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辦「中國國家博物館當代瓷器捐贈收藏儀式」。 由北京華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開發設計的紫金光華品牌高端國宴陶瓷,2014年北京APEC會議水立方歡迎宴會「盛世如意」國宴餐具和「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歡迎宴會「共創繁榮」國宴餐具被國博收入館中珍藏。
華江文化董事長陳紹樞接受國家博物館呂章申館長頒發的捐贈收藏證書
2014年北京APEC會議水立方歡迎宴會「盛世如意」國宴餐具
2017年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宴會國宴餐具
中國是陶瓷的國度,唐五代和宋元時期,我國瓷器已經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出口到東南亞、日本、朝鮮、中東和非洲等地區。明清時期,瓷器開始直接出口歐洲,為當時歐洲的王公貴胄所追捧和寶愛。中國瓷器對世界多個地區的經濟形態、技術進步、生活消費方式及文化藝術帶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在近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的陶瓷大國地位卻每況愈下,陶瓷產業停留在比較落後的生產狀態,更缺少世界影響力的陶瓷品牌。新中國成立後,許多窯口相繼建立國營廠恢復生產,承擔了許多國瓷生產任務。改革開放以來,許多民營陶瓷企業接過接力棒,在陶瓷產業化和新技術研發上不斷取得優秀成果。
陳紹樞先生與張守智教授在現場討論
以張守智教授和呂曉莊教授為代表的老一代陶瓷人是新中國陶瓷恢復和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張守智教授是多家生產企業的藝術顧問,其中多數國宴瓷他擔任總設計師或藝術指導,他以耄耋之年還一直在為我國陶瓷事業奔走,並與國家博物館一起共同策劃了這次當代瓷器的捐贈收藏活動。
國家博物館對於當代瓷器的收藏,一直秉持在紮實的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鼓勵創新,希望作者努力鑽研傳統技藝,深刻理解傳統文化,成長在傳統的土壤之上,這是時代對每位有才華的傳承人提出的很高要求。呂館長在發言中表示,這次國博捐贈收藏展既是對創作捐贈者的充分肯定,也是對創作者再創佳作的期待。
在參觀展覽時,陶瓷行業多家優秀生產廠家與華江文化團隊積極探討未來合作,他們認識到陶瓷行業需要有更多像華江一樣,有文化表現能力、創意設計能力、資源整合能力並具備國際視野的企業加入,打造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做出中國當代最優秀的陶瓷產品,並能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再次走向世界。華江創立的紫金光華品牌,正是肩負了這樣的使命,通過我們這代人的努力,讓中國的高端陶瓷品牌,重新站上世界陶瓷品牌之林。
國家博物館是我國歷史文化藝術的最高殿堂,是造就我國新時期陶瓷大師的服務平臺,「國家平臺成就國家品牌」,希望此次收藏和展覽能激勵各窯口工藝師們在技藝上更上層樓,帶動我國民族陶瓷品牌走向世界。也誠望廣大觀眾能夠通過此次展覽,得到陶瓷藝術美的享受,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和對陶瓷藝術民族品牌的自信心。
本次捐贈作品,將在國家博物館北11展廳展出12天
2014年APEC會議水立方歡迎晚宴領導人餐具
以「盛世如意」為核心設計理念,提煉了中國傳統的吉祥符號「如意寶相紋」為核心圖形,將其貫穿到國宴用品的每款設計中。「盛世如意」寓意為「盛世華章,如意太平」,比喻亞太地區美好、繁榮、和平的發展願景,契合了晚宴的文化主題。主桌的「國韻黃」和嘉賓桌的「珍珠白」餐具,相映成趣。「太平如意紋」提煉自寶相花紋、牡丹紋、雲紋、如意紋等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寓意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對世紀盛會的慶祝,展示中國的國風、國韻。冷菜盤由方形的大底盤與圓形寶塔頂的蓋子組成,設計暗合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的說法,其中,寶塔頂蓋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北京的天壇。
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宴會國宴餐具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國宴餐具「共創繁榮」絲路系列為領導人使用餐具。專為國宴項目量身打造,以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四個故事為創意理念,將「張騫出使西域」、「唐玄奘取經」、「鄭和下西洋」、「敦煌飛天神女」,通過藝術的設計手法,運用在陶瓷裝飾上,展示一帶一路的歷史文化淵源,寓意對世界經濟發展,錦繡前程的美好祝願。在裝飾風格上,展現清雅溫潤、精美素潔的美感。高光高浮雕琺瑯彩工藝,使整套餐具呈現風格簡約大氣,莊重華麗。精湛的分水工藝,呈現「小瓷器,大藝術」的風格。
「共創繁榮」國宴餐具現可在京東紫金光華旗艦店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各營業網點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