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吃現象與母親的"善意關注"有關

2020-12-01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有些孩子是因為有"口吃"現象而就診的,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孩子的口吃現象,與家長,特別是與媽媽的"善意關注"有很大關係。

一方面,媽媽一般比較細心,容易察覺到孩子的語言問題,而往往產生一些焦慮,擔心孩子會受到歧視、成長受到影響。有些媽媽可能覺得自己"控制"的很好,不會被孩子發覺。實際上,孩子的敏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媽媽的"偽裝"其實根本逃不過孩子的眼睛,而孩子與母親的心理聯繫是如此緊密,以至於母親的緊張情緒會極大的影響到他/她。

另一方面,有些媽媽可能認為自己非常注意方式,沒有"責罵"或"催促"孩子,也很"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輕輕的提醒",或者"耐心的安慰",叫孩子"別著急,慢慢說"。以為這樣可以幫到孩子。殊不知這種"善意關注"也許正是造成孩子緊張在意自己的"口吃"問題,反而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造成問題加重。

大約有10%的孩子,會在3-5歲時出現說話時言語中斷、重複、不流暢的狀態,我們稱之為口吃現象,造成兒童口吃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發展速度超過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當他們想表達很多、很複雜的事情時,卻不能靈活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 就會出現"口吃現象",這種情況一般會隨著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而自行消失,但是也有1%左右的孩子會持續口吃,甚至發展為口吃病。

口吃現象與口吃病有著本質的區別。口吃現象是人在感情激動或精神緊張時,對神經中樞的幹擾所出現的短暫語言不流暢現象,而口吃病則是由於心理、生理、環境因素所導致的一種語言障礙

當孩子出現口吃現象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靜觀其變,不必緊張,更不用過多關注,即使是所謂的"耐心和善意的提醒"也不能太多。一般情況下,孩子會自己注意到問題,自己會找方法解決。當然我們可以用"你是不是想說。。。。。。",或者"我覺得你可以想一下再告訴我"等方式,讓孩子自己學會控制和組織語言。

當然,如果孩子出現超過連續3個月的口吃現象,或者有明顯的加重趨勢,就要認真對待了,必要的時候,要到專業的醫療機構諮詢,尋求言語治療師的指導和幫助。

專家介紹

楊峰

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系碩士,香港大學言語聽覺科學系博士,香港大學溝通障礙研究中心博士後,深圳市海外留學歸國高層次人才。

深圳市兒童醫院言語治療科主任,現就職於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科語言障礙專科門診,主要從事兒童及成人語言相關障礙的臨床診治、基礎科研和專業教學工作,承擔國家、省部級和市級科研項目多項,發表SCI及核心期刊論文30餘篇,參編專著5部。

擅長:兒童及成人語言障礙,包括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語音障礙(口齒不清),口吃(結巴),顎裂術後語音障礙,聽力損傷語言障礙,讀寫障礙和學習困難,孤獨症、智力障礙及腦癱所致語言障礙,以及成人口吃和嗓音障礙。

楊峰醫生出診信息:特診科-語言障礙門診,每周一三四五下午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口腔科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健康宣教科

相關焦點

  • 案例:兒童口吃的心理學案例
    據母親介紹,孩子的語言發展從小就較晚,1歲半以後才開始說話,2歲以後才會講完整的句子。上學前便有口吃現象,但不嚴重,沒有引起家長的注意。上學之後口吃現象比以前突出了。平時與同學交談,越著急越說不出話來;遇到集體討論發言的情況,說上幾個字便卡殼,急得滿臉通紅,嘴唇顫抖。有時還直流口水。不過,在朗讀課文或唱歌時並不口吃。
  • 寶寶說話口吃的現象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
    但是很多孩子從小口吃,隨著年齡增長,突然某一天你會發現,口吃的壞習慣沒有了,孩子自己也說清為什麼口吃會消失,然而有的孩子卻一直保留著口吃的惡習,直到成年後也沒有改變。口吃難道會看人下菜碟?那麼這種口吃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神秘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兒童在什麼情況下容易產生口吃呢?
  • 國際口吃日丨用耐心、傾聽和鼓勵幫助兒童遠離口吃
    當家長發現孩子說話重複、拖音、卡頓、音律不規則等問題時,就要引起重視了,這可能是口吃的前兆。10月22日是國際口吃日。「嚴格意義上來講,只要會說話的兒童,都有口吃的可能。」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劉玉清提醒,一旦孩子出現口吃,家長切勿過分斥責,應用耐心、傾聽和鼓勵,幫助他們遠離尷尬的口吃。
  • 兒童口吃怎麼辦?
    來訪者:我看了您的西瓜視頻,您講的關於口吃的,特別好,我覺得很實用。我侄子口吃特別嚴重,已經說不囫圇一句話了秋水老師:孩子多大年紀?來訪者:今年九歲,讓小學四年級。我父親有點輕微口吃,是半路才結巴的,我弟弟也有點,只是他們兩個都不影響正常的生活,我侄子就特別嚴重,三歲左右剛說話的時候不結巴。後來就開始了,最近兩年已經完全說不出來,我們全家很是頭疼,請老師指點。
  • 孩子怎麼突然「口吃」(結巴)了?
    但目前更趨向於將口吃定義為言語節律異常,多發生於兒童言語發育時期。調查發現,有大約5%的學齡前兒童出現口吃問題,但其中80%能在8歲之前完全恢復。此種口吃的病因不明,可能與大腦對言語器官的支配不協調、不正確的模仿、遺傳等因素有關,也可能與皮質運動、感覺及小腦區域被激活有關。
  • 孩子口吃家長應該怎麼辦?專家支了4招,建議收藏
    口吃是什麼呢?我們民間一般稱之為結巴,磕巴!醫學上認為是一種常見的言語障礙,指說話不流暢,表現為與人交流的時候某些字音重複或拖沓。一般在兒童兩到五歲的時候最愛發生這樣的口吃現象!從六歲以後逐漸降低,到十二歲之後幾乎不會再發生了。其實口吃現象在孩子學說話的階段差不多有百分之五的兒童都會經歷這樣的語言障礙,不足為奇。
  • 幾歲寶寶的兒童口吃是怎麼引起的?幼兒說話結巴如何有效治療?
    「兒童口吃」是怎麼引起的?遺傳。兒童口吃的小朋友在有數據統計的大部分國家佔該年齡段總人口的5%左右,而終生口吃佔比在1%上下。兒童說話從叫「爸爸媽媽」開始,本身就是一個模仿學習的過程,看到別人結巴能收到異常的反饋後,也會想通過口吃來引起更多的關注。但不是所有學習結巴過的寶寶都會口吃,一旦收到批評或惡意的鼓勵,就容易產生深刻的條件發射,引發真的口吃。李大嘴在矯正口吃生涯中遇到年齡最大的模仿變真口吃的朋友是22歲。刺激。
  • 英研究:五歲前兒童使用雙語 口吃比例較高
    英研究:五歲前兒童使用雙語 口吃比例較高 2008年09月09日 11: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9月9日電 根據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兒童在五歲前使用雙語
  • 兒童口吃怎麼越改越重?
    孩子媽:老師,我女兒今年七歲5個月,從大約三歲多開始,有結巴現象,當時並沒有幹涉,既沒有批評她也沒有做一些慢讀的積極工作。但確實很偶爾的說過「慢點說」「想好再說」的話。這一年多感覺結巴有所加重,說話換氣比較嚴重,但讀書背詩非常流利,性格開朗,上課非常愛積極回答問題。兩三個月前我從網上找到一家比較出名的矯正機構,反覆溝通了解,決定帶孩子上矯正班。
  • 孩子突然口吃家長該幹預嗎?如何預防寶寶口吃?
    觀察發現,口吃的兒童一般不會對口吃這件事過分留意,而且在這一時期口吃反射尚未在大腦中完全確立,比較容易「矯正」過來。口吃都有自愈的功能。尤其是兒童時期,口吃的自愈時間更快。 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孩子就不會發展為口吃心理問題。寶爸寶媽要學會對口吃寬容,這是決定兒童口吃是否變成口吃病的關鍵。
  •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口吃」了呢?|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就會出現口吃現象。,或電視中出現口吃的情景時,兒童很容易被影響。(國際醫學界尚處在探索研究階段,現在普遍認為口吃是一種特殊的心因性語言交際障礙)。據報導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有醫生相信他們可能已找到人們口吃的原因。來自德國的研究顯示,由兒童時代出現的持續性口吃,可能是因為左腦不正常所致。
  • 孩子說話口吃但唱歌正常,這種口吃需要矯正嗎?
    在生活中,我們鮮有碰到口吃者的機會,就會下意識地認為口吃不過是被一些影視劇故意放大的語言問題。但實際上口吃者不僅不是很少,反而是很大的一個群體。為什麼我們沒有機會遇到他們呢?這是因為他們自我封閉的緣故。
  • 孩子口吃了 7個方法幫你巧應對
    2歲的孩子說話結巴,它只是一種暫時的口吃現象,不需要定論為口吃。一般稱為語言的過渡期,大部分孩子都會在學語言中間會碰到這種情況。一般孩子在6歲內外語言發育已經協調的情況下,是可以自行恢復的。
  • 孩子有了口吃症狀?莫慌張,分清真假最重要
    尤其在工作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過程,但磕磕巴巴的語言狀態拖慢了本就追求效率的工作進度,口吃者也免不了遭受周圍人的白眼和取笑。與成年人不同的是,兒童口吃大部分是可以自愈的,多數情況下無需過分擔憂。但是口吃問題如果持續發展,除了求助醫生外,也要接受語言矯正和家庭訓練。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在孩子口吃初期就快速判斷出是否為真口吃。難道口吃也分真假嗎?
  • 「為什麼會口吃呢?」今天告訴你原因
    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是造成口吃的原因還可能有這些:言語運動功能異常、聽覺系統異常、環境壓力、心理障礙等。 簡單一點概括,口吃可能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1)生理原因:口吃與遺傳或某種腦功能障礙有關。
  • 關注兒童或青少年的焦慮情緒
    許多兒童都經歷過害怕、擔心或焦慮的情緒,這似乎成為成長中的一部分。有人認為兒童的焦慮是一種輕度的暫時性紊亂,會隨著正常的生活過程慢慢消失。 然而,心理學研究發現:很多經歷過焦慮的兒童在青少年時期和成年後會繼續同樣的問題。
  • 孩子有口吃?做好這4點減輕症狀
    10月22日是「國際口吃日」,其目的是為提高各國公眾對口吃的認識,特別是向兒童普及糾正口吃的基本常識。口吃俗稱「結巴」,是一種在說話過程中出現氣流阻斷現象,而產生說不出或說話不流暢的症狀。據統計, 我國有1300萬人正忍受著口吃帶來的痛苦。
  • 關注山區兒童營養膳食困境 搜狗雙向扶貧傳遞企業善意
    搜狗AI營養師團隊關注到這一特殊群體的營養需求,近期特別聯合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發起了「為山區孩子加餐」 聖誕節微博公益活動,旨在通過這一雙向扶貧助農助學活動,呼籲全社會關注兒童營養健康問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傳遞品牌溫度與善意。
  • 寶寶口吃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從生理方面來說,主要是由於身體的呼吸肌、喉肌及其他與發音有關的器官緊張及痙攣所造成的。也可能是由於語言障礙引起心理障礙,心理障礙又影響語言障礙,語言和心理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一種語言心理失調症。寶寶口吃的發病年齡一般是在2-5歲期間,口吃的存在對孩子的未來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對於兒童出現口吃的原因,是需要各位寶媽認真了解的。
  • 孩子為什麼會口吃?孩子有口吃時,這些事情家長要注意
    換句話說,就是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出現了脫節,這正是寶寶會口吃的根本原因。寶寶出現口吃,就表明他們進入了語言表達能力順暢的初期。此外,當寶寶處於興奮的狀態,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也可能會出現口吃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