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客家圍屋裡的城市書房,能否捧紅光影中斑駁的大萬世居?

2020-12-22 智享蒼穹

大萬世居位於深圳市東部的坪山區,鄰近比亞迪路、坪山大道兩條城市主幹道,距離在建的地鐵1416號線最近站點不超過1公裡。作為深圳現存最大的客家圍屋,有著近300年的歷史,是坪山區最頭牌的文化名片和旅遊資源

近年來為開發大萬世居的旅遊,當地政府也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和精力,包括開放最新改造成的城市書房、舉辦燈具光影展等,但這些舉措能否激活甚至捧紅光影中斑駁的大萬世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粗淺分析:

一、有近300年歷史的客家圍屋

1、歷史:大萬世居最早由曾姓客家人開建於1755(主要建寶鬥心),1799年前後建成,距今已經近300年。

2、規模:整個圍屋佔地2.5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66萬平方米(大於龍崗鶴湖新居的1.4萬平方米),圍內共有房屋400餘間。

3、特色:以宗祠為中心對稱布局,八閣走馬樓、九天十八井前後三坐落、左右兩護厝,建築體現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形式、宗族觀念和文化習俗。

有近300年歷史的大萬世居,既是深圳現存最大的客家圍屋,又是坪山引以為傲的文化招牌,其內在的文化與品牌分量還是有一定基礎的

二、現代光影中斑駁的大萬世居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大萬世居也在現代光影中不斷調整自身的步伐:

1、保護1984年被列為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以市投區建方式投入2744萬元實施一期修繕工程。

2、開發2002年成立大萬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館2011年坪山新區政府擬投入近3000萬元全力打造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園區2013年深圳市政府擬投入2450萬元進行保護並籌建文化民俗主題園2018年被深圳市列為規劃提升改造的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一。

3、活動2006年舉辦客家文化體驗遊首發式暨大型客家原創實景音畫歌舞晚會2013年大萬祭祖入選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舉辦元宵節麒麟祈福巡遊活動2019年舉辦中華傳統文化基因庫展

中國改革開放40年,深圳城市建設突飛猛進40年,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的最新背景下,周邊大萬廣場、潮商廣場、心海城等高樓拔地而起,現代光影中的大萬世居顯得更加斑駁突兀、更加迷失方向

三、默默走紅的城市書房與華僑城

近年來當地政府對大萬世居的保護與開發有了新的思路:依託圍屋現有的文化與建築,加固修繕、活化歷史,探索文物保護與文化服務、文創空間結合的模式;以城市書房為概念,注入圖書閱覽、美術創作、學術交流、會議培訓、企業團建、咖啡甜點等現代服務功能

如今大萬世居的運營管理已具體對接華僑城集團,而作為國內旅遊巨頭的華僑城近年來轉型發力古建、城建項目,目前已成功開發深圳甘坑客家小鎮、著手接管大鵬所城等多個同類項目,具有較強的開發與運營實力。

現在大萬世居內的城市書房已經運營,雖然精緻、現代的內部裝修與功能似乎與耕讀傳家的客家文化有些不搭調,也與現存的斑駁古建有些不協調,但畢竟從固化的古建到活化的城市書房,經營理念有了很大突破

四、大萬世居能否成為坪山的「光明紅橋」?

深圳旅遊一直以新舊主題公園為引領,但近年來甘坑客家小鎮曾另類走紅,2020年先是毗鄰前海CBD的歡樂港灣摩天輪在圈內走紅,後有光明全長4公裡的紅橋在網上爆紅,為相關項目帶來巨額流量,其背後均由華僑城開發運營。

未來的大萬世居雖然受限於古建保護、受制於用地規模,但依託客家圍屋的古建與文化,依託新改造成的城市書房,依託華僑城這個亮閃閃的業內品牌與運營實力,能否成為坪山的「前海摩天輪」或「光明紅橋」?相信有很多人都會熱心關注、期待奇蹟發生。

相關焦點

  • 去坪山城市書房讀書 讓心靈去旅行
    在車水馬龍的鬧市中,放慢匆匆步履,翻開一本書,從日常的苟且中脫身,去經歷一場冒險,去體驗一次旅行……閱讀是一座城市最生動的表情,閱讀的時候,你的心是滿足的,人是寧靜的。在愜意的午後,你能想到的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我想到的是坪山城市書房。
  • 客家圍屋破題:深圳歷史文化體驗旅遊時代正在到來
    你看看深圳的客家圍屋有多少,當年坪山沒有擴出去的時候,大萬世居,佔地15000平方米的圍屋,包括我們今天看到的大田世居這些圍屋,還有龍崗的鶴湖新居等等,我認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一直以來有一個心念,誰說深圳的這些非常了不起的客家圍屋群落不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你福建土樓可以申報,我為什麼不可以申報?
  • 客家圍屋,守住惠陽的故土鄉愁
    ▲秋長街道官山村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是惠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它肇始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在這裡,可以邂逅會龍樓、會水樓、葉挺故居、碧灩樓、葉亞來故居、崇林世居,走進曲水樓、黃氏宗祠、崇林世居、大福地……領略惠陽客家圍屋的人文之美。
  • 廣西柳州:帶你走進洛滿古洲村客家圍屋
    一說到客家人的建築,許多人想到的便是圍屋,圍屋在福建、廣東農村地區最為常見、保留最為完整。客家圍屋具有典型的嶺南特色,是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南區洛滿鎮古洲村的客家圍屋。古洲村的客家圍屋散布在田園山水之間,顯得那麼寧靜、古樸、典雅。
  • 古建築變民俗博物館:文化觀光邏輯中的客家圍屋活化
    客家人徙居深港兩地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宋末元初,而大規模的遷入則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後。當時清廷為恢復1661年頒布遷海令(為斷絕中國大陸沿海居民對臺灣鄭氏的接濟而實施的堅壁清野之策,包括嚴格限制商船民船出海,並強迫江南、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居民內遷50裡,1664年再內遷30裡)所造成的惡劣後果,下令招墾以使閩、粵「復界」,誘使大批來自閩、粵、贛山區的外來移民走向粵東南沿海地區,直至清乾嘉年間方告一段落。
  • 【惠州文脈·一周年特刊·大調研】百年客家圍屋,凝聚宗族情誼
    葉偉宏說,刻著這十則規條的石碑,如今依然立在崇林世居大門廳內右側牆上,這十則規條是崇林世居葉氏第六世孫葉蓉煌立的,他請人把十則規條寫出來掛在辦公室裡,每天上班都要看上幾遍。「儘管惠陽人都從圍屋裡搬出來了,但圍屋仍是維繫惠陽人宗族情感的紐帶,圍屋內的約定、家訓仍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客家人。」業內專家評價道。
  • 深圳很罕見的古村,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規模大,不要門票
    深圳很罕見的古村,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規模大,不要門票,我國的銷售負責人古村的發展上,現在的順序是什麼銷售負責人古村來說,它們的保護來說,也有許多人非常,也在我國的保護有價值的銷售負責人古村的發展,任何一處的銷售負責人古村的發展,自己的價值,是我國的一個吸引力較強的銷售負責人古村
  • 江西贛州五龍客家風情園,夏雨中的客家圍屋,故鄉熟悉的老屋景色
    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五龍客家風情園地處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沙河大道,距市區0.8公裡、火車站2公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東鄰貢江,與贛縣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園區內山水環抱,風光秀麗,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目前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五龍客家風情園佔地面積2000畝,其中水域300多畝,綠林800畝。
  • 客家圍屋,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歷經滄桑可安好?
    贛南客家圍屋是整個客家民居的母體,它是一種把家、祠、堡三種功能融為一體的大型圍合型、防禦性傳統民居建築,幾乎涵蓋了人類生活的所有。主要分布在龍南、定南、全南、安遠、信豐、尋烏等縣。這些圍屋大至上萬平米,內可居數百人,如龍南縣武當鎮的田心圍,最多時曾住過九百多人;小的僅二三百平方米,如龍南縣裡仁鄉的貓櫃圍,圍內僅住一戶人家。歲月如歌,滄海桑田。
  • 它是贛南客家圍屋的代表,歷時29年時間建成,建築規制堪比皇宮
    贛州龍南市,地處江西省最南端,這是一座歷史悠久、客家圍屋眾多的城市,境內分布著376座各具特色的客家圍屋,是世界上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市,被譽為「世界圍屋之都」。客家圍屋客家人的傳統居所,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之一,如今不少也成了遊人青睞的景點。
  • 百年客家圍屋遇上繪畫藝術 油畫藝術家走進深圳大田世居
    百年客家圍屋與繪畫藝術相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在第二屆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期間,大芬美術館組織國內知名畫家和大芬油畫村畫家代表一行30人在深圳龍崗大田世居和茂盛世居開展油畫現場創作活動,搭建藝術交流橋梁,促進各地畫家思想碰撞和創作交流。
  • 客家圍屋,最具科學性和藝術感的中國古建築代表,客家文化之一
    這裡隨處可見形態各異的客家圍屋,方形、圓形的圍龍屋、排屋是客家民居的特色,整座大屋可以居住家族全部人口,每個小家又有獨立的房屋和天井等配套設施,建築規模根據人口增長可持續擴大。客家圍屋是客家文化的表現形式,是中國古建築文化的傑出代表。梅州地區的客家民居包括圍龍屋、走馬樓、五鳳樓、土圍樓、四角樓等,其中以圍龍屋最有特色和最為著名。
  • 連結城市公共藝術 馬巒街道推進街區文化建設融合發展
    此次雕塑展中的「大萬世居單元」,正是依託該街道轄區的一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萬世居,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傳統文化與公共藝術的碰撞;而雕塑展中的「比亞迪動力單元」,則為在江嶺、沙坣等毗鄰比亞迪廠區周邊社區生活的市民帶來了一場高科技與藝術的「美麗邂逅」與視覺盛宴。一條串聯馬巒全域的文化藝術帶,以獨特的「動見」思維,亦彰顯公共藝術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藝術為城市帶來新視界的文化面貌。
  • 藏在廣州這些竹林山野間中的網紅民宿,讓你一秒就愛上這裡
    網紅民宿年年有,今年好像特別多! 什麼抖音網紅、ins網紅、小紅書網紅......這裡沒有煩人的喧囂,卻有著醉人的青山綠水,隱匿在山林中的客家民宿老宅,一磚一瓦都有著捕獲人心的魔力。在這裡,你可以望山、看水、居山、隱嶺,忘卻幾十公裡外的鋼鐵城市、車水馬龍。
  • 打卡深圳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圍屋——鶴湖新居
    如今一株蒼勁碧翠的百年榕樹,依偎在鶴湖旁,與湖中美麗的紅蓮相映成趣。據歷史記載,261年前,鶴湖羅氏 的開基祖—羅瑞鳳從廣東興寧墩上遷居深圳龍崗。清代乾隆年間,羅瑞鳳始建鶴湖新居。直到清代道光年間,歷經羅家三代人,一共用了40多年的時間,於1817年整體建成鶴湖新居。
  • 客家圍屋話鄉音 歡聲笑語敘鄉情
    方言喜劇 家鄉人家鄉景家鄉事 原汁原味的「阿姆話」、古色古香的客家建築、經典口味的客家美食、耳熟能詳的客家音樂……承載了太多客家人對兒時的美好回憶,每每講起客家傳統習俗文化,記憶中的「家鄉」必會成為客家人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 鄉音是遊走故鄉的通行證,方言則是加密的鄉情口令。
  • 江西省龍南市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客家圍屋行政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贛南客家圍屋是贛南客家人聚族而居建設的特色民居,是「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之一,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  【調查和督促履職】   2019年5月,江西省龍南市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龍南市院)以貫徹落實《贛南客家圍屋保護條例》為契機,針對地方人大代表交辦的「裡仁鎮漁仔潭圍和沙壩圍無人管理,有安全隱患,希望檢察院加強公益保護」線索,對客家圍屋保護公益訴訟案立案調查,組織對漁仔潭圍、
  • 甘坑客家小鎮,低調但風景優美,鮮為人知,你不心動麼?
    甘坑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落,與觀瀾新村、鶴湖新居、麻勘古村、大萬世居等一起被列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甘坑的保護開發方向是重建深圳中部華僑城,暫時解放深圳人。約在很久以前,甘坑村的始祖,梅州的客家人謝文明,在男爵想要的這裡的自然環境定居繁衍生息。
  • 贛州龍南縣的客家圍屋遊記
    先是看到這張機票,接著百度到贛州龍南縣有客家土樓圍屋,然後就決定邀請媽媽一起去參觀。在龍南縣到楊村鎮的路上,驚喜地看到路邊突兀的群峰美如畫卷。我和媽媽不約而同地想置身其中。楊村鎮的燕翼圍。距離龍南縣城10公裡的漁仔潭圍,也叫客家酒堡。裡仁鎮新園村的慄園圍。慄園圍是贛南圍屋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始建於明代弘治辛酉年 , 距今500多年的歷史。這個圍裡面就像個村莊,如今仍有不少人在此生活,裡面有八卦廣場、農耕區和戲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