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吃怎麼辦?

2020-10-31 秋水心理

來訪者:我看了您的西瓜視頻,您講的關於口吃的,特別好,我覺得很實用。我侄子口吃特別嚴重,已經說不囫圇一句話了

秋水老師:孩子多大年紀?

來訪者:今年九歲,讓小學四年級。我父親有點輕微口吃,是半路才結巴的,我弟弟也有點,只是他們兩個都不影響正常的生活,我侄子就特別嚴重,三歲左右剛說話的時候不結巴。後來就開始了,最近兩年已經完全說不出來,我們全家很是頭疼,請老師指點。

來訪者:我侄子口吃和我們家環境有關,可是我媽媽,我,我弟媳我們都不口吃,為什麼他就這麼嚴重呢?

來訪者:我弟弟脾氣暴躁,有不怎麼關心我的侄子,小侄子的性格隨他爸爸,也是犟!平時一不聽話,我弟就動手打,他們父子關係不是太好!我侄子現在很不喜歡他爸爸。

我們也嘗試買了很多關於發音練習的光碟,可是覺得一個孩子對著電視練有點困難,他沒有自覺性。


他現在和別人交流困難,背書從來不會背,他不是不願意背,而是背不出來!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習。

大致情況是這樣的,今天太晚了,明天有時間再請老師回復吧。今天不打擾了,早點休息!好夢!

來訪者:我侄子呢,口吃特別嚴重,現在呢,就是一句話都沒有說過完整過,平時呢,就是說話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的,然後說一個字的時候呢,就是也特別吃力,而且都是哎喲,張著大大的嘴巴要不閉著很閉,嘴巴閉得好緊好緊,然後就是聲音特別大,好大好大的勁兒特別費力。

秋水老師:孩子的口吃問題,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與孩子無關。只需家長諮詢一個半小時就可以扭轉其錯誤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我們是讓家長能夠明白如何對待孩子的口吃。你只要正確引導,按照我們的教他的正確方向,它的口吃自然而然它就會得到扭轉。

並不是諮詢以後,孩子的口吃馬上就會得到扭轉,而是漸進的。

一定要懂得如何去正確的引導,就是這樣的一個意思。

來訪者:我們面對面的溝通呢,還是需要線上一對一視頻或語音溝通呢?

秋水老師:肯定是就是線上。如果是大人的話,面對面諮詢比較好。對孩子,只需跟家長溝通就可以了。只需家長明白自己以前的管教方式是錯誤的,從而改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而不是盲人摸象,那樣肯定會導致孩子的口吃越來越嚴重。

來訪者:是啊。孩子出現這個問題,跟家庭教育和環境影響有很大的關係吧。我父親有點兒輕微口吃,我弟也有點口吃,但他們從來不影響正常交流。而我侄子就不行了,口吃特別嚴重。我弟弟也不怎麼去跟他耐心溝通。遇到問題就是打,導致現在孩子的口吃越來越嚴重。

秋水老師:我弟媳也不太善於和孩子溝通。對培養孩子,好多細緻的工作沒有做到位兒。我同意您說的,糾正孩子的問題,先要糾正大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小孩子很容易改,關鍵是大人。他們的做事方式,生活習慣和育兒的習慣,恐怕一時半會兒很難改正。像我爸媽,他們都60多歲了,教育方法也是老套的。

因此,我對他們能否改過來,缺乏信心,不是對孩子沒信心。當然老師說的,我覺得特別特別有道理的,謝謝老師。

秋水老師:兒童口吃諮詢,不是叫大人改變某個育兒的習慣,而是轉變育兒的觀念。

觀念好改,關鍵要認識到錯誤所在。這就是孔子說的:朝聞道夕可死。

一般來說,1.5小時就可扭轉家長的教育方法。以前我們對待許許多多兒童口吃諮詢,都是讓家長正確對待孩子的口吃。只有這樣,孩子就有救了。你們現在肯定是誤導,讓孩子的口吃變成一種心理負擔,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心理扭曲,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

來訪者:對對,您說的對,那我侄子呢,現在就是他很煩他爸爸,他說,你不要做我爸爸了,跟他媽說:「這個爸爸不要了,再重新給我找一個新爸爸,我看見他都煩。」

孩子經常這樣說。

今年九月份開學,孩子說要住校,不願住家裡了,儘管他家離學校很近。

每天由我父母接送孩子上學。但孩子說寧願住學校,都不住家裡。

我覺得他是對家裡這種氛圍感到窒息,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已經很反感了。

有時候他爸打了他之後,他會跟奶奶說:「奶奶我煩,我想離家出走,我這樣活著真沒意思。」

聽到這話,讓我們特別揪心。

來訪者:讓家長建立一種好習慣和好理念,需要不斷的去保持,如果說僅憑著1.5小時就可以讓他們改過來,我有點擔心。

我擔心,時間長了又不行了,跟孩子一樣,也需要不停的去開導去溝通,去鼓勵。所以我覺得家長需要長期堅持,這是個持久戰。

但我覺得,我對他們能否堅持住表示懷疑,沒有信心。否則,我侄子早就改過來了,不至於現在越來越嚴重。

秋水老師:再說一遍,我們不是幫家長改變習慣,而是轉變他們的教育觀念。包括像你這個觀點都是錯誤,口吃根本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你只有聽到我的講課以後,才會大徹大悟。才知道自己以前堅持的做法都是錯誤。

這個諮詢,可以決定孩子的前途命運。如果你覺得孩子的前途不知道去做一次諮詢,你們就不需要諮詢。

來訪者:行,如果諮詢,我們都會坐在旁邊去聽聽,感受一下你的新的理念。

秋水老師:假如你們同意錄音,我會把諮詢錄音發給你們。之後你們還可以細細琢磨。

我們最大的誤區,就是把孩子的口吃當成習慣,認為現在不責成孩子改,等孩子長大後,口吃習慣就越來越難改。

口吃絕非你們認為的這樣,諮詢後你們對口吃的理解超過你們現在的想像。

總而言之,經過一個半小時兒童口吃問題後,孩子就沒事了。你們就知道正確對待和教育孩子。

來訪者:好的秋水老師,謝謝您。

相關焦點

  • 寶寶口吃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但是有些寶媽在細心的觀察後,卻發現寶寶剛剛開始學講話,由於詞彙量不足,講話時會不斷重複一個詞或者字,讓媽媽十分懊惱:寶寶口吃了!該怎麼辦啊?今天。我們就和寶媽來一塊了解寶寶口吃是什麼原因?寶寶說話結巴怎麼辦?如何幫助寶寶克服口吃呢?
  • 兩歲半孩子有點口吃,咋回事?該怎麼辦?
    問:我的小孩2歲半了,最近發現他說話有點口吃,這是怎麼回事呢?我該怎麼辦?  解答:孩子口吃和成人的口吃不是一回事,多是由於心理原因所導致的言語障礙,原因通常有以下幾點。 1. 因模仿而導致口吃。口吃的感染性很強,由於兒童的語言機能還不完備,容易受其他口吃人的影響,如孩子之間互相模仿,或經常和口吃的人接觸,均可能導致口吃。 2.
  • 國際口吃日丨用耐心、傾聽和鼓勵幫助兒童遠離口吃
    當家長發現孩子說話重複、拖音、卡頓、音律不規則等問題時,就要引起重視了,這可能是口吃的前兆。10月22日是國際口吃日。「嚴格意義上來講,只要會說話的兒童,都有口吃的可能。」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劉玉清提醒,一旦孩子出現口吃,家長切勿過分斥責,應用耐心、傾聽和鼓勵,幫助他們遠離尷尬的口吃。
  • 3歲的孩子突然口吃了怎麼辦?你需要了解這些
    我好著急,就想糾正,可是越糾正越嚴重,怎麼辦啊?」閨蜜兒子快三歲了,之前說話一直流暢,最近突然口吃,全家很擔心很著急。我特別理解閨蜜的心情,因為燈罩在三歲的時候也出現過這種情況,他平日裡說話很正常,可是有一次我出差一個月。
  • 3歲的孩子突然口吃了怎麼辦?你需要了解這些
    我好著急,就想糾正,可是越糾正越嚴重,怎麼辦啊?」兒童口吃的發生率大約有5%,但是其中80%的口吃兒童可以自發地恢復流暢。如果我們用心觀察,會發現幾個兒童容易出現口吃的場景:燈罩那段時間說話太快時,會說話遇阻,但是又特別想說出來,就會把一個字拖得很長,用拉長音的方法把後面的話說出來,比如「我——知道怎麼辦
  • 「我、我、我……」孩子口吃怎麼辦?醫生給出6條建議
    ;每個年齡層的口吃者都需要專業幫助;包括美國下任總統拜登在內,很多名人都曾有過口吃……口吃是一種兒童最常見的言語流暢性障礙。有研究顯示,如果得到正確的治療和指導,約80%的兒童口吃狀況能消失。但另一方面,口吃的自然恢復和長期性受基因的影響,而基因與環境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因此,了解兒童慢性口吃的危險因素,對高危兒童進行早期幹預和正確輔導,避免環境中的促發因素,對兒童口吃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 怎麼改掉口吃結巴,說話緊張怎麼辦
    怎麼改掉口吃結巴,說話緊張怎麼辦綜上所述,如果你認為口吃是問題,口吃丟人,那麼你就會怕發生口吃,進而害怕說話,進而在與人交往時不自信、緊張,越是緊張就越容易口吃。如果你認為口吃沒啥大不了,口吃沒啥丟人的,你自然就不那麼介意,也就不會害怕說話,在與人交往時也就不那麼緊張,自然也就不容易口吃了。
  • 一緊張說話就口吃怎麼辦,口吃矯正法的四點小技巧
    一緊張說話就口吃怎麼辦,口吃矯正法的四點關鍵應用。很多口吃朋友因為口吃而產生了非常消極的心理暗示,暗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長時間下來對自己的口吃的心理障礙解除了不利的,必須得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口吃的朋友改善消極觀念是特別重要的。
  • 兒童口吃現象與母親的"善意關注"有關
    有些孩子是因為有"口吃"現象而就診的,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孩子的口吃現象,與家長,特別是與媽媽的"善意關注"有很大關係。一方面,媽媽一般比較細心,容易察覺到孩子的語言問題,而往往產生一些焦慮,擔心孩子會受到歧視、成長受到影響。有些媽媽可能覺得自己"控制"的很好,不會被孩子發覺。
  • 口吃怎麼辦,請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態
    據統計,口吃大約 1 %,兒童口吃的發生率約為 5 %, 大約80 %的口吃兒童屬於發育性口吃,最晚到 16 歲時自發地恢復了流暢性 。口吃的原因很複雜,一直處於爭議,未有明確的論斷。當前主流的理論認為口吃主要是一種神經生理功能障礙,這種障礙幹擾了言語產生所要求的精確的時間進程, 也有很多人認為,口吃很大一部分受生理障礙多種因素的影響。雖然矯正口吃方法很多,但未必對每個人都有效,但是在口吃發現的早期就開始幹預,恢復的機率還是比較樂觀的。
  • 孩子說話有口吃毛病怎麼辦?怎樣糾正?
    患有口吃的孩子,表現為發音困難,說話時重複,面紅耳赤,而且頸背肌肉及情緒緊張,說話失去流暢性,在某個字上停頓,重音和拖音,也可表現為說話中的突然停止或把一個字拖得很長。尤其是在激動時,著急得說不出話來。口吃分為短暫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
  • 案例:兒童口吃的心理學案例
    上學前便有口吃現象,但不嚴重,沒有引起家長的注意。上學之後口吃現象比以前突出了。平時與同學交談,越著急越說不出話來;遇到集體討論發言的情況,說上幾個字便卡殼,急得滿臉通紅,嘴唇顫抖。有時還直流口水。不過,在朗讀課文或唱歌時並不口吃。孩子的性格較內向,用他母親的話說,「靦腆得像個姑娘,還有個小性子,為這不少挨他爸爸的打」。朱×的學習成績尚好,其中數學成績明顯地優於語文成績。
  • 兒童口吃怎麼越改越重?
    秋水老師答覆:對孩子的口吃,不用方法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唯一讓孩子成為正常人的途徑。我在網上發表了很多口吃的文章,包括兒童口吃。其中幾篇都在發表在中國心理與健康雜誌。事實上,兒童口吃,跟孩子本人沒有任何關係,因為你不太懂,或者被人誤導,所以才認為是孩子的語言出了問題。孩子媽:如果我早看到您的建議,我一定不會去參加矯正班。
  • 害怕口吃怎麼辦?
    文:恨若秋水吃友問:秋水老師,口吃預感上來了,我究竟是說話還是不說話?恨若秋水口吃專著秋水老師答覆:臨場說話前出現預感恐懼心理,說明你曾經發生過口吃,並且讓你刻骨銘心以後即只要再遇到相似的場合,自然就會觸發記憶,生怕又重蹈覆轍——發生口吃和丟人現眼。你的潛意識此時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以各種心理和生理反應(應急反應)警告和阻攔你:前面危險。所以,它會提前讓你心跳加快、四肢發抖,呼吸困難,口腔和舌頭發生痙攣,讓你無法正常說話。這個時候,如果你不顧它的警告,繼續涉險,只有「死」路一條——發生痙攣性口吃。
  • 小孩口吃,家長可以這樣做
    口吃分為短暫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一般幼兒在學說話中出現的口吃,只要父母耐心糾正,幾個月就可以改過來,這稱為短暫性口吃。3至6歲兒童發生的口吃,半年到六年就可以消失,這稱為良性口吃。5、兒童有很強的模仿性,如果二三歲時經常和口吃的人生活在一起,可被「感染」而致口吃。
  • 我我我……你你你你……孩子口吃怎麼辦?
    口吃俗稱「結巴、磕巴」,是一種常見的言語障礙,多發生於2-5歲處於語言快速發展階段的兒童,主要以交流時非自願的出現重複(語音、音節、單詞、短語)、停頓或拖長暫停為主要表現,一般兒童是嘴巴說話的速度無法追趕上大腦中語言形成的速度而導致的,同時受心理因素影響,在緊張、焦慮、應激及周圍環境因素改變時會加重兒童口吃的發生
  • 英研究:五歲前兒童使用雙語 口吃比例較高
    英研究:五歲前兒童使用雙語 口吃比例較高 2008年09月09日 11: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9月9日電 根據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兒童在五歲前使用雙語
  • 寶寶說話口吃的現象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
    怎麼辦啊?看得出來,寶寶口吃,半天憋不出一句流利話,當媽媽聽著心裡難受得想抓狂。在我們印象中,有口吃習慣的人,都是急性子,遇事愛緊張,心理一急,說話和大腦跟不上節奏,就會引起結巴,半天也說出一句完整的話,有時候還真的耽誤事。
  • 孩子口吃家長應該怎麼辦?專家支了4招,建議收藏
    口吃是什麼呢?我們民間一般稱之為結巴,磕巴!醫學上認為是一種常見的言語障礙,指說話不流暢,表現為與人交流的時候某些字音重複或拖沓。一般在兒童兩到五歲的時候最愛發生這樣的口吃現象!從六歲以後逐漸降低,到十二歲之後幾乎不會再發生了。其實口吃現象在孩子學說話的階段差不多有百分之五的兒童都會經歷這樣的語言障礙,不足為奇。
  • 幾歲寶寶的兒童口吃是怎麼引起的?幼兒說話結巴如何有效治療?
    「兒童口吃」是怎麼引起的?遺傳。兒童口吃的小朋友在有數據統計的大部分國家佔該年齡段總人口的5%左右,而終生口吃佔比在1%上下。成年人受到驚嚇、指責往往發生過口吃結巴,幼兒更甚。父母吵架、老師對寶寶批評等等都可以誘發兒童口吃的產生。對口吃行為的的糾正又會加深兒童口吃的條件發射。因為受刺激而產生口吃結巴的可能是存在的。不會是其它疾病。排除遺傳因素外,其它疾病不會引發兒童口吃。注意是兒童口吃,老年人可因一些疾病引發言語障礙,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