芳不禁有了聯想: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所有的家人都盡力呵護,照顧他,如同生活在蜜罐裡,雖然有學習的壓力,但是卻不懂得釋放壓力,以後長大了是不是都會有偏激的思維模式呢?今天我們來聊聊壓力帶給孩子的影響以及如何面對壓力。

壓力帶給孩子正面影響

其實,壓力也有好的一面,能夠給孩子帶來正面進取的印象。現在的升學壓力其實在我們身邊是一個不遮掩的事實,提升教育質量,就必定會要求學生素質,不管是不是為了考而學,像蘇明哲在《都挺好》當中說的:對於沒有背景,沒有金錢的寒門子弟來說,考學是最好的出路。學校的壓力已經提前,進入小學開始就明顯感覺到節奏在加快,壓力大,但是卻不得不迎頭而上。如果孩子從小不懂得學會去排解、消化壓力,十幾年漫長求學之路如何撐下去?

1、有壓力的孩子更有動力,更好強

有些孩子似乎擁有天生的樂觀心態,對於學習上帶來的壓力並不以為杵,反而會變成動力,更加努力,這種孩子天生有種不服輸的心態。

著名教育家葉瀾有位鄰居的孩子小景就是這樣的存在。小景在小學畢業的時候去了趟美國,回來之後就下定決心要考託福,儘管他的成績在班上非常優秀,但是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在考託福的同時他還要面對自己剛剛升入初中的緊張學習生活,家長老師都覺得他就是小孩心氣,擔心他託福沒考好,學習成績又跟不上,特別是他的父母,並不希望他那麼早出國,因此三番五次找他談話,並希望他能放棄託福考試。小景在父母不支持,託福難考,學習壓力三重大山下堅持自己的理想,直到通過託福考試,在初二直接到美國私立初中學習。

如果能夠將壓力轉化成動力,這是一個孩子成長路上最為重要的一個臺階,這對他以後人生的選擇、成長都至關重要。

2、有壓力的孩子更自律

大家有沒有發現,那些心目中想要成為班級第一的孩子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專注力都高於其他成績一般的孩子?別看孩子小,如果他們的心中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後爆發出來的自律會讓成人都驚訝。

小景為了考好託福成績,即便假期面對家人給出的超有誘惑力的度假都能拒絕,心無旁騖的將考試排在第一位,這樣的自律,試問幾個成人能做到呢?

3、有壓力的孩子目標明確

首先小景能夠考出好成績,我們必須承認他的目標相當明確,從第一次出國之後就立志要考託福,目標直指美國中學,這樣清晰的思路讓他將壓力變成了動力,讓自己更加努力,並且取得了雙贏。這種孩子內心深處更多的想法是要通過全力嘗試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身邊有這樣的孩子時我們總是感嘆這是別人家的孩子,不怕壓力,願意嘗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孩子的背後都有著高明的父母,他們給予孩子的不是幹涉和武斷,而是指引和開導。

壓力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德國教育家哲學家和教育家赫巴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說過:「在壓力面前,大部分孩子都會出現各種各樣負面反應,再優秀的孩子,年齡和經歷的劣勢讓他們也有可能變了樣子。」孩子壓力過大,容易出現的負面情緒大約有這幾種:

1、容易鑽牛角尖

自己給自己施加過多壓力的孩子特別喜歡鑽牛角尖。一方面,他們性格強,事事要拔尖,但是現實是,一山還有一山高,總會有比擬優秀的人出現的。在學校裡,面對的範圍小,可能被超越的機率不高,還可以忍受,但是出了社會就不一樣了,比拼的不僅僅是智商,還有情商、反應能力等等綜合素質,在這種壓力下,如果孩子還只是一味的好強,自己給自己施加額外的壓力,最後的結果是心理崩潰,患上抑鬱症,或者走向極端。

2、心胸狹隘

另一方面,這樣好強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尊重別人,無法接受他人的優秀,容易傷害別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理所應當的第一,而對於比自己優秀的人,他們往往會產生怨恨,時時針對比自己優秀的人,心胸狹隘。長此以往,孩子也會對他人產生傷害,就像本文開始的那個大學生殺死司機一樣,只是為了發洩自己內心的壓力而採取極端做法。

3、膽小懦弱,喜歡逃避

別人的孩子太優秀,家長怕孩子給自己施壓過重,而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卻更加逃避壓力,這種情況有嗎?兒子正在讀初一的源源媽就不斷諮詢這個問題。兒子從小到大的性格似乎就特別樂觀,對於學習從不主動,對於成績從不強求,物質、精神鼓勵一概不屑,望子成龍的源源媽從開始的棍棒教育到後來的交換交易,一直到束手無策,所有老師對於源源的評價就是太幼稚,沒有緊迫感,樂觀開朗。這樣的孩子有毛病嗎?似乎在別的家長眼裡,這樣的孩子也挺好的,樂呵呵的,考差了也不會有太大的波動,但是源源媽卻非常焦慮,源源是害怕壓力帶來的比較,他一直在逃避,用這樣的方法是自己置身事外。

因此,如果家有優秀的娃,父母不能掉以輕心,從小要讚揚孩子有這種化壓力為動力的良好精神,但是也要適時開導,不要為自己施加過多壓力,能夠在壓力中達到頂峰享受登頂的勝利最好,無法承受的時候,能夠瀟灑的走開也是一種最聰明的做法。

教會孩子如何正確面對壓力

1、正確開導好強的孩子

芳芳是小學三年級學生,是一個個性相對自律並且喜歡名列前茅的孩子,每次考試要求自己一定要考到95分以上,如果達不到要求,還會掉金豆子。這天由於考試的一時粗心,芳芳沒拿到班級前3名,回家的時候正在傷心,爸爸媽媽正忙著安慰,奶奶來了。奶奶問清楚之後,就笑著對芳芳說:你每次都考前3名,別的同學都沒機會了,這次就算是給別的同學進入前3的機會了,你也是做了好事,這是值得高興的呀。

芳芳聽完覺得有道理,不再哭了,芳芳的爸爸笑著說奶奶:別人家的大人都是希望自己孩子考第一,你倒好,勸她給別人機會。其實奶奶才是真正懂得孩子心理的人,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心理素質好的孩子,在許多情況下,優秀是他們給自己貼的標籤,只要一次沒有達到頂峰,他們就會脆弱得仿佛天塌了,這樣的孩子以後工作了,在社會上會很難立足。

2、分析孩子逃避壓力的原因

對於喜歡逃避壓力的孩子,仔細觀察,在身邊還是很多的,特別是父母是獨生子女的家庭。這一代人父母由於子女少,過早的就從教育子女的瑣事中脫離,到了有孫輩的時候,往往更加寵愛,溺愛程度絲毫不弱於上一代的獨生子女。而更可怕的是,這一代的孫輩幾乎所處的家庭條件都相對較好,爺爺奶奶有退休金,父母工作穩定,從小物質生活優越,對於外界的誘惑根本不起作用,從小的生活在他們眼裡,好吃好喝就是理所應當,這樣的孩子從懂事起,就不懂得壓力,也沒有壓力,等到了就學時候有了升學壓力,他們並不是不懂,而是本能的逃避。

3、幫助孩子分擔壓力

不管孩子過去的生活如何,將來都是要自己獨當一面的,父母不能一輩子呵護孩子,孩子也不能一味躲在父母身後。作為父母,要勇於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種現象:80後在自己人生中已經缺失了很多選擇的機會,作為乖孩子,許多人習慣了聽從父母的安排,包括自己的婚姻。

源源媽本身就是個例子,從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過多的關注自己,從升學、工作、結婚對象,都是家人關注並且參與進來,直到有了孩子,長輩們覺得她是個還沒長大的孩子怎麼可以照顧好孩子?於是源源從小就是和老人待的時間多於父母,而源源媽習慣了當乖乖女的角色,在教育孩子和父母起衝突時,會選擇忍讓逃避,在孩子面前權威性低,指導性少,孩子自然不可能和父母有過多的溝通。

很重要的一點,在教育孩子時,父母本身就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和壓力,不管老一輩如何強硬,作為父母自己有必須堅持的一條底線: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育。只有父母自己不逃避壓力,自己去面對壓力,解決壓力,才會給孩子的思想帶來洗禮,有徹頭徹尾的改變。

4、教會孩子正確面對挫折

有些孩子會不能直面挫折,不敢犯錯,父母要告訴孩子:錯,才是走向對的下一站。

劉墉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中說「不要害怕錯誤而不敢去承受壓力,有時失誤會讓你獲得更好的機會,糾正了錯誤才會有新的突破。」

小星轉學後來到一個新的學校,這裡大家都喜歡打籃球,但是小星的球技並不好,以至於體育課上一直被同學嘲笑。小星爸爸知道後講了一個故事:在一個學校裡樂團正在演出,最後高音部分結束後,演出就要圓滿落幕了,可是這個時候卻從高音部分提前傳來了一聲高亢的聲音,一位女同學失誤了。演出尷尬的結束後,樂團指揮要剛才失誤的女同學站出來,女同學以為自己要被淘汰了,滿臉通紅的站了出來。沒想到指揮老師卻激動的說,我太久沒有聽到這麼圓潤飽滿的聲音了,你真是一棵好苗子!於是,這位女同學成了指揮老師欽定的學生,細心教導,最後成了有名的聲樂家。

壓力並不全是不好的,學會正視壓力,面對壓力,消耗壓力,才是一生受用的方法,而父母的指導更是這個過程中重中之重的環節,一起正確面對壓力,避免壓力帶給孩子的消極影響。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讓孩子正視輸贏?原來父母才是問題的關鍵
    父母和老師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常常會教會孩子怎麼做才是高情商、高智商的表現,但他們卻通常會忽視了對孩子「逆商」的培養。而所謂逆商就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如果老師和父母對孩子缺少了這方面的教導,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就很容易出現無法正視輸贏的情況,從而給自己的成長道路帶來諸多坎坷。
  • 請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在現在這個快節奏,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成年人的生活中沒有容易二字。因為我們掙錢都不容易。我們為了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絞盡了腦汁,用盡了我們的渾身解數。才能勉強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因為我們害怕自己會被社會淘汰。所以在這個時候很多家長把壓力同樣給予了下一代,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超越常人,是天才之類的。
  • 孩子因學習壓力太大,出現一些極端的行為,家長該怎麼辦?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孩子,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是格外關注。一些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為孩子報了大量的輔導班,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但他們只考慮到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從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狀態,一些孩子因為學習任務太多,內心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情緒。家長一味的強迫孩子學習,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嗎?
  • 別給孩子太大壓力,想要讓孩子變得出色,我們可以嘗試這麼做
    ,就是害怕沒有壓力的話孩子會鬆懈。所以說每一個願意給孩子壓力的父母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但是給孩子壓力這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壓力太大對孩子有什麼不好有很多孩子正是因為壓力的原因所以被催垮了,所以說壓力賦予到孩子的身上,這未必是一件好事。
  • 壓力無處不在,不是保護孩子免受壓力,是要教會孩子如何掌控壓力
    然而這個「領航員」往往會在關鍵時刻「掉線」。一方面,前額葉皮質的整個發育過程相對緩慢。一直持續到我們成年大概至32歲才能完全發育成熟。一方面,當大腦接收到外部信息時,會分成兩條迴路傳遞。上迴路傳遞給前額葉皮質比下迴路傳遞給我們的「動物腦」的時間慢0.4秒。
  • 小學生一晚連刷8套試卷後失常,網友:家長別給孩子太大壓力了
    NMDA受體腦炎醫生說因為孩子的免疫功能低下,自己是抗挫折抗體的特異性,小盧是癲癇和粗口等情況如果檢查不及時,很容易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症此事在網上曝光,部分網友認為這是孩子複習過度休息不足的問題,呼籲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一位網民表示:「現在父母們都很重視子女,也很重視子女希望父母們不要再給子女施加壓力」
  • 孩子選擇文科,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而要鼓勵孩子
    「我孩子是高二男生,選擇文科,他將來找工作會不會比較困難?」有人問。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如果高二的孩子對文科更為擅長,一學理科就頭痛欲裂,那麼選擇文科自然也是可以的。這就好比穿衣服,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因為尺碼太大或者太小穿不了,那麼就直截了當地換另外一件更適合自己的衣服,畢竟「合身」的才是最好的。很多高校在招生的時候,招理科生的名額比文科生要多得多,理科不弱的,很多人都會選擇理科,因為選擇理科,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有更多的可選擇餘地。
  • 壓力太大,只會讓孩子變傻!學會三種思路,幫你減輕孩子的壓力
    導讀:壓力太大,只會讓孩子變傻!學會三種思路,幫你減輕孩子壓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壓力太大,只會讓孩子變傻!學會三種思路,幫你減輕孩子的壓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壓力大,4個方法,有效幫助孩子緩解壓力
    文/樂樂媽(本文是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和分享)周女士的孩子小雪已經初三了,周女士發現孩子最近不太對,不僅飯量小,白天精神不佳,而且脾氣很暴躁。周女士猜想孩子應該是臨近中考壓力太大才會這樣的。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面臨的壓力也不小,尤其是來自學習上的壓力更是讓很多孩子喘不過氣。那麼面對孩子壓力過大的狀況,家長們要如何幫助孩子紓解呢?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孩子壓力的來源。
  • 疫情之下升學壓力巨大!爸媽牢記這4點,能緩解孩子的壓力
    (2)告訴孩子,比起結果父母更注重過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願。但是,很多家長過分在意結果的行為,實際上就把對孩子的期望轉化成了壓力了,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寶貝兒,看到你為了升學而努力付出,爸爸媽媽的心裡都感到非常的開心和欣慰,同時呢,也比較心疼你。可能你會覺得爸爸媽媽對你期望成為了你巨大的壓力,但是爸爸媽媽向告訴你的是,比起結果,爸爸媽媽更注重過程。只要在這個關鍵的時期,你的確努力了,的確問心無愧了,那爸爸媽媽就心滿意足了。」
  • 在社會壓力大的今天,作為家長,如何在繁重的壓力中培養優秀孩子
    懷孕的時候遭罪,以為把孩子生下來就好了;照顧新生兒勞累,以為孩子上學了就好了;孩子長大難教育,這才明白要兼顧生活和孩子實在太難。放眼望去,工作壓力、養老壓力和育兒壓力,每一個都不簡單,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培養優秀的孩子更需要智慧。人到中年生活一團糟,寶媽自我懷疑,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怎麼這麼難?
  • 跳樓,重慶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嗎?
    反思最近發生在重慶各中學的學生跳樓事件,是我們給孩子太多的升學壓力了,這其中有學校的升學壓力,也有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壓力,更有孩子給自己的壓力。面對多方面的升學壓力,2015重慶小升初的孩子該如何為自己解壓呢?且看下面的經驗分享。
  • 高三家長 | 孩子成績不好,壓力大,應該這樣辦
    在跟心理老師交流的過程中,西西仍忍不住流淚抱怨,本來自己沒考好,壓力就很大,心情也很煩了,父母怎麼可以這樣給自己定性,為什麼父母不相信自己。而西西的父母知道原委後,也是滿腹無奈:其實孩子考砸了,我們心裡也很急,看她那麼辛苦也心疼,不知道該怎麼說,不是怕她壓力太大為了安慰她才那樣說的嘛。
  • 孩子平時壓力大、做事沒動力?構建孩子的「內部評價系統」是關鍵
    其實構建孩子的「內部評價系統」才是關鍵。小趙的女兒在上初中之前,成績優秀,每次都能穩定在年級前十。但在上初中之後,她的女兒突然不能及時適應緊張的學習環境和增多的課程。每天完成作業的速度仍然和小學時一樣,每天做完作業後,都已經12點多了。
  • 家長希望孩子更好更優秀,卻不該用過大的壓力,壓垮自己的孩子
    最近這幾個月小可每天晚上睡覺只有一兩個小時,這些都是因為壓力太大導致,父母的嚴格要求不僅讓她變得厭學,還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問題。父母帶小可去醫院檢查時,醫生說有壓力是好事,但是要適度,不然會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後果,比如說孩子心理失衡或者引發有心理疾病。
  • 全市直接取消考試: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我已經為孩子準備了很長時間。這是否消除了孩子的學習熱情!?」孩子比較懶散,他如何與其他人競爭?未來?」另一部分家長說,這在流行病期間是可以理解的,許多家長將深圳市教育局取消考試與楊梅中學作弊和跳樓事件聯繫在一起。
  • 專家提醒:壓力過大也可誘發孩子抽動症!家長需警惕
    但她沒想到的是,孩子4歲的時候,身體突然出現問題,總會不自覺地顫動,醫生診斷為「小兒抽動症」,原因是孩子壓力太大,才會「精神疾病軀體化」。拿到兒子的診斷通知書,她泣不成聲。她也終於明白,來自農村又如何?不成功又如何?沒有什麼,能比一個健健康康的孩子更重要。
  • 孩子夜晚怕黑怎麼辦?家長多給孩子陪伴,引導孩子告別膽小
    平時晚上睡覺還要有人摟著開著燈光才行,不然就會出現哭鬧來表達害怕。朋友一直說是孩子太小,等長大就好了。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會造成孩子出現孤僻、膽小不合群。這樣是家長給孩子壓力太大,孩子承受不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就會胡思亂想,造成害怕黑夜的習慣。所以教育孩子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要做到理解孩子。
  • 家長的控制欲,才是孩子沒法拒絕的壓力
    父母對孩子操控式的愛,會讓孩子在無形的壓力下逐漸崩潰。>家長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竟然與痛失至親對人們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1.言語平和,別給孩子太大壓力父母不妨將語氣放得溫和一點,當孩子考試失利時,陪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鼓勵引導孩子,別讓壓力壓垮了孩子
  • 新加坡學業壓力有多大?一半家長說:它就像是「釘子戶」
    但這樣做,也有弊端,就是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學業壓力。有壓力,是好事,為什麼新加坡中學生的成績在全世界都遙遙領先,這是原因所在。結果顯示,在新加坡1000名受訪的家長中,有多達56%的家長都覺得孩子的學業壓力太大了!這個比例在29個國家中是最高的,而且是全球的平均數30%的兩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