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向巴恩珠上師」,關注並置頂公眾號,每晚九點鐘,向巴恩珠上師給你開示一個佛法道理。
今晚7點30分——8點30分,網絡共學《菩提道次第攝求加持頌》,向巴曲措領學。請提前下載手機yy語音,搜索房間號:81246118即可在線收聽。近期每晚同一時間共學,學完為止。需要當天文字及語音資料者,可加微信留言索取:751099191
(下拉到文章底部可收聽語音)
這一點我們要說明一下,有些人自己已經進入到學佛的狀態中,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實修佛法上面去了,可是有些人做不到,比如有些大老闆,忙於生意,根本無暇修法。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呢?可以使用自己的財力來做一些積資淨障的善業。當然有功德,可是如果將實修的人和不實修而作廣大財力供養布施的人的功德對比一下,如理實修的人功德大。雖然有財力而不修之人可以做很多財物供養,但因無實修,今世只能這樣了,來世還要實修才能得到果位,不進行實修,光憑財力是不行的。我並沒有說財物供養沒有意義,但不是最重要。這是其一。另外,我們大家都已經根據各自的條件受戒了,有了戒,就算在睡夢中,守持的戒還是一直相續下去,功德持續增長著,因為受戒的時候發誓說,從現在直到命終為止嘛。所以,死後沒有別解脫戒了,但是只要活著,即使我們打架、吵架等等只要不破自己的戒,守戒的功德仍然存在。雖然發嗔恨心的時候消失了我們很多功德,可是即使過去的功德消失了,後面還在守戒,還有守戒功德嘛。即使我們沒做什麼特別的大善業,可是我們一直在守戒,功德當然是有的,包括你吃飯的時候也有,上廁所的時候仍然有,任何時間都沒有停過,這是最輕鬆,也是最保險的。所以大家要隨喜啊,尤其是我們前幾天受梵行戒的各位都要隨喜,很了不起。受的戒越來越多,功德相應越來越大。受戒少,雖然自己輕鬆多了,可是功德也少,這都是成正比的。小平同志不是說過「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嘛,這個話說得很好嘛,我們受戒也是一樣啊,受戒多,當然功德多,但是也需要受到一些限制和受委屈的地方,所以功德就多了;受得少一點,相對輕鬆多了,可是功德也少了。
若能按依止法如理供養一位上師,一切諸佛菩薩都會不請自來,安住於上師身中,歡喜接受所供物品。
如果我們守戒守得好,諸佛菩薩常常會加持我們的。因為佛的事業是普渡一切眾生,比如我們從事一項工作,完成它就是我們的責任、任務甚至可以說是負擔。可是如果有的眾生能憑自己的能力來保護自己、拯救自己,那多好啊。比如說,一對父母有很多子女,這些子女當然是父母的負擔了,如果其中一兩個孩子很聽話,能自己保護自己,父母肩上就少了一些擔子,當然高興啊,怎會嫉妒呢?
所以,比如說,你們倆個是同一天拜師學佛的,以後其中一人學得好,修得好,另一人該隨喜才行啊,千萬不能妒忌,因為這樣會得到罪障;而隨喜,卻得到很大的功德。最初我們學法的時候也是這樣:開始拜師學法的時候,因為是新弟子,知識水平差,很多師兄都幫助我們,支持我們,後來因為我們跟隨師父一心學修,學得好一點了,不知為何以前幫助我們的師兄們就與我們漸漸疏遠了。這也算正常,往往我們條件差的時候的朋友們,條件好的時候慢慢消失了,也許有這種情況;反之,我們條件好的時候很多朋友在我們條件變差的時候慢慢消失了,這種情況也有。這是輪迴中的正常現象,不是什麼意外的。
度母未成佛之前,有一世貴為公主,很多王公貴族追求她,她對追求者說:無數前世我曾殺害過你們,你們同樣殺戮過我,彼此有深仇大恨,你們怎會對我生起愛慕之心呢?!
這一點我們《大樂藏口授六天講記》中講得很詳細了。因為依師法好功德當然大,但倘若依師法出了問題,罪過亦然。
本節目錄音首發在向巴恩珠上師的微信公眾號中。想每天收聽並閱讀更多上師開示,聲文並茂的佛經故事、大德教授、傳記等,歡迎添加微信公眾號:向巴恩珠上師。想系統學習菩提道次第者,可參閱公眾號的第二條內容。更多講記可在歷史消息中查看。
添加方法:
1、回到文章頂部,點擊藍色字「向巴恩珠上師」,關注公眾號。
2、打開微信→「發現」→掃一掃→掃描文章底部,圖中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3、打開微信→「添加朋友」→「公眾號」搜索「向巴恩珠上師」或者「xbezrbq」→關注公眾號。
(以下圖片為本文作者簡介:)
點擊一下☝,即可收聽。
點擊☝一下,可以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