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一奶牛養殖場員工在倒奶。 |
|
南都訊 近日,有媒體報導,廣州南沙有奶農也出現因無人收購而倒奶的情況。廣州市乳業專家王丁棉昨日表示,廣州倒奶奶農已解決了出路問題,「目前廣州已找不出一家需要倒奶的農戶」,而倒奶的情況在廣東也稱不上是普遍。
王丁棉說,昨日上午已專程去廣州南沙被報導的倒奶農戶家,幫其聯繫好了生奶出路。「自從聽到有奶企減少收奶的風聲,元旦以來,我們一家家找奶農落實,只這一戶沒有聯繫上,結果就倒奶了」,王丁棉說。
據介紹,南沙這個牧場,共有3戶人家養了150頭牛,其中產奶牛約90頭,每天產奶1.5噸左右,這個規模對於收奶站來說比較小。
王丁棉說,據他了解,廣東其他地方也出現倒奶情況,但都是規模小的、位置偏遠的散小養殖戶,「只有十家八家,稱不上普遍」。
廣東省奶業協會會長陳三有告訴記者,廣東總共存在多少無人收奶的情況,目前相關管理部門正在全省範圍內做調查,統計相關情況,下周就能有結果。他個人收到了四宗求助。
個案
佛山一養殖場每天倒奶1噸多
無人收購,每天損失約6000元
南都訊 白花花的新鮮牛奶,順著排水道流入附近的小河湧內,水面一時成乳白色。「新年第一天起,我們每天要倒掉1噸多牛奶,已連續10天了,太可惜了,看著心疼啊。」三水一家奶牛養殖場的員工們說,因市場行情不好,無人來收購,每天的損失約有6000元。
牛奶直接倒掉
三水的這家奶牛養殖場,佔地面積約3畝,位置較偏僻,左邊是魚塘,右邊是小河湧。去年,這裡養殖著160多頭奶牛,但昨日數量只剩下了120頭。常年在此打理的5名員工,也只剩下工齡10年的李昭劍夫婦以及資歷更老的周阿姨。
昨日下午3時半,倒奶開始。南都記者在現場看到,連接一個大保鮮冷庫的一根塑料管內,白花花的牛奶噴湧而出,順著地面流入排水道中,聚集處還浮著白色泡沫。半個小時後,1噸多牛奶被排放乾淨,旁邊的小河湧水面成了乳白色。
「已連續倒了10天了,每天都是1噸多,這麼好的東西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看著都心疼,這原來可都是錢啊,現在還不如礦泉水值錢呢。」李昭劍說,牛奶出現這麼嚴重的滯銷,他還是第一次遇到,「我們天天都喝,但能喝多少呢?」
賣掉40多頭奶牛
李昭劍說,去年,老闆跟南海桂城的一廠家籤約,合同為年籤,每噸價格為5300元,每天上午11點前,對方就會把牛奶全部運走。但2015年1月1日起,對方不再續約了,因為牛奶市場行情不好,賣不出去。
「一天的直接經濟損失都有約6000元。」李昭劍說,為降低損失,前段時間,老闆無奈之下以每頭七八千元的低價賣了40多頭奶牛,因為一頭奶牛每天的飼料費和乾草費要35元,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牛奶沒人要了,以前一天餵3次,現在變2次,質量也沒以前好了,花生餅、魚粉等都停用了,奶牛基本上瘦了上百斤」。
該養殖場的相關負責人證實,像這樣下去,老闆一個月要損失十幾萬元,現在老闆也在到處苦尋買家。以前,在合同到期前,會有好幾個買家前來洽談,有多少牛奶都不怕沒人要,但現在無人問津,「聽說奶粉廠家在限量收購,不光是我們,佛山其他一些養殖場的牛奶也遇到難以銷售的尷尬,全國的行情都一樣,應該是跟奶粉行業不景氣有關」。
為何不把這些牛奶拿到市場上去零售呢?該相關負責人說,老闆這段時間拿了兩三百斤去市場零售,但效果不是很好,市民對這種沒加工的新鮮牛奶不是太信任。
影響
乳製品價格會降嗎?
原料降價,會傳遞到終端消費產品上,帶來乳製品的降價嗎?王丁棉說,奶源價格只是產業鏈中很小一塊,不會影響到終端產品的價格,「對消費者來說,不會缺奶,不會有價格的大幅波動」。
廣東省奶業協會副秘書長丘勇勝認為,奶企願意用進口奶粉做還原奶是出於成本考慮,對於消費者來說,認清還原奶和生鮮奶製品,才能維持生鮮奶製品的市場需求,幫助到本地奶農。按照規定,還原奶需要在產品包裝上有明確標識。
原因
為何要倒奶?
散小養殖戶的收奶壓力為何出現在今年?因素眾多,與廣東奶價偏高、今年的收購價還未談妥、進口奶粉價格去年連跌等都有關係。
奶協:初期價格未談攏致停止收奶
廣東省奶業協會會長陳三有說,廣東收奶跟別省不一樣,都是在每年的年初確定價格,由企業和奶農籤合同確定接下來一整年的原奶收購,但由於2013年奶荒,導致2014年的收奶價格要比2013年高出12%左右。
而2014年下半年,奶價下跌,廣東本地奶農與乳企在2014年年底談判時,價格沒談攏,奶農一開始只願意在2014年的基礎上降8%,企業不願意,初期談判陷於僵局,有些企業就乾脆停止部分收奶,「但目前,奶農和企業基本已經談得差不多了」。
陳三有說,奶農倒奶的情況,北方比廣東要多。廣東一直是高價、高質的奶源地,去年在全國奶價都下跌的情況下仍漲了12.5%,每噸超過了6000元,「到了天花板」,去年乳企的壓力也可想而知。
陳三有認為,廣東奶業的訂單式生產方式還是要堅持下去,相關管理部門會找乳企協商價格問題,「廣東一年15萬噸的生奶產量不算多,找企業溝通一下,去年是誰買的今年爭取繼續收購,價格大家可以談,畢竟要看市場」。
乳企:廣東生奶價高過國外鮮奶
關於倒奶,有廣州本地乳企的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廣東本地產奶量本來就不算多,即使再怎麼供過於求,也不太可能出現像山東那種大規模倒奶的情況,而且之前所謂拒絕收奶,也只是因為在2014年12月談判的時候,價格未談攏,現在又是消費的淡季,就暫時少收奶,而且就倒奶本身而言,也得看是因為原奶本身不合格還是因為價格太高沒人收,前者的話其實年年有。
有伊利的內部人士則告訴南都記者,河北、山東的奶價,比進口的原奶價格至少要高1/3,廣東的奶價比河北、山東的更高,因此其實這幾年廣東一直都有當地的乳企轉向外省收奶甚至從國外進口鮮奶。
專家:國際奶粉價跌影響收購
廣州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廣東奶農面臨的收奶難,與本土生鮮奶和進口奶粉的價差有關。國際奶粉價格去年一直在降,已從每噸5萬元降至2萬元,「現在每噸1.8萬至1.9萬就能買到」;相對應的,廣東牛奶的收購價目前在每噸5500元左右,而廣東省奶業協會統計的價格是6044元每噸。
一般來說,8噸牛奶能做1噸奶粉。這樣算下來,對奶企來說,用奶粉做原料,比收購生鮮奶做原料要便宜得多。出於成本考慮,奶企更願意減少生鮮奶收購、加大進口奶粉使用比重。
統籌:南都記者 李文
採寫:南都記者 姚建國 李文 侯睿之
攝影:南都記者 姚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