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老母親做飯太難吃?為啥寶寶總「含飯」?家長可從這4點糾正

2020-12-20 騰訊網

「醫學定義,新生兒營養不良是指能量或蛋白質攝入不足,從而導致營養狀況不佳或不能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常見於3歲以下兒童。」

生活中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需要從飲食中獲取到影響,以維持人體正常的機能運行。

對於新生兒來說,飲食營養獲取還跟身體的健康發育息息相關。

寶寶出生之後,到了一定的餵養階段,寶媽們會陸陸續續的開始給他們添加輔食,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寶媽會發現孩子會出現「含飯」的問題。

「寶寶「含飯」之後,既不拒絕,也不吞咽,僅僅是把飯含在嘴巴裡。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種行為不僅會影響其腸胃健康、面部肌肉發育、牙齒發育等,還會容易導致其嗆到,甚至會引發孩子營養不良和心理健康等。」

閨蜜的寶寶因總含飯,引發營養不良,是自己做飯太難吃嗎?

最近一段時間,閨蜜總是為寶寶含飯的問題發愁。每次一給孩子餵飯,他只是把飯含在嘴巴裡,不嚼也不咽,而且還總是瞪著大眼睛看著你。

懷疑是自己做飯太難吃了,所以就特意跟有經驗的寶媽學了幾種輔食,結果寶寶還是含飯;

又擔心孩子是不會嚼不會咽的緣故,所以就把食物弄的很精細,接近流食的狀態,勉勉強強孩子能吃進去一點,閨蜜的心裡這才有少許的安心。

但是想到以後不能一直給孩子吃流食,為了徹底解決寶寶含飯的問題,她就帶著孩子醫院做檢查,看看是不是因為孩子身體的緣故。

結果檢查顯示寶寶營養不良,醫生建議要及時幫助寶寶糾正含飯的問題,不然就不是營養不良的問題了。

生活中,不知有閨蜜寶媽有這樣的困惑。有關寶寶含飯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寶寶可因不同的原因而引發含飯。

因此寶媽們需要搞清楚寶寶含飯的根本原因,才能做針對性的解決,以免含飯問題一直影響著寶寶的健康和發育。

為啥寶寶總「含飯」?

1. 寶寶咀嚼能力不好

咀嚼的作用是把食物嚼碎,更易於吞咽進食道,被吸收消化。寶寶咀嚼能力不好,意味著寶寶口腔進食能力發育落後。

尤其是對於一些固體輔食,寶寶不會嚼不會咽,自然就只會含在嘴巴裡。

「整體來說,寶寶六個月時是訓練寶寶咀嚼吞咽能力的關鍵時期,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寶寶的咀嚼吞咽能力需要1-2個月的時間訓練提升。」

如果寶寶在10個月之後才開始添加固體的輔食食物,或者在1歲之後還停留在湯羹、流食的餵養階段,那麼很有可能會錯過寶寶咀嚼吞咽能力最佳發育的時期。

這樣的後果就是寶寶「含飯」,不吃固體食物、吞咽被嗆等。

2. 寶寶不想吃飯

每一位家長在寶寶吃飯的問題上,總會擔心他們吃不飽的問題,所以每次都是不管寶寶究竟是吃沒吃飽,就一味的給寶寶餵食,堅持要達到自己認為的寶寶吃飽的標準。

而寶寶不會正確清楚的表達自己「已經吃飽」的真實情況,所以就會通過含飯的行為向家長傳遞自己「不想吃了」的態度。

3. 寶寶想自己吃

對於寶寶來說,八九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給他們添加一些手指類的輔食了,這也說明他們想要自己動手吃飯的想法。

面對這個月齡階段寶寶含飯的行為,家長們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寶寶想要自己動手吃飯。

4. 寶寶注意力不在吃飯上

寶寶吃飯過程中,有些寶寶會因外部環境的影響,比如電視、玩具等,注意力不在吃飯上,從而引發了含飯的行為。

寶寶總含飯,家長可從這4點入手糾正

1. 刺激寶寶的口腔

「寶寶6個月之後,可以適時的給他使用鴨嘴杯;十個月大,可以換成十字吸管杯;12-18個月,再換成普通吸管杯;

並且18個月之後儘量讓寶寶不再使用奶瓶;2歲之後,改換成敞口杯等。」

另一方面,可以為有吸吮需求的寶寶提供各種咬膠等,並做好口腔的清潔等。

2. 食物質地及時調整

給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可以循序漸進的調整食物的硬度,讓他們在無形之中慢慢的適應硬度逐漸加強的輔食,這樣也可以鍛鍊到孩子的口腔能力。

在這個過程,家長需要耐心一些,因為每種不同硬度的食物,寶寶可能需要花費3-4天的時間適應,有些寶寶可能時間更長,切忌不能操之過急。

3. 養成寶寶吃飯的好習慣

第一,營造良好的進餐環境,不要讓幹擾物,比如手機、電視、玩具等影響孩子吃飯的專心度;

第二,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進餐,讓寶寶在潛意識中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並且每次吃飯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個小時,他能吃多少就多少;

第三,對於不好好吃飯的寶寶,可以適當的餓他們一頓,並且不要給他們餵養零食等,這樣可以保證其下頓飯更順利進行。

4.吃飯氛圍要控制好

給寶寶餵飯的全過程,儘量保證一個人喂,這樣可以避免寶寶不想吃飯搬救兵的問題出現,而且吃飯氛圍不要太嚴肅,輕鬆適宜。

歡迎討論:

你有哪些更好的訓練寶寶咀嚼吞咽能力的方法嗎?

相關焦點

  • 難道老母親做飯太難吃?為啥寶寶總「含飯」?家長可從這4點糾正
    閨蜜的寶寶因總含飯,引發營養不良,是自己做飯太難吃嗎?懷疑是自己做飯太難吃了,所以就特意跟有經驗的寶媽學了幾種輔食,結果寶寶還是含飯;又擔心孩子是不會嚼不會咽的緣故有關寶寶含飯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寶寶可因不同的原因而引發含飯。因此寶媽們需要搞清楚寶寶含飯的根本原因,才能做針對性的解決,以免含飯問題一直影響著寶寶的健康和發育。
  • 4歲萌娃吐槽媽媽做飯「太難吃」!網友:給孩子點外賣吧
    太沒面子! 一個4歲小萌娃因為媽媽做的飯太難吃了,哭得五官扭曲,語無倫次,一連說了好幾聲「太難吃了嘛!」他大概怎麼也想不通,到底是什麼仇什麼怨,媽媽要自己吃下這麼難吃的飯?何況她還清楚、明白的知道:確實難吃! 據媽媽說,當天做的飯西紅柿炒雞蛋鹽放多了,青菜湯也煮爛了,確實不好吃。
  • 難吃到哭!5歲萌娃嫌棄媽媽做飯難吃,委屈到哭:能不能不吃?
    文/筆芯兒媽媽有些女性天賦異稟不論做什麼飯都非常好吃,而有些女性卻是怎麼學做飯都是「黑暗料理」。雖然說不用人教學一學教程也可以學會,但總有那麼一些女性朋友仿佛被關上了「做飯」的窗戶,無論咋做咋學都是一如既往的難吃。
  • 萌娃嫌棄媽媽做飯太難吃,哭啼啼地向媽媽宣示:忍不了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沒有因為你做法難吃而大哭?帶孩子的這個過程中,吃飯的這個環節可能讓家長們最頭疼的了。因為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父母平時總是帶著孩子去吃一些美食,這就導致孩子的嘴也變得更挑了,讓孩子們吃飯的問題也變得越來越難搞。
  • 寶寶比同齡娃矮小,多半是這4個「壞習慣」所致,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吃更多的飯,可能就會允許寶寶邊吃邊玩,甚至趁寶寶玩得開心的時候,馬上往他嘴裡送一口飯。3、吃飯總是狼吞虎咽有這麼一些寶寶,他們不挑食,什麼飯菜都愛吃,而且飯量也很大,就是每次吃飯時總狼吞虎咽。家長看到這樣的現象肯定會以為寶寶胃口好,然而寶寶的身體卻遲遲不見長。
  • 媽媽做飯難吃,萌娃委屈到語無倫次,直言:忍不了了
    每一個女性在做了媽媽之後都會努力地學習做菜,希望自己的廚藝可以徵服寶寶的胃。但是要想每一道菜餚都可口讓寶寶滿意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畢竟有些媽媽天生在做飯這件事上就不是個一點就通的「小天才」。視頻中這位寶寶拿著小勺子,看著碗裡的飯邊哭邊說:「難吃」。這位寶寶今年四歲了,看他胖乎乎的樣子也可以知道一定是一個小吃貨。這天當媽媽將飯菜給他時他吃了幾口便傷心地哭了起來,邊哭還邊說:「難吃,難吃。」一旁的媽媽看到了哭笑不得地問道:「媽媽做的飯難吃嗎?」小男孩抽泣地說:「難吃」。媽媽逗孩子說:「那你可以忍一下嗎?」寶寶痛苦而堅決地回答:「忍不了了。」
  • 寶寶放假又挑食,總說不如幼兒園飯菜好吃,看到照片媽媽深受打擊
    有些孩子不愛吃飯,家長為了餵飯追得孩子到處跑;有的孩子挑食,為了讓寶寶吃飽,家長費盡心思逼他多吃一口。表姐很驚訝,以為這是因為老師糾正了孩子的挑食。可是這段時間幼兒園放寒假,樂樂回家之後挑食的毛病就又出現了,她不願意吃蔬菜,說是有一股不好聞的味道。
  • 寶寶入睡困難老母親累癱!忽略這幾個因素再哄睡也沒用!
    「哇~哇~」「寶寶還不好好睡,都1點了,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想必多數家長都經歷過這種情況,寶寶睡不踏實,哄睡難,老母親都快累癱了,娃還是精神抖擻的在鬧騰!甚至有很多家長非常想不通,睡覺這麼舒服的事,自己恨不得一天睡12個小時,娃為啥不好好睡,睡著了還總是夜醒啊?實際上,一方面是孩子天生沒有自主入睡的能力,另一方面,跟這幾方面因素有很大關係。
  • 左撇子寶寶更聰明?看了這4點,老母親們都知道該怎麼做了
    大部分寶寶1~2歲的時候,老母親就能看出寶寶的慣用手傾向,少部分寶寶需要更大一些,才能明顯展露自己的習慣用手。左撇子寶寶的成因,有4類:先天型、後天型、病理型和偽左手傾向型。據調查顯示,雙親都是左撇子的家庭,子女是左撇子的機率接近50%。雙親都是右撇子的家庭,子女是左撇子的機率僅為2%。
  • 一到飯點就亂跑,家長屁股後面追著太累人,孩子這是怎麼了?
    對家長來說,讓孩子好好吃一頓飯真的是太難了。尤其是當孩子學會走路以後,一到吃飯的時候,小孩就像小馬達一樣,跑個不停,而家長為了不讓孩子餓著,就會追著孩子屁股後面餵飯。基本上每天這樣的&34;都會在普通家庭中上演著。家長們不由發出疑問:一到飯點就到處亂跑,孩子這是怎麼了?
  • 為啥吃奶粉的寶寶比吃母乳的寶寶長得胖,難道是奶粉更營養?
    為啥吃奶粉的寶寶比吃母乳的寶寶長得胖,難道是奶粉更營養?現在選擇奶粉餵養的家庭不在少數,主要是因為市面上奶粉的品牌眾多,選擇性很大,而且許多寶媽覺得看奶粉的配方表那麼長一列,營養會更加均衡豐富,甚至還會有寶媽選擇代購國外的奶粉,說奶源更好。
  • 寶寶「含飯不下咽」,大多是沒掌握咀嚼能力,餵養要分階段進行
    這是不是意味著飯菜不合口,或者孩子不好好吃飯呢?其實並非如此,寶寶「含飯不下咽」,大多是沒掌握咀嚼能力。,別的寶寶都愛吃輔食,偏偏小高的女兒什麼都不吃,這可讓小高急壞了。當孩子們發現不吃飯可以吸引爸媽關注的時候,這個行為就會得到強化,從而進一步地出現含飯現象。這是爸媽就要及時糾正了,不能溺愛孩子。
  • 這幾款必勝客千萬不要嘗試,太難吃了!
    最近必勝客爆出美國要關店300家的新聞,想來國內必勝客有幾款餐品真的太難吃了,如果美國的店裡也這個水平,那關店300家恐怕就不奇怪了。尺寸看數字倒是沒變,但是總感覺餅是越來越小了。披薩上面鋪的不管是蔬菜、水果、肉類還是海鮮,沒有一種是新鮮的,速食感太重了。所謂的芝士拉絲披薩,不管趁著多熱吃,都很難拉絲,難道是要讓我們去烤箱門口守著吃嗎?
  • 想寶寶遠離幼兒園「集體感冒」,這5點一定做好,可別掉以輕心!
    文|福林媽麻一到冬季,流行感冒就一撥接著一撥,家長都難逃,況且孩子還要天天上幼兒園,在這種人群聚集的地方,免疫力不好的孩子最容易相互傳染。所以到天冷的時候,我兒子的幼兒園開始為每個入園的孩子測量體溫,這一點要為幼兒園點讚。
  • 有種帶娃能手叫包文婧,寶寶磨蹭怎麼辦?孫儷催娃80遍沒這招管用
    各位家長是否曾經飽受過由於寶寶磨蹭而引發的折磨?「到點睡覺了,自家寶貝卻遲遲不願意睡覺。」「明明已經快趕不上校車了,孩子還不願意起床穿衣。」「孩子好不容易起床穿衣了,但刷個牙都要磨磨蹭蹭十分鐘,吃個飯更能一磨就是一小時之久。」
  • 寶寶含飯會引起蛀牙 6招化解寶寶含飯難題
    有些寶寶在吃飯的時候,總是愛含飯,有時候一口飯含在嘴裡半天都不咽,這樣的話,一頓飯吃的時間就過長,影響了寶寶的消化能力。有什麼好方法能夠解決這一難題呢?
  • 寶寶有蛀牙,家長很擔心,要及時糾正寶寶的壞習慣
    現在有很多的寶寶都有蛀牙,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的壞習慣。我哥家的寶寶年齡很小,只有兩歲,但是寶寶的牙齒都已經壞了。這讓我覺得很可怕,為什麼只有兩歲牙齒就變成了這樣?我每天都在觀察寶寶的情況,結果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一直含著奶嘴睡覺。原來是為了寶寶睡覺能踏實一些,所以才決定讓寶寶含著奶嘴睡覺。
  • 挑食、厭食、大黑牙,都是含飯導致的?試試這些方法,讓娃好好吃飯!
    是什麼原因,怎樣糾正?  含飯危害有多大?家長可以讓寶寶張嘴或用手電筒看看嘴裡是否有皰疹或異物,有必要就去醫院看看。 孩子在發燒、咳嗽,生病的時候更加容易含飯,因為不想吃,沒胃口。我們大人生病也會這樣,是正常的。 這時建議不要逼孩子吃飯,如果孩子說不想吃,就可以把飯吐出來,含在嘴裡對牙齒不好。
  • 闢謠:寶寶總舉著雙手睡覺是生病,影響發育?家長要不要糾正
    小寶寶睡覺總是舉著雙手,像「投降」的姿勢,媽媽怕孩子著涼,總將其小手手放下來,挪到被窩裡,可是不一會兒,寶寶的手又舉了起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是不是生病了呢,會不會對生長發育有影響呢?需要糾正嗎?其實這種「投降」式的睡覺姿勢,是寶寶常見的一種睡姿,所以家長們不用擔心,並不是寶寶生病了,並且對於生長發育也是沒有影響的。那麼寶寶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睡姿呢?
  • 闢謠:寶寶總舉著雙手睡覺是生病,影響發育?家長要不要糾正
    小寶寶睡覺總是舉著雙手,像「投降」的姿勢,媽媽怕孩子著涼,總將其小手手放下來,挪到被窩裡,可是不一會兒,寶寶的手又舉了起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是不是生病了呢,會不會對生長發育有影響呢?需要糾正嗎? 其實這種「投降」式的睡覺姿勢,是寶寶常見的一種睡姿,所以家長們不用擔心,並不是寶寶生病了,並且對於生長發育也是沒有影響的。 那麼寶寶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睡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