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沒有做身體健康狀況的如實告知,大家都知道會影響理賠,但職業類別的「不小心」隱瞞所導致的風險,卻經常被大家忽略。
是的,買保險,不僅要做身體狀況的如實告知,職業類別的如實告知,同樣也很重要。
全叔遇到過很多保險銷售,在幫客戶填寫職業時,不管三七二十一,通通都填寫「一般內勤」。
但實際上被保人可能是貨車司機,或者水泥工人等危險係數高不少的職業類別。
這種情況,如果隨意亂填職業,可能會在以後出險需要賠錢時,導致保險公司拒賠!
今天全叔就關於職業類別的選擇及注意事項,和大家好好聊聊:
1. 職業分類
2. 越高危的職業,越不好買保險
3. 職業變了怎麼辦?
職業分類
職業分類的定義
按照風險等級,保險公司一般把職業類別分為1-6類,1類最安全,6類最危險。
像辦公室白領、公務員、教師、家庭主婦等在室內為主的職業,就是典型的1類職業。
而一些輕體力勞動者,比方說,農夫、路面清潔工,或者是接觸一些低危機器設備的人,屬於2類職業。
3-4類職業,危險係數進一步增加,比方說,電梯安裝維修工人、計程車司機、鐵路貨運人員等。
而像木材採伐工、捕魚人(沿海)、天然氣採氣工、起重工等,就屬於5-6類。
一般情況下,1-3類職業,大部分產品都可以正常承保;4類職業,看情況;而5-6類職業被拒保的可能性較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險種,可承保的職業類別也可能會有區別。
比方說,對於重疾險來說,1-4類職業一般都可承保,少部分重疾險1-6類都可承保。
而意外險,一般是1-3類可承保,少部分可以承保4-6類。
意外險的可承保職業範圍,相對更窄。
因為意外險主要就是保各種大大小小的意外情況,和職業類別更加息息相關。
職業分類的差別
各家保險公司都有自己的職業分類表。
有可能某個在A保險公司屬於4類的職業,在B保險公司卻屬於3類。
所以,如果發現自己的職業在某些保險公司無法承保,可以多找幾家保險公司試試看。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職業,到底屬於幾類,可以打保險公司客服熱線告知情況,請求幫忙確認具體類別。
越高危的職業,越不好買保險
買保險,為什麼要看職業?
不同的職業,會從各個方面給我們帶來不同的風險。
有些職業長期接觸危險化學物質或有害粉塵,會對身體機能造成慢性影響;有些職業,發生意外的概率比一般職業要大許多。
而保險公司收取保費,承保我們未來的風險,是要控制賠付率的。
如果明知道某一部分職業類別的人,未來發生賠付的概率會高於常人,那肯定不太願意輕易承保。
這一點,和買保險要看身體健康狀況,是一樣的道理。
但與身體健康狀況不同的是,身體有異常,還可以通過人工核保,去爭取通過的可能性。
而職業類別,一旦明確屬於不可承保的職業範圍,就直接拒保,沒有商量、核保的餘地。
越是高危職業,可選產品越少,性價比也不高
高危職業,不僅不好買保險,能買的產品,一般來說,性價比也不高。
尤其是意外險。
比方說,1-3類職業的人去買意外險,百來塊就可以買到50萬保額,而4-6類職業,可能同樣花百來塊,只能買到十幾二十萬保額。
而且可能還會對裡邊的細節部分,比方說賠付比例、免賠額等做一些限制。
即便能買,也不代表可以賠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高危職業的人,即便找到了可以買的保險,但也不一定真的可以賠。
比方說,從事潛水、滑雪、攀巖、武術比賽等高風險運動的人,即便找到了不限職業類別,或者能承保他們對應的職業類別的產品,但一旦發生上面提到的這些高風險運動導致的問題,其實也不賠。
因為,這些高風險運動,一般都在保險條款的免責事項中,被列出來了。
尤其是醫療險和意外險,一般都會有這樣的免責條款。
職業變了怎麼辦?
我們的職業,有時候是會有變動的。
坐辦公室的白領,未來也可能因為一些大的變動,去從事危險係數比較高的工作。
那麼,當1類職業的人,換了5-6類職業的工作,對之前買的保險,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這要分兩種情況來看。
第一種情況,對於長期險(重疾險、壽險這一類),一般沒什麼影響。
所以,買重疾險這類長期險,要趁早買。
一是趁健康,二是趁職業安全。只要買的時候,符合健康告知以及職業類別,之後再發生變化,重疾保障一般也是不受影響的。
第二種情況,如果是醫療險或意外險(尤其是意外險),職業的變化,可能就會對保障有影響了。
(一切以條款為準)
一般來說,如果條款裡明確提出需要告知職業工種的變化,那當發生較大變化時,一定要及時通知保險公司告知情況。
保險公司會根據情況來決定,是繼續正常承保,還是加費承保,或是拒保退費。
如果被拒保退費,也沒有什麼關係,再找其他可以承保的意外險即可。
但如果對職業工種的變化未做如實告知,那以後發生需要理賠的情況時,可能會被保險公司拒賠。
要知道,意外險的理賠,是以出險時的職業狀態為準。
也就是說,即便投保時,符合產品的職業類別範圍,但只要出險時是不符合的,大概率是得不到賠付的。
# 寫在最後 #
小小的一個職業類別,都有這麼多需要注意的事項,保險裡邊的門門道道,真的需要仔細研究了解。
別粗心、別大意,別一不小心就成了只顧著交保費,卻得不到真正保障的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