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站在歷史的視角看問題,無論是從現代各民族發展的角度還是全球化趨勢加劇的角度,現代大眾傳媒的發展和進步都離不開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它們之間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系統」。一方面,大眾傳媒在其中發揮著廣泛的作用,其內容涵蓋信息、娛樂、文化、互動等領域;另一方面,大眾傳媒與這個「系統」之間又形成了一個供所有元素髮展壯大的「擬態環境」。人們只能在這中「擬態環境」中來建構觀念和再生產實踐。這其中就包含著「意識形態」建構。及由此「擬態環境」而衍生的對大眾傳播媒介的認識。
關鍵詞:意識形態;文化霸權;大眾傳播媒介
一、意識形態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法國哲學家託拉西最早提出了「意識形態」一詞。在他那裡,意識形態的作用是要客觀的評價觀念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拒絕對觀念的神秘化理解的傾向。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拖拉西在其《意識形態的要素》一文中去有體現除了一種實證主義的飛批評傾向。於是,早起對意識形態的理解就逐漸出現了變化,這使得意識形態被指那些有意粉飾現存、掩蓋真實的觀念和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的解釋中,意識形態,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形成的對於世界和社會的系統的看法和見解。是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而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看來,意識形態建構和塑造了我們對現實的認識,不存在真實或虛假的問題。之後隨著理論的不斷發展,義大利馬克思主義者安東尼奧葛蘭西提出了以文化霸權為核心的意識形態理論。在葛蘭西看來文化霸權不但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傳播過程,更是將統治階級將其意識形態融入在其他各個階級中的一個過程,社會雖然由許多利益互相衝突的階級構成,但是,統治階級通過媒介製造的利益一體化的騙局,她們能夠運用霸權,使自己的利益變為社會的普遍利益,被社會認可和接受。
二、意識形態分析理論視野中的大眾傳播媒介
20世紀早期,葛蘭西就對文化領導權與大眾文化領域有著清醒認知。他認為,文化霸權的形成,並不是要把自己的意識形態以命令式的方式強迫給從屬階級接受,而是需要依靠被統治者的發自內心的自願的接受[1]。這一思想深刻影響了西方學者對於大眾傳播媒介的認識。傳統的傳播理論認為,一致的輿論與普遍的贊同是本來就存在於社會中的,媒介只不過將他傳播出來。西方馬克思主義運用媒介批判的理論使我們看到,媒介至少是參與製造了一致的輿論與普遍的贊同。
1.大眾傳播媒介作為大眾代言人的本質。以傳播新聞信息符號為主的物質實體就是大眾傳播媒介,它包括報紙、新聞性雜質、廣播、電視、通訊社等。它是新聞事業的組成部分,是新聞事業發布新聞、引道輿論的物質手段[2]。作為大眾的代言人,它得益於聚集在一起的人們,在長期的生存生活之後,思想和感情發生的同化作用,在漸漸的失去個性而形成一種無意識的狀態後,作為信息和意識形態傳遞工具的大眾傳播媒介的意識往往就成為大眾的意識。葛蘭西在文化霸權這樣解釋道,媒介通過向我們提供和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想脫離的各種信息。而我們無意識地接受著這種生活方式或者信息就可能讓我們對現實產生錯位的認識,然而,被霸權者要麼根本毫無察覺,他們認為這就是他們的意識,要麼雖有察覺但也難以跳出既有的利益結構,不知道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應對。阿爾都賽的觀點也支持這一說法,他認為意識形態與國家機器有著緊密的聯繫,他認為「意識形態」是個體與其存在的擬態環境的『再現』」,而這樣的「再現」恰恰主要由大眾傳播媒介來完成。大眾傳播媒介就充當了意識形態的表現形式,通過輸出內容的控制同化或者統一大眾的認知與意識。在大眾意識形成之後,大眾傳媒表達話語的作用也被提升至意識形態高度的層面,同時被賦予了控制人的思想意識乃至行為規範的作用。這時,在受眾心中大眾傳媒的話語表達形成了一種權威的力量,因此,他對受眾的傳播效果便開始發揮現實影響力了[3]。我們不得不考慮一旦這種權威的力量過度發揮時,話語的霸權在大眾傳媒領域便會形成。這時作為大眾代言人的大眾傳播媒介,就不僅僅是政府定的「喉舌」、「無階級」、「無黨派」的「第四種力量」、「權利的工具」和「維護意識形態、傳遞統治階級意志的手段」,更加成為意識形態的社會控制者,從而主動的維護著國家統治的合法性。而此條件下,所謂大眾的代言人及新聞自由不過是空談,是社會的利益集團、思想觀點、文化傳統等對新聞事業所施加的影響,目的在於約束和限制新聞傳播活動,最終是傳播內容及公共的意識形態更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
2.大眾傳播媒介與政治的關係。用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的無意識」思路來解釋,我們看到由於意識形態控制的非強制性和隱蔽性,左右媒介本身的意識在隱蔽處發揮著作用。媒介與政治社會的關係始終是不即不離。同時他們這種關係也是由它的私有制性質決定,它的所謂的「超階級」、「超黨派」的「第四種勢力」,也以不損害資產階級根本利益為前提的,超過了這個範圍,就要受到限制、迫害和鎮壓。大眾傳播媒介的生存與發展其實是與統治階級的利益交換的過程,媒介之所以願意服從他們的意志來教化大眾而放棄了自身的獨立性原因也在於此。統治階級的主流意識通過媒介的影響力滲透到人們的潛意識中,長期的灌輸,就會讓這部分受眾在現實的抉擇中跟隨主流價值觀從而在無形中形成了對統治階級的利益的一種維護,而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以及媒介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也就在這樣在悄無聲息中得以存在並維繫。同時統治階級是各種資源的控制者,通過為統治階級提供意識形態的服務,大眾傳播媒介便擁有了各種有利的硬體軟體社會資源的控制權,贏得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這也就決定了他們之間不離不棄的微妙關係。電視作為一種先進的大眾傳播媒介的代表,在我們的生活領域、精神領域乃至社會的各個領域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電視將代表意識形態的各種信息隱藏在節目的背後,在促使人們收看並痴迷於電視節目的同時,通過頻繁的重複傳播達到影響人的意識形態的目的。作為政府「喉舌」的電視媒介自然而然的也會得到政府在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為其以後的生存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