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的35句絕美現代詩: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2020-12-22 思想走在荒路上

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的35句絕美的現代詩: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一、我的腳步喜歡紅色的火焰,喜歡榮耀 。——《小路》

二、假若死神在你唇間大笑,生活,由於思念你而哭泣 ——《我與光一起生活》

三、因為我在行走,我的棺材趕上了我。 ——《風中的樹葉》

四、太陽是我眼睛的色彩,冰雪是我腳步的顏色。 ——《風中的樹葉》

五、我生活在火與瘟疫之間 。 ——《墮落》

六、深淵遠去,深淵又回來,世界就是選擇。——《對話》

七、我在雙眼裡挖掘我的墳墓 。 ——《我把歲月交給……》

八、棺材覆蓋著兒童的臉龐,野獸舉著一朵花在踱步。 ——《二十世紀的鏡子》

九、城市在瓦解,大地是塵埃的列車,只有詩歌,知道迎娶這片天空。 ——《沙漠》

十、關上門,不是為了幽禁歡樂,而是為了解放悲傷

十一、孤獨是一座花園,但其中只有一棵樹。

十二、那些只夢見光明的人,有時候也會讚美黑暗。

十三、舌頭由於說話太多而生鏽,眼睛由於夢想太少而生鏽

十四、石頭的生命不會終結,因為它死一般地活著。

十五、你的抵達,往往是你真正行程的開始。

十六、他跳下自殺,從高高的窗口:這是墮落,還是飛翔?

十七、你的童年是個小村莊,可是,你走不出它的邊際,無論你遠行到何方。

十八、人的死亡,是表明他曾經活著的唯一證據。

十九、語言,在揭示的同時也在遮蔽。

二十、即使是太陽自己,也只能照亮接受光明的事物。

二十一、你是對的,蝙蝠啊!黑暗是一種安逸,光明是一種折磨。

二十二、升騰何其遙遠,下墜卻近在咫尺!

二十三、誰了解如何閱讀詩歌,自己就會變成詩歌。

二十四、用詩歌閱讀世界,而不是用世界閱讀詩歌 。

二十五、沒有瘋狂的世界,不可能是理性的世界。

二十六、世界讓我遍體鱗傷,但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

二十七、向我襲來的黑暗,讓我更加閃亮。孤獨,也是我向光明攀登的一道階梯。

二十八、從最初的黑暗中誕生了最初的光。

二十九、詩歌滋養著我們,同時也在吞噬我們。

三十、那些要求我在世上現實一點的人們/如同要求我用一隻腳走路。

三十一、童年是你能夠忍受暮年的那股力量。

三十二、我不畏懼,不意外,因為我不懷任何希望。/現在發生的一切,我本預料會在昨天發生。

三十三、這是什麼文化?你無法成為自己,除非你離開自己。

三十四、通常,讀者只喜歡能從中找到自己思想的書籍;真正的讀者喜歡能從中找到挑戰自己思想的書籍。

三十五、在詩歌中,你不能忠實於你的時代,而應忠實於時間。或許,為了忠實於你自己和詩歌,你應該背叛你的時代。

相關焦點

  • 從敘利亞到上海,一個阿拉伯桂冠詩人的愛與哀愁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 10月10日夜,一艘載滿各國詩人的遊輪在黃浦江上遊弋。「借著陸地、海洋和天空的舞臺」,上海國際詩歌節首個「金玉蘭」大獎揭曉,87歲的敘利亞桂冠詩人阿多尼斯獲此殊榮。「阿多尼斯對阿拉伯詩歌的影響,可以與龐德或艾略特對於英語詩歌的影響相提並論。
  • 從「孤獨」到「焦慮」:阿多尼斯詩歌短章選中文版書名誕生記
    《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是薛慶國從阿多尼斯踏入詩壇以來近五十年的十七部詩集中精選並譯出的。詩人麥芒旅居美國多年,看過幾部在美國出版的英文版阿多尼斯詩集,感覺阿多尼斯確實是一位優秀的詩人。前幾年他回國看了《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後深感前所未有的震撼。薛慶國選詩的獨到眼光和譯詩的深厚功力在麥芒的這種不同感受之中可見一斑。
  • 阿多尼斯:5句話說精神,「世界讓我遍體鱗傷,傷口卻長出翅膀」
    阿里·阿赫邁德·薩義德·阿斯巴爾,1930年出生於敘利亞。敘利亞著名詩人。其主要作品為:《這是我的名字》、《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等。相信很多人對於阿多尼斯這個人的名字感到無比的陌生,因為沒有人會關注這樣一個小國家出來的詩人。很多人還以為我今天所說的阿多尼斯是一位希臘的神話人物。其實就我們自己私底下的文學創作來說,也一直無法脫離我們生活的影子。我們所處的環境,對我們的文學創作往往有很大的影響,而大家看到敘利亞的時候,應該就知道了。
  • 每一個詞語,都長出一簇有聲的花兒——讀阿多尼斯《桂花》
    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是當代阿拉伯文學的巨擘,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候選人,2009年出版的中文版詩集《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廣受詩歌愛好者好評。2018年,曾多次到訪中國的阿多尼斯,受魯迅文學院之邀,到中國參加文學活動,並走訪了北京、上海、四川、廣東、安徽等地,隨即寫出了這部由50首詩歌組成的中國題材長詩《桂花》。
  • 甜蜜的痛苦,我的孤獨是座花園
    《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是敘利亞著名詩人阿多尼斯的第一部中文版詩集,在《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裡,「童年」是詩人一生也未能逃開的「五指山」。詩人索性以「童年」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成長。可以說阿多尼斯要用意象找到鳥獸草木的真名:傳說世界萬物俱有真名,一種呈現其真實本質的名字,只要你能喚出它的真名,它便會像妖怪一樣頓現原形。孤獨是一座花園, .但其中只有一棵樹。
  • 阿多尼斯對話谷川俊太郎:不選擇上帝 也不選擇魔鬼
    11月26日下午,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與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的「世紀對話」在香港大學美術館舉行。主持人李歐梵說:「這個『世紀對話』,既講的是21世紀,也可以回溯到20世紀,事實上是一個跨越世紀的對話。」一位是對阿拉伯政治、社會與文化進行深刻反思和激烈批判,被迫離開故土的流亡詩人,一位是以寫抒情詩為擅長,詩句充滿禪意與空靈的「小清新」詩人。
  • 阿多尼斯為何會被稱為阿拉伯的「魯迅」?丨文化客廳
    阿多尼斯的新作《桂花》記述了他去年的一次黃山之行。主持人舒羽問,「我想請問阿多尼斯先生,阿拉伯半島最高的山海拔有多少?」 「阿拉伯世界最高的山是『人』。」阿多尼斯說。在阿多尼斯的詩中,山到底意味著什麼?天空又意味著什麼?阿多尼斯為何被稱為阿拉伯的「魯迅」?阿多尼斯的詩歌又是如何對阿拉伯傳統有著繼承和反思?阿多尼斯愛喝酒,為何他的詩歌中沒有「酒」?
  • 李商隱寫首小詩訴相思,卻不料成就了一首絕美詞,一首絕美現代詩
    梁啓超曾說,李商隱的《無題》、《錦瑟》等詩,很多句子連文義都不懂,但依舊覺得它美。「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到底在說什麼事呢?讀者不知,可讀罷這句詩,許多人內心塵封的故事和記憶,忽然洶湧而出,逆流成河,然後化作兩行清淚。
  • 我的詩觀,讀詩心怦然,寫詩胸中嘆
    在讀優秀的、我自認為好詩佳作時,我從來不產生迷茫。詩就是能讓我看到晴明。日本的金子美鈴是一位天才詩人。她能夠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世物,重新講給自己,同時會加之以自己獨特的想像。這種想像又是那麼微妙而隨興。
  • 趙麗華的「大眾不懂現代詩」,擊中「現代詩人」的軟肋
    她說,關於「屎尿屁詩」的這場論爭,部分的原因是「大眾不懂現代詩」。這確實要給趙麗華「點讚」,因為她一語中的,讓我豁然開朗,揭開了縈繞在我眼前的迷霧:為什麼我不懂現代詩?接觸過的人也都說不懂現代詩?原來我們都是大眾的一員。而詩人們已經自覺地與大眾劃清了界限,成為了高高在上的詩人。
  • 情慾是詩,愛情是詩,悲傷也是詩
    很早之前寫過一篇一萬多字的文章為什麼讀詩,為什麼寫時間?(完整版)。 現在寫兩性關係之後,我覺得和詩歌還是有很大的關聯,貌似兩個差別很大的領域。其實都是相通的。就如我覺得情慾是詩。 情慾和詩有一個共同之處,都來自於人的本能。
  • 現代詩詩人應具備哪些素質?
    他存在,聽從我底使喚,他保護,而把我留在孤獨裡,他底痛苦是不斷的尋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須背離。在總結之前,我們再來看一首現代詩作品。上節課我講到過,1990年代中期到現在共約二十年的時間,是中國現代詩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可以講的東西很多,在以後的課程裡我會結合具體內容簡略地講一些。那麼現在我要講的這首詩就屬於這個範圍之內,這首詩是一位傑出的九零後詩人,秦三澍所寫。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
    【賞析一】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三年(744),當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這首詩突出寫一個「獨」字。李白有抱負,有才能,想做一番事業,但是既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獨的包圍之中,感到苦悶、徬徨。從他的詩裡,我們可以聽到一個孤獨靈魂的呼喊,這喊聲裡有對那個不合理社會的抗議,也有對自由與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的。
  • 詩歌是詩人的世界鏡像——讀大路朝天的幾首現代詩
    詩歌是詩人的世界鏡像——讀大路朝天的幾首現代詩文/齊鳳豔在遼寧文學獎詩集《寫到舒服為止》的後記中,大路朝天寫到:「我從自己的寫作方位和實踐寫起,是想在生活的流水線上,既留住一些與我們生命共時光的詩歌,也想刻錄下自己在詩歌中呼吸遊走的腳印。」
  • 詩人顧城經典現代詩歌精選十首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史上最孤獨的唐詩,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這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無人能及。 這首詩寫於公元696年,既武則天通天元年。在接連遭受挫折後,詩人壯志難酬,心情無比悲憤,於是登上薊北樓,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雖然,這首詩是詩人對自己個人命運的一種感嘆,但其意義卻遠遠超越了詩作本身,更超越了詩人所處的時代,具有了跨越古今的感染力。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賞析一】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三年(744),當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這首詩突出寫一個「獨」字。李白有抱負,有才能,想做一番事業,但是既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獨的包圍之中,感到苦悶、徬徨。從他的詩裡,我們可以聽到一個孤獨靈魂的呼喊,這喊聲裡有對那個不合理社會的抗議,也有對自由與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的。
  • 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我不害怕孤獨,我只是害怕自己覺得自己孤獨、過的孤獨,哪怕身處人海我也覺得孤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找不到快樂了。害怕面對熱鬧喧囂的商場,人來人往的學校,熱情吵鬧的餐館,熟絡往常的同學聚會……我開始厭惡與人交談,脾氣變得暴躁無常。
  • 百歲現代主義詩人紀弦去世 是臺灣現代詩開山鼻祖
    1948年1月底他由上海遷徙至臺灣,在詩人伊沙看來,紀弦對中國詩歌產生的巨大影響正始於此時。「在上世紀40年代的上海,他其實並不算特別重要,只屬於現代派中的年輕人」伊沙說,「但他去了臺灣之後,創辦了《現代詩》詩刊,這是臺灣第一個有現代詩追求的詩刊,他可以說是臺灣現代詩的開山鼻祖。」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詩人寫得無比孤獨,讀了令人百感交集!
    當然唐詩的各類非常的多,各種各樣的題材都有,譬如有的詩人專門描寫田園風光,有的詩人則是喜愛描寫愛情,有的則是喜歡描寫自身的一個遭遇,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進了詩裡,這樣也就使得唐詩,有了不一樣的生命力。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唐詩非常孤獨的詩,詩人寫得無比的孤獨,一開篇便是令人感受到了詩人筆下的孤獨,那便是柳宗元的《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