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80萬」的人能不能擠進「中產階層」的標準呢?

2020-12-12 百家號

年薪「80萬」的人能不能擠進「中產階層」的標準呢?

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我是最牛金牛座」,小編是一個專注於研究社會經濟之類的人,一直關心著社會中的大小事,關注最新的社會政策,為你呈現最新最全的社會經濟類話題!本文由百家號「我是最牛金牛座」原創,維權必究!

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下關於中產階層的那些事,很多人說按照目前的社會情況來看,年薪80萬才會是中產階層,中產階層的年薪是多少才會達標呢?

第一:地理位置上來講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東西部和中南部之間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東部的長三角和沿海省份經濟條件更好,所以消費水平也肯定更高。比如一個人年純收入二三十萬和家庭年純收入四五十萬對他們來說習以為常。而對於西部甚至中部地區來說,可能就是高收入的富人一簇或是小康人家了。

第二:從消費角度來講

大城市和小城市,城市和農村,消費水平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以房價來說吧,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老城區以外的新區買一套住房少則數百萬,多則上千萬,他們買一套商品房的錢可以在三四線城市買好幾套房子,在小縣城買十幾套呢。還有日常消費,在一線城市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的生活開銷至少要一萬元以上,而在小縣城,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的生活開銷有二三千元就足足有餘了。

第三:從收入角度來講

哪些當老闆或是高薪人士與農民和下崗下業人員相比,年收入七八十萬見怪不怪,而對後者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個中產階層的富人。

最後,由此可見,地域、環境、階層不一樣,有錢人的含金量也不一樣。對有錢人的定義也就自然不一樣。不管是什麼,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自己過得開心才是最幸福的!

這樣解釋之後大家都明白了嗎?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請私信或者留言給我,我會幫大家解決的,也歡迎大家互相交流討論一下,感謝您的閱讀,您的每一次閱讀,點讚或者轉發,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也請大家一直持續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理財-新銳中產是什麼意思新銳中產定義年薪是多少?
    誰、誰、成為新銳中產了。最近,不少人在朋友圈奔走相告。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活成想像中的樣子:初嘗有錢的滋味,欲望已被挑起,財富卻不給力,經濟壓力大,感到焦慮。那麼,新銳中產是什麼意思,新銳中產定義年薪是多少呢?新銳中產是什麼意思?新銳中產是什麼意思呢?
  • 年收入50萬在上海算是中產階層嗎?
    年薪50萬當然算是中產了!在上海能夠賺到年薪50萬元的可以說也是鳳毛麟角,可能在上海的2400多萬人中,可能也就是大概百萬人左右能夠賺到這個數目的。年薪50萬元,比上海市年平均工資年薪14萬高了36萬元,也就是高了將近3倍的樣子,這樣的工資水平當然算是比較高的收入水平了。而且現在全國人均工資大概也就是7萬多,那麼能夠拿到年薪50萬元,在全國來說,也算是相當高的收入水平了。
  • #到2020年我國中產階層有望達 4億人?你被中產了?#
    一條因「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新聞,引發「中產階層」的集體吐槽。儘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專家對此進行了闢謠,但是由此引發的話題仍持續發酵。什麼樣的人可以稱之為中產呢?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給了一個具體的量化標準:中產的收入介於各地人均收入的平均值和平均值的2.5倍之間,也就是說,收入要達到平均水平,還得有一定數量的金融資產。蘇海南表示,按照這個定義,我國大概有2.4億中產者,到2020年,中產階層有望增加到近4億。
  • 如何界定「中產階層」的標準
    學者們圍繞收入、職業、聲望、權力、教育、生活質量、消費方式、個人素質、價值取向、社會影響等維度,設計了一系列指標體系,來對中產階層進行實證研究和量化考證。  以收入水平為基礎的多元指標體系。即以收入、財富或財產為劃分中產階層的基礎性標準,將社會中介於富有階層與貧困階層之間、具有中等收入水平的群體界定為中產階層。
  • 在美國年薪多少才能算中產階層?
    在美國,年收入40萬美元屬於中產階層還是高收入群體?這可能要取決於你住在哪裡了。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將美國中產階級定義為家庭收入在全國收入中位數的三分之二到兩倍的一個區間段。
  • 六萬元劃線標準引起熱議 中產階層是什麼樣子?
    按6萬元的門檻計算,我國現今城市人口有4億左右,抽樣調查中年收入過6萬的家庭超過5%,也就是說現在我國已經有超過2000萬人處於中產階級或以上的水平。不過,這其中大多數人都對6萬元這個門檻感到困惑。「難道我們家三口每人每月掙不到2000塊錢就能屬於中產階層了嗎?」專家們也紛紛表示,僅僅把收入作為劃分中產階層的標準值得商榷,「中產階層從深裡說應該是一種思想狀態。」
  • 中國的中產階層應該如何定義,理性分析你就明白了,不能一概而論
    中國的中產階層應該如何定義,理性分析你就明白了,不能一概而論大家都知道,我國現在的主力軍就是中產階級,這一階級涵蓋了我國大部分的國人。而大家有時候也會好奇,到底是怎麼規定是否進入中產階級呢?到這兒可能有的朋友要說這個定義也太籠統了,有沒有什麼具體一點的標準呢?問題是,到現在為止,對於中產階級的標準劃分,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數據。還是要根據所在地區物價能力和消費水平進行變化。比如在一個小一點的三線城市,你收入1萬,那麼就能夠算得上是一個中產階級。但是如果要把你放在北京,上海等地,你的月收入至少要5萬以上,才能維持一個中產階級的消費水平。
  • 你算得上中產階層嗎
    在中國,一個合格的中產階層,應該擁有什麼級別的財富積累和生活水平?人人心中都有一套主觀標準:從隨意採購高檔海鮮水果,到有車有房有優質學區,各種大城市生活側面均可充當某個年齡段的中產標尺,也因此紛紛淪為焦慮重災區。
  • 中國的上班族,到底每月收入多少錢,才算進入中產階層?
    至於進入富人階層,基本上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夠達到。對於中產階層的收入,一直是爭議很大的話題。因為,我國並沒有各個階層的明確標準,因為我們只能分析一個大概情況。那麼,到底每個月收入多少錢,才算進入了中產階層呢?
  • 福布斯定義中國中產階層:年收入1至6萬美元
    文章稱,以此為標準,2010年中國中產階級超過3億,大於美國的總人口數。文章還質疑了中國中產階級定義中的一些誤區。誤區一:收入[收入多少算中產?5萬元還是50萬元?]三分之一收入能自由支配關於中產階級的定義,經濟學家們尚無定論。
  • 中產階層的標準是什麼?張維為說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
    對於中產階層的認定標準,就算是其中之一。我們很多人,經常嘴上調侃:「我哪裡算得上中產階層?」但其實我們內心對於自己是否屬於中產階層,是非常在乎的,至少我就是如此。因為這關乎一個人對於自己人生的評價,以及別人對他的認同和肯定。畢竟,人處在這個社會中,難免偶爾會思考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位置。
  • 清華教授談中產收入標準:年薪10到50萬 有車有房能旅遊
    每個人心目中的「中產」,都有不一樣的標準。按照廣義理解,中產人家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閒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但年薪多少才算中產?
  • 新中產家庭的標準是什麼?
    新中產家庭的水準比起前些年媒體發布的中產其實是有所降低的。這也更貼近於實際。現在網上動輒月薪兩萬生活多麼拮据,身邊遍地都是幾十上百萬收入的說法,其實僅存於網絡。我國14億人口,納稅人群只有6000萬。現在個稅起徵點是5000元,也就是說,能達到5000元標準就已經足以躋身全國前20%的收入水平了。因此5000元*2大概也就成為了標準中產階層門檻。以下圖為例,新興中產階層家庭月可支配收入是5200-8300元。標準中產則是8300-12500元。上層中產是12500-24000元。
  • 準確劃分中國中產階層需要多元指標
    瑞信指標不能準確劃分中國中產階層2015年10月13日瑞信(Credit Suisse)研究院發布了2015年度《全球財富報告》,吸引世界各大媒體廣泛報導的一個內容是:中國的中產階層人數為全球之冠,高達1.09億人。瑞信是以何標準來定義中國中產階層的呢?
  • 2020中產階層標準,到底是多少才可以
    2020中產階層標準,到底是多少才可以2020年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新中產家庭的淨資產中位數是在371萬左右的,平均負債為112萬元,主要是集中於房貸。而在大部分的中產家庭之中,56%的新中產擁有房產,其中39%是自住房產,17%是投資房產。當然了,你所看到的只是中國一個中產家庭的收入,其實這樣的家庭在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以及大部分的二線城市都是很容易達到的。
  • 月薪多少才能算是中產階層?
    如果是按照世界銀行和胡潤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年收入12萬至50萬元(月薪1萬至4.1萬)以內都算是中產階層,年收入達到50萬以上算是高收入階層,而年收入達到600萬至一個億以上則屬於是富人或者富豪。顯然如果是按照胡潤的這個標準,中國的中產階層人群可以說相當稀少,也不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
  • 算一算:你是中產階層嗎?
    對於絕大多數家庭(或是個人)而言,住房已成為其生活的主要負擔,一個家庭(或個人)擁有或是用於支付住房的能力,成為其可獲取的生活資料能力的重要判斷標準,而住房本身就是最能標誌家庭(或個人)社會階層的可讀物之一。
  • 大連的中產階層扎心了!他們是如何被房地產榨乾的
    0中產這個詞,今天已近乎一個笑話。前幾年,當媒體上流行的中國「中產階層消失」這樣的說法時,筆者就指出過,其實中產階層在當今的中國並沒有消失,只是應該改換一個說法。把「中產」兩個字改為「中慘」,即是中等程度的悲慘,或許更加符合現在中等收入階層的真實情況。
  • 「中產階層」成為熱議話題,月薪多少算得上「中產」?你達標嗎
    在中國,「中產階層」是一個非常時髦的詞彙,如果你是屬於這個階層的,那麼你的感覺就是「高人一等」,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乍一看城市裡的白領都是中產階層,但是真正算下來,這些人的工資還沒有農民工們高,這樣算,大家不都是中產階層嗎?憑什麼他們就要「高人一等」呢?
  • 陸學藝:中產階層是職業概念 不能以錢來劃分
    嘉賓簡介:陸學藝,著名社會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主要觀點:中產階層是一個職業概念,而非收入。副教授月收入2000,欠一屁股債,還是中產。開計程車的人,不管收入多少,都不是中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