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愷與黃埔軍校(上)

2021-02-13 天下黃埔

       廖仲愷是受到孫中山委託參與黃埔軍校籌備與創建第一人,從參與籌措到與共產國際代表談判,協商確定在廣州創辦黨義軍官學校並主持建校,代理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後任黃埔軍校首任黨代表以及所有駐廣東各軍總黨代表,全力支持孫中山先生制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輔佐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積極促進第一次國共合作,是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忠實執行者和捍衛者,他與中國共產黨人精誠合作,支持工農革命運動,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蓬勃向前,是那個時代著名民主主義革命先驅、國民黨左派領袖、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筆者擬據海峽兩岸檔案史料書籍報刊信息,將廖仲愷與軍事、粵軍、黃埔軍校和黨政事務相關史實,作些史料事跡歸納整理與考釋述略。

襄助中山先生,促進國民革命


        廖仲愷(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祖籍廣東歸善,祖居廣東梅縣。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旅美華工家庭。1893年,父竹賓在舊金山病故,後隨母親回到廣州,投奔時任清政府招商局總辦的叔父廖志崗。1896年,就讀於香港皇仁書院。1897年由其叔父安排,與香港地產商何戴的九女何香凝(1878-1972)相識並在廣州結婚,時居廣州城內同福西路龍溪新街一棟坐北朝南的青磚石腳二層小樓,即「雙清樓」所在地。後與哥哥廖恩燾一家合住在廣州市三官廟的廖公館,一座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

廖仲愷

       1898年,廖仲愷從香港皇仁書院畢業,有赴日本留學的願望,為了支持丈夫,何香凝毅然把陪嫁的珠寶首飾和所有的細軟及家具等賣掉,連同私蓄總共「湊得三千餘金」,資助廖仲愷赴日留學。1903年4月,何香凝再將自己物品變賣後抵達東京,開始了二人的旅日留學生活。1904年3月,廖仲愷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經濟預科學習,繼入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科學習,兩人在早稻田大學附近租住一套公寓,並命名為「覺廬」。1903年9月,廖仲愷、何香凝在日本東京結識孫中山,被他的偉大氣魄和堅定信念深深感動,向孫中山表示「想參加革命工作,願效微力」。廖仲愷、何香凝二人遵照孫中山指示,在日本「物識有志學生,結為團體,以任國事」。此後,夫婦二人便追隨孫中山,從此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1905年,廖仲愷、何香凝夫婦協助孫中山組建同盟會。8月廖仲愷被孫中山委任為同盟會外務部主事。何香凝則是同盟會首位女會員,擔負聯絡與內勤。夫婦二人在東京的家,也成為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的聯絡點與聚會場所。在忙碌學業與革命工作期間,女兒廖夢醒和兒子廖承志相繼誕生。廖仲愷於1906年翻譯了一些早期社會主義學說的文章,並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上發表,其間奉孫中山命回國秘密進行革命活動,以「屠富」「淵實」筆名在《民報》發表譯作《進步與貧乏》《社會主義史大綱》等。廖仲愷是最早介紹和探索社會主義問題的中國人之一。此時,廖仲愷多次潛回國內進行秘密活動,無暇照顧家中妻兒,何香凝主持家務,兼顧參與一些革命活動。辛亥革命前後,廖仲愷夫婦追隨孫中山回國,繼續投身革命事業,在事業、生活中相互支持、志趣相投、相得益彰,在革命黨人中傳為佳話,被譽為「革命伉儷」。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敗後,他倆與孫中山等亡命日本。1914年6月23日協助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1914年7月,廖仲愷任中華革命黨財政部副部長,繼續為討袁籌措軍費,致力於反袁鬥爭。1916年10月13日,廖仲愷接替張人傑任中華革命黨財政部部長。1917年9月,孫中山開府廣州,廖仲愷任中華民國軍政府財政部次長、代理總長,盡力於護法事業。1918年6月,廖仲愷隨孫中山到上海後,與朱執信、胡漢民等在上海創辦《建設》雜誌,發表《三大民權》《<全民政治論>譯序》等文章,宣傳和研究革命理論,同時翻譯孫中山用英文撰稿的《實業計劃》第一計劃。

        1919年10月13日,廖仲愷任中國國民黨本部財政部主任。稱讚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空前之舉,震懾全球,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於黑暗」。其間與朱執信等學習俄文,準備赴蘇俄學習。1919年至1920年間,廖仲愷多次奉孫中山命赴福建漳州,幫助組建援閩粵軍和協助解決財政難題,推動粵軍回師廣東,驅趕桂系軍閥。1920年4月,廖仲愷致電孫中山曰:「以粵軍獨立作戰,非先籌備槍炮子彈不可……粵軍出發後,必盡力援助。而競存之意,則必須先得子彈,然後出發,蓋事實上必如此,然後有成算而壯士氣也。強粵軍無助而先動,蓋全軍士氣所關。」1920年夏間,廖仲愷奉孫中山命,在上海與漳州兩度會見過共產國際使華人員波達波夫(來華時化名路博),在漳州會見時,陳炯明、陳友仁等在場參與。後在上海會見時,是與孫中山一同會談,波達波夫「向孫中山介紹了蘇聯情況,勸孫中山學習布爾什維克的辦法進行中國革命」,還贈送了英譯本《蘇俄憲法》。援閩粵軍返回廣州後,廖仲愷協助孫中山組建廣東革命政府,任財政部次長,後兼任廣東省財政廳廳長,努力開創廣東革命局面。

來源:《黃埔》雜誌

相關焦點

  • 廖仲愷與黃埔軍校(下)
    在此演講中,廖仲愷還闡發了「黨指揮槍」之最初意涵,發人深省,膾炙人口。從史載資料看,粵軍亦是最早組建中國國民黨特別區黨部的武裝力量。       1925年1月10日,廖仲愷在黃埔軍校作《政治演講》時特別指出:「關於三民主義之研究與國民黨之政綱及歷史研究,不特黃埔軍官學校為然,即桂軍軍官學校與滇軍幹部學校等,亦熱心研究黨之主義。
  • 仲愷文化 | 廖仲愷籌辦黃埔軍校--廖何歷史㉙
    黃埔軍校是第一所由國民黨中央直接領導的軍校,它是貫徹孫中山以黨統軍思想的成果。孫中山是創建軍校的決策者,廖仲愷則一力促成並實際籌辦軍校。
  • 黃埔三傑是指黃埔軍校中的哪三位?
    黃埔第一期學員蔣先雲、賀衷寒和陳賡並稱「黃埔三傑」,是因為他們三人均來自湖南省,並且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成績優秀,表現活躍,在國共沒有分裂前,全部深得校長蔣介石的欣賞與信任。在黃埔軍校第一期招生時,蔣先雲入校考試成績在1200餘名考生中名列第一,並且保持畢業前的全部科目第一,廖仲愷驚嘆:軍校最可造就的人才。1925年畢業後任蔣介石秘書,兩次東徵五次負傷,攻克惠州時親率敢死隊登城,名動全軍。深得蔣介石的青睞與器重,「中山艦」事件後以黃埔軍校中將教育長的職位誘使蔣先雲脫離共產黨,結果蔣先雲第一個站出來聲明脫離國民黨。
  • 鄧演達與黃埔軍校(上)
    鄧演達是現代著名政治活動家和國民黨左派領袖人物,早年對於黃埔軍校的創建與發展有過重要貢獻,特別是他曾擔任黃埔軍校本部、潮州分校兩任教育長,武漢分校時期再任教育長兼校長
  • 九十三年前,廖仲愷到底是被誰刺殺的?
    廖承志在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揭幕式上,公開宣稱胡漢民是殺廖元兇,那麼胡漢民與廖案究竟有什麼關係呢。這其中又有怎樣的隱情呢?廖仲愷,廣東省惠陽縣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為旅美華僑,早年留學日本,先後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及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科。1905年加入同盟會,是傑出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去世前,他深得信任,曾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 孫中山先生開辦黃埔軍校,改稱為陸軍軍官學校,培養軍事人才
    會議上決定人事安排:孫中山親任校長,委任廖仲愷、李大釗、汪精衛、鮑羅廷、居正、謝持、等五人為國民黨改組委員,組成核心領導組織,以推動國民黨和軍校籌建工作的開展,並由廖仲愷和鮑羅廷負責軍校的具體籌建工作。
  • 【往事】黃埔軍校走出了哪些國共名將?
    胡宗南 胡宗南「哭」進黃埔軍校 胡宗南是浙江鎮海人,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深得蔣介石的寵愛和器重,指揮40餘萬精銳部隊,人稱「西北王」。一生戎馬30年,經歷了黃埔建軍、東徵、北伐、第一次國共內戰、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臺海對峙等中國現代史上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
  • 胡漢民與黃埔軍校
    5月20日下午1時,胡漢民到黃埔軍校向第1期已報到學員作《軍人的必要和軍人的精神》專題演講,闡明軍人的地位和作用。6月16日,陪同孫中山等赴黃埔軍校,參加軍校全體教職員及第1期學員大會與開學典禮。繼孫中山演說之後,宣讀孫中山親筆手書、自己主持撰文的《黃埔軍官學校訓詞》。晚7時,軍校全體師生公宴,由胡漢民主持公宴開場,席間領呼:三民主義萬歲,孫總理萬歲等。
  • 陳賡罷課,何應欽求情,廖仲愷苦勸,黃埔一期唯一被開除學員
    導讀:他的一份報告,校長怒斥開除,陳賡帶頭罷課,何應欽慌忙求情,廖仲愷苦勸無果——他成了黃埔軍校第一期唯一被開除的學員。1924 年4 月28 日,黃埔軍校第一期入學考試發榜,正取生三百五十名,備取生一百名。每日刻苦學習操演,一派火熱氣象。然而,開學僅兩個月,便爆出一樁震動事件。
  • 男子因個矮被黃埔軍校淘汰,大哭驚動一人被錄取,後成為國軍名將
    近代歷史上,黃埔軍校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將領都畢業於黃埔軍校一至六期。在馬林等人的幫助下,國父當時在廣州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文」指的就是「國立廣東大學」,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大學;「武」指的是「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
  • 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是中國軍事人才的搖籃。孫中山、廖仲愷、蔣介石等國民黨主要領導人,為了應對中國的革命形勢,在蘇聯和共產黨的幫助下,建立起了這座享譽中外的軍官學校。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
  • 閱兵式上旗幟落地,黃埔軍校就地解散,誰是黃埔「末代校長」?
    眾所周知,蔣介石在黃埔軍校積累了足夠的資本,開始了他的「千秋大業」。某種程度上,老蔣把「黨國」當成了自己的「私產」,而黃埔軍校則是他最貴重的「家當」。可是,老蔣這個最貴重的「家當」卻被一個人「弄丟了」。
  • 他身高不足1米6,卻進了黃埔軍校,最後還成為蔣介石最重要的將領
    軍校一直是許多人心中比較敬佩憧憬的選擇,然而我們都知道,軍校的要求十分嚴格,遠遠不止是成績,對學生的身體條件,如視力、身高等都有十分嚴格的限制,然而對於自己夢想的追求,如果都熱愛,夠堅持,全世界都會為你開路。 在我們的印象中,軍人是不是都是身穿筆挺軍服,身姿挺拔,英姿颯爽的?而軍事將領是不是都是嚴肅剛正、說一不二的形象?
  • 李濟深與黃埔軍校
    1885 年11 月6 日生於廣西蒼梧縣冠蓋鄉( 現大坡鄉) 料神村一富農家庭。其六歲時喪父,後隨叔父。  李濟深12歲入私塾讀書,1902 年入梧州中西學堂,與曾在該學堂任教的胡漢民有師生關係。同年李濟深說服李宗仁、黃紹竑等桂系首腦人物參加中國國民黨,支持孫中山領導的廣東革命政府,因而有了「半個桂系」之稱。  二、籌建黃埔,功勳卓著  1924 年1 月24日,李濟深被孫中山委任為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但因其任職粵軍第一師師長兼粵軍第一軍參謀長,故將軍校籌備委員事宜,推薦由鄧演達代理實施。
  • 黃埔軍校洛陽分校
    黃埔軍校在大陸共招收了23期學員,在臺灣續辦校至今已招收學員約近80期。軍校在大陸時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內,畢業學生計有41386人。黃埔軍校洛陽分校,自1938至1944年共畢業學員20471人,佔黃埔軍校畢業生總數的近一半。在人們的印象中,「黃埔軍校分校」和廣州黃埔總校相比好像不太「正宗」,其實不然。
  • 黃埔軍校為何人才輩出?
    但是無論再怎麼學習,也再沒有哪個軍事學校可以達到黃埔軍校所達到的成就了。黃埔軍校的沒落讓人唏噓不已,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遺憾。但感嘆之餘,我們不禁發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可以使黃埔軍校到達這樣的高度呢?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黃埔軍校對於國共雙方面的影響都是空前的,它培養出了一大批具有高度軍事才能的將領。
  • 珍貴的《周至籍黃埔軍校英雄榜》
    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命名成立的「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28日選定廣州長洲島上的原廣東陸軍學堂和廣東海軍學校的舊址上建立軍校。5月,任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國民黨黨代表,張治中為教育長。隨後,任李濟深、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
  • 中國歷史上四大軍校,黃埔軍校的名氣最大,抗戰大學乃革命核心
    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出了很多名將,其實除了黃埔軍校中國還有其他優秀的軍校,也孕育了不是人才。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四大軍校排名,中國不止一個黃埔軍校,一起看看吧。1、黃埔軍校 - 名氣最大: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 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學校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舊址校訓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致詞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合影蔣中正校長黃埔軍校
  • 湖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武漢市黃埔軍校同學會聯合舉辦線上迎新春聯歡會
    2021年1月30日上午,湖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和武漢市黃埔軍校同學會聯合舉辦線上迎新春聯歡會,全省200多名黃埔同學和親屬報名參加此次活動,活動現場,全省100多個黃埔家庭通過「騰訊會議」雲端相聚,海外和港澳親屬代表也連線主會場與大家歡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