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中校長白伯旅
作者 邵拉雄
「卅元慘案」後,白伯旅於1941年6月接任了鹹林中學校長職務,他見義勇為,伸張正義,在師生中深孚眾望;他以才取人,不徇私情,關心師生,愛校如家,也是盡人皆知的。
白伯旅 自華縣文史薈萃第六輯
他上學期間,曾得到舅父經濟上的資助,一次,他的一個表弟未考取鹹中,舅媽拄著拐杖來校找伯旅,伯旅熱情招呼老人家,當老人說到讓表弟上學的事,伯旅攤著雙手為難地說:「他不爭氣,考不上,自己沒本事,叫我咋辦?」舅媽一聽,氣得用拐杖指著伯旅罵:「你這個沒良心的東西,六親不認。」伯旅寧肯挨老人罵,背「沒良心」的名,也未收表弟上鹹中。於是,從那以後,親友中為上學的事,沒人再敢找伯旅求情。
家人偶爾也來校要錢,伯旅常因手頭緊,拿不出,受到家人指責。儘管經濟拮据,他卻常常救助一些經濟困難的同學。一次,他發現一個學生在西安考上學校,家裡供不起,不讓念,就對那個學生說:「那你先到咱們學校念,費用花銷可以省一些」。在他的鼓勵幫助下,這位同學堅持在鹹中讀完了高中。他在西安陸軍醫院供職期間,學生雍進丙(地下黨員)因遭敵人搜捕,他知道後,就讓進丙在自己住處住了很長時間,管吃管喝,使進丙避過搜捕,安全脫險。國民黨反動派常在鹹中搜捕地下黨員和進步師生,伯旅知道後,就暗示他們遠走高飛。袁定中、王玲霄夫婦因共產黨嫌疑被捕,伯旅與顧熠山、史伯康、張益齋、關秀卿等聯名向縣政府請求,使定中夫婦具保釋放。
伯旅對自己家裡的事往往顧不上管,但對學校大小事都管得有條有理,從不馬虎。一次,國民黨華縣駐軍套著馬車來到學校,不問三七二十一,見一堆新磚,就要裝車拉走,別人都不敢惹。伯旅上前堅決制止,他問士兵:「誰讓你們拉學校的磚?」帶隊的理直氣壯地回答:「奉長宮的命令!」伯旅斬釘截鐵地說:「學校的一磚一瓦,都要用到教育上,誰也不許亂拉,要借,先回去辦手續。」他們只好空車回去。
體育教師蔡文甲,當時組織了「黑貓」、「小紅」「二新」三個籃球隊,準備「西徵」。臨行前,伯旅給隊員們講話:「你們個個都是血氣方剛的好青年,人人都要為學校爭光榮。這次出去,要在蔡先生帶領下,打出鹹中的水平,打出鹹中的風格,打出鹹中的聲譽,打出鹹中的威信,凱旋之日,學校定當敬請各位。」蔡先生帶著球隊,先後到渭南、臨潼、大荔、西安和當地學校、部隊賽球聯誼,連連獲勝,在西安把技術很硬的國民黨敢死團球隊都打贏了。隊員們勝利歸來時,伯旅不食前言,痛痛快快擺了五桌,親為蔡先生和全體隊員接風敬酒,隊員們高興地說:「為了鹹林中學的名譽,白先生什麼都捨得!」
伯旅性格豪爽,喜歡交朋結友,酷愛書法繪畫,一本本《伯旅墨存》,摘抄著名詩佳句,哲人慧語,一副副對聯條幅,洋溢著個性人品、友誼深情。他的字,工顏柳之法,取二王之理,風格清逸俊秀;他的畫,工筆細膩,雅俗共賞,有畫農村下層婦女的《針工》,有畫關中民俗的(走親戚》……無不充滿濃鬱的生活真情與鄉土氣息。他自己不吸菸,不喝酒,但一些同事若來,他總是掛起新作的字畫詩詞,請大家欣賞,拿出家藏美酒,請大家品嘗。同事們都風趣地說:「白先生可謂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伯旅苦笑道:「座上客常滿是諸位看得起,樽中酒不空是外強中乾!」
1945年7月,伯旅又擔任了鹹林中學董事長,繼續為鹹中的教育事業傾注心血。1947年,他撰寫了《鹹林中學史略》,回顧了鹹中創辦和發展的艱難歷史,激勵師生再接再厲,為鹹中創建新的輝煌。他還滿腔熱情寫了鹹中校歌,歌詞為:「華嶽巍巍,渭水湯湯,鹹林桃李滿地芳。革新教育先提倡,世風丕變遐爾揚。莘莘學子聚一堂,振刷精神圖自強。勇往,勇往,勢難當;阻力,助力,教澤長。鹹中青年,慷慨激昂,為我民族爭榮光!」道出了鹹中師生的心聲與希望,唱出了鹹中師生的信念和理想。
在此期間,經伯旅和顧熠山等進步人士的推薦,一些地下黨員先後打入國民黨華縣黨、政、軍以及文化教育部門,為華縣的和平解放創造了有利條件。1948年4月,伯旅到西安,在李子洲、潘源泉辦的華西藥廠當經理。
原文來源:《華縣文史薈萃》•第六輯
原文作者:邵拉雄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