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教育的六大基本特徵

2021-02-22 安東尼文化傳播

老師不對,一切白費,老師的決定性因素,是哲學教育的第一個特徵。

哲學教育是一個投影,它投的是什麼影?是「無」的影。

無是什麼?是宇宙的道,是最終極智慧。

所以,哲學教育投出來是無影的,但它又在投影。

這種終極的矛盾體,沒有真正領悟到的人,是永遠弄不明白的。

而只有真正弄懂的時候,才能夠活靈活現、出神入化,才能夠指導一個人的成長進步,指導一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等等。

老師不對,一切白費,老師的決定性因素,是哲學教育的第一個特徵。


 

哲學教育是一個打通根脈的教育。哲學教育是從甲骨文,到《道德經》、《四書五經》,到《傳習錄》、《菜根譚》,包括其它一些經典著作,從上到下能打通的一個生態體系。

哲學教育是一系列思想體系合一的境界。從字到人,到事,到理,這是一個系統,它是完全運行起來的。

 

字是什麼?

字的背後是對人類智慧的一種終極概括。文字懂了,文化的終極密碼就打通了。

從根本上入手,才是哲學教育。

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奧妙,不能下功夫深入研究,不能每天持之以恆地學習,顯然是無法達到的。

 

哲學教育是一個根本性的、源頭性的教育。

 

很多人的學習成績並不差,但做人的水平並不高,沒有格局,沒有擔當,也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利他無我,無法進入一種空靈的境界。守中,清靜無為,等等,他都做不到。為什麼?根脈打不通。

 

教育是個母盤,其中對民族文化的傳承是本質內容。

 

人類的文字代表人類智慧的根本的概括升級和傳承,而這個過程才有了教育。否則你教什麼。

 

教育兩個字和文字兩個字,它都有相關性的。育是生孩子,字是屋裡生孩子,本質都是傳承;教是弄懂爻,文是爻在心中,本質都是弄清能量,弄清道。教育和文字都是概括:能量與繼承。

  

哲學教育的體系中,最核心體系甲骨文、聖賢思想、哲學王牌人性課、領袖贏等等,都是基於對人最本質的能量體打通,最本質的人格系統,最本質的思想覺悟,最本質的生命覺醒等等。哲學教育的內容是對道的、根脈性的、真正的傳承和升華。


哲學教育,是一個真正放大人的格局的教育。人需要大格局的引領,這種大格局就是教育的一個核心特徵。

 

哲學教育,是一個真正放大人的格局的教育。

人的聰明不值錢,很多人都聰明。孫悟空很聰明,很有智慧,也很能打,但是沒有唐僧那種格局,沒有這種目標,那他永遠也取不到真經,成不了佛。

 

諸葛亮很聰明,諸葛亮是在劉備的指引下,完成了他的角色,否則他還是一個很聰明的、種地的、躬耕南陽的布衣。

 

人需要大格局的引領,這種大格局就是教育的一個核心特徵。

 

中國的讀書人,生下來就是要平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就是個格局,是個基本格局。

 

中國從來都不缺聰明人,但是缺那種真正為社會發展,為民族利益做奉獻的人。所有大福報者,都是能夠有利他精神,真正為世界人類做貢獻的人。而那些從根上有自私自利心的人,一定不會有什麼圓滿的人生。

 

教育就是把人的心打開,把格局放大。你往框裡走就是黑洞;越走越黑往外走就是宇宙,越走,越光明,越天人合一。

 

哲學教育的本質,是把人的格局打開。一個人的格局打不開就像一個動物,天天在七情六慾、各種情緒之中,這是很悲催的。

 

人的價值,在於為世界做貢獻,人的意義在於與道相合,像陽光、像春風、像水一樣,達到利萬物而不爭的境界。我們的教育,如果能夠把人放大到道的境界上,與道相合,那麼我們的教育,就真正的成功了。

 

很多孩子是井底之蛙,你問他理想是什麼,不知道;你問他將來要做什麼,不知道。他怎麼可能成為人才呢?

 

他不知道世界上什麼被需要,也不知道需要什麼,不會體會別人的需要,也不知道這個社會發展是哪些力量在支撐,也不知道這個國家需要什麼,也不知道民族發展需要什麼。

 

人根本的格局是合於道。什麼是好人?什麼有前途?什麼沒有前途?合於道就有前途,不合於道就沒有前途,這是一個根本的概括,也是我們文化的一個特徵。

 

合於道,是利他無我的,推動人類發展的;不合於道,是利己的,是走向黑暗的。

教育就是讓人合於道,這個本質的結論是對教育的根本性的概括。從古至今,有無數的英雄豪傑,有無數的先賢追求真理,推動人類進步,最後落腳成一個點,就是道。合於道,吉,三個吉運轉起來,哲學;不合於道,兇;再不合於道,被困住了,就是埋葬了,毀滅了。

 

合於道就可以平天下,合於道就可以致良知,合於道就率性,合於道,就有德。天命之謂性,命是人合於道的運轉。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教也好,學也好,爻也好,一切能量運轉也好,本質就是道。合於道否,這是一個根本的,對一個人的格局的落腳點。

 

世界真正偉大成功的人,肯定是在人格層面、格局層面、道的層面完全打通,合於道的表達就是德,立德樹人,就是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全息的,像氣候一樣,像生態一樣,它絕不僅僅解決一個草變綠的問題,它要解決整個生態體系進入春天的問題,這才是教育。

 

哲學教育是一個實踐性的教育,綜合實踐。教育是化冰,一個冰在零下30度的場景裡面,你怎麼砸,砸成末還是冰末,切成塊還是冰塊,最後還是冰。為什麼?因為度數在那兒呢。

 

化冰,把溫度往上走,走到春天了,變成15、20度,那冰就化了。哲學教育如化冰,是一個全方位的磁場。

 

真正的教育是全息的,像氣候一樣,像生態一樣,它絕不僅僅解決一個草變綠的問題,它要解決整個生態體系進入春天的問題,這才是教育。

 

說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那個問題又出來了,小學時候有問題,初中有問題,高中有問題,大學還是一大堆問題,等大學出來了,結婚生孩子又一大堆問題,所以沒個頭。

 

孩子不愛學習了,孩子愛打遊戲了,孩子三心二意了,孩子沒耐心了,孩子情緒不好了,孩子學會與家長瞪眼了,甚至不學習了,一大堆問題。你一個一個的解決,能解決的完嗎?

 

冬天來了,要改變氣候,而不是敲碎一塊冰。而且敲碎的冰,是表面看著敲碎了,實際上還是冰。

 

哲學教育是從根脈上,理順了一個人,把一個人的能量極,打開了。大樹的根脈打通了,能量不斷的吸入,最後,能夠再對它的生命決定性力量的這種點上發揮作用。

 

文字打通了,文明程度進化了。聖賢思想打通了,實踐邏輯清晰了。人性的特徵,人格的核心把握透了,一通百通,千變萬化,出神入化,這個層次就進入無的境界,最後又能夠指導生活、工作方方面面,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我們要實現生命終極的平衡,進入能量釋放,達到一種終極的、對人類的貢獻,這是我們對哲學教育基本的態度和出發點。

哲學教育的理想是:「人人做好人,世界就好了」。但是人人做好人,是很難實現的一種境界,它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我們要實現生命終極的平衡,達到一種終極的對人類的貢獻,這是我們對哲學教育基本的態度和出發點。

用整個生命,去推動哲學教育,把生命中領悟出來的、最核心的、釀出來的酒,通過哲學教育的形式,傳遞給全世界,以生命的全部來推進它。

哲學教育把生命的所有的核心融在一起,它是一個命題、命理的邏輯,是一通百通,合於道全通的一個根本的體系的統一。


哲學教育是對所有教育的一個總結。哲學教育是教育的教育、母盤的教育、總結性的、概括性的、終極的教育形式的一種落腳。

 

哲學教育是要讓人合於道,讓人人合於道。哲學教育把生命的所有的核心融在一起,它不是一個以問題找答案的邏輯,它是一個命題命理的邏輯,是一通百通,合於道全通一個根本的體系。

 

哲學教育是大一統的教育,是對人性、人的能量、宇宙的運行、道的存在、人合於道的特徵等等本質層面的全面的教育;

 

對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身邊人每個人的相處,如何推進自己前進,推進世界前進,獲取真正的幸福快樂終極的開心,燦爛的微笑,等等,全息的終極性的教育形態。

 

哲學教育對整個教育的概括,是把所有教育融到哲學教育境界。教育的哲學,哲學的教育,最後是一棵大樹,匯聚了N多支樹枝;是一個大海,匯聚了N多溪水;哲學教育也會不斷的擴張,和其它很多教育結合。

 

我們要把哲學變成一個主流,把哲學教育做成一個作業系統,做成一個晶片,來引領所有的具體教育。

 

推薦閱讀

你快樂嗎?

日本之行

寫給母親的詩

你若懂我,該有多好

《芳華》:好人,應該更好

談磨嘰與教育

為你朗讀丨漫步布達拉-陳朝輝

》》》戳此選擇哲學教育課程

安東尼哲學教育御龍班招生簡章

第四屆領袖贏招生簡章

安東尼哲學教育課程體系及代理政策詳解

》》》戳此購買《朝聞道》

《朝聞道》陳朝輝老師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哲學六大要素:回答什麼是哲學
    再次,威廉·詹姆斯的觀點看重哲學的能動性:「哲學的全部,僅僅是人的思想……」⑦另外一些人認為,哲學就是哲學的行為,是哲學起作用的方式,它決定了人們的生活,又受生活的影響。儘管當代哲學家對哲學的定義有著側重點和某些實質性的看法的不同,哲學家仍然可以用哲學的六大要素來描述,這六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下面我們依次來討論它們。
  • 教育哲學研究方法的應用
    因此,教育哲學研究對整體性把握教育事物的追求決定其在方法上具有以下基本定位:教育哲學研究方法是整體性把握事物的方法;教育哲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處理對象是命題;教育哲學研究方法的基本環節是命題收集、整理和再表達。教育哲學研究在方法上的這種基本定位最終決定了教育哲學研究方法在根本上是邏輯推理方法,既可以有傳統的演繹邏輯方法和歸納邏輯方法,又可以有以邏輯推理為內核的概念分析法和現象學方法等。
  • 2020精彩回顧 | 「教育哲學、教育基本理論」領域系列文章
    前兩個考察指出德國文化庸人阻礙了真正的德意志文化的復興,探討了其心靈形成的病理,認為過度的歷史知識和歷史教育摧毀了其生命所必需的幻象,窒息了他們生命的創造力;後兩個考察則探討了叔本華如何不合時宜地用自己的哲學孕育了一種真正的文化,而華格納則把這種哲學轉化為一種提升生命的悲劇藝術之中。
  • 馬克思主義哲學(二)馬哲及其特徵
    3、哲學發展產物:對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革命學說的批判性的繼承,創造性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批判性吸收了黑格爾「合理內核」——辯證法思想;批判性吸收了費爾巴哈「基本內核」——唯物主義思想。
  • 分析哲學的基本方法丨西方哲學史·分析哲學
    雖然在不同的分析哲學家那裡,「分析」概念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和被不同地使用著,但有一點是非常清楚的,這就是說,分析的方法總是與邏輯密切相關的。亞里斯多德的分析概念就是他的邏輯方法的體現,他的《分析篇》正是他的重要邏輯著作。
  • 法國大學哲學教育的必經之路 ——法國中學哲學教育
    我對黃老師說:「如果一個法國年輕人完成了義務教育,那麼他一定學過一年哲學,一定思考過形上學的基本問題。」 一  法國中學哲學教育是哲學專業教育的重要環節 我於2003 - 2014年在法國裡昂三大哲學系學習哲學,從本科讀到博士,一路走來痛並快樂著,不必累述。
  • 海德格爾《古代哲學的基本概念》來了!
    序言第1節 課程的目的和特徵第2節 在當前對哲學的觀點範圍內對哲學概念的初步定義第3節 相對於實證科學,對哲學的對象的初步規定:哲學作為批判科學第4節 哲學的「批判」功能:分離和區分存在者與存在第5節 課程的目的和方法第6節 關於文本,最重要的資料。
  • 法國大學哲學教育的必經之路——法國中學哲學教育
    我對黃老師說:「如果一個法國年輕人完成了義務教育,那麼他一定學過一年哲學,一定思考過形上學的基本問題。」一.法國中學哲學教育是哲學專業教育的重要環節我於2003年至2014年在法國裡昂三大哲學系學習哲學,從本科讀到博士,一路走來痛並快樂著,不必累述。
  • 杜威:教育哲學
    我們現在要討論這個問題,扼要地敘述以上討論所包含的邏輯順序,以便提出討論中所包含的哲學問題。以後,我們將以更加專門的哲學術語簡要地討論教育實踐中各種教育理想所包含的認識論和道德論。前面各章按邏輯順序可以分成三個部分。1、最初幾章把教育看作社會的需要和社會的職能。這幾章的目的在於勾畫教育的一般特徵,把教育看作社會群體賴以維持其繼續生存的過程。
  • 喜馬拉雅貓的六大特徵,晶瑩剔透
    喜馬拉雅貓呢有六大特徵,我們現在就來說一說它的直餾大特徵,分別是哪六大。首先,第一大特徵,那就是他的眼睛是非常的晶瑩剔透,而且是藍色的,看起來呢,就像是一顆質地非常好的藍寶石,這個呢就是它非常大的一個特徵了,因為在貓咪當中是很少有貓咪的眼睛能夠藍成這個樣子,而且是非常的美麗。
  • 自我的尋求:中國教育哲學的自我認同
    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教育哲學的基本任務仍將是持續、深入地走向多元現代性。多元現代性、中國傳統思想的創造性轉化、中國特色的教育話語體系等問題仍將是教育哲學現代性研究的焦點。這就決定了對中國教育哲學的考察必須放置在歷史之中,並將中國教育哲學在回應時代召喚中的自我形塑視為教育哲學的理性自覺。  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史的存在樣態決定性地影響了中國教育哲學的發展。把中國教育哲學發展放置在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之後的歷史框架中去考量是貫徹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考量中國教育哲學現代性發展歷程必須堅守的基本原則。
  •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六大措施加強本科教學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六大措施加強本科教學 2008-10-31   近年來,哲學等「遠離市場」、「遠離應用」的基礎學科受冷落、被邊緣化的趨勢十分明顯。
  • 胡衛平:如何落實六大基本要素,推動教學走向深度?
    思維型教學理論強調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六大基本要素,它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素養的形成有緊密聯繫。讓思維型教學走向深度,不能忽視六大基本素養。本文整理自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胡衛平教授在北京國音實驗學校思維型教學主題線上培訓中的分享。
  • 推薦 | 名校長的重要職責:凝練學校教育哲學
    因為「學校教育哲學是學校作為一個組織或者共同體整體看待自身的一種方式,主要包括對待學校共同體成員的方式、對待學校工作的態度以及學校的使命與願景,其目的是為了尋求教育的幸福。」【6】學校教育哲學具有穩定性、實踐性、內隱性、複雜性等特徵。學校教育哲學是從學校的辦學過程中抽象出來的、關於學校一切教育活動的總的思想觀點。
  • 江怡:哲學通識教育的現狀、挑戰和出路
    在當前中國高等學校裡,哲學通識教育已經基本上被視作人文通識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前沿】學校教育哲學的包含哪些觀念?
    所謂觀念表徵,則是指學校教育哲學觀念要素的呈現方式與結果。(見下圖)(一)學校教育哲學的本體觀這裡所說的本體觀是指學校主體通過高度抽象的認識活動,從學校生活現實中發現、凝練和形成的對本校存在與發展最基本、最根本的起始範疇的認識。
  • 顧明遠:教育現代化的八個基本特徵
    人民網北京12月9日電(記者董洪亮)在近日舉行的「首屆京師教育論壇——區域教育現代化暨全國教育局長峰會」上,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把教育現代化的基本特徵歸納為八個方面。
  • 於維濤:校長教育哲學的反思與重構
    斯賓塞曾說過:「只有真正的哲學家才能進行真正的教育。」四是教育哲學歷史發展和實踐經驗為我們更深入地研究校長的教育哲學這一命題提供了可能性。1.校長教育哲學概念校長的教育哲學是校長以一定的哲學理論和方法為基礎,在專業學習、教育實踐與日常生活過程中,通過思想引領、實踐創新、社會擔當而建構的有關教育理論化、系統化知識、方法與價值體系。
  • 德性與規範:道德教育哲學本質的世紀論爭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德性」為古希臘社會的道德教育奠定了一種實踐基調,這種基調以「成為人」為其終極目的,道德教育哲學的本質便在於人類對幸福生活的追尋與實踐。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德性,是否接受了好的道德教育,所依據的是他在整個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一以貫之的行為特徵與道德傾向。
  • 哲學基本問題下的經濟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誰是第一性的問題,由此劃分開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儘管哲學的流派眾多,大家對哲學的理解千差萬別,但目前已經很少有專業人士質疑這個基本問題。哲學的其他問題會因其對待哲學基本問題認識的不同,即使按照相同或類似的理論框架和分析工具也會得出明顯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結論來。社會科學的其他學科是以哲學為基礎的,唯物和唯心的差別,自然而然地會從各個學科及其流派的理論演化和研究路徑中顯現出些許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