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別光催!控制負面情緒緊迫性,保持前額葉穩定,愛上學習

2020-09-16 注意力訓練專家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這一行為,把多少溫柔媽媽由此變成了「催媽」?早晨催起床、放學催作業、晚上又催著孩子睡覺……


看到孩子在那兒磨磨蹭蹭地起床、放學後拖著就是不去寫作業……

當媽的心裡就像麻了爪兒似的,忍著忍著就又叉腰高嗓地對孩子開催。


小軒媽媽:

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可是他一直有個多年也改不掉的毛病,那就是拖拉磨蹭。

晚上放學回家後就是這兒玩一下那兒玩一下,就是想不起去寫作業,等作業寫完了時間也不早了,早上指定是起不來的,我要一直催他、提醒他,他才會慢騰騰地從床上爬起來,有時甚至因此而上學遲到,嚴重影響上課狀態

老師已經打過好幾次電話反映他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為什麼媽媽在大事小情上都一直催著孩子了,孩子的動作還是快不起來呢?其實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他們的口頭語就是「等一下」「一會兒就去」。


孩子們這到底是怎麼了?到底是什麼讓孩子養成了這種拖拖拉拉的壞習慣呢?


02

渥太華卡爾頓大學拖延研究小組成員,心理學教授蒂姆·皮切爾(Tim Pychyl)博士說:「拖延是一個情緒調節問題,而不是時間管理問題。


在2013年的一項研究中,皮切爾博士和西羅伊斯博士發現,拖延可被理解為「首先修復短期心情,而不是追求長期的計劃行動。」皮切爾博士說到。


簡單來說,拖延是指更多地關注「控制負面心情的緊迫性」,而不是繼續執行任務。


孩子的大腦發育,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天生是拖延者。

《拖延心理學》的作者、全球著名拖延心理學研究者、皮爾斯·斯蒂爾認為,大腦功能發育的步調不一致,是拖延的起因。

大腦邊緣系統掌管原始衝動,它最早進化形成。而代表著自控的前額葉皮層,要到20歲左右才會發育完成。

因此,孩子是受大腦邊緣系統控制的,他們沒有耐心,只懂得眼前的快樂,對討厭的事情自然視而不見。

前額葉擔任著人腦中「管理中樞」的職位,負責我們的專注行為、組織能力、執行能力、推理判斷、控制衝動和做出決策,可它卻是人的大腦中最晚出現的新皮層,也是成熟最晚的部分之一!


大腦內還有一個古老的腦結構——「邊緣系統」,它一路伴隨人類發展,第一要務是保證我們的生存,滿足我們本能性的需求,像是餓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看到好看的就要多看幾眼等等。

因此簡單來說,自控力就是「本性」和「理性」的相互抗爭,當前額葉戰勝邊緣系統,我們就可以很好地自我控制
電視這麼好看,我為什麼要關掉早點睡覺?刷牙很不舒服,蛀牙又會怎麼樣,不管它。

孩子的天性決定他們只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對待討厭的事情,不想做又不能編理由,只好一拖再拖。


一旦孩子養成拖拉磨蹭的習慣,孩子就很難提升學習興趣,全身心投入學習,容易出現分心走神,影響學習效率,長此以往,孩子還會產生畏難情緒,學習困難。


03

雖說孩子的認知,決定他們很難理解效率,也看不到長遠的關係,但好在拖延更多是一種習慣。

而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幫助孩子戰勝拖延,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制定鼓勵性規則,有效預防孩子拖延。

孩子拖延,很大可能是討厭它,或者急著做更感興趣的事情。我們可以把孩子最喜歡的事情當作交換條件,激勵孩子自動把事情做好。

幫助孩子制定鼓勵性規則,通過完成一定學習任務的同時,給予相應的鼓勵或者獎勵,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激發大腦多巴胺分泌,保持前額葉穩定,讓孩子愛上學習。

競思注意力訓練,在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的基礎上,穿插多方位針對性提升方案,通過通關完成任務的方式,在孩子訓練過程中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和獎勵措施,幫助孩子養成高效用腦習慣,提升學習效率。

每一位競思學員的注意力具體表現都大不相同,競思會通過專業測評來了解學員具體清涼,針對性制定訓練方案。

在學員參與腦電生物反饋訓練過程中,訓練老師會合理安排心理輔導、情緒管理、行為糾正等輔助鍛鍊,從綜合、全面的角度促進孩子的高效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為什麼磨蹭?因為你只會催催催
    有意磨蹭的原因01孩子對要做的事有負面情緒孩子具有畏難情緒,認為家長給的任務他完成不了。因為他之前嘗試幾次沒有成功,就有了畏難情緒。 孩子還會有厭惡情緒。有的小朋友吃飯慢、磨蹭,是因為小朋友內心可能對某些食材是拒絕的,比如不愛吃西蘭花、胡蘿蔔。 因為厭惡,所以逃避,為了逃避,所以磨蹭。
  • 面對孩子的磨蹭,家長不要只在一旁催,要找出養成壞習慣的原因
    看到這裡,我負責任的跟各位家長說一句:別生氣!也別老催!心裡再著急,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畢竟是親生的。解決磨蹭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原因。導致孩子磨蹭的原因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無意磨蹭和有意磨蹭兩類。孩子對需要做的事有負面情緒孩子具有畏難情緒,認為家長給的任務他完成不了。我兒子3歲的時候我曾訓練他自己使用小便池,沒想到一向乖巧的小傢伙連連拒絕:「不行,我不行。」寧願憋著尿也不進廁所。孩子還會有厭惡情緒。有的小朋友吃飯慢、磨蹭,是因為小朋友內心可能對某些食材是拒絕的,比如不愛吃西蘭花、胡蘿蔔。
  • 孩子磨蹭不是病,要了親媽的「命」,想讓孩子動起來別只會催催催
    但是架不住我們生了一個磨磨蹭蹭的女兒,按照路線圖兩個小時能走完的路程,糖果愣是趴在樹樁上看了一個半個小時的蘑菇,最後還是糖爸扛起孩子飛奔才趕上車。別看路上的寶寶看起來可可愛愛,無數寶媽在背後面臨著和我相同的困擾。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4招,專治孩子磨蹭,太管用了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小明媽媽說: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每天一醒來我就叫孩子起床,等我早飯都做好了,發現孩子還在洗漱。好不容易等到他吃早飯,結果慢的呀,把我急得心裡發慌!每次都要在旁邊催他,「快點吃,不然來不及了,要遲到了,爸爸媽媽都吃完等你多久了。」結果他還不耐煩,還說最討厭我們說這句話,有時候飯也不吃了。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磨蹭」的標籤,卻沒有弄清楚:到底是孩子磨蹭,還是你覺得他比較慢?他們可能已經拼盡全力,只是還達不到你的要求,別太苛求你最愛的孩子。其實當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狀態當成問題時,自己狂躁和焦慮的情緒就會減少。
  • 孩子磨蹭催不動,家長心急怎麼辦?
    催一聲沒動靜,多催幾次,孩子到先急眼。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催孩子,覺得只要我們催的急一點,孩子就能馬上去做。其實不然,可能我們一聲聲的"快點快點",正在掀起一場孩子的情緒風波。 我們希望孩子快點完成什麼事,就直接告訴他。比如穿衣穿鞋,我們就直接把衣服鞋子遞給他們,"來,穿鞋or衣服了"。
  • 家長越催,孩子越慢?對付磨蹭,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老師每天催他,他卻像是無動於衷。弟弟小時候也常被媽媽催促,包括現在,我媽還是忍不住每天催他做這做那。我催孩子的感覺跟我媽催弟弟的感覺一樣!孩子想要按自己的節奏來玩,這時候家長讓他寫作業、收玩具、洗臉刷牙之類的,他都會覺得不滿。表面上看,孩子並沒有表現出其他的情緒,只是有點磨蹭,但是這種表現暗含的情緒就是「我不願意」。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不是孩子磨蹭,而是.小明媽媽說: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每天一醒來我就叫孩子起床,等我早飯都做好了,發現孩子還在洗漱。好不容易等到他吃早飯,結果慢的呀,把我急得心裡發慌!每次都要在旁邊催他,「快點吃,不然來不及了,要遲到了,爸爸媽媽都吃完等你多久了。」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幾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一個孩子,到底能磨蹭到什麼程度?「每天不催他十遍,不帶坐那好好把作業寫完的。」「沒個幾十分鐘,根本起不了床。」為什麼孩子們都這麼愛磨蹭呢?其實,答案可能真跟我們想的不一樣。的確,是我們誤會了,孩子本來就是該磨蹭的。
  • 孩子總是磨蹭,父母"催催催"完全沒有用,該怎麼對付磨蹭的娃?
    所以孩子的很多行為都需要父母一直不斷的催催催,但是長時間的催催催不僅讓孩子煩,父母也特別煩,對待孩子磨蹭還有其他的好方法嗎?>很多孩子磨蹭不想寫作業的原因,是因為他覺得寫作業很難,這種情緒會嚴重影響孩子寫作業的效率,並且在其他事情上也能展現出來。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這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轉給家長)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小明媽媽說: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
  • 娃太磨蹭?別催,這4招就夠了
    無論孩子做什麼,你總是忍不住去催促ta?有時候催著催著反而更慢了?不少家庭都會上演這種「小孩磨蹭大人催」的戲碼,家長也常常因為孩子的這些磨蹭行為而大發雷霆,但往往會在兇完孩子之後非常後悔。想要孩子提高效率、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又苦於沒有好的方法,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
  • 「百樹雲課堂」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4招專治孩子磨蹭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  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  分析:  小明媽媽一直抱怨孩子做事慢,覺得孩子做事跟不上自己要求的節奏,就給孩子貼上了「磨蹭」的標籤,卻沒有弄清楚:到底是孩子磨蹭,還是你覺得他比較慢?
  • 催孩子的後果很嚴重
    今天一大早,鄰居家就鬧騰上了,媽媽的吼聲和孩子的哭聲響徹整棟樓。「跟你說了多少遍,快點,快點,快點,就是不聽!你再這麼磨蹭今天別出門了!」「一個鞋子穿這麼久,我看你就是故意的!」在急性子爸媽眼裡,孩子的一舉一動都透著「慢」。吃飯時的發呆是磨蹭,走路時突然的停頓是磨蹭,穿衣穿鞋的笨拙是磨蹭,時不時冒出的稀奇古怪的問題也是磨蹭。其實,與其說這「一快一慢」天生不合拍,不如說,急性子爸媽們不知不覺被自己的「傲慢」蒙蔽了雙眼。這種傲慢的本質,是自戀,是控制欲,也是不平等。
  • 父母越催催催,孩子越慢慢慢!孩子磨蹭?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太形象了,瞬間讓我回憶起小時候被媽媽催的場景,和朋友聊起,每個人都說自己被催過。催孩子似乎是每個媽媽的必備技能,催吃飯催洗手催出門,孩子每做一件事,都伴隨著家長的催促。但很多人會發現,孩子可不是家長能催動的,甚至是越催越磨蹭。這是怎麼回事呢?
  • 心理學家:孩子太磨蹭?因為你總是催催催
    如果做個排行榜,投票選出最讓人苦惱的教育問題之一我猜能進入排行榜前三,第一肯定是貪玩成績差,第二是不聽你的話,第三是就是孩子太磨蹭磨蹭,貌似是一大頑症。小到餵飯需要的嬰兒,大到帶孫子的爺爺,橫掃各個年齡段,很多家長頭疼不已,無計可施。特別是女性媽媽一類的人物。「磨蹭/催促」模式曾經在我家天天上演:早起被催起床,中午催吃飯,放學催寫作業,晚上催睡覺,一天無數場,循環上演。
  • 催孩子:催吃飯、催學習、催運動...這未必是件好事情
    「別磨蹭了,吃個飯也要那麼久,上學快遲到了,你是不是不想讀書了啊。」「走快點,不然就回家去別出門了。」在你嫌棄孩子慢時,也同樣彰顯了強烈的控制欲以及不平等對待。孩子的拖拉,可能是因為穿衣穿鞋手法不熟練而顯得笨拙,也有可能走著路突然被地上好看的樹葉給吸引了,經常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問題可能是因為他對事物有些強烈的好奇以及求知慾.....
  • 對付磨蹭的娃,催是下策,三步幫你培養「麻溜利索」的孩子
    孩子的哪個壞習慣最讓你抓狂?相信很多媽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磨蹭」!我一度懷疑,媽媽最終都難免變成一個嘮叨的女人,早晨要催孩子起床、起床後催孩子洗臉刷牙、刷完牙催孩子吃早餐。一些學渣孩子在面對作業時採取的拖延戰術,多半是畏難情緒在作祟。
  • 為什麼大人越催,孩子越磨蹭?
    像是:每天早晨叫孩子起床,催促著準備上學;吃飯的時候也是大人催著吃;放心回來作業要催著寫;就連晚上睡覺都得催……可以說是從早催到晚 這裡我想先問一下催促的家長,是孩子真的很磨蹭,還是你認為他磨蹭呢? 因此我們在催促孩子前,應先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在磨蹭,而後再考慮催的問題。
  • 孩子磨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3個方法改變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這一句,很形象地描述出了家長在催孩子寫作業時的場面。孩子磨蹭是所有家長的痛,孫儷作為育兒典範也忍受不了孩子的磨蹭,曾經在微博上吐槽孩子吸收磨蹭:「我叫了八百遍先去洗手,沒人理我......「,」我又叫了八百遍催他們去洗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