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除專業學術問題有一個客觀且標準得答案外,剩下評價,的其實都跟人心中對物體/事件「定義」掛鈎。
就好比有人覺得100塊已經是巨額要省著花,但有人覺得100塊而已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你可能會說,你這個例子不跟個人資產掛鈎嗎?
億萬富豪自然會覺得這是小錢。
不錯,但也有摳門的富翁,所以說真正決定的還是人的觀念。
題外話不多談,我從我的角度上看,說髒話並不能完全意味著一個人教養差。
某網站百科上是這樣闡述的:教養,是一種道德修養通過人的行為方式表現出來。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個人修養下的結果,其中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教養起到重要影響,屬於他律(本體外的行為個體或群體對本體的直接約束和控制)教化的顯現。
通俗來說,教養一般是指一個人文化和道德的修養。
這肯定是跟人個人的語言習慣掛鈎,譬如一個孩子假如生活在一個憤世嫉俗的環境中,身邊的長輩又愛說髒話,那麼他也說髒話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可世界上第一個說髒話的人呢?
這是一種情緒發洩,對自己身邊的人或事不滿,所以用言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Adrianus Vingerhoets等人在2013年研究發現,人之所以說髒話,往往是由於受到了心理(人格特質、壓力等)、環境(人、場景等)因素的影響或神經(大腦前額發育問題、精神紊亂等),從而引起情緒喚起,應激水平提高。
就我個人認為,所謂道德也就是社會俗成的一種約定,用來監督公共秩序。
那麼說髒話就是破壞了公共秩序嗎?
我不這麼認為,髒話並不等於辱罵他人,可能是對某個事件,物品不滿,亦或者身體的不適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所以並沒有傷害他人的利益(辱罵他人則不同,辱罵本質上將屬於語言暴力,會對他人造成精神上的傷害)
事實上,說髒話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根據前文可知,人說髒話往往是因情緒所影響,而情緒本質上講是一種能量,只能夠轉移和發洩。
而說髒話,是可以滿足個體內部或人際間的功能(intra-individual functions or inter-individual functions)。對於個體內部功能的滿足,能夠直接地發洩自身的負面情緒,從而不會有因壓迫情緒最終導致爆發的一些行為,例如抑鬱,自虐,暴力傾向,精神問題等。
不僅如此,說髒話還會有增強人忍受疼痛的能力和減壓的功能
基爾大學Richard Stephens博士在2009年做過一項實驗,要求被實驗者把手放在冰水中,在感覺到疼痛時,重複說某個單詞(髒話或者中性詞),直到無法忍受疼痛時再結束。
調查結果顯示,比起說中性詞的被實驗者,說髒話的被實驗者在冰水中堅持了更久的時間,由此可見,罵髒話可以增強人們忍受疼痛和減壓的能力。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埃利奧特阿倫森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四名選手去參加演講比賽,兩位才能出眾,另兩位卻才能平庸。在比賽結束時,一位才華橫溢的選手和一位平庸的選手都碰巧將桌上的飲料打翻。
結果表明:才華橫溢而有些小錯誤的人更具備吸引力,才華出眾看起來白璧無瑕的排名第二,平庸卻犯錯的人最缺乏吸引力。
這就是著名的犯錯誤效應」,也稱「白璧微瑕」效應,簡單來說,人們崇拜某人往往是因為某人是理想化的自己,但假如這個人太過理想化,會出現一種不真實感,自然就會疏離。
但假如有一點點的瑕疵,那麼這個小小的錯誤反而會使有才能的人的人際吸引力提高。
簡單來說,說髒話反而會使得人更平易近人,更讓人有真實感,也更願意親近。
再者,說髒話的人,往往心理上更加自由,不會顧及太多,他們習慣性地將內心的第一想法真實地表達出來,也就更誠實。
綜上所述,我個人並不認為說髒話就意味著可以決定一個人教養差,相反,說髒話的人可能會有很多閃光點。
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有什麼指點的地方,也請在評論區留下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