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生活中特別常見,而且人們經常吃的一種食材,味道好,營養又豐富,而且價格還便宜,在烹飪階段的時候做法也有很多種最簡單最能保留雞蛋營養的做法,就是水煮蛋了,不過有些人煮的水煮蛋卻不容易剝皮,而在煮雞蛋的時候選擇的水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今天就來教你一招,雞蛋好剝皮又好吃。
在煮雞蛋的時候,我們要先把雞蛋洗乾淨,然後冷水下鍋煮,如果熱水下鍋的話,雞蛋的蛋清容易受熱,突然張開撐破蛋殼,而且這樣煮的雞蛋,蛋清和蛋殼也很容易粘連在一起,不好剝殼,所以要用冷水下鍋。
冷水下鍋以後,先用小火煮上幾分鐘的時間,再轉成中大火煮,至於煮的時間,我們可以等水開以後再煮六七分鐘的時間就是溏心蛋了,煮8分鐘的時間是剛剛好,煮10分鐘的時間的話口感就會有一些老了,所以一般煮八九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了,不過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感來決定。
等到雞蛋煮好以後關火先燜一分鐘的時間,然後撈出來放在涼水裡邊,快速的降溫,這樣雞蛋的蛋清就會收縮一些,在剝殼的時候,蛋清自然就能夠很好的與蛋殼分離,特別的容易剝開了。不過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如果是剛下的新鮮雞蛋的話,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是沒有辦法包出完整的雞蛋的,所以新鮮的雞蛋我們也可以放上一兩天再煮,就會更加的容易剝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