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第一張專輯裡的第一首歌傳唱至今 每個城市人都在「鹿港小鎮...

2020-12-20 東北新聞網

  三十四年前,也就是1982年,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問世,這是羅大佑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是他把從事歌曲創作六七年以來累積的一切反覆咀嚼之後,貫注全力提煉出來的嘔心瀝血之作。《之乎者也》在那個時代它震動了整個臺灣,這張專輯也讓羅大佑真正成為了橫掃世代的標記。那時候他就是一頭捲髮、帶著墨鏡、一襲黑衣的時髦憤怒青年。

  「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黃昏,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鹿港小鎮》是羅大佑這張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也是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首。

  《鹿港小鎮》這首歌曾經還在KTV不知死活唱過幾次,抱歉每次唱每次都很毀,而且會招來死黨的白眼和嘲笑,倒是自己很暢快。其實羅大佑式的老派搖滾真的很有意思,這是他獨創的全新音樂種類。

  這首歌都三十多年了,為什麼現在還是有人在唱,還是有很多人想聽?因為它能引起身處城鎮人強烈的共鳴。

  在急速工業化、都市化的時代,推土機抹平了許多舊文明的痕跡,大環境的驟變和「小我」的成長幻滅重疊。文藝青年哀嘆故鄉之不存,也是在哀悼自己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回憶。

相關焦點

  • 聽《鹿港小鎮》,尋羅大佑歌中的那座美麗的小鎮
    《鹿港小鎮》的創作背景《鹿港小鎮》是樂壇教父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又名《臺北不是我的家》也是羅大佑最早的、最深刻的政治歌曲之一。以至於有些飯店都以它命名,可見其傳唱度之一斑。
  • 歌神羅大佑的「鹿港小鎮」,紅磚綠瓦還剩多少?
    鹿港鎮,是臺中彰化縣西北端的著名小鎮曾與臺北艋舺、臺南府治並稱為「一府、二鹿、三艋舺」歌神羅大佑是一個時代的英雄式人物,華語流行樂壇的標杆1981年首次擔任唱片製作人並製作出了歌曲《童年》1982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
  • 鹿港小鎮唱的什麼意思 揭秘羅大佑最充滿諷刺的歌曲
    羅大佑被譽為臺灣樂壇的「教父」,他的流行音樂也是改變了一個時代,許多人都知道他那些耳熟能詳的歌曲,比如《童年》、《光陰的故事》等傳唱度極高的歌曲,但是有一首歌曲卻有著不一樣的意義,那就是鹿港小鎮,那麼鹿港小鎮唱的什麼意思?
  • 羅大佑的六首經典歌曲,第三名《童年》,第一名讓人意想不到!
    出生於醫生世家的羅大佑偏愛音樂,在18歲的時候就開始組建樂隊、創作歌曲,那是1974年,至今也過去46年了,羅大佑對音樂的熱情沒變,那些經典歌曲更是久聽不厭。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羅大佑經典的六首歌曲,第一名竟然不是《童年》。
  • 對現代文明的反思,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和黃家駒的大廈
    但凡事都有兩面,興一利必生一弊。當錢成了人們追逐的焦點後,一切都開始變得浮躁和勢利,人們變得不再淳樸,人與人的交往不再單純。幹掉一些陳舊陋習也是好事,可與此同時,一些值得傳承的藝術和有價值的傳統,也沒了。有兩個現象值得高度關注。一是隔代人之間的關係,長幼不再有序,尊敬和禮貌成了字典裡才有的詞彙,兒子打老子,孫子罵爺爺,似乎已經司空見慣。
  • 臺灣彰化縣:羅大佑的鹿港小鎮,200年繁華,如今卻成「廢港」
    羅大佑《鹿港小鎮》「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1982年,當羅大佑靜靜地彈奏著吉他,用沙啞的嗓子唱出《鹿港小鎮》時,他才28歲;這被業界稱作是羅大佑第一首「政治」歌曲,比起廣為傳唱的《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是羅大佑《之乎者也》中的一首歌 BY 網絡其實羅大佑並沒有到過鹿港。據他自己介紹,這首歌是源於他在臺北做見習醫生時遇見的修車小夥子。一番交談間得知,這個小夥子從鹿港老家而來,偷了家裡20000塊錢到臺北,夢想著可以多賺些錢回去光宗耀祖。
  • 為什麼羅大佑從未去過鹿港,卻寫出了著名的歌曲《鹿港小鎮》?
    1979年的一天,羅大佑去修摩託,見幫他修理摩託車的維修工在那裡一邊修車一邊唉聲嘆氣的,覺得很奇怪,年紀輕輕的有什麼不高興的?就和他閒聊起來。對方告訴他,自己是從鹿港來的,偷了家裡兩萬塊新臺幣,想來臺北闖天下,賺大錢回去光宗耀祖,誰知道,沒多久,這筆錢就被自己花光了,現在沒有錢也沒臉回老家了,只好每天窩在這個車行修理摩託車。臺北距離鹿港只有三小時的車程,可是那些離開家鄉的年輕人卻因為在大都市混的不好,不敢回家。
  • 歌詞漫談《鹿港小鎮》羅大佑作詞
    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我離開家鄉的時候她才十八歲,人很漂亮,頭髮又黑很長。(每個懵懂的少年,心裡都有一個思念的戀人,有時愛情才是支撐你繼續前進的動力。)羅大佑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在夢裡我多少次回到了鹿港小鎮
  • 臺灣的鹿港小鎮,歌詞背後深刻的意義幾人曉?
    《鹿港小鎮》是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又名《臺北不是我的家》不同於同一時期臺灣歌曲的吉他彈唱風格這張唱片帶著鮮明的搖滾風,由此迅速成為臺灣搖滾第一人。羅大佑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 除了《成都》總有一首城市歌你沒聽過!
    像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宋冬野的《安和橋》,李志的《杭州》,萬能青年旅社的《秦皇島》,山人樂隊的《香格裡拉》,張智的《巴克圖口岸》......一座城市一首歌,還有哪些歌聲中的城市勾起過你的記憶與嚮往?當年,隨著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的熱播,由汪峰作詞作曲的《北京北京》傳唱大街小巷。
  • 羅大佑的歌 知識分子的樣子
    1982年,羅大佑以近似鮑勃·迪倫的扮相,推出了改變了整個華語音樂歷史進程的《之乎者也》——民歌時代的小情小調、詩和遠方,被《鹿港小鎮》中怒濤般的失真吉他砸了個粉碎。這張融合了搖滾、雷鬼、爵士和民謠的專輯,最終位列華語百大唱片之首。
  • 《異口同聲》臺灣流行樂壇教父羅大佑的歌聲僅憑四道門就想擋住?
    黃伯倫:他寫的不是歌曲而是一個時代,作為我的偶像還為我的第一張唱片站臺。拋開節目,羅大佑演唱他的幾首經典歌曲,對於這個臺灣流行樂壇教父影響了幾代人的歌手,大家對這些歌應該都不陌生。鹿港小鎮《鹿港小鎮》是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
  • 初戀羅大佑,每首歌背後,都有一個《光陰的故事》!
    高曉松曾在自己的節目裡高度稱讚羅大佑,說羅大佑是喚醒一代人的時代歌者,他不僅僅是一個歌手嗎,更是一個詩人,一個文人。  羅大佑的歌像一個燈塔,指引著每一個過路人。希望我們這個時代能有更多的人會思考。這是初戀的樣子。這是羅大佑的初戀,或許,也是每個時代的每個年輕孩子的初戀。羅大佑出生於臺北一個醫生世家,家族中有十幾位親戚都從事醫學相關行業。
  • 探尋羅大佑著名歌曲中的臺中小清新 鹿港小鎮
    探尋羅大佑著名歌曲中的臺中小清新 鹿港小鎮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3-08-30 15:12:13    來源:網絡綜合|0
  • 羅大佑與李志首次同臺飆歌:多少人還記得這個64歲的男人?
    最近,羅大佑和李志合唱了一首《之乎者也》。熟悉羅大佑的人都知道,這是他1982年第一張專輯的同名主打歌。那個時候的羅大佑,留著一頭長髮,拿著一把木質的吉他,眼神裡是說不盡的倔強。大五那一年,合唱團裡的一個朋友找到他,說自己正在拍一部電影,問他有沒有興趣給電影寫歌。羅大佑一聽心動了,就試著寫了一首給他聽,沒想到真的被用了,這首歌就是《閃亮的日子》,羅大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首歌。
  • 段信軍新歌《在鹿港小鎮看眼淚》搶先聽|《臺北敘事詩》的遺珠
    2013年,段信軍,我們更習慣喊他凌凌,發表了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臺北敘事詩》。回首往昔,這是一張特別的唱片,凌凌以「客」的身份,卻寫出了和原鄉人或異鄉人迥異的視角,也正是因為我們的不得不分開,這才更讓我們看清彼此的傷痕與美麗。
  • 臺灣最具特色的小鎮,被稱作「小泉州」,因為羅大佑的歌被人熟知
    去臺灣的人自然要去臺北、高雄等大城市感受繁華,內地人大部分對臺灣不太了解,臺北、高雄雖然繁華,但一些小地方更令人回味,像香港的一些街道一樣,這些小鎮才能夠代表臺灣,今天想介紹的這個城市的各位一定不陌生,也一定知道,你可能沒去過,但一定聽過很多次那個名字,這就是鹿港。
  • 在羅大佑的歌裡,讀懂一個時代
    在不了解他的人眼裡,他不過是一個有著一副破嗓音的老男人,每首歌還總有那麼一兩處音不準。但在懂他的人眼裡,這個男人的名字仿佛燈塔一般。他讓李志迷戀了40年,是高曉松心中「神一樣的存在」,是李宗盛崇拜了一生的「大大大哥」。他就是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
  • 重聽《鹿港小鎮》:三十年之間家與鄉
    就說說當年聽過的,那些年最愛的一首歌吧!第一次聽到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大概是在大學二年級,1988年,也就是三十年前。那個時候轟轟烈烈的城市化還沒有開始。中國城市裡的樣子和農村雖有差別,但不大,有些地方甚至過去一百年來都沒怎麼變過。
  • 就是這首被寫進了大學教材的歌,奠定了羅大佑在華語音樂的地位!
    情歌是羅大佑身上的標籤,他曾經感染了一代人。他的情歌之所以感人,是因為每個人都會聽到自己的青春。為什麼他會指著自己的鼻子說出:"我這個男人不可相信的!」所以90年代初,哪怕被封禁,也阻擋不了羅大佑歌曲的爆紅,《童年》《鹿港小鎮》《戀曲1980》《東方之珠》《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亞細亞的孤兒》、《之乎者也》、《未來的主人翁》、《愛人同志》……直到今天這個男人一手締造了華語樂壇四十年的經典,情歌、搖滾、民謠……他都信手拈來,同時兼具社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