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森瓷器發源於有易北河畔翡翠之稱的德勒斯登。當地有許多的中世紀建築,如哥德式建築亞伯特堡、聖母教堂、主教教堂以及無數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建築,這些豐富的自然與人文元素,對梅森的瓷藝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1701年,年僅19歲的鍊金師貝特格奉詔前往德勒斯登研發瓷器,在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柴恩豪斯的協助下。費時7年,終於在1708年燒出歐洲首見的白瓷。1710年1月23日,奧古斯特二世宣布在德國東部古城德勒斯登近郊設立梅森瓷廠;同年6月,他將工廠遷往梅森的亞伯特堡。為了防止「白色金子」的製作秘方外洩,奧古斯特二世將貝特格軟禁了5年。貝特格獲釋後不久,因過勞和酒精中毒,辭世。貝特格窮盡一生最精華的歲月,奠定了歐洲瓷器製作的基石。其後的海洛特、昆德勒等人則踵事增華,創下了令人驚嘆的工藝成就。

1720年以前,梅森所有的產品只是未上顏料的素白瓷,海洛特以其過人的堅毅和努力研發出多種釉色,將梅森的瓷器創作帶入一個繽紛絢爛的天地。
1733年,著名雕刻家昆德勒也加入了梅森的行列,開始了磁偶的製作。他運用浮雕的技法,將天鵝、蘆薈、流水、希臘刷等主題入畫,搭配現貨生動的彩繪,讓作品有了不同的生命力並且對梅森瓷器有著極大的貢獻。
Meissen瓷器的一個普通瓷杯,整套製作流程長達126天,部分產品的製作周期甚至長達半年。目前,梅森瓷器350位藝術家依然堅持手工繪製的傳統,不斷的努力創作,在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巴洛克、洛可可等藝術風格的洗禮,以及各種文學、藝術思潮的衝擊下,梅森瓷器始終海納百川,將它們吸納為自己的創作元素。正因如此,300多年來,Meissen作品猶如繁花盛開,堪稱最經典絢爛的一頁歐洲藝術史縮影。
Meissen瓷器被歐洲王室貴族成為「白色金子」,瓷器界的勞斯萊斯, 每件作品幾乎是限量,而且價格昂貴,貴為出身高貴的「歐洲第一名瓷」。300多年歷史,梅森瓷器共經歷了11場戰爭爭和6種社會體制。
目前,在梅森工廠裡,保留了自建廠以來的2萬件製作模具。正因為德國人的這種嚴謹,造就了德國產品的超高品質。
現在,這個名為梅森的小鎮,已經成為德國乃至歐洲的旅遊勝地,被稱為「世界陶瓷之鄉」。
MeissenColl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