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淘寶特價版緣何而起?
你一定沒注意到:
現今社會上,學歷中最多的不是211、985;也不是本科,甚至不是專科;大多數人學歷僅僅是初中、高中;
最多的不是年薪30萬的知乎大V,而是收入2000多、3000多的服務員、保安;
很多家庭,可以一晚上聽滴滴噠噠的水聲,那是因為滴水時水錶不轉,相當於白得一桶水。
一個便宜三個愛!拼多多正是瞄準了三四五線城市這部分人群及還未「開墾」的廣大農村地區,殺入增量市場,藉助微信社交電商紅利,迅速裂變,一炮而紅。
成立不到兩年半的時間,拼多多月活用戶翻番,目前已達 2 億規模,日訂單甚至超過了京東,順利衝進電商第一梯隊,直抵天貓乃至阿里的流量根基——淘寶網。
於是,阿里一舉推出淘寶特價版APP,直擊「新秀」拼多多。
淘寶特價版 VS 拼多多 誰更勝一籌?打開淘寶特價版APP,首先看到導航欄細分為女裝、運動、日化、家居、鞋靴、數碼等類目,焦點圖下又分5大玩法,分別是充值中心、量販優選、平價超市、特賣清倉和籤到有寶,接著就突出9.9元購、限時搶購、超值特價、更多特惠。無一例外,淘寶特價版簡單粗暴,全是低價低價再低價。
以上電商慣用玩法不足為奇,我們重點來看底部菜單欄之一「賺紅包」,這是淘寶特價版APP唯一能與拼多多媲美的一個吸引點。賺紅包的意思是,淘寶特價版用戶每邀請1位新淘寶用戶完成購物,雙方均獲88元紅包;4月30日活動期內,如果邀請的用戶能夠發生購物行為,那麼用戶可以再次獲得現金紅包。
「從淘寶大本營能不能獲得流量支撐不說,由於微信對於淘寶連結的屏蔽,使得『特價版』淘寶只能在淘寶生態下來運作,而且只能通過邀請碼的方式進行拉新,這就使得其效率大大下降」,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賺紅包」頁面底部,淘寶特價版還赫然放置了「賺紅包收入全國排行榜」,進一步刺激用戶的賺錢欲望。(Ps:這不是和昨天刷屏的新世相營銷手段如出一轍嘛)
淘寶特價版對比拼多多,看點頗多。
拼多多限時秒殺、品牌清倉、名品折扣、9塊9特賣我們不再細談,下面主要研究其得以引發社交裂變的幾個核心功能點:
1、現金籤到,籤到常常有,最狠拼多多。新增籤到團,成團賺現金。沒錯,自己籤到領現金,想要獲得更多,再邀請3人成團,即可領取1-99元隨機現金;
2、天天拆紅包,領百元現金。記者注意到,必須使用微信登陸方可領取現金,因為手機號碼登陸的話無法引起社交傳播。拆完紅包,會收到提醒,繼續分享領現金,這就是大家常常在群裡收到的紅包連結了。
3、轉盤領現金,一般都能抽中,但只有分享給好友才能領取,這明顯故技重施。
4、助力享免單。邀請好友助力,人滿才能發貨。
5、砍價免費拿。通過微信邀請好友幫忙砍價,原價392元的美的迷你電烤箱可0元得。一不小心,又一次騷擾了微信好友。
6、拼單卡收藏館,變相刺激消費。
7、最後,就是常見的拼單成團買。
可以發現,以上7種玩兒法,拼多多無時無刻不在強調社交分享,無分享不便宜,這就是拼多多帶給消費者的第一感觀。讀到這,想必你再也不會懷疑為什麼七大姑八大姨的微信裡永遠有一個揮之不去的拼多多。
對比淘寶特價版為提升安裝量和刺激下單所做的常規補貼,即便阿里再有錢,能否抵得過拼多多強大的社交裂變速度還得畫一個問號。
阿里打假 功虧一簣?
1月10日,阿里發布《2017 年智慧財產權年度報告》,點名說售假團夥向微商和拼多多等轉移。沒過幾天,2月1日,拼多多發布《2017 拼多多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報》,表示「打假不甩鍋」,雙方火藥味十足!
拼多多弱化店鋪、強調產品的玩法,雖然適應了微信的交易場景,但也帶來了巨大的平臺信任危機。跟淘寶一樣,拼多多也做平臺,並不直接賣假貨,但用戶會將商家的行為,等同於平臺的行為。用戶不會說淘寶、拼多多上某某商家賣假貨,而是直接說淘寶、拼多多賣假貨。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 年拼多多投訴量躍居行業第一,高達 13.12%。
所以,「假貨」標籤不但困擾淘寶,現在也一樣困擾拼多多。可以說,拼多多目前最大的軟肋,就在於無法強化商品質量的監管力度,導致用戶口碑較差。
反觀阿里,近年來淘寶調整戰略,淡化爆款,強調品牌與品質,用千人千面將流量碎片化,還設置了「極有家」、「有好貨」等特色版塊,使盡渾身解數試圖撕掉「廉價」標籤,提升產品質量,藉此來提高客單價。
另一方面,阿里為擺脫「假貨」詬病,不惜餘力全面打假,還曾喊出「要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的口號。成立「大數據打假聯盟」,並且在假貨防控上運用商品大腦、圖像識別算法等九大黑科技,每時每刻都在對平臺上近20億商品進行識別……
可以說,不論是從定位還是打假來看,阿里都初見成效。然而現在推出淘寶特價版,阿里辛辛苦苦好幾年,怕是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指出,淘寶特價版徹徹底底走低價路線,此舉表明淘寶要把19.9元及以下商品的埠再一次打開,重拾低價和中小商家。
要知道,這部分商家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淘寶嚴厲打擊的對象,類似於什麼值得買、九塊九包郵等等,它們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淘寶的信用體系。中小商家重回淘寶生態,不禁讓人思考,此舉是否會讓假貨、劣質貨品重新流入淘寶平臺。
2017年底,品玩一篇報導曾指出,拼多多上的低價產品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第一,商家壓了多年的庫存,微利清倉;第二,工廠生產貼牌服裝剩下的面料,加工成服裝。這部分面料沒有成本,成本只有工人的工錢。第三,面料生產商生產出來的面料不合格(存在甲醛超標等情況),採購客戶不要了,低價處理給工廠。這類面料一般都按斤賣,核算到一件衣服的成本,只有幾毛錢,也相當於沒有面料成本。
所以,9塊9包郵,質量可想而知。阿里打假多年,淘寶特價版推出,怕是真會功虧一簣。
吊打拼多多?為時還過早
一位知乎網友分享的一則老故事很有趣:獵狗追一隻受傷的兔子,但始終沒追上,事後其他動物問兔子:「那隻獵狗很兇呀!你又帶了傷,怎麼跑得過它的?」
「它是盡力而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沒命了呀!」
淘寶特價版之於拼多多,一如口碑對美團,傾其所有當然能成功,但這個項目對阿里來說更多是爭輸贏,對拼多多而言則是決生死。照目前淘寶特價版APP的產品來看,暫時還沒看到阿里的決心。如果短期內阿里還不肯出血要讓商家自己出來扛刀,那麼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阿里推出淘寶特價版,與拼多多的流量爭奪大戰一觸即發。朱思馬記曾指出,淘寶特價版儘管沒有微信流量,但淘寶網的流量母池供給仍然很大,但在服從大盤政策短期不變的情況下,阿里媽媽方面只能通過戰略合作、全資收購等形式,帶動更多全淘寶母池的流量。
再看拼多多,依託微信網際網路近10億社交電商流量紅利,下載量迅速攀升。記者從蘋果APP store發現,拼多多下載量排行總榜第三,淘寶第八;另一方面,從華為手機應用市場來看,拼多多佔據總榜第六,淘寶十三。
照這樣下去,問題來了,淘寶母池流量優勢不再的情況下,淘寶特價版的流量又從哪來?
上升到資金層面,阿里動輒豪擲幾十億買買買,資金實力毋庸置疑。但是拼多多拿到的巨額融資也是如假包換的,段永平、前淘寶總裁孫彤宇、網易丁磊、順豐王衛和巨頭騰訊皆是拼多多的投資人,這幾大財團加起來,真的可以和阿里拼一拼。
具體到賣家,多年前,阿里巴巴把中小賣家從租金、裝修、人工、代理商的成本中解放出來,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隨後取而代之則是阿里的佣金扣點、推廣成本和越來越複雜的活動玩法,流量越發昂貴,中小賣家失去平臺支持,最終走向「出淘」。
這時,拼多多走出來了,當別的電商平臺還在收費的時候,它就已經免費了。拼多多提供平臺、提供玩法,甚至提供一定流量(活動、搜索),並且活動不收費,取而代之的是賣家實實在在的拿出來在售價上直接虧,打爆款,帶流量。兩年半的時間,拼多多確實也積累了大量忠實賣家。
不過話又說回來,淘寶目前已經聚集了百萬量級的賣家,並且這些賣家對於平臺規則非常熟悉,所以這些賣家從淘寶切換到淘寶特價版會非常平滑,賣家並不是問題。與此同時,拼多多也會有部分商家選擇同時入駐淘寶特價版。那麼,接下來就是看哪家平臺背後的流量大、支持多了。
短期來看,淘寶特價版並不會對拼多多產生什麼影響。但未來,阿里會不會又整出一個「二選一」,我們還尚未可知。
一個平臺,一定要讓所有參與的人都有利可圖,這樣大家才會一起參與來玩。買家端,阿里可以砸錢。賣家端,阿里又可以虧錢,通過淘寶特價版為淘寶母池導入巨大流量。但是,特不特價版對於賣家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阿里是否願意割捨一部分直通車、鑽展、付費流量的收入,把流量補貼給中小商家。如果阿里沒有這個決心,那就和故事中的獵狗一樣,永遠別想追上受傷的兔子。
所以,阿里吊打拼多多,這話說得真的為時過早,一年半載,我們再來見分曉。
(來源:零售前沿社 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