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屬於人們文化、思想、審美情操及藝術的主要表現方式,中國在上千年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獨特風格及豐富內容的民族音樂。目前,在現代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我國的信息文化發展傳播也逐漸開始朝著新媒體方向發展,新媒體具有較為強大的互動性、及時性、主動性的特點,並且其傳播速度較快,具有多種形式,都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播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及機遇,我國民族音樂文化也表現出了朝氣蓬勃的發展情況。
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現代網絡技術不斷普及,單純使用原始的紙質進行傳播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員的使用需求,需要全新的一體化傳播媒介,比如視頻、音頻和圖片等。在此背景下,就發展了全新的媒體形態,這種全新媒體形態就是新媒體。新媒體指的是以全新科技支持為基礎發展的數位化媒體形態,此屬於較為廣泛的概念,其主要是通過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對社會人們傳播信息的全新媒介,比如數位技術、信息化技術等。
數位化技術就是全新媒體發展的根本和基礎,其主要是由於新媒體中包含了數位電視、網絡媒體等終端設備。和傳統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相比,全新媒體具有自身較為獨特的優勢和功能。從本質進行分析,新媒體的主要特點為:其一,基於新媒體的傳播,其不需要電波及紙質等介質,其主要是利用多媒體及網絡信息等方式和技術進行傳播,其主要構成為文字、語言、圖像及聲音,將這些介質都相互融合,成為全新的產品,這就是傳統媒體沒有出現過的傳播形式。
其二,因為新媒體屬於多媒體、多傳播及多平臺相互傳播的形態,其在傳播及生產方面具有一定的優點,從而更加方面了新媒體的管理;其三,新媒體信息的傳播渠道要基於技術和平臺開展,比如手機、計算機等;其四,其和傳統媒體相比,其具有開放性及跨時空性的特點,其能夠使整個世界成為地球村,地球中的每個人都能夠在新媒體語境中實現信息的生產及傳播,從而使信息傳播能夠達到多樣化主體。
並且新媒體還能夠和受眾創建一定的聯繫,其主要和全新的傳播狀態具有密切的聯繫;其五,在新媒體社會中,其主要強調大眾文化及精英文化,並且其還重視主流文化,人們能夠利用新媒體將自身的開發及建議充分的展現出來,並且還能夠和不同意見的人們相互交流。雖然新媒體能夠有效提高人們想像力及創造力,但是其並不能夠代替大眾媒體在傳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新媒體不僅是全新社會中流行媒體的相互結合,其也是傳統媒體及數位化媒體相互升級及融合的產物。
中國民族音樂指的是通過中國傳統樂器通過合奏和獨奏的方式進行演奏的中國傳統音樂,從廣義方面進行分析,中國音樂指的是世界中具備五聲調的音樂。從狹義方面進行分析,中國民族音樂指的是就是從古至今流傳的並且具備民族特點的,能夠充分展現滿足精神和文化的音樂。
民族音樂屬於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內容,其屬於廣大勞動人們在長期生產鬥爭過程中發展、產生及積累的音樂,其也是勞動人們的智慧,也是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沉澱。各個音樂學家將民族音樂作為對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研究的資料庫,並且民族音樂中還具有豐富的社會學、歷史學、美學、人文學及民俗學等內容,其中能夠充分的民族文化傳承充分的展現出來,包括民俗及民風等歷史文化,其備受人們的重視。
我國民族傳統音樂具備豐富的積澱,並且有多樣化的民族音樂形式,在漫長歷史傳承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曲藝、民歌、戲曲等音樂表演方式,還有部分音樂表演形式在全世界都具有重大的影響和作用,這些藝術都被改編和理,從而將其送入課堂及文藝舞臺。
從改革開放之後,我國民族音樂對外傳播已經成為我國和世界相互交流的主要措施。傳統民族音樂主要是利用國家之間的國際音樂節、文化活動及音樂會等方式和世界音樂文化相互溝通和交流,此種文化輸出方式在現代社會中國已經無法滿足世界各國對於中國民族文化的掌握及認證及需求。和西方音樂的對外傳播事態進行對比,我國民族音樂在音像製品、海外出版物的國際音樂比賽及大型文化演出參與度方面的比例較小。傳播途徑在現代信息化時代中優勢降低,從而對我國民族音樂內容的傳播造成了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