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耕耘,哪有結果?有的人總在想天上掉餡餅,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沒有完美的過程,就沒有完美的結果!就像「真心英雄」歌詞裡描述那樣:你的人生(要)從此與眾不同,(需要)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把握生命裡每一次感動。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在一些評比、評獎活動中,有的人只看亮麗的財務報表,花哨的匯報材料,認為只要有了效益、業績,有了財政收入,緩解了就業壓力,就是高質量,就應該是典型,是先進。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有些所謂效益和業績,是靠投機取巧,是靠坑蒙拐騙,是以犧牲環保,損害相關方利益等不正常手段得來的,是拔苗助長,殺雞取卵,是不能確保未來可持續發展和基業長青的。
GB/T19580《卓越績效評價準則》作為國家和地區質量獎的評審依據,是組織和個人成熟度的評價標準。它衡量和評價「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六個過程質量和「經營結果」一個結果質量,其核心理念是「以卓越的過程創取卓越的結果」,體現了過程質量與結果質量的關係。
卓越的結果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需要存有良心,具有匠心,保持恆心。有的人說,我幹了那麼多事情,用了那麼多方法,咋就看不到成績,無人喝彩,甚至一些功勞還被剝奪了呢?
確實,有的過程活動枯燥乏味,不顯山露水,一時半會也體現不出質量水平和價值,但是釘子總會發光的,充實的過程必定帶來快樂的結果!我們在點綴鮮花、照亮別人的同時,也在享受過程,在不斷積聚力量,會由量變到質變,陰雨到豔陽,陡峭到平坦!
培訓工作是一個過程,它需要嚴密的培訓計劃,優秀的師資隊伍,寬敞明亮的培訓課堂,適量的培訓工具,適宜的參訓人員和時間以及成套優質的培訓課件。有的雖然可以通過考試測評或滿意度評價馬上得到結果,而更多的還要經過多輪次的培訓,反覆灌輸,還要經過工作實踐中是否勝任工作崗位,是否創造業績來評價培訓質量水平。
不是所有過程活動都能直接獲得良好結果。社會分工不同,各個過程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其產生的結果就會存在差別。
卓越績效模式的"過程管理"要素中,要求對過程進行識別和確定,將過程分為關鍵、特殊、價值創造、支持等過程類別。其中,設計、生產、採購、營銷等過程能直接創造價值,作岀貢獻,而人力、財務、行政等過程是通過提供支持和服務間接創造價值。所有過程都是圍繞組織使命、願景、價值觀和發展戰略而開展設計、實施、監測和改進活動的。社會和企事業單位好像一盤模,每個業務模塊和過程活動都是「棋子",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發揮著作用,體現著價值!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十全十美。不可能每個過程都優秀,每個過程都處於壓倒、絕對性優勢。全國質量獎就是表彰組織和個人運用卓越績效模式,在質量管理、技術創新等各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重點工程和項目,並不要求所有過程都保持先進。擁有局部優勢、特色和亮點,同樣可以作為學習和借鑑的標杆。
企業的質量管理不能僅局限於技術和操作層面,而應關注如何從戰略層面上重視質量,使整個經營管理系統質量的改進與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顧客期望、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
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我們要保持平衡、協調發展,不斷增加優勢,減少、縮小短板,化解、消除劣勢,促進持續改進,不斷完善,實現由優秀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