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福利 | 讀《鴨巢圍的夜》雙語,拆解散文中譯英技巧

2021-02-19 自由翻譯日記

前兩天看了老翻譯家戴乃迭翻譯沈從文的《鴨巢圍的夜》,譯得很好。今天選幾個句子,試著總結一下這種類型的中譯英可以有怎樣的思路,供大家參考。

看到最後,有小小福利。

文學作品重在氣氛,翻譯時可以適時加點形容詞或副詞渲染氣氛。比如這一句:

大約黃昏時落了一陣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氣真冷,在寒氣中,一切仿佛都結了冰。便是空氣,也像快要結凍的樣子。

「真冷」的「真」,bitterly。寒氣,glacial atmosphere。如果用Very,cold air就比較平淡了。

戴老的譯文是:

Towards dusk it started snowing,but soon the snow stopped. It was bitterly cold. In that glacial atmosphere everything seemed turned to ice, the air itself as if on the point of freezing.

最後一個小句子處理成了獨立主格結構,這在文學描寫中十分常見,下面我會詳細分享一下這個點。

其次,可嘗試用獨立主格結構,將中文鬆散的小句子附著到主句上。獨立主格結構對加深動作背景的描述有比較好的效果。


什麼是獨立主格?

獨立主格獨立主格,顧名思義,其邏輯主語是與主句主語不同的。它由名詞或代詞作為邏輯主語,後面跟不定式、ing分詞、ed分詞、形容詞、副詞、介詞短語,如果是英譯中,可以當作狀語從句或定語來翻譯,比如:

the meeting being over,all of us went home

the meeting being over就是獨立主格結構,相當於 when the meeting was over,翻譯時也可以就著這個時間狀語從句來翻譯:開完會後我們就回家了。

文學作品中譯英的時候,有些小句子,和前文有聯繫,但是呢,前面用句號隔開成了另一個句子,而這個句子本身又比較短小,這時候就可以將這樣的小句子處理成獨立主格,附著到前面的那個大句子上,比如剛才那句:

在寒氣中,一切仿佛都結了冰。便是空氣,也像快要結凍的樣子。

便是空氣後面這句,很明顯是和前面那句有邏輯聯繫的,但在語法上,中間用句號隔開了。此處便可嘗試用獨立主格:

everything seemed turned to ice, the air itself as if on the point of freezing.

再比如這句:

小船上的水手,把船上下各處撐去,鋼鑽頭敲打著沿岸大石頭,發出好聽的聲音。

這個句子中有好幾個動作,撐去、敲打、發出。但如果要處理成一句話,最好是把「撐作」為主句的謂語動詞,「敲打」作為從屬結構。由於主句主語是水手,從屬結構的邏輯主語是鋼鑽頭,此處就可以是一個獨立主格啊。

而「發出好聽的聲音」,這個部分看似有很多字,但是我們可以在翻譯前作一個意思轉化:悅耳地敲打著沿岸大石頭,如此就把這些字用一個melodiously給概括了不是?

因此戴老的譯文是:

The crew punted our little craft up and down, the steel tips of the punting-poles clinking melodiously on the rocks.

第三,我想也是最難的部分,就是將中文原文的句子結構全部打散,在翻譯成英文時,重新布局。比如上面那個melodiously,將「發出好聽的聲音」這樣的動賓結構處理成一個副詞,簡潔達意。

但接下來要提的這個例句則更為複雜:

這地方是個長潭的轉折處,兩岸是高大壁立千丈的山,山頭上長著小竹子,長年翠色逼人。

中譯英的難不在於選詞,而在於結構。中文的句子太鬆散了,而英文句子重邏輯關聯,因此怎麼把看似一盤散沙的中文句子通過各種邏輯詞、主從句結構等整合到一起,是一個難點。我們在看中譯英的時候,先不著急看譯文,不著急查詞,先在腦海中將句子布局排列個大概,比如什麼成分作主句,哪個詞作地點狀語同位語等。

剛才那個句子,我們可以在腦海中大概構思一下譯文布局:

在長潭的轉折處,這個地方兩岸是 (be flanked by) 高山(on the peaks of which從句)長著小竹子(that定語從句,這些竹子)四季常青。

我一般看中譯英,就自己想到這一步,然後去看參考譯文,看看思路是否吻合。這一句話,戴老是這樣翻譯的:

This place, at a bend in a long lake, was flanked by high cliffs on the peaks of which grew small bamboos, an enchanting emerald the whole year round.

在這句譯文中,

在長潭的轉折處 ---->>>>介詞短語做插入語,跟在主語這個地方後面,銜接更緊密。

兩岸是……---->>>> be flanked by,如果是周圍是什麼,可以嘗試 be surrounded by。

小竹子,長年翠色逼人---->>>>同位語,enchanting 迷人的,嫵媚的;emerald 豔綠色,翠綠色,名詞。

這句譯文的構思關鍵在「兩岸」的處理,這個詞像個扁擔一樣挑著句子左右兩端的信息,一邊是「在長潭的轉折處」,另一邊是「山和山上的長青竹」。如果想不到這一層,怕是要在這裡斷開另外組句,那樣的話譯文就很鬆散了。

第四,善用被動句,倒著譯。

中文裡常有無主語句子,但英文句子大多是有主語的。因此碰到無主語的中文,最常見的就是用被動態,倒著翻譯,避免去增補主語。一來可能補錯,二來,會比較累贅。比如這個句子:

各個船上皆在後艙燒了火,用鐵鼎罐煮飯,飯燜熟後,又換鍋子熬油,譁的把蔬菜倒進熱鍋裡去。

這個句子裡就沒有動作發出者,但從邏輯我們可以判斷這些動作肯定是人做出來的,可能是船員,但不確定,也可能是其他什麼人。這時候去增補施動者就不太妥當了。所以,被動,倒譯。思路可以是這樣:

飯被煮著(在鐵鼎罐裡)(鐵鼎罐在火上)(火在船後艙燒的),and 蔬菜被倒到發出譁的聲音的熱油裡(熱油在鍋裡)。

這是我一開始的思路布局。再看戴譯:

Rice was boiled in iron cauldrons over fires in the stern, and once this was cooked the vegetables were fried in another pan of sizzling oil.

前半句的思路算是吻合了,後半句,in another pan of sizzling oil,聲景並茂,也很簡潔,只有一個地點狀語。

以上就是我對戴譯《鴨巢圍的夜》的一點心得總結,希望能拋磚引玉哦~~期待交流。另外,分享一下我最近看的這本書,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這是許多院校MTI的必讀書目:《散文佳作108篇》。感興趣的譯友也可以自己買來翻一翻,練習對照一下。

下方評論區置頂位置有這本書PDF的獲取方式。

晚安。



相關焦點

  • [雙語閱讀]張培基英譯散文——《書的抒情》
    Eulogizing Books柯靈Ke Ling| 譯文摘自張培基《英譯中國散文選二英漢差異的原因,英語中表示原因的句子通常後置(如果不是表特殊強調的話~),這點在英譯漢時尤為凸顯綜述:柯靈的散文一項講究文字的優美洗臉,他的文章在文字上非常講究,這點在文章的題目上就可以就看出,因此我們在翻譯時,在選詞和理解上要尤為注意
  • [雙語閱讀]張培基英譯散文——《霧》,美爆了!
    茅盾Mao Dun| 譯文摘自張培基《英譯中國散文選二我來此的第一夜就看見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頂巔像鑽石裝成的寶冕似的燈火。那時我的房裡還沒有電燈,每晚上在暗中默坐,凝望這半空的一片光明,使我記起了兒時所讀的童話。實在的呢,這排列得很整齊的依稀分為三層的火球,襯著黑魆魆的山峰的背景,無論如何,是會引起非人間的縹緲的思想的。
  • 雙語:中央電視臺部分欄目名稱英譯初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中央電視臺部分欄目名稱英譯初探 2004-05-11 16:13 來源:新東方論壇 作者:
  • 陝西故事走向世界:當代文學名著英譯叢書啟動暨《賈平凹散文選...
    1月10日,2019年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當天,由中國翻譯協會、陝西省翻譯協會支持,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當代文學名著英譯叢書啟動暨《賈平凹散文選(漢英對照)》新書發布會在大會新聞中心隆重舉行。
  • 《古文觀止》英譯系列(14):讀孟嘗君傳
    法規英譯,1800元/千字9. 翻譯改稿(英譯漢),1200元/千字10. 翻譯改稿(漢譯英),1400元/千字11. CATTI培訓資料,每件50元,每套1500元12. 無他,就是要有一顆敏銳敏感和狐疑的心,時刻擔心自己並沒有真正掌握這個字的用法,勤讀詞典釋義和例句,細心理解,做到透徹領悟。除了細心研讀詞典外,還要在平時的閱讀中勤於觀察,看到別人使用諸如這樣的表達「We're always looking for new talent」(牛津)時不要無動於衷,心靈的湖面上沒有泛起任何漣漪,而是眼尖得立馬看到最後那個字「talent」怎麼用了單數形式?
  • 卡住公共場所英譯問題並非難事
    對一些單位來說,公示語英譯出錯還是在於重視不夠,只是在形式上設置了雙語標識牌、提示牌,對於「牌子」究竟有沒有「面子」、是否經得起細看卻無所用心 ■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昨日,深圳市外辦牽頭,組織由中外專家、媒體記者組成的聯合督查小組赴多處文化場館進行檢查,這標誌著深圳今年聚焦於文化場館的雙語標識糾錯行動正式開啟。
  •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英語(含英日雙語、英法雙語、商務英語、旅遊...
    英日雙語方向  培養目標:使學生受到英語和日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良好的訓練。從大一開始,除了開設英語聽、說、讀、寫技巧訓練的基礎課程外,還同時開設日語基礎課程。三、四年級加大日語課程量,開設日漢互譯等課程,讓學生紮實地掌握英語,還能流利地使用日語進行交流。學生不但掌握兩門外語,還能了解英美國家和日本等東南亞國家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知識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
  • 吳其堯︱古詩詞中「處」字的理解與英譯
    於是在以後的閱讀中,他也是碰到帶有「處」字的句子就特別留心,凡是不能當方位處所講的,就逐例做成卡片。最後經過排比歸納、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處」有時不指處所,而是指時間。我不知道王鍈先生和日本學者誰發現在先,也不知道他們互相是否有所借鑑,不管怎樣,他們的研究得到了一致的結果。我讀到此處,不禁拍案叫絕,當時的興奮程度,不亞於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新星。
  • 版英語英譯英高級閱讀這麼「讀」:passion,or affection
    原版英語英譯英高級閱讀這麼「讀」:passion,or affection我們說英語主要用於「閱讀」與「交流」。而一般人有認為只有「交流」才是「雙向交流」,「閱讀」也是「單向」的。英語閱讀也是可以做到跟「交流」一樣的「雙向交流」的:這就是英語英譯英高級閱讀。下文中的passion和affection一詞也許你是第一次遇到,於是就「用」中文「閱讀」,分別把它們「說」成中文:熱情、感情。這樣的英語「英語閱讀」顯然就是「單向交流」了:英語「進」,中文「出」。
  • 否定句的英譯
    在上這節筆譯課前,我對否定句的英譯沒有過一絲絲的困惑,不就是照著翻譯就可以了嗎。可上了這節課,我發現,原來翻譯否定句還有這麼多講究。漢語否定句一般分兩類:單重否定句和雙重否定句。漢語中的否定概念通過詞彙手段表達,因此,否定句中都帶有否定字詞的標記,如「不、無、沒、非」等。
  • 99歲譯界泰鬥,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丨21讀書
    卻不曾想,當世竟真有一位英譯詩詞的泰鬥級人物,以「意美、音美、形美」的超高標準,翻譯出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英文字形對仗工整,用詞押韻讀來韻律悅耳,詩句意境完美重現。能將詩詞用英文翻譯得如此精妙、不失中文之美的,便是「詩譯英法第一人」譯界泰鬥許淵衝先生。
  • 推理大師的三個寫作建議:如何通過拆解,掌握小說的寫作技巧?
    在《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中,勞倫斯告訴我們,寫作是沒有公式的,別人的寫作方式不一定適合你。這就意味著,新手寫作者要做的,不是「複製」那些成功作家的寫作方式和習慣,而是要去「拆解」成功作品的寫作亮點和技巧,在拆解中學習,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
  • 翻譯思路拆解 | 2020年CATTI三級筆譯中譯英:access比你想像的要靈活
    複習一下>>翻譯思路拆解 | 2020年CATTI三級筆譯中譯英:如何將「大力推動」翻出花兒來今天的拆解原文:中國歡迎公平、開放、競爭的市場,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致力於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中國主張自由貿易,反對貿易壁壘和貿易保護主義。我們希望建立開放、安全的數字經濟環境,確保網際網路為經濟發展和創新服務。我們主張網際網路接入應公平、普遍。
  • 中翻英該如何下手?
    ,最主要的原因是畏難心理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甚至停止了掙扎翻譯大牛們覺得中翻英難,不好寫,所以網上搜索英語翻譯教程,英翻中多的數不過來,而中翻英就那麼幾本,本來數量就少,值得一讀的就更少了;老師覺得中翻英難,在實際項目中,英翻中的使用率也遠遠高於中翻英,所以教學總是側重英翻中多一點;學生們覺得中翻英難,所以日常練習中總是有意識避開中翻英
  • 成語英譯怎麼破?!
    成語俗語英譯難在哪裡成語俗語之所以難翻譯,是因為1 年代比較久遠2 集中了很多語言經典的修辭手法在裡面那該怎麼破?但是精彩的翻譯不僅是譯原意,也能譯修辭!精通雙語的習慣修辭表達、靈活轉換才能遊刃有餘,更勝一籌。比如說翻譯家許淵衝翻譯毛澤東詩:「不愛紅裝愛武裝」譯成「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同一個詞的不同意思搭配出兩個不同的詞組。無怪乎之前給我們投稿的鄧文君同學感嘆:翻譯是一種寫作!
  • 中國現代詩歌英譯系列之二十九《問》譯文
    第七行「我這支尖細的筆」譯為my pen is in less fair,謙遜地表示「禿筆」。原詩每節偶行押韻,意象清晰。譯詩大部分句子押了尾韻。羅淑萍,旅美作家,雙語詩人,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肇慶市翻譯協會海外會員。熱愛寫作和翻譯,出版過中英雙語詩集《詩意棲居舊金山》及文集《品味生活》。
  • 漢語人名英譯(雙語)
    原名:孔子(字仲尼)英譯:Confucius潮名:       原名:隋文帝英譯:Emperor Wen of Sui潮名:     原名: 唐太宗李世民英譯:Emperor Taizong of Tang,潮名:Listenme
  • 中國現代詩歌英譯系列之二十三《微微的希望》譯文
    韻法上添加一點技巧, 讀來會妙趣橫生。通過增詞和倒裝回譯的結果也保留有原詩的意義,試做比較:「我,和無數的每一個不能孵化的小石子堆疊在一起;一條藍色河流的波浪慢慢地湧上來,如其所願吞沒了我們。然後又悄悄地把我們吐了出來;我並沒有其它的欲望在頭腦中流動(浮現),只希望小草的影子仍能長高。」任誠剛,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英語教授;雲南大學滇池學院客座教授。
  • 英讀廊——你慢慢飛:小鳥在風中不會被吹走?
    * 用英語自身來理解和學習英語是最好的方式,《英讀廊》是《滿庭說英語》中的拓展閱讀系列,這一系列的文章力求幫助大家在英語閱讀能力上有所提升,並樹立英語思維;* 推薦的閱讀的方法是:先原文,適當看解析閱讀,還有疑惑再看雙語對照。
  • 中國現代詩歌英譯系列之十七《時間》譯文
    譯原題詞:江楓欄目名稱:中國現代詩歌英譯系列欄目主持:解斌 羅曉佳欄目顧問:何功傑 李正栓 桑恆昌 張智中 鄒建軍 (按音序排名)欄目題詞:郭文章中文朗誦:李天子英文朗誦:王劫蘇本期書法:蔡鐵勇 徐以富本期繪畫:吳振武 本期編輯:李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