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匯|民法典與民事檢察的內在契合與協調共進

2020-08-27 仁化檢察

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是幾代民法學人乃至全體中國人民的夙願。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民法典草案,標誌著我國民法典時代正式來臨。這是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裡程碑,對於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均具有重大意義。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的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要加強民事檢察工作,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堅決防止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事檢察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推進新時代民事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民事檢察工作的發展方向。民法典是檢察機關開展民事檢察工作的重要依據,而民事檢察工作的有效開展對於維護民法典權威亦具有重要意義,兩者之間屬於內在契合與協調共進的關係。

民法典為民事檢察監督辦案提供了最重要的實體法依據。民事檢察是檢察機關為保障民事法律統一正確實施而進行的法律監督,其核心是對公權力的監督,即對法院審判權和執行權的監督。但從業務屬性來講,民事檢察仍是對民事法律問題的判斷和民事法律規定的適用問題。

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受理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76900件,同比上升32.3%。經審查提出抗訴5103件,同比上升29.8%;提出再審檢察建議7972件,同比上升95.1%。

▶ 從案件受理和採取監督措施的情況來看,排在前幾位的案件類型均為合同糾紛、物權糾紛、勞動爭議糾紛、侵權責任糾紛、人格權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

▶ 在合同糾紛中,排在前幾位的案件類型分別為借款合同糾紛、房屋買賣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建設工程合同糾紛、租賃合同糾紛等。

對上述案件進行抗訴、提出再審檢察建議以及不支持監督申請,均需從民事實體法中尋找辦案依據。民法典施行後,民法典各編關於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以及侵權責任的規定,即成為民事檢察監督辦案最重要的實體法依據。

民法典為民事檢察開展精準監督指引了重要方向。民法典是一部綜合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在民法典立法過程中,

▶ 物權編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的要求,結合現實需要,進一步完善了物權法律制度。

▶ 合同編貫徹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堅持維護契約、平等交換、公平競爭,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進一步完善了合同制度。

▶ 人格權編從民事法律規範的角度規定了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體人格權的內容、邊界和保護方式,進一步完善了人格權法律制度。

▶ 婚姻家庭編在堅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合社會發展需要,修改完善了部分規定,及時回應了婚姻家庭領域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

▶ 繼承編在原繼承法的基礎上,修改完善了繼承制度,以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

▶ 侵權責任編針對侵權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吸收借鑑司法解釋的有益做法,對侵權責任制度作出了必要的補充和完善。

最高檢黨組指出,民事檢察要樹立精準監督的理念,即優先選擇在司法理念方面有糾偏、創新、進步、引領價值的典型案件,爭取抗訴一件促進解決一個領域、一個地方、一個時期司法理念、政策、導向的問題。上述民法典各編所堅守的價值理念以及修改完善的相關內容,為檢察機關開展精準監督指引了重要方向。檢察機關應當以貫徹實施民法典為契機,發掘民法典適用中的典型案例,通過個案的公平正義來引領司法進步、促進社會進步,實現民事檢察監督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民法典為民事檢察參與服務國家治理提供了重要條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支柱,民法典將相關民事法律按其內容的同一性編纂成六個分編,形成了邏輯縝密的有機整體,實現了民事法律關係領域國家治理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堅強的民事法治保障。民事檢察在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最高檢檢察長張軍所指出的那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更高需求,不僅體現在刑事案件中,而且更多體現在民事案件裡。」民事檢察是貫徹實施民法典的重要一環,對於把民法典的制度優勢切實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發揮民事檢察的各項職能,找準民事檢察與參與服務國家治理的契合點、著力點,逐步實現民事檢察與參與服務國家治理的深度融合,依法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民法典為實現民事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民事檢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責在民事訴訟領域的具體體現。

多年來,民事檢察逐漸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穩步發展的道路,為促進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毋庸諱言,民事檢察工作與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和新時代人民群眾更高的期待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具體體現在:一是民事檢察監督力度與人民群眾司法需求不相適應;二是民事檢察工作與刑事檢察工作發展不平衡;三是基層民事檢察工作總體薄弱。民法典的出臺,為做強民事檢察工作,實現民事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

我們要主動適應民法典出臺給民事檢察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以貫徹實施民法典為契機,著力提升民事檢察專業化水平。一方面,我們自身必須努力鑽研民事法律業務,並培養崇尚法治、恪守良知、理性公允的職業品格,把每一起民事案件都辦成經得起法律檢驗的鐵案。另一方面,我們要聚焦民事業務能力短板來優化專業培訓,通過專業知識的培訓、專業方法的掌握、專業技術的運用,著力彌補民事檢察知識弱項、能力不足、經驗盲區,確保我們的專業素養始終跟上時代節拍,堪當時代重任。(法制日報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 滕豔軍)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

相關焦點

  • 法學匯|民法典與民事檢察的內在契合與協調共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的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要加強民事檢察工作,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堅決防止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
  • 【法學匯】民法典與民事檢察的內在契合與協調共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的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要加強民事檢察工作,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堅決防止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
  • 民法典與民事檢察的內在契合與協調共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的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要加強民事檢察工作,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堅決防止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
  • 法學匯|「四大檢察」與民法典的實施
    法學匯|「四大檢察」與民法典的實施編者按 民法典的頒布,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轉變刑事檢察理念推動民法典有效實施法學匯|「四大檢察」與民法典的實施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堅持精準監督貫徹好民法典法學匯|「四大檢察」與民法典的實施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廳長
  • 【法學匯】民法典給民事檢察工作帶來的影響及推動
    民法典的頒布將為民事檢察官辦案提供怎樣的實體法依據?給民事檢察工作帶來哪些影響?民事檢察工作將做出怎樣的應對或者調整?《人民檢察》特邀專家學者和實務界人士圍繞「民法典給民事檢察工作帶來的影響及推動」這一主題進行探討,敬請關注。
  • 「法學匯」民法典給民事檢察工作帶來的影響及推動
    《人民檢察》特邀專家學者和實務界人士圍繞「民法典給民事檢察工作帶來的影響及推動」這一主題進行探討,敬請關注。這部法典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體現了對民事主體在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方面民事權利的平等保護。民法典在立法內容上更為完備,立法體系更為科學,立法規範更為協調一致。民法典的頒布給民事檢察工作帶來的影響是:第一,法典化時代的到來,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及時調整民事檢察工作的法律坐標。
  • 民法典:深耕厚植民事檢察的「百寶囊」|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那麼對於民事檢察工作會產生哪些影響呢?馮小光表示:「民法典本身就是以典籍方式展現出的自成體系、相互銜接、有機聯繫的民法寶典,民法典展示出來的體系化的思維方式是作為法律實踐科學的民事檢察所必須吸收、借鑑的思維模式。
  • 法學匯|馬懷德:民法典時代的行政法回應
    行政法如何從依法行政、行政訴訟以及行政檢察監督等方面對接民法典?如何加快制定、修改相關行政法律法規,發揮綜合性法律規範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重要作用?為尋求答案,記者對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教授進行了專訪。
  • 【學習園地】法學匯 | 民法典的網際網路元素與民事檢察理念跟進
    ■ 民法典積極回應了網際網路給經濟社會生活帶來的深刻變化和需求,民事法律監督檢察工作同樣應當實時跟進理念、更新理念。當前,網際網路、大數據、平臺經濟對社會生產、組織形式、交易方式和法律關係產生了深刻影響,而民法典正通過完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為規則,為各類商事活動提供基本遵循。
  • 【法學匯】萬春:「四大檢察」協同共進 實現全面協調充分發展
    來源:檢察日報「四大檢察」協同共進實現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 萬春▶ 「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工作格局▶ 「四大檢察」都是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為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法治和公平正義新需求而開展的重要工作,因此必須整體部署,統籌安排,相互融合,協調共進,而不應顧此失彼,厚此薄彼,壁壘分割,影響法律監督的整體效能。
  • 法學匯|以民法典為遵循做好重罪檢察工作
    最高檢黨組和張軍檢察長高度重視民法典的學習貫徹,強調「學好用好民法典絕不僅僅是民事檢察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要求,而是『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共同的政治責任和法律責任」「要進一步增強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把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的民法典落到檢察履職中」。
  • 民事檢察部門如何更好貫徹民法典?聽聽來自一線檢察官的聲音|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民法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關係著每一個民事主體的切身利益,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將因這部法典的誕生而被影響或改變。因此,保障民法典的切實實施成為更加重要的任務。檢察機關肩負維護國家法制統一正確實施的神聖職責,推動和保障民法典貫徹實施責無旁貸。民事檢察部門如何更好貫徹民法典?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鮮明中國特色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這一改變的最大價值,不僅在理論上分清了民事權利保護的侵權請求權與固有請求權的界限,在實踐上也確定了適用侵權請求權保護民事權利與適用物權請求權、人格權請求權、身份權請求權等固有請求權保護民事權利的具體方法,能夠更好地保護民事主體的民事權利。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對侵權責任具體規則的完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對侵權責任具體規則的完善,是通過三個方法進行的。
  • 【今日轉播】法學匯|「四大檢察」與民法典的實施
    民法典順應了人民群眾更好維護自身權益的要求,成為新時代保護人民民事權利的重要法律依據。張軍檢察長指出,在貫徹實施民法典過程中,檢察機關有著雙重任務:一方面,檢察機關屬於機關法人,在從事民事法律活動時,也是民事主體,一定要模範遵守民法典,依照民法典規定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另一方面,作為司法機關,檢察機關要嚴格依法履職,防止不當履職侵犯民事權利,更要注重通過正確履職保護民事權利。
  • 【轉發】民事檢察部門如何更好貫徹民法典?聽聽來自一線檢察官的聲音|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檢察機關肩負維護國家法制統一正確實施的神聖職責,推動和保障民法典貫徹實施責無旁貸。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劃出了工作重點——以保障民法典實施為重點,加強對民事司法活動的監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健全對不服生效民事裁判申訴的受理、審查機制,加大監督力度。這一課題引起了民事檢察人員的深入思考。
  • 法學匯】馬懷德:民法典時代的行政法回應
    來源:2020年《人民檢察》第15期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對行政法的發展及執法司法實踐將產生重大影響。行政法如何從依法行政、行政訴訟以及行政檢察監督等方面對接民法典?如何加快制定、修改相關行政法律法規,發揮綜合性法律規範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重要作用?為尋求答案,記者對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教授進行了專訪。
  • 【法學匯】馬懷德:民法典時代的行政法回應
    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對行政法的發展及執法司法實踐將產生重大影響。行政法如何從依法行政、行政訴訟以及行政檢察監督等方面對接民法典?如何加快制定、修改相關行政法律法規,發揮綜合性法律規範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重要作用?為尋求答案,記者對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教授進行了專訪。
  • 法學匯|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事訴訟法應如何與民法典相銜接?記者就此特別採訪了天津大學卓越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天津大學卓越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作為應然的要求,民事訴訟法應當與民事實體法具有同樣的精神,與民事實體法保持內在的一致性,並成為實現民事實體法律規範的橋梁。可以說,民事訴訟法學當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研究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的連接問題。
  • 民法典:深耕厚植民事檢察的「百寶囊」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要加強民事檢察工作」,這是習近平總書記5月29日就「切實實施民法典」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的一句話。那麼對於民事檢察工作會產生哪些影響呢?馮小光表示:「民法典本身就是以典籍方式展現出的自成體系、相互銜接、有機聯繫的民法寶典,民法典展示出來的體系化的思維方式是作為法律實踐科學的民事檢察所必須吸收、借鑑的思維模式。
  • 【桃山檢察2020/8/10 第956期】民法典:深耕厚植民事檢察的「百寶囊」|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那麼對於民事檢察工作會產生哪些影響呢?馮小光表示:「民法典本身就是以典籍方式展現出的自成體系、相互銜接、有機聯繫的民法寶典,民法典展示出來的體系化的思維方式是作為法律實踐科學的民事檢察所必須吸收、借鑑的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