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紅塵說禪》系列第353篇
現在的佛經分為了三藏十二部,多達上萬卷幾千萬字,其中三藏指的就是「經律論」,其中的「經」基本都是釋迦牟尼佛當年說法留下的「語錄」;「律」就是僧團戒律,大多是佛陀當年所定,後期也在不斷改變;而「論」都是後世的高僧大德們的註解和拓展。
正因為留下的佛經和法門如此之多,所以釋迦佛也被稱為是「釋迦文佛」,這個「文」指的是文字般若,畢竟釋迦佛也是老師,如果沒有文字般若的話是沒法教好弟子的。
世尊從菩提樹下得道大徹大悟開始,一直到八十歲涅槃,一共為眾生說法四十九年,後來天台宗智者大師又專門進行了分時判教,把佛陀一生說法分為了五個階段,所有佛經又分為了八個種類,合稱五時八教。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五時」,或者說是五個階段——分別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和法華涅槃時,而且每個時段代表的佛經是什麼。
看過這篇文章之後,相信各位師兄就對各類佛經有個基本了解了,然後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來學習。
這裡多說一句,這個指的是大乘佛法,小乘佛教是不承認這些的。
02第一階段:華嚴時——《華嚴經》
佛陀第一個說法階段被稱為「華嚴時」,顧名思義,說的佛法正是被稱為佛門第一經的《華嚴經》,佛法雲,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這也確實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經,不論說法時間還是地點還是本身的內容。
為什麼呢?因為這部經乃是釋迦佛剛剛成佛之後,直接就在「入定」中上仞利並夜摩兜率等天宮,為天人以及大菩薩們所說,小乘的人根本都聽不懂,只能如聾如啞,至於普通的凡夫根本上不了天,自然就更不用說了。
而這部經多達60多萬字,浩浩蕩蕩像一部小說一樣,從文殊菩薩開始,又以普賢菩薩結尾,講了各種最精妙的法門,乃是最圓滿的了義之經。
所以說釋迦佛一開始就把所有佛法都講完了,要是能參透華嚴,其餘所有經文都不用讀了,標準的以一攝萬。
03第二階段:阿含時——四阿含經
說完華嚴經後,佛陀又回到了人間,從世俗角度來說這才是他真正開始說法,所以小乘佛教是不承認上面所說的「華嚴時」的,認為佛陀講的第一部經就是《阿含經》。
其實《阿含經》是個統稱,實際上又分為了《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及《增一阿含經》,一共是四部。
這四部經都是標準的小乘佛法,主要講「苦集滅道」這四聖諦,以及十二因緣,兼說生死輪迴、善惡報應,總體來說是偏於空的。
佛陀講小乘佛法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當時眾生的智慧還不夠,一下子就說大乘佛法大家還無法接受,就像是小學都沒上過字都不會寫,你就直接從中學教起,讓他們寫文章寫詩詞自然是不合理的,這個階段世尊就是為大家打基礎。
佛陀一共說了十二年的阿含經,所以很多弟子都證了一至四果不等的羅漢果位,為後面的回小向大打下了牢固的底子,所以佛經裡面常提到「千二百五十人」僧團都是阿羅漢,就是這個原因。
04第三階段:方等時——楞嚴,楞伽,維摩詰,圓覺,淨土三經
接下來這個階段被稱為「方等時」,這也被稱為過渡時,因為佛陀一邊繼續講小乘佛法,一邊講大乘佛法,一共歷時八年。
講小乘佛法自然是為新來的四眾們打基礎,而大乘佛法就是讓之前修小乘的弟子們明白,之前的佛法不是究竟的,只是為了讓他們先打個基礎,個人得到解脫,所以也被稱為「有餘依涅槃」,而若是想得到真的無餘涅槃,真正的證得佛果,那就必須回小向大。
小乘佛法我們上面說過了,這個階段的大乘佛經主要有《楞嚴經》,《楞伽經》,《維摩詰經》,《圓覺經》,淨土三經——也就是《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
這些經文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楞嚴經破魔最利,楞伽經禪宗印心,維摩詰不二法門,圓覺經十二大士論道,至於淨土三經那就更不用說了,現在佛弟子們鋪天蓋地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其核心依據都在這裡。
不過這裡需要多說一句,念佛法門屬於淨土宗,但淨土宗可不僅僅只有念佛,這點各位看看淨土三經就明白了,比如觀經中的十六觀。
05第四階段:般若時——金剛經,心經
接下來的階段被稱為是般若時,所謂的般若指的就是佛法中最高的智慧,所以佛陀在這個階段耗時也是最長,長達二十二年。
這個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階段的佛法都極為精妙,義理高深,比上個階段的佛法難度又高了一級,自然要反覆教化才行,而且有些修小乘的雖然已經發心回小向大了,但習氣未盡,故佛廣談般若空慧而澄淨他們的思想。
般若部的佛經非常多,有600卷以上的佛經,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然還是《金剛經》和《心經》,單說名氣和影響力的話,在所有佛經中分居前二恐怕大家都沒有意見,尤其是金剛經,由於和六祖惠能大師的緣分更顯得尤為殊勝。
而《心經》是全部經文中最簡短的一部,一共才260個字,但卻包含了小乘大乘所有法門,最後又全部跳出——無小乘的苦集滅道,無中乘的十二因緣,也無大乘的無智亦無得,從而究竟涅槃。
06第五階段:法華涅槃時——法華經,涅槃經
這第五階段也就是佛說法的最後一個階段,一共經歷了八年,直到佛陀圓寂前都一直在說法,從無停止過。
這個時候眾弟子們要麼證阿羅漢果,要麼已經回小向大入了菩薩道了,所以世尊已經不用再說那些不了義的方便法門了,說的都是最圓滿的法度,最後又被集結為了兩部經——《妙法蓮華經》以及《大涅槃經》。
而此時佛陀已經不再說小乘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法無我,觀心無常」了,而是開示「常樂我淨」,這才是涅槃彼岸的真相。
所以說世間苦,那是為了讓小乘人生出出離心,而學佛就是為讓大家離苦得樂。
07紅塵說禪
以上就是佛陀一生四十九年說法的五個階段——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說成佛就是考上大學的話,這五個階段分別就是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其中阿含是小學,方等是初中,般若是高中,法華涅槃是大學。
那麼華嚴呢?其實也是大學啊,這一頭一尾都是最圓滿的,分別針對的是根器最好的頓悟之人,然後其餘三個階段由低到高,就是漸悟。
所以各位師兄,不妨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然後再學習對應的法門就是了,其實法無高低,差別的只是人而已,只有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也希望大家都得到真實的利益。
——學佛乃智者所為,紅塵如夢幻泡影,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願三惡道日減一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唵 摩尼摩尼 摩訶摩尼 梭哈