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學英語十幾年,卻不能實現交流,原因出在這裡!

2021-02-14 大思教育


一個中國的大學生,辛辛苦苦學了十幾年英語,過了四六級,但無法用英語交流的現象比比皆是,即使勉強能說上幾句,老外也不一定能聽懂。


究竟是什麼造成的?是單詞量不夠嗎?語法記不住嗎?還是發音不夠標準?


其實,不能實現交流,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個:聽力不足。


學習一門語言,要實現交流,聽懂是最關鍵,如果聽力沒有練好,那麼會產生三個問題:一、聽不懂,二、說不好,三、說出來了,老外也難聽懂。





聽得不夠,即使能說上幾句英語,甚至背了不少英語的名篇佳句,面對真實的交流場景,心理也會產生障礙。


首先害怕的,不是不會說,而是怕聽不懂。


比如,面對一個美國人,萬一他說的我聽不懂,怎麼接話呢?


正如《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的作者汪培珽所言,自己聽力不好時,一聽到英語,就像要死的感覺。


這種情況常見於早期的廣交會上,很多人遇到老外可以用英語說上幾句,但是老外一開口,他就熄火了,因為聽不懂對方的英語。


其實這不能怪我們,要怪,就怪傳統的英語教育將英語當成一門知識來學,學生像學數學一樣來學英語,分析語法、背誦單詞,對英語的理解只有文字而沒有聲音,一聽到英語就如臨大敵,緊張得不得了。





聽得不夠,當然不可能說得好。


語言的學習,有輸入才會有輸出,聽不懂,怎麼能說得出來呢?很多人認為口語是練出來的,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口語應該是在聽懂的基礎上練出來的。


只強調口語,不強調聽力的語培機構,都是耍流氓。


想像一下,如果一個美國人學習中文,中文老師讓他天天背文章,背演講稿,卻不注重他的中文聽力訓練,他來到中國後,能實現交流呢?


不,除了「你好」,「謝謝」之外,他會很有可能一句話都聽不懂。


這就是我們學校的英語教學景況,我們的學生可以將語法分析得頭頭是道,但一看英語電影,就如墜雲裡霧裡,不知所云了。



我們會發現,自己所學的,和電影裡所說的,好像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單詞的意思也完全不一樣。


老師告訴我們duck是「鴨子」,但這個單詞在動作電影裡的臺詞卻是「迅速低頭」的意思。


老師告訴我們pride的意思是「驕傲」,動畫片《獅子王》中的pride卻是「獅群」的意思。


難道我們學的是一個假英語嗎?




聽力不足的情況下,即便我們勉強將想表達的意思用英語蹦出來了,老外也有可能一頭霧水:你在講些什麼?


你認為這是發音的問題,其實,即便你發音像印度人一樣不標準,老外還是能聽懂的。


老外聽不懂,是因為我們沒有掌握英語的語調。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語調和語音被放在一起來談論,統稱為「語音語調」,其實,語音和語調是不一樣的。當我們說話時,語音標準是重要的,但是語調正確更重要,而且要重要得多。


研究表明,一個人語言表達的效果=38%的語調+55%的表情+7%的語音


我們可以不用糾結於具體的數字,這個公式告訴我們的是,語調如果不對,溝通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語調不對,會讓聽的人不知所云,或者聽出相反的意思來,一個人完全可以將「我愛你」說成是「我恨你」。



為什麼一個操著濃重四川口音的人講普通話,我們一般都能聽懂呢?因為雖然語音不標準,只要語調對了, 對溝通效果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同理,印度人講英語,口音非常濃重,英語國家的人也能聽懂,而我們卻聽不懂。這是因為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他們掌握了英語的語調。


一般而言,同一種文化的人,語言的差別在於音,比如中國有各種不同的方言,英語也有不同的發音;而不同文化的人,語言的差別在於調,而這,正是學習外語的難度之所在。


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有沒有教我們語調的知識呢?略略說過。比如「陳述句和特殊問句要降調」,「一般疑問要升高」。


但這不是教學的重點,我們課堂的教學重點,在於調動學生的短期記憶來學習詞彙和語法,大腦自動屏蔽了對語調的學習,語調的教學被忽視,成了邊緣化的學習。


另外,在真實的英語環境中,英語語調也並不像英語老師所說的那樣,降調和升調有規律可循,當我們問一個孩子「what’s your name?」,升調要比降調好,能將溫情表達出來。




總結


要掌握英語的語調,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就是用耳朵聽地道的英語表達,一定要多聽多模仿。


孩子天生具有對語言聲音的敏感度,通過聽力訓練,孩子對英語語調的掌握,比成年人要容易太多了,所以家長在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磨英語耳朵」,以聽力為重。


英語是拼音文字,孩子聽懂了,學習拼寫也不會難。


因此,學好英語的關鍵在於聽懂!





※本文作者為大思英語。

一個視頻了解大思英語

了解更多,可點這裡▼

他45歲苦練聽力成為英語專家,發明了複讀機,毅力讓人嘆服……

光緒皇帝苦學英語18年,讀寫很不錯,口語太差被吐槽,原因是……

逝世11周年,麥可·傑克遜和他的歌曲,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勵志!38歲失業,零基礎的他自學三個月攻克英語,並將兒子培養成英語競賽冠軍!

孩子只練聽力,跟那些注重背單詞的同齡人相比,考試成績會佔優勢嗎?

轟動世界的麥格克效應告訴我們,要聽懂英語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他曾被醫生預言是植物人,17歲還不會說話,卻成為著名作家,原因讓人唏噓!

相關焦點

  • 學了十幾年英語,英語還是好爛!學不會的真正原因是...
    隨著中國醫療與世界的接軌,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展涉外科室、外籍患者逐漸增多、進口醫療器械、藥品等逐步引入國內在臨床中大量使用等,對於醫護人員來講,英語真是越來越重要。然而,明明單詞也背了、句子也讀了,但是但英語交流能力卻沒有一點提高?甚至家裡娃娃的英文能力都比自己強!
  • 為什麼學了十幾年英語,還是不會說?
    很多中國人遇到過這樣的窘境,雖然從小學到大學都一直學習英語,學了十幾年,但遇到需要開口的時候還是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這就是中國式的啞巴英語。單詞背了幾千,語法也會,可是為什麼說不出來呢?學了十幾年,還沒有國外三歲小孩說得流利。
  • 我們為什麼花費十幾年都學不好英語?原因只有一個
    現在我們對英語這門語言確實極為重視,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我們大學畢業,十幾年都在學習英語這門語言,但真正畢業以後能達到熟練使用英語的人極少極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現在上幼兒園都會教英語,小學已經正式開始學習英語,到初中、高中、大學,英語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十幾年來學習一門語言,時間已經足夠長了。是我們腦子太笨?最近,英國一位研究人種智商的學者得出了一個令亞洲人感到既驚訝又高興的結論。
  • 學了十幾年英語還是開不了口,原因是缺乏英語思維?別扯了
    例如中國人學了十幾年英語還是開不了口,原因是缺乏「英語思維」。中國考生雅思分數太低,是因為沒有「英語思維」。China Daily不能讀,因為那是中國人寫的,缺少「英語思維」……在「英語思維」鼓吹者的眼裡,中國學生學不好英語的所有原因都可以歸結為沒有「英語思維」,似乎只要掌握了這一利器,英語學習就可以毫不費力地登堂入室,走上巔峰。
  • 為什麼學了十幾年英語,卻仍然不能用英語跟人交流
    也試用或試聽了當下比較流行的幾家,總體來說現在的機構教學比我們之前純課堂應試英語要好太多了。 01 想想之前的應試教育,英語教學是有問題的。
  • 學了十幾年英語,為什麼還掌握不了
    來繼續談談學習英語的困惑。我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就算學到大學畢業,也至少有十幾年。可是,大多數的中國學生,在十幾年以後,還是不能掌握英語,起碼不能熟練地聽說讀寫。誠然,我們確實沒有英語環境,但這是客觀原因,這也不是掌握不了英語學習的藉口。沒有英語環境,你可能聽力不行,可能口語不行,那麼一個大學四級英語水平的學生,他的讀寫應該可以吧?這個讀寫的英語環境應該是有的吧?可以做個測試,大部分英語四級水平的學生,並不能順暢地讀寫。語言環境是什麼?語言環境其實就是語言輸入的條件。
  • 學了十幾年英語單詞,卻連英語文字都啃不動?
    暑假裡老師又布置了英語課外閱讀。學了十幾年英語,為什麼很多依然啃不動一本英語小說?天天在背單詞,學了那麼多年單詞但是結果呢?背過的那些單詞,再也沒有遇見過了!而讀文章的時候,考試的時候,為什麼更多奇怪的詞出現了?我是不是背錯了單詞表?如何快速擴大自己的詞彙量?有沒有什麼可以迅速提高閱讀量的英語神器,下面這5個tips絕大多數英語老師不會告訴你,甚至他們也在犯一樣的錯。
  • 學了十幾年英語,水平趕不上國外5歲小孩?
    (數據來源於蓋兆泉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初次看到這兩組數據的時,確實有被嚇到。原來我們在學校學了十幾年的英語,好不容易通過大學四、六級,詞彙量也只是美國小孩4、5歲的水平(這個詞彙量指的是聽力詞彙,畢竟5歲小孩大部分還不識字),實在令人震驚。那麼想要達到看懂或聽懂98%的英文材料豈不是更難,又需要多少詞彙量呢?
  • 丟掉學了十幾年的英語,零基礎學英語你該從這些開始
    在中國,很多人在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始學英語,但是很少人能把它堅持學好的。最大的一點就是沒有用適合的方法去引導他們主動學習!很多人認為英語學習是小孩子和上學的學生必學的,但是你要知道英語的重要性,對你工作和生活圈子幫助也是很大的。
  • 我們學了十幾年的英語,英語真的有用嗎?
    英語,雖然不是我們的母語,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習時間一點都不比漢語少。現在基本上都是小學開始學英語,一不注意就學了十幾年。那麼英語真的那麼重要嗎?真的值得我們學十幾年嗎?1.英語作為工具必不可少當然這時候肯定會有人說「我學了英語一次都沒有用過!」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英語確實一點用都沒有,畢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英語根本沒有任何用武之地。但是一旦你想考研讀博,英語是必不可少的,不然畢業都困難。同時對於不少外資企業來說英語都是要求必須會使用的。
  • 中國英語教育陷怪圈:學了十幾年 無障礙交流者不超5%
    這樣的場景,幾乎是全國各地少兒英語教育的一道共同風景。教育部前發言人王旭明日前通過微博呼籲取消小學英語課,令英語教育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有受訪專家稱,在功利化的導向下,中國英語教育正陷入怪圈:很多大學生只會應付考試,學了十幾年,能實現無障礙交流的人不超過5%。
  • 學了十幾年英語還學不會,我真懷疑自己是智障!英語寶典拯救你
    B:你才發現呀~A:明明學了十幾年,英語還是這麼爛B:沒毛病~A:學英語,我太難了!B:……難嗎?事實上,英語是世界上最容易學的語言,沒有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就對多個國家的語言進行了學習難度分級,英語被列為了最簡單的級別,完全可以3個月達到中級聽說,6個月達到流利,比學習漢語簡單幾十倍!為什麼如此簡單的英語,我們卻十幾年來都學不好?
  • 學了十幾年英語,水平還不如國外幼兒園的孩子?
    北上廣小學中如火如荼的劍橋MSE等級考試,在我們這裡很多人都沒聽過。所以學習英語這幾年以來,身邊一直都有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不外乎就是:我們初中才學英語,高考和四、六級不是一樣也拿高分?我們家沒有讓孩子出國讀書的想法,英語跟著學校學就行了,不需要提前學那麼多,也不需要學得有多好!
  • 我終於發現有些學生十幾年學不好語法和英語的原因
    為什麼許多學生十幾年學不好語法?為什麼到了考研的時候還在報語法輔導班?傳統課堂學語法為什麼那麼慢而且效果還不好?可能的原因是,傳統課堂經常把詞彙和語法攪在一起,混為一談,一鍋燉,講解語法時使用的例句學生往往看不懂(裡面可能有生詞或其他語法難點),何談正確的理解相關語法點?
  • 我們學了十幾年英語,方法用對了嗎?
    許多人學了十幾年英語,仍然不明白一個問題為什麼做了那麼多口語練習為什麼明明四六級聽力題刷得足夠多對於英語聽說,仍然一頭霧水拿到一個非常簡單的聽力材料仍反應不出英語單詞音標滾瓜爛熟,念英文的語音語調仍然不地道即使投入大量精力,仍感到自己停留在啞巴英語層面今天噗呀英語的分享就帶來了極大幫助
  • 零基礎到英語自如交流需要學多久?
    按照傳統的英語學習方式,從小學學到大學畢業十幾年,都只能啞巴英語,這是我們大家的切身體會。這些在海外的中國人有語言環境,每天都被迫說英語,身邊都是老外,這比外教能提供的交流時間和內容豐富得多。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報個國內的在線英語課程來練口語?因為他們這樣在國外生活了1年,甚至幾年,發現還是沒法自如交流。那練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到底需要多久?這主要取決於你的學習路線。
  • 學了十幾年英語,我的高光時刻竟是在外企工作的6個月
    文|芳心不許初中開始學英語,直到高一我才搞懂音標是怎麼回事。回想初中學的英語,簡直不能稱之為英語。老師也不教音標,所有的發音都是用類似發音的漢字標記。一句英文下面,跟著一片不成文的漢字。真正喜歡英語是在上大學之後。
  • 8級英語教師總結:十幾年也學不好英語,原來學習方法錯了
    一位北師大英語8級的老師總結來一些學習英語的經驗,指出來我們學習英語中的一些錯誤方式。我們也見過很多學生,每天都在努力的學習,但是用錯了方法,結果學習成績並不理想。比如說我們學習英語,從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學。學習來十幾年的英語,卻很少有學生能夠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交流。而我們學習說話的時候其實僅僅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 為什麼英語學了十幾年還是不會說
    聽不懂說不出來的英語是假的;只會幾句對話的英語是文盲;學了十幾年又忘光了的英語是無效;死記硬背學英語很愚蠢。圖片來源於網絡我們從小學開始學英語,一直學到大學本科畢業學了十幾年。但是我們還是不會說英語。有些人說我們是沒有英語的學習環境。環境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核心的問題。那問題出在哪裡呢?
  • 學了十幾年的英語,老外對咱們的英語水平到底怎麼看?
    學了十幾年的英語,老外對咱們的英語水平到底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