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字源識字--尢、尤、龍、龍(用拼音識字無法通解漢字的本義)

2020-12-13 嚴師說字

尢 (又yóu 枉wāng)是尤的初文。從尢的甲骨文和金文看是在手指上加了一橫,寓意手多一指。橫和撇「」在多數漢字中表示手,如有、友、左、右等中的「」都指手。是由「十」演變而來,「十」指手的的十個手指,借「拾」聲,說兩手相合,正十個手指。十變形為「」變形就增義,豎「丨」改撇「丿」說明手是做工用力的。「乚」指示一個多餘的彎曲的手指,尢為十指多一指,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手有六指的;尢後加點「丶」繁化為尤,用於區別尢,「丶」指示多出的那一指。尢和尤借「又」聲表示手多出、增加的的手指;尢借「枉」聲表示多餘的手指的彎曲之意,繁化為「尪」。後依據尤字造的「疣、魷」論證了手多指的結論。尢作偏旁部首的字有優、憂、猶、龍、尷尬、就等。尤的本義為人的手指與正常人的手指不一樣,如手六指者。引申為1.特異的,突出的:尤為(wéi)、尤異、無恥之尤、尤功(功績最卓著,亦指功績最卓著的人);2.驚異,公飲之酒,厚酬之,賜及從者。司馬亦如之。張丐尤之。——《左傳》;3.責備、怪罪,如尤苦(苛責和污衊)、尤惡(譴責和憎惡)、尤怨(埋怨和怨恨);4.纏綿、愛暱,如尤殢(尤雲殢雨,也指放嬌撒賴,糾纏不清)、尤紅殢翠(比喻男女間的纏綿親暱)、尤雲殢雨(喻纏綿於男女歡愛);5.過失,罪過,如尤詬(過失和羞辱)、尤違(過失、過錯)、尤累(過失);6.尤其,更加,如尤甚、尤妙;7.姓。

龍(隆lóng是九和化的省形合體字。「九」寓意龍象九種動物「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還有「龍生九子」之說,九是陽之極數如「古代尊稱帝王為九五之尊」;「化」指示動物化身;點「丶」為指示,指示龍為九種動物化身的圖騰。借雷聲隆隆的「隆(隆的本義為中央凸起,四種下沉)」聲來說明龍可行雲布雨、至高無上,唯我獨尊。演義尊稱古代帝王為真龍天子。龍的本義為中華各民族的神化的至高無上的圖騰。如龍舟、龍燈、龍宮、畫龍點睛、龍蟠虎踞。可引申1.周代到元代是貴族、權力的象徵,他們使用龍旗;2.封建社會象徵君主,如龍顏、龍袍、龍體、龍興(創立帝業)、龍輦(天子的乘車);3才俊,如龍駒(駿馬,俊才)、龍虎(傑才);4.「龍鳳胎」裡比喻貴重男子;5.起伏的地勢,如來龍去脈龍脈風水學)。

龍(隆lóng左邊的立表示龍能立地;月指龍象月亮能上天,騰雲駕霧,能時隱時現;右邊上字頭「」指虎頭 ;己指蛇身;三指多種動物。「」指示龍是有虎頭蛇身等多種動物的化身。總體會意為能上天入地、騰雲駕霧、時隱時現、虎頭蛇身多種動物化身的圖騰。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皆龍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稱為「龍祖」。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傳說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係,「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竹書記年》),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為赤龍。因而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傳說中的龍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和騰雲駕霧,後來成為皇權象徵。舊時認為皇帝是天上的真龍下凡,因此皇帝又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漢字八畫是破解漢字本義的基石!讀音來源於《中華字通》

相關焦點

  • 用拼音識字與漢字形成的理論體系相背
    尢 (又yóu 枉wāng)是尤的初文。從尢的甲骨文和金文看是在手指上加了一橫,寓意手多一指。橫和撇「」在多數漢字中表示手,如有、友、左、右等中的「」都指手。「乚」指示一個多餘的彎曲的手指,尢為十指多一指,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手有六指的;尢後加點「丶」繁化為尤,用於區別尢,「丶」指示多出的那一指。尢和尤借「又」聲表示手多出、增加的的手指;尢借「枉」聲表示多餘的手指的彎曲之意,繁化為「尪」。後依據尤字造的「疣、魷」論證了手多指的結論。
  • 中華字通為放棄拼音識字恢復字源識字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保證
    開始明白我們的語文課程有問題,用拼音識字,不利於漢字的掌握。都在探討新的識字方法。這種所謂的「新方法」實際是傳統的識字方法——字源識字。從「新文化運動」經歷了近百年的西洋文字影響,和五十多年「漢語拼音」推廣,人們對傳統的識字方法已經知之甚少,推出了五花八門的「識字方法」,加以「創新」二字,實際是對傳統文化確實造成的。現在的年青一代似乎對文字學不感興趣,瞎編亂造些「不倫不類」字母或網絡符號。
  • 7.字源識字--勿、物、易(用拼音識字無法通解漢字的本義)
    物(勿)是有牛和勿組合而成,牛作為有代表性的動物指所有形態;勿即標音又會意,依據太陽東升西落,指從有到無、從生到死的自然變化規律,用牛和勿組合來說明一切事物都是從有到無、從生到死的變化規律。哲學上所指的「物質」是指撇開事物的具體特性,反映事物的客觀存在的共同特性,即從生到死、從有到無的共性就是漢字「物」本義。天地萬物虛盈轉化,足數則生,增數則長,減數則衰,數盡則亡。物的本義指萬物從生到死、有到無的共性。
  • 漢字的識字方法和標音方法用什麼更科學?(拼音和音源字)
    自秦始皇統一文字以來,到形成於筆畫表現形式的漢字,發展到現在,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過程。用拼音識字僅僅只有五十多年的歷史。雖擺脫了傳統的字源識字,可現在多數人慢慢體會到漢字不像外文符號,有其獨特的音形義三者的密切關係。尤其是作為母語,小孩子在學習拼音前,已經掌握了很多常用語言,雖不會用文字標註出來,可語言交流多數已經不是障礙。
  • 6.字源識字-巳、已、己(僅用拼音識字無法理解漢字的本義)
    巳隸變、楷化後,是口和「乚」組成的字。口指示圓球形的未開口的卵殼,或圓形的蛇聲;「乚」指示蛇的彎曲運動狀態;巳應是蛇在卵殼中生長過程中的影像。借「絲」聲說明,蛇在卵殼中最初發育中,看到的是很細的血絲,最後逐漸成絲狀的蛇的形態。巳的本義是蛇在卵殼中的發育狀態。可引申為萬物的孕育階段,指地支排位第六。十二時辰之一,九時至十一時。
  • 用拼音識字的不足逐漸顯現出來了
    這就是漢語拼音推廣以來,我們的孩子智力和國外孩子相比有一定差距。驗證了「錢老之問」,幾十年我們的大學培養不出頂尖科學家的根本原因。四、字的標音用音源字(借音字)還是用拼音有助於記憶和理解漢字的讀音來源80%是模擬自然發聲。不同的區域影響著漢字的發音,所以,產生了很多地方方言。
  • 4.字源識字--田、甲、由、申(僅用拼音識字無法理解)
    1.知道「申」的本義,你會對「神」這個字客觀理解2.為何「天幹」中「甲」排第一位?3.用借音字標音識字好,還是用拼音識字好?隸變楷化後,由是由「田」和豎「丨」結合而成的字。田指示田地、土地或土壤;「丨」指示植物的幼芽破土向上生長。所以由是植物從田裡或土裡破土發芽的生長狀態。借「幼」聲說明破土發芽長出幼苗,芽為植物生長初期,可引申為生事之源,「由於」與「所以」構成因果關係。種子破殼生根再破土發芽出土,見到天日,以之表示自由。由作偏旁的字有郵、油、釉、胄、抽、鼬、鈾、袖、秞等。
  • 首發 | 第一款深度學漢字的玩具,為大語文打基礎的啟蒙町漢字拼圖(含字源識字課)
    而弱化拼音的背後,其實是回到漢字表意文字的基礎,通過象形、字源、字形演變這些方式來學習漢字。下圖是我們一位同事家在上一年級的孩子,正好前兩天在做學校布置的作業,已經開始用字源演變的方式來講漢字了。字源識字課兌換卡和介紹說明,可兌換60-65節的《字源識字課》,每節講解1個漢字,包括10個核心漢字,以及基於核心漢字擴展出的50個擴展漢字;10個核心漢字的字卡;10個核心漢字音頻故事;(可以用小達人點讀筆點讀拼圖、盧卡機器人讀圖,以及直接掃字卡上的二維碼)
  • 是到該放棄拼音識字的時候了
    從出土的甲骨文,到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用拼音識字也就僅僅五十多年的時間。如若不重新回歸傳統的識字方式,等到那些私塾先生都一個一個的離開人世,中華傳統的識字又要進行考古論證,萬人去挖掘了。那時候,漢字的精髓全無,只剩下一根根空心白骨。那時候具有生命力的漢字也像其它消失的古文字一樣會埋入地下。讓這個唯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從地球上就會慢慢消失了。
  • 今晚漲價 | 自從有了這套字源識字課,家裡的字卡都被我扔了
    我們的字源識字課一上線,家長不約而同地感慨常爸真是及時雨,尤其那些學了大語文的孩子們,早已經體驗到從源頭學漢字不但記憶更深刻、而且有益於理解古文化等頗多好處,後臺的留言差點爆了:<好評太多,滑動著看>字源識字課程為期16周,共80課時內容。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課時學習內容。
  • 5.字源識字--至、到、倒(僅用拼音識字無法理解漢字的本義)
    借「止」聲來補充「至」字的意義,說明孩子落地妊娠過程終止。至是個偏旁部首字,如到、倒、致、侄、郅、臻等。至的本義指孩子出生的過程。極為誠懇的心意)、至意(極深遠的用意)、至理(極深的道理)、至德(最高尚偉大的德性);3.深,如至慮(深思熟慮)、至戒(猶深戒)、至契(交情極深的朋友);4.親近,如至戚(最親近的親屬);5.真摯,誠摯,如至誠、至友;6.大,如至賢(大賢,指極有賢德的人)、至碭(極廣大);7.極,最,如至公(最公正)、至足(極充足)、至大無外(大到極點,外無以加)、至公無私(公正到極點,絲毫沒有私心)、至清(極其清澈);8.
  • 教幼兒識字,先學漢字還是拼音?
    提起教孩子識字,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不要教娃學拼音。畢竟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學認字。但其實教孩子認字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為了能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基礎知識。
  • 1.字源識字---大、天、矢
    原本想把我近期總結的《漢字解碼》二十講發出來,可是每講內容較多,人們似乎都不感興趣,還是每天告訴大家幾個字,用於討論、爭議或閒聊吧。逐步體會漢字音源識字的優點。讀音來源是透(tou)和限(xian)二字的切音(tiān)。來進一步說明天是透明和無限的屬性。天的本義為地上無限透明的空間。可引申為1.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如天空、天際、天罡(北鬥星)、天淵、天馬行空;2.在上面,如天頭;3.氣候,如天氣、天冷;4.季節,時節,如冬天;5.日,一晝夜,或專指晝間,如今天;6.指神仙或他們所住的地方,如天上、天宮;7.自然界,如天塹、天時、天籟;8.
  • 扔掉識字卡吧,快速識字的前提是讓孩子愛上漢字
    2017年11月美國總統川普訪華,11月8日下午,兩國元首夫婦共同參觀故宮。在參觀完故宮前三殿後,習近平向川普介紹說,中國文化有5000年歷史,文化沒有斷過流、始終傳承下來的只有中國,我們這些人也延續著黑頭髮、黃皮膚,我們叫龍的傳人。
  • 拼音、識字、書寫、詩歌怎麼教? 看這篇就夠啦!
    我建議4歲開始學習這時他們有一定邏輯理解能力,詞彙也達到一定量,教他們學習漢字時能和一些已知詞彙建立連結,增加識字樂趣。用什麼工具識字比較好?識字類APP、課程、識字書籍、識字卡都可以。但這些只是一種輔助工具,核心還是在於閱讀。
  • 識字不必從拼音開始
    有年輕家長問我,教小孩子識字究竟該不該先教拼音?古人識字大致有「反切」「同音代替」等方法,直到近代,由於外國人學習漢語和中國留洋人士回國後才開始創製拼音,由早起的拼音符號到當下的拼音方案,也就一百多年歷史。漫長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並無所謂拼音。其次,從拼音作用功能來看。
  • 低年段孩子父母必看:拼音與生活,是幫助孩子識字用字的最好途徑
    筆者也正是認識到拼音之於識字和用字的重要意義,才在拼音教學中不遺餘力,嚴格要求讀準、寫規範的同時,不忘用編歌謠和競賽等手段,來提高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熟練掌握拼音的技能。2、拼音可以輔助小學生們去認識生字和理解運用文字。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有如下要求:「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 拼音、識字、看圖寫話、書寫、詩歌,幼兒中文啟蒙這篇就夠啦
    我建議4歲開始學習這時他們有一定邏輯理解能力,詞彙也達到一定量,教他們學習漢字時能和一些已知詞彙建立連結,增加識字樂趣。用什麼工具識字比較好?識字類APP、課程、識字書籍、識字卡都可以。> 按字難度分級編寫,設計合理,每冊有重點字卡和漢字趣味遊戲,重點字在句式簡單的故事中反覆出現,能夠循序漸進地擴大孩子的識字量。> 讀本融入「託馬斯和朋友」以及「迪斯尼」這兩個IP激發識字興趣。
  • 古代有漢字卻沒「拼音」,古人如何識字?老祖宗的方法絕了
    古代有漢字卻沒「拼音」,古人如何識字?老祖宗的方法絕了如今的漢字不僅僅對中國影響深遠,對全世界的影響都越來越大了。漢字博大精深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也是傳承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與漢字一樣重要的還有漢語拼音,也就是發音的方式,但是漢字和漢語拼音的關係卻不是那麼親密,因為漢字的歷史時間遠遠超於其拼音,而拼音卻是從清朝才有了雛形,到了民國時期才真正出了方案。那麼沒有拼音的時候古人在讀書識字的時候是怎麼學習漢字發音的呢?
  • 7款識字APP測評,識字啟蒙和幼小銜接,哪個識字APP更好?
    整個畫面以《西遊記》為大背景,分為15個場景,認識漢字就是西天取經的過程。闖關遊戲做完後,會立刻給出學習報告,孩子可以據此進行提升和整合。它會引導孩子走一遍學習漢字的流程,包括:初識漢字、快速鞏固、跟讀漢字、聽音辨字、認字拼音、組詞填空。除了識字的闖關遊戲,還配有一些啟蒙讀物,包括階梯閱讀、數學啟蒙和拼音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