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森瓷器Messien Porcelain絢爛的歐洲藝術史縮影

2020-12-20 瓷界的勞斯萊斯
雕刻家昆德勒1742年作

梅森瓷器發源於有易北河畔翡翠之稱的德勒斯登。當地有許多的中世紀建築,如哥德式建築亞伯特堡、聖母教堂、主教教堂以及無數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建築,這些豐富的自然與人文元素,對梅森的瓷藝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1701年,年僅19歲的鍊金師貝特格奉詔前往德勒斯登研發瓷器,在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柴恩豪斯的協助下。費時7年,終於在1708年燒出歐洲首見的白瓷。1710年1月23日,奧古斯特二世宣布在德國東部古城德勒斯登近郊設立梅森瓷廠;同年6月,他將工廠遷往梅森的亞伯特堡。為了防止「白色金子」的製作秘方外洩,奧古斯特二世將貝特格軟禁了5年。貝特格獲釋後不久,因過勞和酒精中毒,辭世。貝特格窮盡一生最精華的歲月,奠定了歐洲瓷器製作的基石。其後的海洛特、昆德勒等人則踵事增華,創下了令人驚嘆的工藝成就。

貝特格

1720年以前,梅森所有的產品只是未上顏料的素白瓷,海洛特以其過人的堅毅和努力研發出多種釉色,將梅森的瓷器創作帶入一個繽紛絢爛的天地。

1733年,著名雕刻家昆德勒也加入了梅森的行列,開始了磁偶的製作。他運用浮雕的技法,將天鵝、蘆薈、流水、希臘刷等主題入畫,搭配現貨生動的彩繪,讓作品有了不同的生命力並且對梅森瓷器有著極大的貢獻。

Meissen瓷器的一個普通瓷杯,整套製作流程長達126天,部分產品的製作周期甚至長達半年。目前,梅森瓷器350位藝術家依然堅持手工繪製的傳統,不斷的努力創作,在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巴洛克、洛可可等藝術風格的洗禮,以及各種文學、藝術思潮的衝擊下,梅森瓷器始終海納百川,將它們吸納為自己的創作元素。正因如此,300多年來,Meissen作品猶如繁花盛開,堪稱最經典絢爛的一頁歐洲藝術史縮影。

Meissen瓷器被歐洲王室貴族成為「白色金子」,瓷器界的勞斯萊斯, 每件作品幾乎是限量,而且價格昂貴,貴為出身高貴的「歐洲第一名瓷」。300多年歷史,梅森瓷器共經歷了11場戰爭爭和6種社會體制。

目前,在梅森工廠裡,保留了自建廠以來的2萬件製作模具。正因為德國人的這種嚴謹,造就了德國產品的超高品質。

現在,這個名為梅森的小鎮,已經成為德國乃至歐洲的旅遊勝地,被稱為「世界陶瓷之鄉」。

MeissenCollector

相關焦點

  • 「中國風」外銷瓷器在歐洲有多風靡? 《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
    央廣網上海7月2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今天(25日)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揭幕。展覽展出中國、德國、日本三個國家六個博物館共計75組136件的館藏精品瓷器,見證東西方文化互鑑和經貿交流。
  • 貴如黃金的瓷器產自這裡——梅森小鎮
    在德勒斯登西北方向,距離約30公裡的地方,有一座千年小鎮梅森(Meissen),僅有3萬人口。從17世紀開始,來自中國的瓷器和絲綢、茶葉一起進入歐洲,成為當時的上流社會的摯愛,當時歐洲的達官貴人們以穿絲綢衣服、用瓷器、喝中國茶為榮。
  • 從青花瓷到梅森瓷器
    然而無論是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阿拉伯人作為中國和歐洲貿易的中間商始終控制著商路,他們從中賺取了大量利潤,歐洲人迫切希望找到與中國直接貿易的商路,這也就是哥倫布開啟的大航海時代的背景,不過哥倫布沒有找到中國,他卻找到了美洲,並在哪裡發現了銀礦,當然後來這些銀子作為國際貿易硬通貨來到了中國。
  • 《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今亮相歷博
    陶瓷是世界認識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人類貿易史上第一個全球化的商品,今天,《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幕,上百件來自中國、德國、日本的六家博物館的館藏瓷器精品,講述了中西方瓷器文明的交流、融合的歷史。
  • 梅森瓷器的獨立藝術:印象派畫作的鼻祖,獨特的藝術結構
    梅森天鵝系列咖啡壺具因此梅森瓷器完成企業改革後其發展也不是那麼順利,因為與中國瓷器生產還是有差距,所以梅森瓷器真正想大放異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梅森瓷器當時也只過是主要服務於歐洲梅森童話盤而在18世紀初就已經風靡歐洲的梅森瓷器自然也不會放過面向阿拉伯市場了,這導致從奧斯曼帝國流通的瓷器開始激增,有時甚至超過了進口的東方瓷器,而梅森瓷器的成功也讓奧地利有了一個源源不斷的財源
  • 德國Meissen:歐洲瓷器中的白金
    歐洲第一件白釉瓷器梅森的優越性來源於其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和300多年的堅持。在18世紀初,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對瓷器有著狂熱的癖好,他萌生了自行開發制瓷技術的想法。奧古斯都為成就其瓷器夢想而倚靠一位藥劑師出身的化學家:伯特格爾。1709年3月,伯特格爾燒制出了歐洲第一件白釉瓷器。
  • 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
    「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廣州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鄭州博物館5家單位主辦,德國杜塞道夫黑提恩斯-德國陶瓷博物館、德國梅森瓷器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福建博物院、大連文物總店協辦,得到了大連海關與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的大力支持
  • 「歐洲第一名瓷」是如何煉成的:從對中國瓷器的模仿到創新
    歐洲的「瓷器熱」直到15世紀,歐洲大陸上的瓷器仍十分罕見。歐洲人認為這種靈動的物質具有魔力,有毒的東西放置其中,青花瓷便會崩裂碎掉。因而,中國瓷器成為各國王室追捧的對象。16世紀前後,中國瓷器甚至走上歐洲的神壇,成為聖潔的禮物敬獻耶穌和聖母;隨著瓷器大量銷售歐洲,16世紀後期,瓷器成為王公貴族生活中的奢侈品,變成財富與權力的象徵。
  • CHINA·MEISSEN德國梅森瓷器百年臻藝展」亮相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
    ——探秘歐洲瓷器鼻祖的前世今生「CHINA·MEISSEN德國梅森瓷器百年臻藝展」, 將於2018年5月13日至6月22日亮相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MEISSEN梅森作為歐洲瓷器的鼻祖,是德國國寶級的皇室品牌,此次攜手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致力於為廣大觀眾打造國際化的中外瓷文化交流平臺。瓷器的藝術起源於中國,中國瓷器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聲譽,並被當時的西方社會當做極其罕見的珍寶。「CHINA」現為「中國」和「瓷器」的英文譯名,也體現了這一點。
  • 生在中國,我為什麼不遠萬裡去歐洲買瓷器?
    提到在歐洲買瓷器,你可能以為我瘋了。我們生在 China,為什麼還要不遠萬裡去歐洲買 china 呢? 不過聽說啊,現在有不少中國中產和有品位的土豪,都跑到這個德國小鎮買陶瓷去了。我現居德勒斯登,這是一個「德國著名旅遊城市」,被稱為「易北河上的明珠」,對了,還有「歐洲矽谷」。但今天的主角,是一個離它不遠的小鎮: 梅森 ,火車車程僅約半小時。
  • 「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 華麗登陸鎮海樓
    南方網訊 (記者/陳偉峰 通訊員/李明暉)6月12日,由三個國家的八家博物館攜手舉辦的「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在廣州博物館正式開展。此前已在國內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和大連博物館展出,本次在廣州站是該展的第三站。
  • 德國瓷器憑什麼賣到世界最貴?
    在梅森之前,也有青花瓷高仿出現,不過總是差太多。就像你要的是雷克薩斯,擺在面前的卻是比亞迪(002594,股吧)X6。  只有梅森一舉成名,以高質量防止躍升為歐洲瓷器的標誌性品牌。美好的故事,伴隨著一個荒唐的開頭。  一生中收藏了兩萬件瓷器的奧古斯特二世,抓了鍊金術師博特格。
  • 在歐洲成為歷代奢侈品的中國瓷器,為何只在中東歐輝煌發展呢?
    而歐洲卻在中國跑慢了這幾百年中變得越來越強,至少在瓷器上歐洲形成了兩個強者,一個是皇家哥本哈根,一個是梅森。這兩個都是在中歐,原本俄國也有一個瓷器工廠,可惜毀於革命時期,後來在蘇聯時期徹底沒落了,所以造成今天我們一想到歐洲最尖端的瓷器就只有梅森和皇家哥本哈根。
  • 圖文:德國梅森瓷器博物館收藏的一尊花瓶
    圖文:德國梅森瓷器博物館收藏的一尊花瓶   這是4月24日拍攝的德國梅森瓷器博物館收藏的一尊花瓶。當天是該博物館兼手工製作所對外開放日,許多遊人專程趕來觀看難得一見的高檔瓷器製作過程。德國梅森市以瓷器著稱,「梅森瓷器」製作精美,款式多樣,但價格奇高,素有「瓷中白金」之稱。
  • 英語翻譯練習:瓷器
    可以在平時積累一些詞彙並進行不斷的練習,這次的主題是中國瓷,瓷器是中國外文名字的由來,中國瓷器文化歷史悠久,普大帶大家一起學習下吧! 唐朝時期,人們就在昌南建造窯坊(kiln),燒制出一種青白瓷(bluish white porcelain)。青白瓷色彩晶瑩,有「人造玉器」的美稱,因而遠近聞名,並大量出口歐洲。當時,歐洲人還不會製造瓷器,因此中國特別是昌南鎮的瓷器很受歡迎。
  • 景德鎮、梅森和伊萬裡——東西方瓷業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他曾收藏有中國瓷器17000件左右,日本瓷器7000件左右。此外,他還命令轄區內的梅森建立瓷廠,研製和仿燒中國瓷器。梅森從此開始了它的燒瓷歷史,很長時間內,梅森瓷器以燒造質量的優異聞名歐洲,以後,成為全球十分著名的瓷器品牌。
  • 尋求瓷器、生活、藝術的統一,睿琦博藝館帶來不一樣的珍藏瓷器
    「瓷器,是工具,也是藏品;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但不能脫離於生活。睿琦博藝館,一直尋求的,就是把握瓷器、生活、藝術三個維度間的平衡。」在一次採訪過程中,武漢睿琦博藝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提出了其對瓷器的看法。
  • 威廉王子婚禮瓷器「中國製造」
    to produce royal wedding porcelain, fighting off stiff competition from manufacturers around the globe.
  • 2020年12月英語六級翻譯押題:瓷器
    預測話題2:瓷器   陶瓷  唐朝時期,人們就在昌南建造窯坊(kiln),燒制出一種青白瓷(bluish white porcelain)。青白瓷色彩晶瑩,有「人造玉器」的美稱,因而遠近聞名,並大量出口歐洲。當時,歐洲人還不會製造瓷器,因此中國特別是昌南鎮的瓷器很受歡迎。在歐洲,昌南鎮瓷器是備受珍愛的貴重物品,人們以能獲得一件昌南鎮瓷器為榮。因此,歐洲人就以「昌南」作為瓷器和生產瓷器的「中國」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即「中國」了。
  • 天價梅森瓷器模仿景德鎮,「高仿中國風」居然騙過了畫師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汪偉秋7月25日報導:《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今天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展,展覽展出的136件瓷器中,不僅有中國景德鎮的精品瓷、外銷瓷,還有德國梅森瓷器、日本瓷。雪球花茶杯、青花纏枝花紋梅瓶……這些展品透露出中國外銷瓷對西方社會生活的影響,以及歐洲梅森瓷器對中國的藝術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