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養殖場每天倒奶1噸多 牛奶被導入排水道

2020-12-20 搜狐網
                       三水一奶牛養殖場員工在倒奶。
                     每天養殖場用水管將牛奶排到排水道。

  南都訊 近日,有媒體報導,廣州南沙有奶農也出現因無人收購而倒奶的情況。廣州市乳業專家王丁棉昨日表示,廣州倒奶奶農已解決了出路問題,「目前廣州已找不出一家需要倒奶的農戶」,而倒奶的情況在廣東也稱不上是普遍。

  王丁棉說,昨日上午已專程去廣州南沙被報導的倒奶農戶家,幫其聯繫好了生奶出路。「自從聽到有奶企減少收奶的風聲,元旦以來,我們一家家找奶農落實,只這一戶沒有聯繫上,結果就倒奶了」,王丁棉說。

  據介紹,南沙這個牧場,共有3戶人家養了150頭牛,其中產奶牛約90頭,每天產奶1.5噸左右,這個規模對於收奶站來說比較小。

  王丁棉說,據他了解,廣東其他地方也出現倒奶情況,但都是規模小的、位置偏遠的散小養殖戶,「只有十家八家,稱不上普遍」。

  廣東省奶業協會會長陳三有告訴記者,廣東總共存在多少無人收奶的情況,目前相關管理部門正在全省範圍內做調查,統計相關情況,下周就能有結果。他個人收到了四宗求助。

  個案

  佛山一養殖場每天倒奶1噸多

  無人收購,每天損失約6000元

  南都訊 白花花的新鮮牛奶,順著排水道流入附近的小河湧內,水面一時成乳白色。「新年第一天起,我們每天要倒掉1噸多牛奶,已連續10天了,太可惜了,看著心疼啊。」三水一家奶牛養殖場的員工們說,因市場行情不好,無人來收購,每天的損失約有6000元。

  牛奶直接倒掉

  三水的這家奶牛養殖場,佔地面積約3畝,位置較偏僻,左邊是魚塘,右邊是小河湧。去年,這裡養殖著160多頭奶牛,但昨日數量只剩下了120頭。常年在此打理的5名員工,也只剩下工齡10年的李昭劍夫婦以及資歷更老的周阿姨。

  昨日下午3時半,倒奶開始。南都記者在現場看到,連接一個大保鮮冷庫的一根塑料管內,白花花的牛奶噴湧而出,順著地面流入排水道中,聚集處還浮著白色泡沫。半個小時後,1噸多牛奶被排放乾淨,旁邊的小河湧水面成了乳白色。

  「已連續倒了10天了,每天都是1噸多,這麼好的東西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看著都心疼,這原來可都是錢啊,現在還不如礦泉水值錢呢。」李昭劍說,牛奶出現這麼嚴重的滯銷,他還是第一次遇到,「我們天天都喝,但能喝多少呢?」

  賣掉40多頭奶牛

  李昭劍說,去年,老闆跟南海桂城的一廠家籤約,合同為年籤,每噸價格為5300元,每天上午11點前,對方就會把牛奶全部運走。但2015年1月1日起,對方不再續約了,因為牛奶市場行情不好,賣不出去。

  「一天的直接經濟損失都有約6000元。」李昭劍說,為降低損失,前段時間,老闆無奈之下以每頭七八千元的低價賣了40多頭奶牛,因為一頭奶牛每天的飼料費和乾草費要35元,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牛奶沒人要了,以前一天餵3次,現在變2次,質量也沒以前好了,花生餅、魚粉等都停用了,奶牛基本上瘦了上百斤」。

  該養殖場的相關負責人證實,像這樣下去,老闆一個月要損失十幾萬元,現在老闆也在到處苦尋買家。以前,在合同到期前,會有好幾個買家前來洽談,有多少牛奶都不怕沒人要,但現在無人問津,「聽說奶粉廠家在限量收購,不光是我們,佛山其他一些養殖場的牛奶也遇到難以銷售的尷尬,全國的行情都一樣,應該是跟奶粉行業不景氣有關」。

  為何不把這些牛奶拿到市場上去零售呢?該相關負責人說,老闆這段時間拿了兩三百斤去市場零售,但效果不是很好,市民對這種沒加工的新鮮牛奶不是太信任。

  影響

  乳製品價格會降嗎?

  原料降價,會傳遞到終端消費產品上,帶來乳製品的降價嗎?王丁棉說,奶源價格只是產業鏈中很小一塊,不會影響到終端產品的價格,「對消費者來說,不會缺奶,不會有價格的大幅波動」。

  廣東省奶業協會副秘書長丘勇勝認為,奶企願意用進口奶粉做還原奶是出於成本考慮,對於消費者來說,認清還原奶和生鮮奶製品,才能維持生鮮奶製品的市場需求,幫助到本地奶農。按照規定,還原奶需要在產品包裝上有明確標識。

  原因

  為何要倒奶?

  散小養殖戶的收奶壓力為何出現在今年?因素眾多,與廣東奶價偏高、今年的收購價還未談妥、進口奶粉價格去年連跌等都有關係。

  奶協:初期價格未談攏致停止收奶

  廣東省奶業協會會長陳三有說,廣東收奶跟別省不一樣,都是在每年的年初確定價格,由企業和奶農籤合同確定接下來一整年的原奶收購,但由於2013年奶荒,導致2014年的收奶價格要比2013年高出12%左右。

  而2014年下半年,奶價下跌,廣東本地奶農與乳企在2014年年底談判時,價格沒談攏,奶農一開始只願意在2014年的基礎上降8%,企業不願意,初期談判陷於僵局,有些企業就乾脆停止部分收奶,「但目前,奶農和企業基本已經談得差不多了」。

  陳三有說,奶農倒奶的情況,北方比廣東要多。廣東一直是高價、高質的奶源地,去年在全國奶價都下跌的情況下仍漲了12.5%,每噸超過了6000元,「到了天花板」,去年乳企的壓力也可想而知。

  陳三有認為,廣東奶業的訂單式生產方式還是要堅持下去,相關管理部門會找乳企協商價格問題,「廣東一年15萬噸的生奶產量不算多,找企業溝通一下,去年是誰買的今年爭取繼續收購,價格大家可以談,畢竟要看市場」。

  乳企:廣東生奶價高過國外鮮奶

  關於倒奶,有廣州本地乳企的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廣東本地產奶量本來就不算多,即使再怎麼供過於求,也不太可能出現像山東那種大規模倒奶的情況,而且之前所謂拒絕收奶,也只是因為在2014年12月談判的時候,價格未談攏,現在又是消費的淡季,就暫時少收奶,而且就倒奶本身而言,也得看是因為原奶本身不合格還是因為價格太高沒人收,前者的話其實年年有。

  有伊利的內部人士則告訴南都記者,河北、山東的奶價,比進口的原奶價格至少要高1/3,廣東的奶價比河北、山東的更高,因此其實這幾年廣東一直都有當地的乳企轉向外省收奶甚至從國外進口鮮奶。

  專家:國際奶粉價跌影響收購

  廣州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廣東奶農面臨的收奶難,與本土生鮮奶和進口奶粉的價差有關。國際奶粉價格去年一直在降,已從每噸5萬元降至2萬元,「現在每噸1.8萬至1.9萬就能買到」;相對應的,廣東牛奶的收購價目前在每噸5500元左右,而廣東省奶業協會統計的價格是6044元每噸。

  一般來說,8噸牛奶能做1噸奶粉。這樣算下來,對奶企來說,用奶粉做原料,比收購生鮮奶做原料要便宜得多。出於成本考慮,奶企更願意減少生鮮奶收購、加大進口奶粉使用比重。

  統籌:南都記者 李文

  採寫:南都記者 姚建國 李文 侯睿之

  攝影:南都記者 姚建國

news.sohu.com false 南方都市報 http://epaper.nandu.com/epaper/A/html/2015-01/11/content_3373939.htm?div=-1 report 4304              

相關焦點

  • 中國多地出現奶農倒奶殺牛事件
    20多天過去,孟家已經倒掉了數萬斤牛奶,一小部分被他們倒進了小牛的食槽,大部分被倒進了荒地、河流和水溝,另一部分,他們免費送給了附近一戶養豬者。羊城晚報記者採訪發現,目前廣州番禺、佛山三水、惠州博羅、珠海等地從1月1日起已經紛紛出現奶農賣牛、倒奶的現象。奶農每天倒奶超過20噸。這在廣東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鄧勃 吳梓鴻/CFP
  • 多地奶農倒鮮奶現象仍持續 收購價每公斤僅1元
    「200多公斤牛奶,『譁』地一下全倒在地上,我長這麼大都沒見過,那眼淚掉得……」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兩鬢有些斑白的裴樹克仍難抑淚水。  然而,裴樹克和他的同行們並未料到,「倒奶」只是個開始。2014年年底以來,國內奶牛養殖戶殺牛棄養現象頻頻出現。《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北京、山東、陝西等多地採訪發現,由於原奶價格低迷,一些地區傾倒鮮奶、賣牛宰殺現象仍在持續,部分養殖戶損失慘重。
  • 記者調查:倒奶殺牛 國產乳業何去何從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新年伊始,多地倒奶的新聞卻屢見報端,奶農不得不將賣不掉的鮮奶倒掉,甚至把剛剛懷孕的奶牛賣掉。  奶農倒奶殺牛,中國牛奶已過剩?  在河南商丘梁園區西劉村的牛奶養殖小區旁,養殖戶趙秀麗正在倒掉剛剛擠出的新鮮牛奶。
  • 媒體調查稱奶農一天倒一噸鮮奶不實 太誇張
    對於「一天一噸牛奶倒進下水道」的言論,當地很多奶農直言「捨不得」。  不過,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去年2月份肇始的牛奶大幅降價,已經波及全國多個省份,以中小型養殖場為主的河南奶牛產業也不可避免地被牽連。
  • 濟南奶農邊倒牛奶邊喊心疼
    奶農一邊倒牛奶一邊喊著「心疼」。奶農一邊倒牛奶一邊喊著「心疼」。齊魯網1月11日訊 眼下節氣進入三九寒冬,而我國不少地區的奶農,也正在經歷著新年的第一個寒冬,山東、河北、內蒙古等地出現奶農大面積「倒奶殺牛」事件。對此, 記者在濟南等地的養殖場、超市等環節,進行了調查。
  • 疫情期間乳企收奶「難」 13省出現奶農倒奶現象
    「信息顯示,截至2月7日,13個省份出現倒奶,半數以上的奶牛養殖場出現飼料短缺,大型乳品加工廠開始噴粉,企業銷售同比下降。」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部分乳企不收奶,物流系統跟不上導致奶農奶源輸出困難,多個奶農也向《華夏時報》記者反映了倒奶情況,如果長期不能得到解救措施,對未來發展的影響將很難估量。
  • 奶比水賤 牛奶收購價每公斤僅1元
    養了幾十年奶牛的山東奶農裴樹克2014年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倒奶」。「200多公斤牛奶,『譁』地一下全倒在地上,我長這麼大都沒見過,那眼淚掉得……」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兩鬢有些斑白的裴樹克仍難抑淚水。
  • 全國多地罕見齊現賣奶難 奶農一日倒奶數百斤
    中新網1月15日電(生活頻道 劉旭輝)2015新年伊始,我國多地出現「賣奶難」,多地奶農因為鮮奶滯銷不得已「倒奶殺牛」。此外,民間為解決牛奶難題也高招頻出,有網友貼出多款與牛奶有關的食譜,呼籲網友們「救救奶牛」。  鮮奶餵豬、澆麥地 各地輪番上演「倒奶殺牛」  此次「奶剩」重災區,主要集中在河北、山東、內蒙等產奶大省。日前有媒體報導,河北省部分奶牛養殖小區所產鮮奶遭受限量、拒收,部分奶農平均每天倒掉的鮮奶達200斤。
  • 社會主義「倒奶」和資本主義「倒奶」有何不同?
    如果乳企和奶農沒有穩定的合作關係,雙方都需要不斷的搜尋新的交易對象,不斷的談判,這就增加了各自的費用。降低這種費用的重要手段是乳企和奶農籤訂長期合同,制定保護價格。內蒙古的乳業統計資料表明,這樣做的奶農能不賠錢或少賠錢,而那些合同外奶農每生產1公斤牛奶,就要賠1.7—2.2元。  需要強調的是,在保護奶農方面,乳企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非常重要。
  • 奶農倒奶很尋常,非「萬惡的資本主義」獨有 今日話題
    2、不僅如此,還搞出了「社會主義倒奶」和「資本主義倒奶」先不談這種說法的荒謬,在三聚氰胺事件後,「倒奶」事件也頻繁地在社會主義中國發生。那麼怎麼解釋「社會主義倒奶」和「資本主義倒奶」呢?提出這種驚人之問的,不是我們,而是2006年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科的真題。
  • 「倒奶」經濟學——終於明白為何倒掉牛奶也不送人
    「奶業寒冬」向中國多地吹入冷風:牛奶價格暴跌,奶農倒奶殺牛。我給你解釋一下吧: 咱們每月生產的牛奶賣給烏託邦市民100噸,鄉下農民100噸。烏託邦市民平均收入是鄉下農民的兩倍多,對這些市民來說,牛奶是生活必需品,花在牛奶上的錢佔整個生活支出的比重很小。 市場調查表明:即使奶價翻兩番,即每噸2000元,烏託邦市民對牛奶的需求也基本不會下降,因此價格彈性很小。」
  • 專家:中國奶農倒奶與資本主義倒奶有本質區別
    原標題:專家:中國奶農倒奶與資本主義倒奶有本質區別   相似事件 本質區別   從2014年底到2015年初,我國多地乳企拒絕或者減少收奶,奶農「倒奶」的報導頻頻見諸報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回顧歷史,很容易讓人想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曾經發生過類似的倒奶事件,類似的一幕在近一百年後的中國再次上演,是否意味著當今中國的經濟正在走當年美國經濟危機的「老路」?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經歷疫情帶來的劇痛後,我國奶業恢復得如何,奶價將怎樣變化?
    受疫情影響,牛奶終端消費受阻加上交通不暢,使全產業鏈承受巨大壓力。多省份奶農痛心倒奶、原奶價格持續走低,同時由於飼料緊缺和飼料價格持續上漲,奶農腹背受壓。而乳企雖然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但銷量下滑、庫存攀升、成本上升等問題並發,也使之面臨考驗。 中國奶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次疫情對我國奶業的影響是深層次的,要恢復只能一點點來。
  • 「倒奶」與「媚眾」是怎樣發生關係的
    所謂經濟問題,主要是從供需角度,討論倒奶的原因;所謂主義問題,有媒體翻出舊政治課本裡資本主義倒奶事件,討論「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倒奶的區別」;至於信用問題,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1月22日新聞發布會上提出的觀點,奶農倒奶「還跟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信心不足有很大關係」。   這一輪圍繞倒奶事件產生的這些問題到底是什麼問題?
  • 河北奶農因奶價狂跌每日倒奶 養豬戶買鮮奶餵豬
    更要命的是奶企鮮奶用量減少,奶農的鮮奶交不上去,把交不上去的鮮奶倒掉,甚至把剛剛懷孕的奶牛賣掉成了奶農們不得已的選擇。  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產能過剩,在乳業專家看來,收購標準提高,乳製品生產企業自身牧場增加,進口奶粉大量進入市場造成國產牛奶銷量下降是奶農倒奶或賣牛的主要原因。  2008年後河北省興建的奶牛養殖小區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
  • 印度送奶工倒掉整車牛奶!中國也曾出現多地「倒奶殺牛」事件
    2015年 中國多地發生奶農「倒奶」殺牛事件誰也沒想到,「倒奶」成為2015年開年的一個熱詞。新年伊始,關於奶農、奶企殺牛倒奶的新聞層出不窮。尤其是視頻新聞中,奶農眼裡噙滿淚水將鮮奶倒進下水道的畫面直擊人心。
  • 蒙牛膠東半島鮮奶收購價直降1元 奶農稱很傷心
    7月底,蒙牛乳業泰安有限公司(下稱「蒙牛泰安公司」)負責人在青島即墨市向各養殖場宣布,自8月1日起,青島、煙臺和威海等地的牛奶收購價格從上個月的4.5元/公斤降至3.5元/公斤。與之相對應的是,雀巢、伊利股份(600887.SH)8月份在當地的收購價都在4.2元/公斤之上。
  • 河北部分奶農開始倒奶 用奶餵豬甚至賤價賣牛
    再說,奶站對一天三次的奶都要檢測,到了企業還要檢測。」李大叔說道。同樣,奶站的工作人員也說,一般來說,奶農確實無法接觸到送往企業的鮮奶。吳阿姨說:「擠出來的奶,沒人要;不擠,牛就會憋成乳房炎,奶牛就危險了」「我看著自家的牛奶譁譁地被倒在地裡,這哪是在倒奶啊,而是在倒錢啊!」正定奶農郝大哥心痛地回憶道,14日早晨,奶站當著所有奶農的面,把12—14日的奶全部倒入花生地。
  • 楊靜:「倒奶」事件 相似事件 本質區別
    原標題:「倒奶」事件怎麼看? 從2014年底到2015年初,我國多地乳企拒絕或者減少收奶,奶農「倒奶」的報導頻頻見諸報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江蘇人牛奶喝得太少人均每天至少要1斤
    市民菜籃子中最缺奶  省農林廳三樓大會議室昨天座無虛席,每人面前都擺著一個黃封面的小冊子,是廳長劉立仁署名編寫的,名字叫「全民喝牛奶,終身喝牛奶———關於科學喝牛奶的十個問題」。廳長講話稿的題目更是響亮,叫「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