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南門宿舍樓歷史建築群
北京大學南門宿舍樓歷史建築群位於北京市海澱區頤和園路5號,(包括北京大學19號樓、北京大學20號樓、北京大學21號樓、北京大學22號樓、北京大學23號樓、北京大學24號樓),北京大學南門附近的宿舍樓大多建於上世紀
-
這些近代建築群,藏著重慶大學80多年的記憶
曬文化、曬風景,日前,在沙坪垻區播出的雙曬大片中,那一閃而過的近代建築群引來關注。是的,那就是聞名遐邇的重慶大學近代建築群。早在兩年前,重慶大學近現代建築群就入選了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1933年,重慶大學由菜園壩遷入現今地址重慶沙坪垻,並建立第一棟教學樓——理學院樓。
-
北京大學歷史研修班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史學堂, 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學研究機構,也是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史學教育科系,以「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嚴謹紮實的治學態度」聞名歷史學界。本課程是我系面向社會各界精英及史學愛好者開設的原汁原味的「北大歷史課」,以期幫助學員鑑古知今,古為今用,從歷史的長河中汲取人類文明的深層智慧,應對現代社會的各種挑戰。
-
成都最有名的現代建築群, 被稱為「成都鳥巢」, 兩棟雙子星高樓...
成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7月15日去成都環球中心的途中,路過成都天府國際金融中心,這是一組創意獨特,規模宏大的現代化建築群,因外裝飾為網格狀,被稱為「成都的鳥巢」,準確地說,是「鳥巢群」。
-
北京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現代哲學
1914年,北京大學哲學門正式成立,對於中國現代哲學來說,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北大哲學系究竟與中國現代哲學有何淵源?在近日舉辦的一次講座中,北大哲學系教授胡軍對此作出如下的闡述。
-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簡介
西北大學座落於古城西安,其前身陝西大學堂是由清朝光緒皇帝於1902年諭批設立的中國最早的幾所現代大學之一。在此基礎上,幾經滄桑離合發展成早期的西北大學。抗戰年間,西北大學又合併了自北京西遷的原北平大學、東北大學等多所大學的一部分,組成了西北聯合大學。
-
中國近現代教育家簡介
所著《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等名著在此期間問世。在大學講學時,傳播資產階級的哲學、歷史等人文科學的理論,以及治學方法論,培養了一批在社會上享有盛名的學者,並在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研究和整理上作出了成績。 其教育主張主要有: (1)教育救國。認為國家的強弱以教育為轉移,「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並注意到教育應著重提高國民的素質。(2)變科舉、興學校。
-
杭州市歷史建築一覽 - 第24期 百年風雨羅家老宅 - 江幹大百科 說...
支部舊址近現代史跡現代餘杭區崇賢鎮鴨蘭村94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建築群 浙江大學玉泉校區建築群 浙江大學西溪校區建築群 浙江大學西溪校區生命科學院建築群 浙江省團校建築群 浙江教育學院建築群 杭州飯店主樓 浙江省總工會工人療養院3號樓 劉莊1號樓建築
-
被遺忘的著名大學:福建協和大學,從歷史塵埃中再次走進公眾視野
從福州市區往馬尾方向,不管走國道、高速還是江濱路,都會穿過一座被歷史的塵埃淹沒已近70年的著名大學:福建協和大學(英文名為福建基督教大學),大學坐落於鼓山東南麓、閩江之畔的馬尾區魁岐村。大學早已不復存在,原址變成了一座製藥廠,十幾棟斑駁破敗的西式紅磚建築配上中式精緻屋頂的大樓矗立在閩江之畔的小山上已近百年。
-
山西發現中國最早磚窯洞建築群 為唐代建築(圖)
磚窯洞經北京大學和蘭州大學共同測定,柳林縣鋤溝村200餘間古代磚窯洞距今1060年,為唐代建築,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磚窯洞建築群。鋤溝村緊鄰柳林縣城,磚窯洞建築群位於村中央,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東岸山坡上,200餘間中保存完整者有30餘間,窯洞造型獨特,全國罕見。據了解,一般普通磚窯洞是先起直牆然後拱券合頂,呈倒U型;而這裡的磚窯洞建築群是不起直牆就地拱券合頂,呈半圓形,技術精湛,堅固耐用,至今仍有人居住。且因其獨特的造型,悠久的歷史,引來無數遊客觀賞。民間相傳是唐代建造,俗稱「唐窯」。
-
工業化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的主題
問:現在有學者提出對近現代中國的一種新的理解,說工業化是近現代中國的主題,近現代中國發生的一切的事情,都與工業化三個字有關。 答:對。近些年有一些名家(不便點名)提出了對近現代中國的一種嶄新的理解,在他們的理解中,近現代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和蘇聯結盟,革除農村食利階層,煉鋼鐵,掃盲,推行簡體字.等等等等,所有的一切,歸根結底,其實都是為了三個字:「工業化」。
-
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正式成立!
附: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大事記●2013年8月,北京大學鄧興旺等教授向學校提出了成立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的申請報告。●2014年4月下旬,發展規劃部收到生命科學學院院學術委員會和院黨政聯席會提交的書面意見。
-
它是目前已知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
在重慶市渝中區東水門長江邊,有一處清道光和光緒年間重建的古會館建築群。它是目前已知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會館群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從乾隆道光光緒又不斷進行了擴建、新建和改建,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
-
北京大學歷史社會學課程參考書目
》,中華 #歷史書寫的範式轉移與話語之爭柯文1989《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中華 # 海外中國研究範式轉變的早期概述胡志宏2002《西方中國古代史研究導論》,大象 #彌補柯文、黃宗智等綜述之視野不足彼得·伯克2006《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劉永華譯,北京大學 #史學大家寫的年鑑學派精到綜述彼得·伯克2009《什麼是文化史
-
歷史上的燕京大學和如今的北京大學,到底有著怎樣的淵源?
當然了,兩者有著一定的聯繫和歷史淵源。清朝末年,腐朽落後的以四書五經為經典、以八股文取士的科舉制度開始被拋棄。初具現代化的近現代教育開始在中國興起。其中1898年京師大學堂的成立便是近代教育的一個標誌。這也是北京大學的前身。隨後全國各地掀起了創辦近現代教育的浪潮,紛紛引進近現代西方科學。
-
北京大學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位校長
文 | 王芫來源 | 王芫個人微信公號「寫近讀遠」丁石孫是北大歷史上值得記一筆的校長。為什麼呢?他是北大唯一一個民選校長。 要說清丁石孫對我的意義,還得先從我轉系的事兒說起。1984年我考上了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微電子學專業。上了大學不久,我就意識到我和我的微電子同學們有著巨大的差距。
-
北京大學,是我國的最高學府,前生為京師大學堂
南鑼鼓巷是一條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歷史。這裡曾經擠滿了達官顯貴,直到清王朝覆滅後,南鑼鼓巷的繁華也跟著慢慢落幕。但是這條窄窄的胡同所積澱的濃厚的歷史韻味是抹之不去的。這裡有王府花園,有胡同酒吧街,古典與現代相容,傳統與前衛契合,自然景觀與人文勝跡輝映。
-
現代農學院黨支部參觀北京大學校史系列展覽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教師黨支部通過參觀、研討等方式,重溫北大百年歷史,追溯北大農學發展歷程,通過追根溯源,進一步堅定了老師們傳承北大光榮傳統、報效國家的決心與信念。
-
重慶鬧市區隱匿的古建築群,距今300多年歷史,就在長江索道下
湖廣會館算是隱匿於重慶鬧市區的一片古建築群,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佔地面積多達到8000多平米。這片古建築群,頗有清代建築風格,黃牆黛瓦,從下面這張圖片的這個角度俯拍,非常有氣勢,而且黃色的建築顏色,在一片鋼筋水泥的大廈包圍當中,非常耀眼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