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和解》1個動作、7項練習,回歸健康身心

2020-09-05 文絳讀書



孩子在呱呱落地那一刻的哭聲

孩子在出生時的哭聲像在說:苦啊苦啊。

在被剪掉臍帶的那一瞬間,要開始依靠自己呼吸,甚至還要靠自己排乾淨肺部的液體,從此變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言語、眼神、行為都有可能成為內在小孩受傷的原因。


每一次與父母吵架,子女都是輸的那一方,父母可以挖苦、責備、甚至打罵孩子,但是孩子卻不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父母。


由於不能發洩這些接收的來自於外界的暴力,於是他們病了。


一路走來,年齡越大經歷的事情越多,可能傷害也越大,如何療愈自己?


《與自己和解》作者一行禪師,生於1926年的越南中部。1942年,只有十六歲的他出家當了一名禪宗和尚。越美戰爭爆發後,他是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團主席,他和他的很多出家同修,放棄了與世無爭的寺院清修生活,積極地投身到救助戰爭受害者的活動中去。與此同時,他們公開表達了他們渴和平的願望。



痛苦的種子,是由於「我」的獨立存在


在潛意識和意識之間,存在一個「末那識」,它引導我們追求快樂而逃避痛苦。


末那識使我們誤以為「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痛苦是因為掩埋在末那識之內的歧視與妄想。


末那識有6個特徵:追求愉悅、逃避痛苦、忽視追求愉悅的危險、忽視痛苦的好處、忽視中道、執念於注意到想到的東西。


整本書,作者主觀書寫時,都沒有用「我」這個字眼,通篇都使用「我們」,無分別心,無量心,無我。我們都是一體的。


作者舉了「左手右手」的例子,說我們的右手會做都很多,卻從來不會嫌棄左手,兩隻手之間無比較,無優越感、自卑感。當需要共同做事,比如一隻手拿著釘子,一隻手拿著錘子,需要共同釘釘子時候,卻可以配合,當自己不夠專注,右手的錘子不小心砸到了左手,會扔下錘子,照顧敲到的左手,猶如照顧自己。


當別人受傷時,或痛苦時,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規勸別人時,想想左右手的關係,就很容易理解他人了。


那如何擺脫痛苦,與自己和解,作者說要保持正念,這也是整本書的精髓所在。


與自己和解,需要持續一個動作——正念

修習正念,是作者貫穿整本書的觀點。正念行走,正念靜坐,正念呼吸、正念放下。行禪,坐禪,日常生活煮飯,洗碗都是為了讓我們深觀自己。

正念,就是回到當下,回到此時此地。呼吸就是呼吸,空氣從鼻孔入了,從鼻孔出了。行走就是行走,感覺自己的腿在向前邁,感覺自己的身體。

身心合一的過當下每一刻。當下這一刻,沒問題,那就是沒問題。沒有對過往回憶,沒有對未來的擔憂。

正念是療愈內在小孩的良藥,滋養正念能量,時刻保持覺察,以便負面情緒來時,可以有能力去接觸到潛意識裡的正念種子,去擁抱痛苦,轉化痛苦,保持正念的呼吸,正念的行走。在保持正念的同時,作者還給出7項練習,讓我們回歸健康身心。



7項練習,回歸健康身心


練習一 移除心的對象

心的對象就是指一些過去的經歷,或者是一些人,一些場景一走這些返回自己的身體和感受,覺察內在的理能量,這時候我們就是要溫柔地擁抱自己,感受到自己的不適感,從而得到療愈。

這就好比練習騎車子,一開始的時候不會,等會了就是突然之間的感受 。

練習二 呼吸練習

通過呼吸練習,主要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外在和心相連,認識到自己的呼吸保持專注,釋放自己的的緊張感。

通過感受,識別自己,並給予自己幫助,從而得到喜悅,學會「放下」,保持正念與釋放緊張都是幸福的來源。

我們不應該掩蓋痛苦,而應該照顧她,忽略或是壓抑痛苦,都是對自己實施暴力,我們應該能夠識別自己的痛苦,並溫柔地擁抱他,如同擁抱嬰兒一般。

作者提到,當我們與心愛的人吵架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對方或者自己去世的場景,如同馬航失聯的時候,有許多的親人就這樣不辭而別了,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到底有多遠,也不知道不幸和明天到底哪一個先來,每當想到這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的善待彼此?



練習三 寫一封來自內在小孩的信

這一項練習結合了寫一封信和聆聽內在小孩要告訴你的話,可以問內在的小孩,你覺得現在怎怎麼樣?以成人的態度來對待內心,曾經童年時期所遭受的痛苦記憶。

練習四 觸地法

所謂觸地就是頂禮或跪拜,接觸大地,我們會放下自己是單獨孤立的觀念,時刻提醒自己是大地生命的一部分,這個時候我們要懷著感激、慈悲、理解之情,禮敬的人物包括歷代祖先和父母雙方血緣家庭,我們內心的老師和祖師們,開創國土的歷代祖先。

練習五 寫一張和平便條

當有人令我們困擾或者憤怒,我們要在24小時內告訴對方,如果我們覺得心煩意亂,不能夠以愛語跟他對話,我們可以在24小時的期限內給他一張和平便條,便條上寫下,我們選擇一個日子,以冷靜與開放的態度一起分析和探討對方說的話或者做的事。

練習六 重新開始,找回內心的平靜

這個練習包括四個部分,灌溉心中的花朵,道歉,表達受傷害的信息,說出困難並尋求幫助。

練習七 釋放內心的情緒

哭泣與釋放具有很大的療愈效果,當我們感受到痛苦時,我們不應該壓抑,而是試圖廉潔並保持心情的平和,以觀察者的身份,保持自身不被困擾,要知道真正的療愈來自真正的理解解。



結束語:受苦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想」受苦

海靈格說:受苦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來得簡單。


意思是說解決問題或者追隨幸福,需要我們面對可能會有的失敗和失去,而這種想像出來的恐懼感,反而比現在承受苦難和不幸要難,我們人類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的痛苦來源於,我們未能如願掌控本不由自己控制的東西。比如生老病死、颳風下雨、天災人禍,我們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來怨天尤人,卻不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思維,反而處於焦慮狀態,抱怨不休。


如果可以,希望正在閱讀的你,能夠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夠改變的,接受不能夠改變的,並擁有區分它們的智慧。

相關焦點

  • 身心練習,一款進化中的健康產品,一場生活方式實驗
    伴隨著固定的音樂節拍,與素不相識的夥伴們圍成圓圈,僅僅使用最簡單的肢體語言,被韻律推動著,隨心所欲地舞動;或者是仰臥在地板上,用意識描繪自己的身體狀態,用輕柔、緩慢、不費力的動作,串起對於全身各個部位的覺察……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健身房操課,此類練習既不催人流汗,也不會產生延遲性肌肉酸痛之類的不適感,對於生活在高壓下的都市人群而言,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療愈體驗,讓身心得到短暫的釋放和逃離
  • 每天練習4個瑜伽動作,平衡身心,讓你身體更緊緻
    每天練習4個瑜伽動作,平衡身心,讓你身體更緊緻 我們總會羨慕教練或是一些高手,心裡會暗想:我要做得和她一樣好。
  • 與自己和解,就是與世界和解!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文/梅哲仁 正心正舉特約作者人們常說,「人要與世界和解」,話說起來沒錯,但是怎樣才能做到「與世界和解」?這是一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身體健康好,但怎樣鍛鍊才是關鍵。同樣的,能做到「與世界和解」非常有助於我們的心理健康,而關鍵點也在於怎樣做。雞湯是好東西,但是沒有勺子是喝不到的。
  • 1-7個月孩子,10項大動作訓練方式,爸爸媽媽看看做到位了沒
    導讀:1-7個月孩子,10項大動作訓練方式,爸爸媽媽看看自己做到位了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7個月孩子,10項大動作訓練方式,爸爸媽媽看看自己做到位了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與自己和解,是需要反覆練習的
    他說,工作是一種復健的方式;和解,是一件一生都要不停地練習的事情;所謂工作和奮鬥,最後就是「彼此過得去就算了」。而自己終其一生,就是「好好地過完這喪喪的一生」。在對談結束之後,我們也覺得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療愈。因而今天,我們把他的經歷、心路歷程和自我啟蒙進行了重新梳理,以口述的方式呈現與你。
  • 身心合一 神聖健體
    ■商報記者 王婷  印度有古語云:世上有兩種超越太陽軌道(獲得永恆)的方式:1.在瑜伽中離棄世間; 2.在戰場上委棄身體。  遠離喧囂的都市,找一片可以回歸自我的淨土,是生活節奏加快、壓力沉重的現代人的夢想。瑜伽修煉首先著眼於身體的強健,然後要求身心融合為一。令散亂的精神集中並使之平靜下來。
  • 11個動作,1套完整的練習計劃,適合零基礎想自己在家練瑜伽的人
    11個動作,1套完整的練習計劃,適合零基礎想自己在家練瑜伽的人今天給大家推薦11個動作,1套完整的練習計劃,適合零基礎想自己在家練瑜伽的人這是零基礎開始學瑜伽給出的第二周的練習序列。在第一周的基礎上加了2個站姿體式和一個半倒置體式。
  • 當你疲憊不堪的時候,練5個理療恢復性瑜伽,釋放壓力,放鬆身心
    練這幾個動作幫你放鬆身心現代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有壓力,一天下來身心疲憊。心裡的壓力和浮躁無處可發,而理療恢復性瑜伽就可以幫助我們的內心回歸平靜,身心得到釋放。這是一種需要長久堅持下去的舒緩慢動作,幫助你放鬆身心掃除一天的疲憊。何為恢復性瑜伽?
  • 健身房裡值得反覆練習的7種黃金動作
    健身房裡值得反覆練習的7種黃金動作 其實就是以下這7種黃金動作 NO.1 硬拉 ▼ 僅次於深蹲的力量動作
  • 舞蹈啟蒙教育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
    舞蹈啟蒙教育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從專業的角度來看,舞蹈啟蒙教育從多個方面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它不僅可以規範兒童的行為動作,磨練兒童的意志
  • 真正融入心靈的瑜伽,親近自然,釋放壓力,放飛身心發掘真正快樂
    【文章導讀】真正融入心靈的瑜伽,親近自然,釋放壓力,放飛身心發掘真正快樂!很多瑜伽練習者都在追求高難度的瑜伽體式,認為只有達到高深的境界才是運動的真諦。其實這種想法是我所不認可的,我們都知道運動的目的是追求健康,那麼運動內核是什麼呢?
  • 中醫治「心」病——訪山東省中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閻兆君
    下來來聽聽山東省中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閻兆君是怎麼說的。追溯、回歸中醫本源中醫志意辨證理論是以志意精神魂魄類證類藥為基本方法的原創診療體系。2019年7月1日,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神志病科(身心醫學科)正式成立,經過一年的努力,身心醫學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門診量、服務範圍和服務能力逐步提升,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為廣大患者解決了許多身心方面的疾苦。
  • 瑜伽基礎篇:7個動作,全面改善體能,踏上快樂健身路!
    【本期導讀】瑜伽基礎篇:7個動作,全面改善體能,踏上快樂健身路!很多初學瑜伽的姐妹,總是不太注重基礎練習,對於一些簡單的基本動作,要嘛就是敷衍了事,要嘛就是乾脆不練,直接挑戰高難度的動作。這種違背循序漸進原則的練習法,到頭來卻是步步遇難,信心全無。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 7個動作練習出完美腹肌,不需要任何器械,綜合性較好的一組訓練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組完美動作,不需要任何器械,而且它的綜合性較好非常適合入門集訓練。今天這篇文章的九個動作在你前期減脂之後後期就可以練習起來了一定會擁有完美腹肌。只有當自己身體多餘的脂肪瘦下去之後,我們才能夠通過 訓練練習出完美的腹肌線條,使其更加結實有力量。
  • 每日練習這八個動作,只需30天為美麗加分
    小密語錄:現在人們對於健康生活要求越來越高,健康飲食,優美形體,體育鍛鍊….瑜伽對於時間和空間要求較低,在家空閒時就可以鍛鍊,成為了人們新的運動選擇。追求骨感,以瘦為美的時代已然過去,人們審美開始變得多元化,但對於健康勻稱身材的追求是沒有變的。健康勻稱的身材,從內而外的散發著自由活力和滿滿青春感。穿衣顯瘦,脫衣有料,需要的是日常鍛鍊,今日小編給大家分享八個瑜伽動作,只需練習30天就可以輕鬆甩掉臃腫,為氣質和美麗加分!
  • 成長|與自己和解
    與自我和解的過程,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若我說,我則覺得,那是,自己孤獨的一個人,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所走過的人生長路,受過傷,有過痛,有得到,有失去,有不得已,有欣喜若狂,所經歷的這一切只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後,重新看見自己,擁抱自己,接納自己,這樣,孤單而英勇的,悄無聲息的,屬於一個人的長徵。
  • 有氧健身基礎,臺階練習正確方法,教你避免動作誤區
    但是在運動幅度過大時,就會導致肌肉疲勞的過早出現,以及身體為了保持運動動作而導致的強制性控制從而導致運動損傷。臺階練習器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來自由調節。正確的臺階練習技術,錯誤動作的糾正:(1) 在臺階練習時要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身體面向器械站立,腳尖朝向正前方,將整個腳掌放在器械腳踏上,雙手輕輕的扶著把手,可以保持住身體的平衡就好,不需要過度用力,運動時要儘可能的放鬆身心。
  • 檢驗身體是否健康的7個動作,有3個做不到,你就該鍛鍊了!
    身體好壞不僅可以通過體檢知道,也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動作。自我檢查,如果你不能做到這7個動作,那你真該好好鍛鍊了。 對策:每天5分鐘的伸展練習就能改善這種狀況,可從脖子開始,逐漸延伸到臂部、肩部、背部和小腿部位,對促進血液循環和關節健康很有幫助。 不挪動雙腳,能否轉身向後看 這個動作能測試出身體的中樞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程度。如果做起來困難,那你就需要注意了。
  • 臺灣青少年身心動作教育初階指導員認證培訓招生簡章2016
    全人教育」,關注健康7大主題軸:生長、發展、人與食物、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安全生活、健康心理與群體健康。通過「呼吸覺察、身體的功能探索、自然動作探索、人際關係探索、肌膜伸展動作及身體的空間探索」6條通道實現身心動作教育功能,提升健康與體育領域十項能力指標。使得人們能樹立健康生活理念,養成良好的生活與運動習慣,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促進身心與社會化功能發展。
  • 非常值得反覆練習的7種黃金動作,從小白到大神的必經之路
    其實就是以下這7種黃金動作  NO.1 硬拉  ▼  僅次於深蹲的力量動作3組,每組在8-12個為宜  在能獨立標準地完成臥推練習後  可以加大臥推的重量,但這時  一定要有同伴在後面保護,以免受傷  NO.4 引體向上  ▼  最好的背部訓練  引體向上有難度  有些肌肉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