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A·MEISSEN德國梅森瓷器百年臻藝展」亮相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
——探秘歐洲瓷器鼻祖的前世今生「CHINA·MEISSEN德國梅森瓷器百年臻藝展」, 將於2018年5月13日至6月22日亮相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1710年在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薩克森公國的強王奧古斯特二世出於對東方瓷器的狂熱痴迷,命人成功破解了瓷器製作的奧秘,並創立了歐洲最早的瓷器品牌——MEISSEN梅森。從此開啟了歐洲數百年的制瓷歷史,促進了歐洲瓷器的興起與發展,享有「歐洲第一名瓷」的盛譽。
-
《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今亮相歷博
陶瓷是世界認識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人類貿易史上第一個全球化的商品,今天,《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幕,上百件來自中國、德國、日本的六家博物館的館藏瓷器精品,講述了中西方瓷器文明的交流、融合的歷史。
-
從青花瓷到梅森瓷器
纏枝蓮是青花瓷最普遍的紋飾,而形成這一紋飾的兩大元素蓮花和茛苕紋,一個來自印度的佛教藝術,一個取自於西方的茛苕葉紋。 這其中最瘋狂者非德國奧古斯特二世莫屬,他曾用600名全副武裝的龍騎兵跟普魯士國王交換來了151件康熙年間製造的瓷器,並且專門建立了茨溫格宮來展示自己一生所收藏的35098件瓷器
-
「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 華麗登陸鎮海樓
南方網訊 (記者/陳偉峰 通訊員/李明暉)6月12日,由三個國家的八家博物館攜手舉辦的「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在廣州博物館正式開展。此前已在國內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和大連博物館展出,本次在廣州站是該展的第三站。
-
天價梅森瓷器模仿景德鎮,「高仿中國風」居然騙過了畫師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汪偉秋7月25日報導:《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今天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展,展覽展出的136件瓷器中,不僅有中國景德鎮的精品瓷、外銷瓷,還有德國梅森瓷器、日本瓷。雪球花茶杯、青花纏枝花紋梅瓶……這些展品透露出中國外銷瓷對西方社會生活的影響,以及歐洲梅森瓷器對中國的藝術啟迪。
-
【嶗山區博物館系列】西洋文化藝術博物館(二)
博物館是以歐洲古董的收藏與展示為主的專業博物館,在歐洲多國擁有長期合作的古董商,在歐洲及世界各地參與競拍、與歐洲重要的協會合作、搭建直通歐洲貴族的收藏渠道,至今收藏了大量的17世紀至19世紀歐洲高端的古董家具、鐘錶、鋼琴以及開創歐洲瓷器先河的德國梅森瓷器等。 博物館的藏品分為家具、鐘錶、瓷器、樂器、畫、首飾、雜項七大類共1305件,在全國同類博物館中名列前茅,極具稀缺性。
-
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
「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廣州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鄭州博物館5家單位主辦,德國杜塞道夫黑提恩斯-德國陶瓷博物館、德國梅森瓷器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福建博物院、大連文物總店協辦,得到了大連海關與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的大力支持
-
貴如黃金的瓷器產自這裡——梅森小鎮
如果說,梅森出產世界上最昂貴、最精美的瓷器,作為瓷器(China)故鄉的中國(China)人,心中自然會有諸多疑問和不解。但,這的確是不得不認同的事實。梅森瓷,被稱作「瓷中白金」或「白色金子」。數百年來,這個以德國小鎮為名、以當年薩克森公國國徽為標誌的品牌,已成為全球高級瓷器的象徵。
-
「中國風」外銷瓷器在歐洲有多風靡? 《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
央廣網上海7月2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今天(25日)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揭幕。展覽展出中國、德國、日本三個國家六個博物館共計75組136件的館藏精品瓷器,見證東西方文化互鑑和經貿交流。
-
生在中國,我為什麼不遠萬裡去歐洲買瓷器?
小鎮梅森風光數百年來, 梅森瓷器製造廠創作的藝術品,都是歐洲皇室名流爭相收藏的對象。 大家熟知的奧匈帝國皇后 茜茜公主就是他家死忠粉 ,收藏了數千件梅森瓷器,如今總價值已高達數千萬歐元。這幾年,製作精良的梅森瓷器,也一直在歐洲的拍賣會上佔據高端價位。
-
全球最貴最暢銷的瓷器:中國發明了陶瓷,卻被德國發揚光大
18世紀在位44年的奧地利皇后伊莉莎白女公爵,也就是影視劇經常出現的茜茜公主,她曾經購買2000件梅森出產的瓷器工藝品,如今在梅森博物館內成為鎮館之寶,花了三年時間定製而成的皇冠宮殿,有收藏家出價千萬歐元被拒。德勒斯登博物館內也收藏有來自中國的瓷器,但卻被放在第一層展示。
-
景德鎮、梅森和伊萬裡——東西方瓷業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當然,有田與德國的梅森也有著共同的傳統陶瓷文化基礎,有著深厚的交往,歷史上的瓷器燒造與貿易,兩地文化有明顯的交融和匯合。我們很早就了解到,有田與梅森之間有著良好的交往,1979年,兩者結成姐妹城鎮。有田有一個陶瓷公園,主體建築與德勒斯登茨溫格宮樣式幾乎一樣。1995年上海博物館應邀在有田陶瓷公園舉辦的「上海博物館藏中國陶瓷展」,就設在這座建築內,筆者負責了布展工作,目睹和品味了這一歐洲式的建築。
-
梅森瓷器的獨立藝術:印象派畫作的鼻祖,獨特的藝術結構
梅森瓷器是德國為數不多遺留下的奢侈品品牌,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幾乎把神聖羅馬帝國遺留下來的財富輸光了,不同於法國建立奢侈品品牌的意義,當時德國建立這些奢侈品公司完全是為了適應資本主義改革而已。而梅森瓷器在瓷器繪畫上不光大膽的使用了後來印象派的風格,還進行了顏料上的改進,過去都採用油畫顏料直接使用,而後來專門製成了一款對於瓷器繪畫的顏料,這種顏料可以有效的在瓷器上進行繪畫,所以這種顏料上的改進也讓梅森瓷器開始在瓷器生產上有了飛躍,並且在瓷器繪畫上超越東方瓷器。
-
梅森瓷器Messien Porcelain絢爛的歐洲藝術史縮影
1710年1月23日,奧古斯特二世宣布在德國東部古城德勒斯登近郊設立梅森瓷廠;同年6月,他將工廠遷往梅森的亞伯特堡。為了防止「白色金子」的製作秘方外洩,奧古斯特二世將貝特格軟禁了5年。貝特格獲釋後不久,因過勞和酒精中毒,辭世。貝特格窮盡一生最精華的歲月,奠定了歐洲瓷器製作的基石。其後的海洛特、昆德勒等人則踵事增華,創下了令人驚嘆的工藝成就。
-
雲遊上海歷史博物館,賞絕美瓷器大展!
雲遊上海歷史博物館,賞絕美瓷器大展!它歷經跑馬廳、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見證著歷史變遷,留存了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今天,《最上海雲觀展》就帶你走進上海歷史博物館,開啟雲觀展!
-
德國Meissen:歐洲瓷器中的白金
在這些品牌中,若論及歷史悠久、品質優越、設計獨特則非德國Meissen(梅森)莫屬。優雅從容的氣質、潔白瑩潤的瓷胎、色彩豔美的瓷繪、造型逼真的瓷塑、彎曲的藍色雙劍構成了人們對梅森的最初印象,但這個300年品牌似乎擁有無窮的魅力和深邃的內涵,令人沉醉其間,盡享瓷器之美。
-
德國瓷器憑什麼賣到世界最貴?
現在,說到目前世界最昂貴和最知名的瓷器品牌,無疑是擁有「白色黃金」之稱的德國梅森,其開啟了高仿到頂尖品牌的逆襲之路。天價藝術品 梅森瓷器,作為奢侈品之一,被譽為「白色黃金」。奧匈帝國皇后茜茜公主,收藏了數千件梅森瓷器,如今總價值已高達數千萬歐元。 梅森瓷器一度被認為是最具升值空間的瓷器藝術品。2005年,佳士得以560萬歐元(4200萬人民幣)的高價,拍出一對製作於1730年前後的瓷塑「白鷺」,創下了梅森藝術品的最高拍賣紀錄。
-
品牌西洋瓷器可「撿漏」收藏
英國皇家道爾頓、皇家阿爾貝特、德國皇家巴伐利亞、邁森等著名瓷器品牌,已越來越為市民所熟悉。相對於中國瓷器而言,西洋瓷器可謂後生晚輩,然而在收藏投資市場上,卻已成為市場新寵。 慧眼獨具投資有道 西洋現代瓷器在骨瓷、琺瑯彩等方面已遠超有「瓷器鼻祖」之稱的我國,但很多瓷器收藏者對西洋瓷器的認識還處於初級階段。
-
瓷器愛好者請留意,中德日三國八館聯合舉辦的展覽來羊城了
本次展覽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廣州博物館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江西省博物館、鄭州博物館共同策劃並主辦,德國黑提恩斯——德國陶瓷博物館、德國梅森瓷器博物館、日本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協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州海關特別支持,此前已在國內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和大連博物館展出,第三站登陸廣州。德國梅森產猴子樂團小雕像。
-
百餘件瓷器精品亮相上海 「瓷韻雙城」跨時空對話
《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湯彥俊攝中新網上海7月25日電 (王笈 陳楓)《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25日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拉開帷幕。中國景德鎮和德國梅森「因瓷結緣」,被稱為「瓷韻雙城」。景德鎮千年窯火不熄,所產瓷器因色白如玉、價格昂貴被認為「身價勝金銀」,世界上主要陶瓷生產國都曾借鑑學習過其制瓷工藝;梅森是歐洲制瓷工業的發源地,其瓷器的研製和燒造亦受景德鎮瓷器的啟發和影響,代表了歐洲制瓷業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