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老師同學太能玩了!二十四節氣方言版出爐,你能聽懂哪幾種...

2020-12-10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方言版的二十四節氣百科,你聽過嗎?

上網課的日子,杭州有個科學老師,帶領著班上的小神獸們做了一件有意思的事——30多個學生錄製了二十四節氣百度百科家鄉方言版。

簡單來說,就是用方言介紹一種節氣,錄個小音頻,再說說和節氣相關的家鄉習俗。

當節氣遇上土味鄉音,然後再從這些孩子口中緩緩而出的時候,還真的有點被驚豔到了。

小編先放出其中幾個,大家一起來聽聽,有沒有你的家鄉話。

事實上,這是杭州高新實驗學校707班的一份集體科學作業。

707班的科學老師,也是這個班的班主任,名叫林晗曦。

林老師2019年剛畢業,工作才半年多時間。說起這份作業,林老師說源於她大學的一次比賽。

在第七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展示活動的決賽階段,其中一個比賽環節是設計製作一份科技活動方案,林晗曦做了一個有關「二十四節氣」內容的課題探究。

「很幸運,這個作品得了一等獎,但是從來沒有實踐操作過。這次正好是個機會。」林老師告訴記者,最近的科學網課,正好學到了《地球與宇宙》的學科教學,知識內容是二十四節氣的影響因素之一「地球公轉」,她就想把當時比賽的方案進行實際操作。

「科學本身就來自生活,我想看看能不能通過這種形式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什麼會想到融入方言?

林老師笑了,她說就是一個新的嘗試。

「我是台州人,會說一點方言,但是一點都不地道。尤其這段時間一直在老家,跟家裡的老人溝通,發現他們說的話有些我都聽不懂。」

林老師班上的學生,很多都是跟隨父母來杭州的第二代新杭州人,對於老家的語言和文化了解可能也不是很深入。

現在剛好大家都在家上網課,用方言來學二十四節氣,既可以增強理解地球公轉帶來的自然效應,也能尋找漸漸消失的鄉音。

沒想到,作業布置後,有些家長就來「訴苦」了。

「別說孩子們不懂方言了,我們自己家鄉話也都說不利索了。」

「太難了,還要結合二十四節氣,難上加難。」

「我們家孩子現學方言,說比學英語還難。」

「我們家的,現在整天嘀嘀咕咕的,就念叨一句話,聽也聽不清楚。」

……

抱怨歸抱怨,後來交上來的作業還是很驚喜的。「一共36個孩子,其中有一個沒成功外,收到了35份作業。孩子們都做得很認真,雖然我不是很懂方言,但是聽得出來,他們已經非常努力地想要標準表達了。」

林老師說,班上的學生大部分是省內的,遠的也有黑龍江、四川等的。這可不是一次單純的作業,大家也從這些作業中了解到,就算是一個地方的人,語言上也會有些許差異。

「細細研究會發生很有意思。」林老師把35段音頻剪輯在一起,最後呈現的就是一個高新實驗學校特別版的方言二十四節氣。

聽完之後,你聽明白孩子們說的是哪個地方的方言了嗎?

聽到自己的家鄉話,是不是有一種親切感?土味歸土味,但這就是生活呀。

也歡迎發送你的家鄉話,一起來學二十四節氣。

如果你聽不懂,我們也從林老師這裡拿來了部分音頻的文字版,戳這裡往下看——

陶紫瑤·義烏

春分前後怕春霜,一見春霜麥苗傷。

【注釋】春分時節,天氣變化較為頻繁,如果出現春霜,地裡麥苗就要被凍傷,對其生長十分不利。

陸羿成·寧波

立夏吃只蛋,石板會踏坍。

【注釋】指的是過去物資匱乏,寧波人沒什麼可吃的東西,到了立夏能吃到蛋,頓時有了力氣,連結實的石板都能踩坍。此外,這句諺語說的是,人吃了蛋後有了力氣,立夏過後,幹起農活來更有勁了。

劉家杭·溫州

雷響驚蟄前,四十二天不見天。

【注釋】在驚蟄前響雷,將會陰雨綿綿,不見晴天。

黃奕涵·諸暨

初三日頭初六雪。

【注釋】在農曆十二月初三,正是節氣中的大寒,假如這一天老天一反常態太陽開眼,那麼到了初六一般是要下雪了。

王紫凝·衢州

小滿不滿,芒種不管,夏至得澇。

【注釋】如果小滿不下雨,芒種也不下,夏至則會發洪水。

嚴其臻·溫嶺

立冬蠶豆小雪麥,一生一世趕勿著。

【注釋】立冬種蠶豆、小雪種麥已經太遲了,不會有好的收成。這是失敗教訓的總結,提醒人們把握住季節播種,不耽誤農時。

孫若湉·湖州

小暑一聲雷,倒轉作黃梅。

【注釋】小暑的時候打雷,天氣就會回到黃梅天。

張杭銘· 杭州

晴冬至,爛年根。

【注釋】如果冬至日這一天天氣好,陽光明媚,那麼來年的天氣就會不好,會一直下雨。農村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雨水就會打溼泥巴,甚至讓泥巴流動。行人走在這樣的路上,容易打滑,導致摔倒。也就是俗語中所說的「爛大年」了。相反,如果冬至是陰雨,那麼春節可能是晴天。

吳若水·四川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注釋】從立春開始就會經常下雨,不是陰天就是雨天,直到清明時節。

王旭蕊·黑龍江佳木斯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注釋】意味是清明時節要播種麥子,到穀雨的時候要播種黃豆,玉米,水稻等大面積耕作的農作物。

相關焦點

  • 小米官方:你希望小愛同學能聽懂哪些方言?
    鑑於此,能夠「聽懂」漢語方言的語音助手就顯得「格外優秀」,就比如「小愛同學」。目前小愛同學已經支持說部分地區的方言了,比如東北話、河南話、陝西話、天津話等,具體開啟方法是設置→小愛同學→小愛實驗室→方言識別開啟。不過由於支持的方言較少,許多喜歡小愛同學的用戶表示不開心,紛紛表示希望小愛同學可以支持說更多地區的方言。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江門竟然排第……你能聽懂幾種...
    本文原標題:《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江門竟然排第……你能聽懂幾種?第1名你服氣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站在你面前卻聽不懂你說什麼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僅僅在廣東就足足有72種地方方言!
  • 中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你能聽懂幾個?
    咱們姑且找幾個簡單的來感受下~普通話: 很高興看到你 → 溫州話: 喊擱相次甲尼 普通話: 天氣真好→ 溫州話: 踢次髒和 普通話: 麻煩 → 溫州話: 目伐 普通話: 不客氣 → 溫州話: 副喲卡次 普通話: 沒關係→ 溫州話: 撓該億 普通話: 進來吧→ 溫州話: 找累哪 普通話: 你真漂亮→ 溫州話: 尼髒色和
  • 【輕鬆一刻】中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你能聽懂幾個?
    第三:粵語粵語的發音鏗鏘有力,音調詼諧,給人感覺好似在唱歌,但能聽懂粵語,對非本土人還是難度極大的,有很多詞彙發音和普通話差別非常大。估計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輩子可能都聽不懂閩南話,閩南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雷州話發音和泰語非常類似,本地人會說雷州話的大多都能聽懂泰國話。(一)  有個阿婆到雜貨店去,問小姐說:阿你家甘五火爐?  小姐說:你要烤身體的還是烤肉用的?
  • 二十四節氣在青島的風俗和趣事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它能準確的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作物的種植收穫及漁業捕撈,它的準確程度甚至比現在的某些天氣預報還要準確。中間部分是二十四節氣表格貼於臥室門的背面便於查看,以根據節氣種地捕魚,這就是俗稱的黃曆。黃曆的主要內容有二十四節氣與農曆的對照表,還有關於龍治水的標註。青島人有句老話說:人多了亂,龍多了旱,母雞多了不下蛋。如果黃曆上標註的是六龍以上治水則是大旱之年,龍越多旱情越重,如果少於四龍治水則是澇雨之年,龍越少洪澇災害越重。
  • 二十四節氣從哪來,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質公園二十四節氣園中,跟二十四節氣「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廣忠向遊人介紹。為什麼要「較真」?「因為,當我們談論保護二十四節氣時,首先應當考慮的是保護其本身的科學性。」近日,在安徽壽縣舉行的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上,陳廣忠提出這一觀點。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你能聽懂幾種?新會話竟然排第……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站在你面前卻聽不懂你說什麼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僅僅在廣東就足足有72種地方方言!不過粵語其實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語法和用詞,所以粵語聽起來會有特別的韻味~這裡有個測試題看看你會幾道~粵語包含了很多普通話裡沒有的語調和表達方式所以很多普通話語系的同學會覺得粵語難學常用語猴賽雷 = 好厲害點解 = 為什麼做咩 = 幹什麼冇野 = 沒事
  • 「二十四節氣」如何活化與傳承
    同時,他認為,二十四節氣作為一個整體,其價值才能完整顯現。    現在如何融入人們日常生活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古老的民俗歌謠也隨著「二十四節氣」的成功申遺再次走紅。然而,「二十四節氣」對現代人們日常生活有什麼樣的價值?知道「二十四節氣」的人又有多少?
  • 浙江有88種方言 試試看你能聽懂幾種
    你還會說自己家鄉的方言嗎?日前,一張《6-20歲能夠熟練使用方言人群比例》的圖,引發人們的鄉愁和回憶。浙江雖是吳語大省,但圖上所示,杭甬溫三地使用方言人群比例分列倒數2-4名。目前,省語委、省教育廳正對這些方言逐一進行「聲像圖文影五位一體」的調查和保護,方言資料庫建設工作也在完善。10個專家團調研88個方言點對於方言的保護利用,浙江省檔案館曾做過一些方言錄製存檔工作。2015年,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啟動。浙江省由於方言眾多且雜,成為全國四個試點省市之一。
  • 二十四節氣有什麼用?簡單有效記住全部二十四個節氣的訣竅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一套時間曆法, 用來指導農耕活動,是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如果不百度,不看手機上日期同步的節氣,我們這一輩年輕人,能完全把二十四個節氣全部說出來的極少,那麼如何簡單、快速的知曉並記住二十四節氣?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訣竅。
  •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都凝結著古人的智慧,原創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有需要的同學歡迎收藏!三、二十四個節氣的圖案我們在二十四個圓形裡面寫上二十四個節氣,從左到右,左邊寫上春季和夏季的節氣,右邊寫上秋季和冬季的節氣;我們把二十四個節氣配上對應的圖案;四、背景的畫法我們把背景畫上直線和豎線
  • 南通方言有幾種?真的和日語有關嗎?能聽懂南通方言的都是人才
    在南通上了4年大學,畢業後又在南通工作兩年,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至今南通話我也聽不懂,南通方言堪比日語,同一個鎮的不同村,方言都不一樣,比學外語還要難。最近帶朋友去南通旅遊,早上在路邊的麵館吃早飯,老闆年齡比較大,全程都用當地方言說話,對於聽不懂南通話的我,只好硬猜老闆的意思,還好點餐付錢的過程比較簡單,沒有出現會錯意的事情,但朋友好奇地問,你在南通這麼久了竟然聽不懂南通話?我只能尷尬地笑笑啦!
  • 二十四節氣:講述光陰的故事
    在熊娟看來,《故宮知時節》一書作者宋英傑不但系統地闡釋了一年中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的內涵與風俗習慣,而且還把祖先留下的隨春夏秋冬、農耕節令有感而發的詩詞歌賦及諺語做了生動有趣的串聯。「我希望讀者閱讀這本書後,不僅能增長物候、歷史知識,還能感受到中華文明中那種生生不息、代代流淌的詩意生活。」
  • 傳統節氣也能俘獲少女心?三分鐘Get二十四節氣文創的秘密
    去年,北京北海文創商店,製作並展出了一批「二十四節氣」主題文創產品,將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特點與北海公園景點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將快要被人遺忘的傳統節氣重新拉回了人們的視野。北海公園利用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特點,與園內著名景點相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圖案,包括「闡福祈春」、「瓊島春陰」、「九龍照壁」、「太液秋風」、「快雪時晴」等,並將它們應用在手機殼、冰箱貼、手挎包等上面,製作成「二十四節氣」系列文創產品。在二十四節氣文創的開發製作上,除了北海公園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廠商自發設計製作了不少不輸於北海文創的二十四節氣文創產品。
  • 創造「二十四節氣」給自己定KPI
    其實,只要擺得穩,一年什麼時候都能把雞蛋立起來,和「春分」沒有半毛錢關係~從小我們就學會了二十四節氣歌:還能背下來的,送你一朵小紅花。會背二十四節氣歌,也知道有哪二十四個節氣,但是問起二十四節氣從哪來,怎麼來?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還有像雷州話茂名話、四邑話等等的方言在這裡,我們整理了一份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快來看看,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我們還發現了史上最強 「 廣東方言 」 神曲裡面足足有20多種廣東方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聽一聽▼
  • 龔琳娜:把二十四節氣唱給你聽
    最近,她又再次搬家——從北京搬到了大理,並推出了二十四節氣古詩詞歌曲系列。11月22日是小雪,龔琳娜最新演唱的古詩詞《天下誰人不識君》將於當日上線。昨天,她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說:「搬到大理是為了遠離各種應酬活動,潛心創作,以積累更多的作品。二十四節氣古詩詞歌曲就是一個成果。」
  • 小布說天氣 | 今日霜降,二十四節氣是哪地方發明的?
    小布說天氣 | 今日霜降,二十四節氣是哪地方發明的?順著這個線索小布查了一些資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
  • 「內方同學」二十四節氣|小寒
    來源:共產黨員網今年1月5日11時23分迎來小寒節氣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小寒: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小寒摘自《二十四節氣志》/宋英傑 每年1月6日前後為小寒節氣,冷氣積久而寒,「小寒大寒,凍成冰團」。古人認為:「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但很多人根據生活體驗認為:「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同學,你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嗎?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了,二十四節氣就是中國農耕文明智慧的結晶,是華夏民族在長期自然環境中不斷總結、推演、歸納出來的。二十四節氣對人們的生活、農耕都有著極為科學的指導意義。即使是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依舊是如此。春季立春:鬥指寅;太陽黃經為31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