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大鼓敲響,中國琅琊臺四時(冬至)祈福節啟幕

2021-01-08 半島都市報

半島記者 李曉哲

為弘揚琅琊臺「四時與二十四節氣」文化,打造「歲始琅琊·四時祈福」的節慶品牌,繼「中國·琅琊臺四時(秋分)祈福節」活動後,青島琅琊颱風景名勝區於12月22日-23日舉辦「中國·琅琊臺四時(冬至)祈福節」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市民和遊客的參與。

發布季節令。

琅琊臺是四時文化的發源地,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產生的重要根源。《史記封禪書》記載,西周初期,姜子牙把四時主神即季節之神封在了琅琊,成為天下四時的確立地,中國古代四時主的主祭場所。古人以琅琊臺為中心觀測星象、曆象日月星辰,分劃出春秋二分、夏冬二至,分時計歲、敬授民時;琅琊臺也成為中國最古老的觀象臺,應時動事,發布節氣令,祈福四時,天下大安。

琅琊臺四時(冬至)節令鼓樂。

據悉,活動期間有精彩的四時祭祀內容展示。鼓是精神的象徵,舞是力量的表現,自商周時起,鼓舞就是敬神祈福的常用表達方式。琅琊臺景區編創的《琅琊臺四時(冬至)節令鼓樂》在祈福節活動期間表演,以秦始皇登琅琊臺祭祀四時主所奏禮樂為主,表演由1面冬至節氣大鼓和5面冬季節氣的小鼓共同奏響冬日的讚歌,結合四時與二十四節氣文化、書法、舞蹈藝術,鼓點疏密相間,載歌載舞,氣勢磅礴,表達人們祈求國泰民安的美好心願。

市民敲天下第一鼓。

活動期間還將發布冬至季節令,祈願納福。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大吉之日,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琅琊臺景區沿襲冬至天子祭天習俗,由節令官誦讀祭文,發布冬至季節令,並敲響「天下第一鼓」,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與此同時,遊客也可在觀龍閣懸掛祈福燈和祈福牌,寫下心願和祝福的語言,祈願納福。

市民懸掛祈福燈。

遊客還可以在此追尋秦文化精髓,感受古風秦韻。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車軌距和車道等這一系列強力措施貫穿著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領域。遊客在欣賞異彩紛呈的節目之餘,還可以近距離追尋秦文化的精髓,親手體驗將碑文石刻做成拓片的古老工藝。值得一提的是,琅琊臺景區以銅車馬為原型,復原當年秦始皇的座駕「溫涼車」。通過這一文化展示,將會讓遊客了解到「車同軌」的歷史文化。

市民觀看表演。

據悉,琅琊臺景區著力打造「歲始琅琊·四時祈福」的文化品牌,確立琅琊臺祈福勝地的文化形象,力爭將「中國·琅琊臺四時祈福節」打造成一個耳目一新、獨一無二的文化節慶品牌。

相關焦點

  • 冬至是第幾個被制定的節氣 冬至還被稱為什麼節
    冬至是第幾個被制定的節氣 :第一個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
  • 萬年曆順歷:農曆冬至節氣宜團聚
    冬至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根據專業黃曆「順歷」的大數據顯示,12月22日00時27分正式進入冬至節氣,也是數九寒冬「正九」的第一天,接下來一直到傳統春節,天氣都將偏冷。根據傳統醫學四時養生,艾茸中醫溫馨提示:進補好時機,必定冬至節。
  • 冬至在古代不僅僅是節氣,還是一個節日,唐朝的冬至節勝過春節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2個節氣,當太陽黃經達270°,就到了冬至,每年的冬至一般都在公曆12月21-23日左右,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黑夜最長,白晝最短的一天,但並不是最冷的一天,在冬至之前,地面還有積熱,冬至之後,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當然我國跨緯度比較大,各地的氣溫也相差懸殊,但總體來說,進入冬至以後,全國氣溫都有所下降。
  • 冬至吃什麼,冬至節這個節氣代表什麼意思,民俗冬至節有什麼講究
    冬至吃什麼,冬至節這個節氣是代表什麼意思,民俗冬至節會有什麼講究鐵筆居士今年2021年冬節是在12月21日這一天。冬至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是冬節,冬節代表一年的寒冬是真正的到來,在唐代以前,我們中國過年是以冬節這一天為新年開始。在易經中來講,冬節是至寒的時候,雖然後面還有一個小寒和大寒這兩個季節存在,但冬節在節氣中,是屬於大季氣。
  • 安徽黃山西遞冬至祭拜軒轅黃帝祈福許願
    黃山西遞冬至祭拜軒轅黃帝,祈福許願。 成展鵬 攝中新網黃山12月22日電(成展鵬)「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12月21日,時值冬至,在漢樂聲中,安徽黃山西遞古村開始祭拜軒轅黃帝,祈福許願。冬至是中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與其他節氣不同的是,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由於曆法原因,人們最初過冬至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到來,在周朝的時候有了祭祀活動,古代皇帝會在這天舉行祭天典禮,官府則會舉行『賀冬』儀式」。「西遞冬至祭祀由來已久,奉北宋伊川先生程頤的《祭說》規定;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季秋祭禰。」
  • 二十四節氣是公曆產物 最早制定出冬至
    而中國古人卻通過天文觀測,發明了二十四節氣,春分、驚蟄、芒種、白露、霜降、大雪……24個如詩如畫的名字,串起了中國人與眾不同的四季。所以節氣在現行公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每個月的6日、21日,下半年在每個月的8日、23日,前後不差一兩天。  由此可以看出,二十四節氣是公曆的產物。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一個。  中國古代的先民,以農耕生產為主。而影響農作物生長的氣溫、日照、降水等氣象條件,和太陽的位置直接相關。
  • 冬至節氣:歲寒又冬至,團圓正當時
    【今天,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二十四節氣 冬 至 冬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護苗課堂】認識二十四節氣——冬至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冬至2020-12-21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 二十四節氣教案 | 冬至篇:幼兒園冬至課件,習俗詩歌、冬至節氣美食,冬至大如年【幼兒教案】
    我國在商周時代就已經知道太陽曆的周期,二十四節氣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冬至,有很多名字「冬節」、「長至節」、「亞歲」、「小年」等,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一般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這天,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因此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 閒話冬月,二十四節氣之冬至
    在24節氣中,冬至是最早制定的,早在二千多年前,充滿智慧的古人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閩臺有俗諺「冬至大過年,唔(「不」的意思)返無祖宗」,所有外出謀生的人都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過年,表示年終有歸宿。
  •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時間:2019-12-21 18: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馬上就要進入12月份下旬了,而在12月22日也將會要迎來2019年的最後一個節氣,那就是冬至。
  • 冬至節氣:品讀唐代杜甫《小至》,了解冬至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傳統節氣」冬至
    冬日清晨的陽光也無法驅散凜冽的寒意,看看日期,已是冬至。不過,一提到冬至,很多朋友腦海之中首先想到的是吃羊肉吧?其實,因為中國幅員遼闊,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著不同的風俗,比如北方多數人有著吃水餃的習俗,而南方大多數人則有吃甜食的習俗。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12月22日6時23分,迎來冬至節氣!「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 冬至|二十四節氣|第22個節氣
    冬至(英語:winter 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 冬至節氣來歷 WINTER SOLSTICE
  • 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冬至節氣飲食吃什麼及冬至習俗
    2018年的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冬至是中國人普遍在意的一個節氣,雖說冬至要吃餃子,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冬至習俗也不相同,從北至南,有吃餃子、吃湯圓、吃年糕、吃耨米等等。在氣候方面中國大江南北都有一個普遍的特徵就是「寒」。那麼具體的冬至節氣的天氣有什麼特點呢?
  • 今日冬至祈福:於一陽始,朝眾仙宗
    今日為「冬至」節氣。 按照中華傳統曆法,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這麼算下來,這一年裡頭就有了十二氣跟十二節,合一起叫做二十四節氣。
  • 什麼是冬至?不要再一直轉發冬至節吃餃子了!
    什麼是冬至節呢,今天是冬至節,很多朋友都會通過各種途徑來祝願自己的身邊的親人冬至節快樂,冬至節要吃餃子等等。那麼冬至節到底怎麼來的呢?冬至這一天理論上是北半球最冷的一天,接受陽光量最少的一天,北極出現極夜,北半球從這一天開始陽光逐步增加,氣溫升高,相反南半球現在正是盛夏最熱的時候。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 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現在已經進入寒冷節氣了,對於今年冬季天氣很寒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吧,現在還是大雪節氣期間,還不能感受到天氣的寒冷,冬季寒冷天氣要到數九寒冬開始,而數九又是從冬至開始的,所以真正冷天是從冬至開啟。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2位到來的節氣,後面還有小寒和大寒,這一年的節氣就這樣要結束了。而冬至節氣通常在12月21號~23號到來,這主要看太陽到達黃經270°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因年份不同,可能在21號到來,22號或者23號都可能,所以這三天就是冬至交節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