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體現出什麼傳統文化?

2020-12-17 香香侃音樂

音樂屬於人們文化、思想、審美情操及藝術的主要表現方式,中國在上千年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獨特風格及豐富內容的民族音樂。目前,在現代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我國的信息文化發展傳播也逐漸開始朝著新媒體方向發展,新媒體具有較為強大的互動性、及時性、主動性的特點,並且其傳播速度較快,具有多種形式,都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播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及機遇,我國民族音樂文化也表現出了朝氣蓬勃的發展情況。

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現代網絡技術不斷普及,單純使用原始的紙質進行傳播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員的使用需求,需要全新的一體化傳播媒介,比如視頻、音頻和圖片等。在此背景下,就發展了全新的媒體形態,這種全新媒體形態就是新媒體。新媒體指的是以全新科技支持為基礎發展的數位化媒體形態,此屬於較為廣泛的概念,其主要是通過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對社會人們傳播信息的全新媒介,比如數位技術、信息化技術等。

數位化技術就是全新媒體發展的根本和基礎,其主要是由於新媒體中包含了數位電視、網絡媒體等終端設備。和傳統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相比,全新媒體具有自身較為獨特的優勢和功能。從本質進行分析,新媒體的主要特點為:其一,基於新媒體的傳播,其不需要電波及紙質等介質,其主要是利用多媒體及網絡信息等方式和技術進行傳播,其主要構成為文字、語言、圖像及聲音,將這些介質都相互融合,成為全新的產品,這就是傳統媒體沒有出現過的傳播形式。

其二,因為新媒體屬於多媒體、多傳播及多平臺相互傳播的形態,其在傳播及生產方面具有一定的優點,從而更加方面了新媒體的管理;其三,新媒體信息的傳播渠道要基於技術和平臺開展,比如手機、計算機等;其四,其和傳統媒體相比,其具有開放性及跨時空性的特點,其能夠使整個世界成為地球村,地球中的每個人都能夠在新媒體語境中實現信息的生產及傳播,從而使信息傳播能夠達到多樣化主體。

並且新媒體還能夠和受眾創建一定的聯繫,其主要和全新的傳播狀態具有密切的聯繫;其五,在新媒體社會中,其主要強調大眾文化及精英文化,並且其還重視主流文化,人們能夠利用新媒體將自身的開發及建議充分的展現出來,並且還能夠和不同意見的人們相互交流。雖然新媒體能夠有效提高人們想像力及創造力,但是其並不能夠代替大眾媒體在傳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新媒體不僅是全新社會中流行媒體的相互結合,其也是傳統媒體及數位化媒體相互升級及融合的產物。

中國民族音樂指的是通過中國傳統樂器通過合奏和獨奏的方式進行演奏的中國傳統音樂,從廣義方面進行分析,中國音樂指的是世界中具備五聲調的音樂。從狹義方面進行分析,中國民族音樂指的是就是從古至今流傳的並且具備民族特點的,能夠充分展現滿足精神和文化的音樂。

民族音樂屬於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內容,其屬於廣大勞動人們在長期生產鬥爭過程中發展、產生及積累的音樂,其也是勞動人們的智慧,也是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沉澱。各個音樂學家將民族音樂作為對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研究的資料庫,並且民族音樂中還具有豐富的社會學、歷史學、美學、人文學及民俗學等內容,其中能夠充分的民族文化傳承充分的展現出來,包括民俗及民風等歷史文化,其備受人們的重視。

我國民族傳統音樂具備豐富的積澱,並且有多樣化的民族音樂形式,在漫長歷史傳承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曲藝、民歌、戲曲等音樂表演方式,還有部分音樂表演形式在全世界都具有重大的影響和作用,這些藝術都被改編和理,從而將其送入課堂及文藝舞臺。

從改革開放之後,我國民族音樂對外傳播已經成為我國和世界相互交流的主要措施。傳統民族音樂主要是利用國家之間的國際音樂節、文化活動及音樂會等方式和世界音樂文化相互溝通和交流,此種文化輸出方式在現代社會中國已經無法滿足世界各國對於中國民族文化的掌握及認證及需求。和西方音樂的對外傳播事態進行對比,我國民族音樂在音像製品、海外出版物的國際音樂比賽及大型文化演出參與度方面的比例較小。傳播途徑在現代信息化時代中優勢降低,從而對我國民族音樂內容的傳播造成了阻礙。

相關焦點

  • 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探索民族傳統音樂創新性發展路徑
    處在資訊時代發展背景下,學院意識到自身所承擔的傳承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職責,在充分認識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價值的基礎上,探索出一條民族傳統音樂的創新性發展路徑,極大地提高了音樂教學效率,完善了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教育機制,同時也為音樂學院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 盤點民族樂器,中國的獨特樂器,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
    而「琴」字從「今」,強調「當面演奏」,是指其演奏的隆重性、鄭重性而言,它是為高貴賓客演奏用的高級樂器,賓客在聆聽琴曲時,必須正襟危坐,現代西方人欣賞古典音樂時不能隨便離開座位,也是此理。這是一種文化素質和修養的體現,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箏,又稱古箏、秦箏,約(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中國古老的傳統彈撥樂器。
  • 淺談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
    曾在黑豹、唐朝等搖滾樂隊任鍵盤手的王勇,雖然是中國搖滾的先行者,但他始終沒離開民族樂器的運用。他以古箏、柳琴、笙等創作的《往生》既古典又流行,不僅體現了現代的音樂審美理念和創作手法,而且還體現了民族樂器所具有的豐富的表現力,堪稱傳統與流行的完美結合。
  • 豐臺打造小學音樂網課 開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雲傳承」
    千龍網北京4月7日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音樂作為文化的重要形態和載體,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著歷史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傳承民族優秀文化,是音樂課程價值之一。
  • 在音樂教學中培育學生民族精神,激發學生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培養民族精神是音樂教育的責任。我們的民族音樂是56這種國籍世代相傳,體現了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藝術瑰寶。它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和生活中。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流行音樂和具有濃鬱西方文化的搖滾音樂在學生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毫無疑問,我們的傳統音樂文化正在逐漸被淘汰。
  • 中國傳統音樂和民族樂器
    我們在許多民樂CD中都可看到「國樂」二字,這「國樂」指的是從古代流傳下來,在近代又有所發展的屬於「國粹」的音樂,可見「國樂」的創作時間指的是古代;  「新音樂」指的是那些學習過西方音樂的人所寫的音樂,如學堂樂歌,可見新音樂的創作時間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
  • 以西方音樂體現的極東次文化《Motorcycle Boy》
    今天小炒帶來了一段與往常相當不一樣的音樂視頻,由藝名 「The Legendary Tigerman」 的葡萄牙音樂人Paulo Furtado所制,呈現他本人眼中的,以音樂體現的日本暴走族文化。先來介紹影片中的主角:日本暴走族吧!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力求復興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專家們指出,非遺音樂具有複雜性、豐富性等特點,希望該項目挖掘其背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最終以開放性的形態呈現。研討會分為探索傳統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具體呈現模型與研究方向、歷史傳承與發展現狀以及平臺資源數據標準等三部分。與會專家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視角出發,就初步成型的項目模型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 一品茶香,一曲乾坤,茶文化下的聲樂教學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
    傳統音樂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將其進行傳承和發揚,將其融入到聲樂教學中去是必要的手段,使得學生能夠更深入的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利於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本文將對我國聲樂教學現狀、傳統音樂文化融入聲樂教學的意義與價值、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策略以及在聲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優勢進行分析,希望能更好地實現聲樂教學與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合,進而促進傳統音樂文化的發揚。
  • 上海楊浦國學課程進校園,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目前,學校擁有一支60多人組成的學生民樂團,初步形成《絲竹新韻》區級共享特色課程,通過欣賞、演奏、舞臺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以審美為核心、興趣為動力,鼓勵合作,弘揚民族音樂,引導學生用心體驗、感悟、表現音樂,共同演繹,得到藝術的享受。    學校民樂團排練的曲目豐富、形式多樣,多次代表區參加全國、市區級各類文藝專場演出和比賽屢獲殊榮。
  • 中國古代傳統音樂的特點是什麼?
    你的問題比較籠統,因為傳統音樂也要分派別和時期的。簡單的來說,1、學習和繼承傳統音樂的陳述結構(1)中國傳統音樂在旋律、音階、音色、節奏等方面與西方音樂存在區別。(2)中國傳統音樂的陳述方式具有自己的特徵,其中還有一些特定的終止方式;中國民族音樂中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
  • 淺談:音樂創作中傳統戲曲
    因此,傳統戲曲中「虛實相生」的語彙表現手法處處都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虛實哲學關係內涵,而這種相伴相生的虛實關係哲理對戲曲的語彙手法的影響至關重要,另外在社會的教化方面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現代音樂創作中融入傳統戲曲語彙音樂藝術形式與內涵日漸豐富對於傳統戲曲而言,在語彙表現力上用些誇張的色彩非常普遍,而對於音樂而言,將傳統戲曲的具有誇張色彩的語彙植入其創作之中,所帶來的效果就會遠遠超過戲曲所表現出的作用,音樂中運用不同語彙表達技巧的效果更多地體現在情感表達方式上對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情感的傳承和發展,像現代音樂中出現的一些轉化
  • 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民族精神 ——讀《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
    □董興傑在當今世界相互激蕩的文化潮流中,對自身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建設與傳承至關重要。在此背景下,細讀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感覺獲益匪淺。首先體現在其論述的結構框架上,先通過「總論」對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進行概述,而後分五章分別對中國哲學文化精神、中國法律文化精神、中國科技文化精神、中國民俗文化精神、中國藝術文化精神進行專題闡述。在「分論」部分,五章內容既相互獨立,又密切聯繫,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其次體現在對中國精神內涵闡釋的豐富系統上。
  • 雲南民族文化行:哈尼族彝族傳統民族服飾
    哈尼族兒童傳統服飾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滕芸 趙芳薇):位於雲南省東南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口以哈尼族和彝族為主,傳統的民族文化締造了這一地區燦爛的文明。不同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民情風俗以及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多彩且各自獨特的民族服飾,特別是彝族支系繁多,每一個支系又有自己的民族服裝。每一種色彩,每一個配飾都是自然與人文的巧妙融合,服飾裡鑲嵌了歷史,融入他們各自的性格,更襯託出哈尼族和彝族人民的心靈手巧和對美好生活的願景。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精神文化,書法精神的體現傳統哲學思想
    本文乃作者塞班如來zzz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儒學道學和東漢時期由印度傳來的佛學(中唐時期發展出禪宗,形成禪學),在我們民族的世界觀、人生觀、文化藝術意識和美學思想上,既直接影響,也相互融合、滲透、補充,它結合著民族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 昆明華邑酒店—雲南民族特色文化與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完美結合
    洲際酒店集團是全世界知名的酒店集團昆明華邑酒店及度假村是洲際酒店集團洞悉中國高端消費者的細膩需求及中國顧客全新的消費觀念,極力打造全新的高端酒店品牌,酒店的設計、裝修、服務 、格局等都是注重融入雲南當地的特色民族文化與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加國際管理文化各方面元素的完美結合
  • 民族音樂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
    從朱哲琴到薩頂頂再到如今的杭蓋、帕爾哈提和山人,他們在國外做大量演出、出唱片,而後通過電視、網絡等大眾媒介讓國內的觀眾接觸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民族音樂,並且更進一步刺激了國內流行音樂的多樣化。中國的民族音樂樂手在國內外獲取的成功中包含著如何面對本民族的音樂身份、如何適應國際市場中的角色等問題。
  • 中國傳統文化,戲劇戲曲學,戲劇學的民族特點
    本文乃作者小章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20世紀是戲曲發展中京劇藝術鋒芒畢現、登峰造極的時代,擁有200多年發展歷史的京劇藝術走向藝術的輝煌和成熟,新世紀人們對京劇的再發展和京劇學學科建設表現出更多的感情關注和理論思考。
  • 盤點《歌手》節目中傳承的民族音樂之聲,堅定弘揚文化自信
    從《我是歌手》到《歌手》2018六年時間裡,節目一直致力於以弘揚、推廣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文化,挖掘民族音樂瑰寶,在音樂的競技場打出一張「文化牌」,無處不在彰顯中國的文化自信。在長達六季節目的不斷發展下,《歌手》品牌影響力也不斷擴大,節目格局從立足於華語樂壇的標準,變為立足於世界音樂的範疇,在洞察華語樂壇脈搏的同時,扛起助推華語音樂的時代使命,讓中國的音樂走出去,讓世界的優秀聲音走進來,傳承與發揚民族音樂之聲變得尤為重要,《歌手》節目也因此秉承使命,以音樂交流為出發點、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以民族音樂彰顯文化自信,發揮主流電視媒體的責任和擔當。
  • 青年竹笛演奏家馬芸:將傳統民族音樂傳揚下下去
    去年7月15日, 應中法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坎城市政府的邀請,中央民族樂團赴法國坎城參加中法建交50周年坎城中國藝術周開幕式演出。中央民族樂團青年民族吹管樂演奏家馬芸一曲《牧民新歌》, 以其濃鬱清新的民族民間音樂風格,親切感人的旋律,給國外朋友帶去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民族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