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出能夠引爆英語課堂的環節?

2020-12-10 騰訊網

為什麼才上課,就有學生打瞌睡?為什麼上午才教,學生下午就忘?為什麼講了 N 遍,還有學生不理解?——這是英語老師們常有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國際高級對外英語教師韋一老師這樣回答——

為什麼需要 「引爆」 課堂?

通常老師們在備課的時候,是按照教學內容劃分版塊,這樣如果一個版塊內容較多,老師會不知不覺地講下去,或者為了如期完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不敢停歇。這兩種情況下,老師都容易忽略學生注意力還是否集中的問題

我們通常看的 TED 演講,一般是 18-20 分鐘。之所以這麼設計,是因為我們成人的注意力一般在 20 分鐘左右,超過 20 分鐘,我們可能無法很好地消化內容。

對於學生來說,關注時間可能是 10-15 分鐘,所以,老師在備課的時候,無論任務多麼緊張,都一定要把教學內容和時間節點結合在一起,按照學生注意力時間節點切分教案,有意識地 15 分鐘左右設計一個環節讓學生們回神,進而把每一個環節轉換處理得有聲有色,避免平鋪直敘。

有些老師可能會擔心:課上把學生講笑了,會不會華而不實?課堂看起來很 high,但是學生實際學到的東西並沒有那麼多?

老師們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對於學習比較薄弱的學生,他們對英語學習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牴觸的心理。使用爆點的初衷就是為了吸引這些學生的注意力,用一種輕鬆、易接受的方法,撐開他們沉重的眼皮,跟上課堂節奏,何樂而不為?

「引爆」 課堂環節設計的兩種方法

方法一:好奇心;方法二:好勝心。

如果講體育題材,可以插入足球圖片、播放THE BLACK MAMBA 的視頻來引起學生興趣;如果講文化題材,老師們可以展示藝術作品、聆聽音樂、鑑賞文學。

教學方法如何能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發揚光大呢?這需要老師們動腦用心去思考。

來看看韋一老師的具體案例吧——

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慾

所謂好奇心,就是求知慾。不管哪個年齡階段的人, 大人或小孩兒都 100% 愛看一個東西,就是魔術。因為魔術能引起人們強烈的好奇心,這同樣適用於學生。如何激發學生好奇心呢?四個字特別重要,引人入勝

【案例】:引人入勝講解 「後置定語」

後置定語是語法裡的難點,不管基礎比較好的還是弱的學生,對這個術語都感到很難理解,對老師分析的層次也不太能夠接受。

老師們回想一下,是不是在給學生講解的時候,常會拆解成兩部分:什麼是定語?什麼是後置?然後開始講定語的作用,什麼詞可以做定語,為什麼要後置等等。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只是就為了語言而講語言,那麼語言學習就變成了單純的記憶和背誦。

語言背後宏大的文化背景裡,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如果用有趣的故事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緊隨老師的思維去了解和理解一種語言現象,印象一定會很深刻。

為什麼西方人愛把定語放到後面呢?

我們來挖掘挖掘「後置定語」 背後的故事!

地理故事:農耕文明 VS 海洋文明

這兩個文明跟英語有什麼關係呢?農耕文明和海洋文明,分別是農民的思維和漁民的思維。

農民的思維就是有好的東西留過年吃,把好的留在後面。所以咱們見面打招呼是:你吃了嗎?

海洋文明是看天吃飯,狂風大浪就不能出去打魚了,所以見面打招呼都是:天氣怎麼樣?漁民打到的魚有新鮮的,有不是很新鮮的,漁民一般先把新鮮的魚吃掉,把不新鮮的曬乾做成魚乾,所以,西方人習慣把重要東西放到前面。

飲食故事:吃餃子包子的民族 VS 吃披薩蛋糕的民族

地理位置差異產生的文化差異,同樣會影響到飲食文化。比如說東方人吃包子、餃子,西方人吃披薩、蛋糕。包子和餃子的餡料藏在裡面,而披薩和蛋糕就一目了然。

建築故事:東方建築故宮 VS 西方建築白宮

由此還產生了對建築的影響。比如說東方建築故宮,皇帝辦公的地方在最裡面——乾清宮。而西方建築白宮,一進去就是接待室,最重要的地方。

通過一個一個有趣的故事,把地理位置差異導致的不同地域文化——建築文化——飲食文化三個邏輯層層遞進演示出來,學生們漸漸明白西方人為什麼喜歡把定語置後。英語課不再只是題目和詞彙,語法和術語,而是融入了多個學科,每一個跨學科連結就是一個引爆點,學生們興奮都來不及,課堂又怎麼會沉悶。

抓住學生的好勝心,挑戰更高目標

所謂好勝心,就是成就感。學生有了成就感,就會有自信。而自信其實來自於學生掌握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多少。我們經常說藝高人膽大。老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藝高,他就會膽大了。老師需要不斷給學生搭建腳手架,從最基礎的開始搭,一級一級往上搭,讓學生在每一級的搭建中都感受到成就感,去不斷地挑戰更高一點的目標。

【案例】:藝高膽大搞定 「長難句」

長難句是英語學習中的老大難問題,在語法、閱讀、寫作甚至是聽力中都有長難句的身影。如何教會學生分析長難句結構,進而在寫作中會寫正確的長句?

英語有五個基本句型,可以分為:四個行為句型, 有動作的;一個狀態句型,沒有動作的。這四個句型,如果學會主謂兩個句型,其餘句型的學習就會輕鬆。

開始搭建手腳架吧!

【腳手架1】主謂結構即物體加動作

【腳手架2】引入 「形修名、副修動」 口訣

【腳手架3】如何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呢?

【腳手架4】添加形容詞

【腳手架5】添加副詞

【腳手架6】添加地點

【腳手架7】添加時間

【復盤腳手架】由學生總結長難句結構

不同學段老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能力水平、接受程度,自由選擇腳手架的高度和難度,目的就在於不斷樹立學生的信心去完成小目標,再大膽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分享結語

老師在課前要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 在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成就他們好勝心的過程中,把教學環節不斷爆破,改善沉悶課堂!

轉自 | 腦洞英語課堂

END

相關焦點

  • 小學英語課堂設計的每個環節要有明確的設計意圖!
    這節課通過教師引領及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能夠初步感知「I’m/ We’re going to…」表示「打算,將要幹某事」,能夠嘗試在真實情景中運用「I’m/ We’re going to」描述計劃和即將發生的事情。Step 1.
  • 《如何巧妙設計英語課堂》(劍橋英語課堂教學系列)
    《如何巧妙設計英語課堂》(劍橋英語課堂教學系列)作  者:伍德沃德 著作定  價:34.9出 版 社:
  • 如何將資源工具和課堂環節深度融合
    眼下熱門的第三屆「華漁杯」教師信息化設計大賽(大賽官網:hyb2020.ppt.101.com)已經啟動2個多月了,很多老師都在為如何在課件賽項中脫穎而出而絞盡腦汁。作為一個「過來人」,下面結合六年級上冊《Seasons》一課,我與大家分享一下使用101教育PPT軟體製作課件的技巧,希望對準備參賽的老師有所幫助。
  • 課堂 | 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五個環節
    此環節有助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且通過對舊知的複習和鞏固,降低新知的難度,為新的學習內容作好鋪墊。讓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氣氛中從舊知過渡到新知。1、唱歌熱身。目的是在課前播放歌曲,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儘量給歌曲配上相應的簡易動作,師生同唱同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 如何設計線下線上英文課堂活動?
    在給出答案前,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你是如何定義classroom activity的。Learning Teaching的作者Jim scrivener在書中給出了classroom activity的定義解釋:The basic building block of a lesson is the activity or task.
  • 教學技巧 | 在英語課堂上如何巧妙的運用課堂導入
    因此,教師要注重英語課堂導入,以提升學生運用聽力微技能的水平。(二)導入的原則性如果把課堂看作「一湖水」,把課堂的精彩生成看作「千層浪」,那麼有效導入就是可以激起千層浪的「一石」。一個有效的教學導入環節,不僅能夠起到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作用,還能夠使教學目標層層推進。那麼,怎樣才能投好課堂的「第一石」,讓水面泛起漣漪,甚至「一石激起千層浪」呢?
  •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這種單向傳導式的、以注重語言知識傳授而忽視語言能力和態度情景培養為特徵的、封閉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英語教師應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教學技巧 | 在英語課堂上如何巧妙的運用課堂導入
    一個有效的教學導入環節,不僅能夠起到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作用,還能夠使教學目標層層推進。那麼,怎樣才能投好課堂的「第一石」,讓水面泛起漣漪,甚至「一石激起千層浪」呢?要想走出這兩個誤區,教師首先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興趣、現有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為設計導入的出發點,設計貼近學生生活、接近學生表達能力、略高於學生現有認知水平的任務;其次,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和教師的話語比率
  • 全國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方案設計大賽
    曬原創教學設計,比課堂展示視頻—教師展風採,學生終受益本次活動基於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製作的「少兒英語遊戲範例和課堂教學設計」系列課程資源,面向廣大小學教師讀者徵集原創教學活動設計文稿或教學視頻。優秀作品將由雙方機構共同組建的專家評審團評出,獲獎者將獲得證書和豐厚獎品,評選結果會在主辦方官方網站和《英語周報》上公示。
  • 空中課堂中微課運用的探索與思考 ——初中英語課堂微課應用的學習與遷移
    每次觀課後,我也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網絡學習時間內,直觀、有效地進行重點知識的講解?在關注到微課在初中英語空中課堂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後,我獲益匪淺。我開始思考如何發揮微課的優勢,豐富今後的線上英語教學課程,以及如何合理地將微課運用於線下英語課堂教學中。微課並不是整堂課的濃縮,也不是教學片段。
  • 叮咚課堂:讓孩子能夠快樂地學習英語
    主持人:首先恭喜貴機構在本次的活動中斬獲了「影響力少兒英語機構」獎項,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叮咚課堂。  陳立:我們的課程和整體的產品設計都是以4到10歲的孩子為中心,注重趣味性和互動性,語音、圖像識別技等AI技術的運用,同時在課堂中融入趣味互動環節,孩子學起來更有趣。我們追求的理念是讓孩子快樂地學習英語。很多人可能懷疑孩子太小能不能學好一門外語。我們認為,對於孩子來講,越早接觸越早學習,越容易接受一門外語。
  • 淺談小學英語試講中的遊戲互動環節
    鑑於小學英語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小學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參加教師招聘考試是加入隊伍的主要方式,因此,面試中的試講環節就更加重要。作為一個考官,當然希望找到一個合格又的老師入職。在試講過程中,如何才能展現自己的優勢就是我們要關注的點。我們都知道面試的重要性,考官會通過試講環節來考察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課堂組織能力等。
  •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設計中的問題及案例研究
    教學目標作為教學設計的重要一環,不僅能夠引領教學方向,還能夠指導教學結果的測量和評價,處於教學過程的核心位置(皮連生等, 2009;崔允漷,2013;晉素芳,2018)。在現階段的中國小學英語課堂,多數教師缺乏對教學目標的系統化梳理與思考,阻礙了教學目標發揮應有的作用,也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朱春萍,2018)。國內關於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的專門研究相對較少,更是缺乏結合實際案例的深度研究。
  • 深度| 一個老師、一個年級的好課堂,是如何一步步設計出來的?
    1、「輸入和處理」環節——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大家在課堂上呈現問題,目的就是為了刺激學生能夠引起注意,如果再配上圖片這個工具就更好用,因為人們的認知首先是基於圖形,其次才是基於文字。 2、「編碼」環節——如何教學生最難學的知識?編碼需要給學生提供學習指導,引發學生有效的學習心得。從編碼到儲存是短時記憶到長時記憶的過程。長時記憶有兩種,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外顯記憶還分為語義記憶,情景記憶。內隱記憶分為程序性記憶,自動化記憶和情緒性記憶。
  • 打造高效課堂必備環節,一個都不能少!
    第二、 教學的高效果任何形式的教育教學都是以學生為主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也不能脫離學生,成為空中樓閣,必須要以學生為載體,以人為本的教學設計才能取得真正的教學效果。不能只顧課堂節奏,而不顧學生的感受!
  • 如何克服三大環節中的難題?是翻轉課堂打通素質教育通路的關鍵
    這種課程設計相當於把傳統課堂的預習、作業合併在一起,並且安排在課前進行,讓學生通過老師提供的資料先行自主地學習課程全部內容,發現問題和難點,然後再在正式上課時向老師提出問題,獲得解答。也就是說把目前傳統的上課模式給翻轉了過來,老師不用在課堂上耗費更多的時間來詳細複述書面上既有的內容,而是抽出更多的時間來與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索、解答、再探索、再解答,從而實現學生能更深入地學會如何找到問題、如何解決問題以及如何實現更深層次地思考問題。
  • 小學英語課堂設計,看人家老師如何在備授課上「減負」
    李娜丨臨漳縣第一小學一直以來,很多老師對信息技術進課堂都抱著一種複雜的心理,一方面希望它能帶給課堂更多活力,另一方面又擔心它增加自己的負擔,增加時間成本。很多時候信息技術手段變成了老師們上公開課的標配,但平時的課堂上卻很少去用。
  • 如何讓英語課堂充滿生活氣息
    課堂上引導學生「做中學」,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要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要進行小組學習以實現同學間的討論與交流;要提供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要讓學生在動手和實踐中完成體驗式的知識學習,進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既是起點又是終點,它是一個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過程。
  • 如何關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情感
    如何關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情感張應應不論是在英語教學中,還是在其他科目的教學中,對於學生情感方面的研究都是必要的,因為教學本身就是要以人為本,有意識地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都有利於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 如何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
    作者:王靈芝隨著新一輪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如何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真正達到「教得有效,學得愉快」,一直是我們英語教師永恆的追求。課前準備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是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再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製作好教學所必須的教具或課件、學生操作的學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