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新銳中產是什麼意思新銳中產定義年薪是多少?

2020-12-13 股城網

誰、誰、成為新銳中產了。最近,不少人在朋友圈奔走相告。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活成想像中的樣子:初嘗有錢的滋味,欲望已被挑起,財富卻不給力,經濟壓力大,感到焦慮。那麼,新銳中產是什麼意思,新銳中產定義年薪是多少呢?

新銳中產是什麼意思?

新銳中產是什麼意思呢?據了解,年薪10萬-50萬被稱「新銳中產」,不同國家地區對於中產階層的定義各不相同: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制定的標準——中國中產階級是指那些年收入在1.35萬~5.39萬美元之間的人;《福布斯》雜誌的定義——中國中產家庭年收入應該在1萬-6萬美元之間。

新銳中產是什麼意思

中國國家統計局劃定——中產階級為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之間。近日,某招聘網發布了一份《中國新銳中產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據以上三種國內外對中產階級的界定,將10萬-50萬元年薪人群定義為新銳中產。

該《報告》調研共觸及近5萬名職場人士,在所有受訪者中,80後人數最多,佔52%,90後為35%,70後8%,95後4%,60後1%。從收入看,家庭年收入在5萬-10萬的人群佔比最高,為44%;10萬-20萬的佔比為27%;20萬-50萬的佔比為25%。

調查數據顯示,新銳中產們的壓力指數高達3.94(滿分為5分)。當被問及對收入水平的滿意度時,有40%的新銳中產表示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除了對收入的不滿外,加班對於新銳中產來說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事實,僅有36%的新銳中產表示不存在加班的情況。

有趣的是,調查發現,收入越高加班越少,高階層的不加班比例遙遙領先。對此,《報告》分析,一方面,高收入人群大多數處於決策層,在工作中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機械時間,更多的是資源和決策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職場新人們少不了通過加班來實現升職加薪。

相關焦點

  • 存款多少錢算是中產階級?年薪10萬算中產嗎?
    文章末有喜聞樂見的打臉環節,喜歡看小茶打自己的臉的朋友們記得要點關注哦~中產的定義在想知道有多少存款是中產的時候,我們先來搞清楚一個問題:什麼是中產?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只要收入在整個國家處於中等偏上的話就算中產,那麼根據2019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年收入達到10萬元即可認為是中產。但是小茶相信,對於年收入十萬就是中產這個說法,還是有很多人不認可的。那麼,如果以生活品質來算呢?
  • 月薪多少才能算是中產階層?
    顯然如果是按照胡潤的這個標準,中國的中產階層人群可以說相當稀少,也不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如下圖所示,我們看一下國內對於中產階層的定義,從表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產階層的跨度很大分為三個檔位,新興中產階層的要求相對比較低,只要家庭每個月的可支配收入能達到5200-8300元就可以算是新興中產階層,按照一個家庭有夫妻2個勞動力來看,只要夫妻雙方的月收入能達到2600元-4150元範圍內的都屬於入門級中產,這個層次的中產人群應該也是最多的,至少覆蓋了
  • 年薪「80萬」的人能不能擠進「中產階層」的標準呢?
    年薪「80萬」的人能不能擠進「中產階層」的標準呢?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我是最牛金牛座」,小編是一個專注於研究社會經濟之類的人,一直關心著社會中的大小事,關注最新的社會政策,為你呈現最新最全的社會經濟類話題!
  • 在美國年薪多少才能算中產階層?
    在美國,年收入40萬美元屬於中產階層還是高收入群體?這可能要取決於你住在哪裡了。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將美國中產階級定義為家庭收入在全國收入中位數的三分之二到兩倍的一個區間段。
  • 我只有中產的負擔,沒有中產的生活,這叫什麼中產?
    每年都有一些機構媒體出來定義中產,說什麼家庭收入多少你就邁入中產階層了。昨天,有個在四線上班的朋友也打電話來和我聊中產並稱很羨慕我在大城市過上了中產生活。在中國擁有怎樣的生活和工作算得上中產階層?別人的中產生活和工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自己是怎樣中產的。我是企業經理,年收入20萬。老婆公司會計,年收入15萬,住在二線城市,有兩父母要贍養,有兩小孩要扶養,有房子要供。
  • 有房有車就是中產家庭嗎?我國中產新標準出爐,看看你家達標嗎?
    所以不要看著平均工資覺得我為當地拖後腿了,一個千萬級的富豪可以幫很多普通工資水平的上班族平均上去,可以查查當地所在城市的工資水平的中位數,來看看自己到底是出於上半部分還是下半部分,從而得知自己在當地處於什麼水平。但是還有很多人想要知道自己的家庭的經濟情況到底是什麼水平,而中產家庭就是我們認為普通家庭能夠達到的比較好的生活水平。
  • 大連的中產階層扎心了!他們是如何被房地產榨乾的
    0中產這個詞,今天已近乎一個笑話。前幾年,當媒體上流行的中國「中產階層消失」這樣的說法時,筆者就指出過,其實中產階層在當今的中國並沒有消失,只是應該改換一個說法。把「中產」兩個字改為「中慘」,即是中等程度的悲慘,或許更加符合現在中等收入階層的真實情況。
  • 我們眼中的中產,大多只是解決了溫飽
    一、新銳中產究竟在焦慮些什麼?我認為,中產們的焦慮,究其實質還在這一個「中」字上。中,就是不上不下。所有不上不下的狀態,好像都不是太好,例如「卡」,例如「忐忑」。中產的焦慮也來自於這種卡在半中,容易撕裂的狀態。
  • 「中產家庭」的標準是什麼?如今答案被揭曉,你家是否達標?
    如今,很多家庭以「中產家庭」為目標,希望自己的家庭成為「中產家庭」。近年來,關於「中產家庭」的熱議不斷,一時間讓「中產家庭」戴上了神秘的「面紗」!只是「中產家庭」的標準是什麼,有多少資產才能被稱為「中產家庭」,成為了當今最大的一個疑問!什麼是「中產階級」家庭?
  • 世界各國對中產定義不同 印度會說英語就算中產
    中印中產壓力沉重  最近幾年像中國、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飛速發展,中產階層也在迅速發展壯大。  中國社科院社會研究所教授李春玲介紹,1988年,以收入標準定義的中產階級在中國的城鎮中所佔比例不到1%,而2006年達到這一收入水平的人在城鎮中的比例接近9%。
  • 清華教授談中產收入標準:年薪10到50萬 有車有房能旅遊
    每個人心目中的「中產」,都有不一樣的標準。按照廣義理解,中產人家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閒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但年薪多少才算中產?
  • #到2020年我國中產階層有望達 4億人?你被中產了?#
    什麼樣的人可以稱之為中產呢?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給了一個具體的量化標準:中產的收入介於各地人均收入的平均值和平均值的2.5倍之間,也就是說,收入要達到平均水平,還得有一定數量的金融資產。蘇海南表示,按照這個定義,我國大概有2.4億中產者,到2020年,中產階層有望增加到近4億。
  • 為什麼有中產的收入,卻沒有中產良好的感覺和心態?
    2生於消費:中產是在消費的土壤裡生長的概念「中產」是個舶來詞。1951年美國對它才有了個學術上的研究和定義,誕生不過半個多世紀。這個概念進入中國的時間其實不長,進入21世紀才慢慢有國人接受,並一度成為「小資」的替代詞。
  • 關於中產階層的各種定義和指標體系
    國際流行的中產階層定義中產階層的定義和指標歷來是有爭論的。瑞信報告出臺之前,國際上流行過兩套指標。較早的指標重視中產階層賴以存在的根基。馬克思生活的19世紀,中產階層的根基是經濟產權,小僱主是傳統意義上的「老」中產階層,夾在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
  • 被集體圍獵的中產「乖乖女」
    被集體圍獵的中產「乖乖女」作者/慧超(一)婚託騙局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這一行當甚至是婚介機構和騙子們的「共謀」。不不不,我的意思不是批評女孩們的虛榮,我想強調的恰恰是,絕大多數女生(尤其是中產家庭教育出來的女生)本質上是非常單純和善良的——而這恰恰是她們被圍獵的「原罪」。
  • 新中產家庭的標準是什麼?
    新中產家庭的水準比起前些年媒體發布的中產其實是有所降低的。這也更貼近於實際。現在網上動輒月薪兩萬生活多麼拮据,身邊遍地都是幾十上百萬收入的說法,其實僅存於網絡。我國14億人口,納稅人群只有6000萬。因此5000元*2大概也就成為了標準中產階層門檻。以下圖為例,新興中產階層家庭月可支配收入是5200-8300元。標準中產則是8300-12500元。上層中產是12500-24000元。新興中產的意思是降低了中產門檻之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顧名思義是可以用於主動消費的收入。
  • 中關村在線發布中產階層科技消費調查報告
    8月11日,北京,中關村在線在財經行業專家,知名品牌代表,媒體嘉賓以及數十個中產家庭代表的見證下發布了「中產階層科技消費調查報告」。中產階層科技消費調查報告發布現場此次發布的「中產階層科技消費調查報告」,是中關村在線綜合GFK,奇虎360,京東商城,今日頭條等多平臺數據,進行篩選,分析推出的科技消費調查報告。
  • 理財魔方袁雨來受邀參加中信證券年會,講解AI理財理念為中產用戶...
    理財魔方袁雨來受邀參加中信證券年會,講解AI理財理念為中產用戶開拓市場 來源:財訊網 • 2020-12-11 19:22:27
  • 「中產家庭」標準來了,淨資產要達到「這個數」,你屬於中產嗎?
    現在,「中產」已成網絡熱詞,很多人都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中產家庭」中的一員。 畢竟在國人心中,中產家庭意味著較高的生活水平。這種小富即安的小資生活,是大家都嚮往的。那到底「中產家庭」的標準是多少?要達到怎樣的條件才能達標呢?
  • 張大春:新銳文學是角落裡的璀璨
    班宇的《冬泳》、郭爽的《正午時踏進光焰》、遠子的《白日漫遊》、楊好的《黑色小說》、黃昱寧的《八部半》五部新銳小說作品進行角逐,最終,黃昱寧的《八部半》獲得第二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首獎殊榮。 這項新興文學獎的評判標準是怎樣的?五部新銳文學作品折射出怎樣的共性?新銳作家該如何定義?文學獎的熱鬧過後,新銳文學將走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